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质情况 某厂新建精整车间,长168.0m宽69.0m,其中主跨为27m,付跨为24m,予留跨为18m(详见图1)。该工程地基全部处于回填土,且广泛分布碎石土,回填深度最深处达13m,最浅处为5m,回填年限20年。  相似文献   

2.
某热电厂生活服务设施工程占地面积266m×130m。为节省耕地。综合利用废弃土地,项目选址于花园村废弃的原烧制粘土砖的土坑内,土坑面积180m×100m,土坑平均深度为10m,坑内存有部分未挖除的土堤,坑底有部分积水。根据设计要求需对土坑进行回填处理,回填后的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基础最大沉降量不大于15mm。  相似文献   

3.
煤矸石回填地基利用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王欣 《工业建筑》1998,28(4):60-61
煤矸石回填地基利用的实践李静王欣(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066004)(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100088)本钢公司一钢厂废钢配料车间为单层单跨工业厂房,其跨度为33.0m,长度为180.0m,吊车轨面标高为11.0m,厂房檐口标高为16.5m。吊车起重量...  相似文献   

4.
变厂房深基础为浅基础设计,选用砂石材料对下卧软层进行换填垫层处理。为确保2.40m厚砂石垫层的回填质量,预期制定各项合理技术指标和碾压工艺,通过效果检测证实,处理后地基承载力超过了250kPa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5.
某港口仓库在建的16号、18号和19号库房(处理面积8091m^2),场地原为海滩-海滨区的一个大水塘,后经平整场地回填而成,其土层条件自上而下大致为①素填土:主要为开山土回填而成,成分不一,由块石、砂、砂页岩等组成,结构疏松,稍湿至湿,厚度大于4.0m。②淤泥:主要由粘性土组成,上部夹大量植物根茎,下部含贝壳  相似文献   

6.
陆鸿  赵振海 《建筑与预算》2002,(5):52-52,62
锦州铁路分局在锦州城市安居小区共建住宅30栋,总建筑面积140000m^2,全部带有半地下室,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分别于当年5月-7月开工,要求所有住宅必须在当年11月末交付使用。工程位于锦州市区东部的经人工改道并已废弃的小凌河床上,所有楼位都是未进行回填的普遍深为设计基底下3—7m的低洼地,采用的回填土多为建筑生活垃圾、粉土、粘性腐植土。回填上下为组中砂粒,少部份地方含有0.5-0.6m厚的淤泥质粉土,软塑,夹有少量的细砂,淤泥层以下为圆砾、饱和、中密、中砂,透镜体。  相似文献   

7.
介绍开山回填场地大型油罐地基的处理方法。针对地基一半为基岩,一半为回填土的特点,提出人工挖孔桩处理回填区域地基,将荷载置于基岩的办法,解决大型贮罐对地基变形的要求,并介绍了使用效果及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8.
山区跨沟桥梁支架现浇施工时,采用回填地基作为支架基础,为研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支架稳定性的影响,文章以山区某半径为60 m的小半径曲线现浇箱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满堂支架有限元模型,探讨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六种支架脱空工况下支架支撑体系受力特性及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地基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9.
哈密地区水利局职工培训楼工程 ,地下 1层 ,地上局部 4层 ,位于古河床上。自然地平以下 4 5m深 ,可见地下水 ,自然地坪下 9m以内为粉质粘土 ,含淤泥 ,为典型的软弱地基 ,考虑到地下水的渗透流动性 ,地基采用含有一定级配卵石的砂夹石进行回填 ,形成可渗透性地基 ,解决了渗透流动水对地基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四川北川新县城体育中心为援助重建项目,工程所在地周边空旷无建筑物,地质条件复杂,土层为鱼塘和河道基础,以及拆除后尚未外运的建筑垃圾.原地貌高差较大,场区内均需回填,回填深度为2~9 m.根据工程实际条件,调整原来大开挖至持力层再分层回填的设计方案,改为利用当地河床多见的连砂石和粉土及破碎后的建筑垃圾混合料回填后强夯,以满足设计承载力的施工方案.强夯地基加固法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湘潭市宝塔中路路基加固采用强夯法施工,成功地解决了深5.0-7.0m的素回填鞋土作为公路路基的沉降问题,充分保证了路基整体沉降小,整体沉降均匀,以及路基密度度和路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山谷型与滨海型两种不同土质条件下碎石回填地基的强夯加固效果,开展了8000kN·m能级的现场强夯对比试验;同时考虑滨海大型工程建设地基处理施工的需要,在沿海地区实施了10000,15000kN·m高能级强夯的现场试验。通过对各场地不同能级试夯前后地基动力触探与静力载荷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采用8000kN·m夯击能处理山谷型厚层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0.0~11.5m;处理滨海型下卧软弱夹层且存在地下水的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为8.5~9.0m;②采用10000kN·m夯击能处理滨海山前厚层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为12~12.5m;③采用15000kN·m夯击能处理滨海型下卧软弱夹层且存在地下水的碎石回填地基,其有效加固深度为11.5m;④若采用梅纳公式的修正形式预估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其修正系数取值范围建议为0.29~0.40;对于软弱下卧层浅、高地下水等不利情况应取低值,对于回填碎石层厚、且级配较好时可取高值。  相似文献   

13.
贵阳某厂新建车间,厂房纵向长150m,横向51m,建筑面积7650m~2,为三跨排架结构。二个主跨跨度为21m,柱顶标高20m,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屋架。边跨跨度9m,柱顶标高8m。车间地面有大面积堆载,柱基荷载按上部结构形式的不同而异,变化在1200~1500kN的范围内。柱基采用钢筋混凝  相似文献   

14.
应重视上硬下软多层地基中挤土桩挤土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晓南 《地基处理》2005,16(3):63-64
首先分析一具体工程挤土桩挤土效应对桩基工程质量的影响。该工程地基土层分布如下:1、杂填土:主要由碎石、瓦砾和生活垃圾等回填而成,硬物含量大于50%,其余为粘性土;下部普遍含有0.20-0.40m的灰色耕植土。全场分布。层厚0.30-2.60m。  相似文献   

15.
董云欣  徐辉 《安徽建筑》2003,10(1):74-75
1.前言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除了大型的核电、水利等重要工程外,大多数的建筑物不可能随意选址。一般是场地确定,上部结构、功能确定,这种情况在老城区经常遇到。在这种情况下,因地制宜选择勘察方法及确定基础持力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老城区,由于人类活动历史较长,地形地貌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表层一般为填土。最常遇到的是杂填土和素填土。在不同的地段,由于回填时间及成分的差异,填土性质很不均匀,厚度与回填时的地貌有关,可从1~2m到十几米不等,分布范围带有极大的离散性,往往在很小的范围内就有…  相似文献   

16.
1.工程简介 某单位因基地搬迁,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买得一块建设用地。场地原为耕地,后开发公司进行了整平回填,但因场地规划标高不一,此新征地仍须回填4.2m高方能与公路标高相适宜,故此新征地有一面须砌筑挡土墙,才能保证新征地标高与城市规划标高相统一。 2 地质条件 场地原始地貌为侵蚀丘陵地貌,地形属剥蚀丘陵。根据钻探及试验结果,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各土层的主要工程力学指标见下表  相似文献   

17.
某住宅工程,部分楼座位于山区的冲沟发育地段,冲沟深度最大达12m,通过分层回填强夯处理后,经第三方检测,该处理方法是成功。  相似文献   

18.
1.工程特点 1.1义煤集团公司常村风选厂项目设计能力为180万吨/年.选址在原南露天煤矿回填后的煤矸石上,回填深度≥30m,设计基础形式为桩基.桩长10.3m,桩径φ1000mm,φ1100mm.桩端扩大头径为22m,扩大头高度为2m。由于桩端在回填煤矸石上,由于桩孔径大,且孔壁为疏松煤矸石,泥浆护壁机械成孔难度大,故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相似文献   

19.
介绍泡沫混凝土在山西引黄工程联结段洞穿回填灌浆中的试验研究与现场施工情况,泡沫混凝土的密度等级为1200kg/m^3,采用普通混凝土生产和泵送设备,一次回填泡沫混凝土220m^3,泵送距离250m,回填长度40m,经检验,泡沫混凝土基本填满了整个洞穿管与隧洞间的空隙,抗压强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2.0MPa),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采用泡沫混凝土回填灌浆具有施工简便,回填速度快,回填充实度高,管道上浮力小,综合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刘光远  林文修等 《地下空间》2001,21(3):215-219,288
本文根据对山区回填地基上的工程事故分析,阐述了用灌浆法加固处理山区回填土地基的特点,其工程应用实例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