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磷酸酯变性淀粉的特性,并对T65/C35 13tex 经纱选用2种浆料液配方,通过对浆纱试验,织造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可知,磷酸酯变性淀粉可提高浆纱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浆纱成本。  相似文献   

2.
探讨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在涤棉产品上的上浆效果.介绍了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的性能特点,并将其用于T/C 65/35 13 tex纱的上浆.对其上浆工艺、浆纱质量、织造效果和用碧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适宜于涤棉产品上浆,上浆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小浆纱成本.  相似文献   

3.
Emsize CP-L马铃薯变性淀粉具有粘度低、粘着力强、与其他浆料混溶性好等优点,介绍了生产细号高密宽幅织物的浆纱工艺与经验体会.实践证明,应用Emsize CP-L浆料浆纱成本低、浆纱质量好、织机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木薯淀粉进行酸解和羧甲基化反应,制得了酸解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对其进行了红外表征和浆液、浆膜性能的测试,并通过涤棉高支高密织物的上浆对比试验研究其实际浆纱织造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酸解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属于高浓低粘浆料,粘度热稳定性好,浆膜性能均优于一般变性淀粉,对涤棉粘附性好,浆纱耐磨性、毛羽贴伏性好,织机效率、合格品率高,布品平整柔软,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涤棉高支高密织物浆纱材料。  相似文献   

5.
特细号紧密纱浆料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特细号紧密纱的浆纱质量,对几种特细号纱的浆料配方及浆纱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对几个特细号紧密纱品种采用以PR-Su、CP-L、E-19、磷酸酯淀粉、双变性淀粉等为主浆料的配方进行上浆,实现了少用PVA上浆的配方设计,上浆工艺采用中浓低黏,中压力,重浸透,求被覆,适当提高回潮率的工艺路线,使织机在680 r/m in速度时,织机效率达到68%以上,产品质量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厂于 1 997年下半年在P71 0 0型片梭织机上开发了C 1 4.6/1 4.6433/3542 94 .6( 31 5)特宽幅府绸 ,由于该品种经纬密度很大 ,而且门幅宽 ,试生产时采用传统的浆料配方 ,即变性淀粉加PVA的混合浆 ,浆纱质量较好 ,织造生产状态稳定 ,但由于该品种出口西欧 ,客户连续多次强调不能使用PVA ,为争取市场 ,赢得客户 ,1 998年 5月 ,我们提出不采用PVA的浆纱上浆工艺。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产品的效率和质量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1 B 2 10型磷酸酯淀粉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 )表 1 B 2 1 0型磷酸酯淀粉的主要技术参数项   目 B 2…  相似文献   

7.
《纺织导报》1997,(3):120-120
ApplicahonofVICOLonSmnaCotton随着无梭织机的发展和使用,浆料的选择及上浆工艺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大多数纺织厂织造高支高密织物,采用以PVA为主体的混合浆。而PVA与变性淀粉的混合浆中,变性淀粉的比例不能过高,为了减少PVA,保证浆纱质量,降低浆纱成本,必须再选用一种辅助浆料来弥补PVA和变性淀粉在浆纱中的缺陷,因此维可尔(VICOL)丙烯酸聚合物浆料是最适合的选择。维可尔的性能·高成分聚合产品·白色无尘颗粒,其外形适合与淀粉及其他粉剂浆料混合·完全水溶解性,节省时间,比淀粉和聚乙烯醇类更易使用·成膜韧性好…  相似文献   

8.
磷酸酯变性淀粉在纯棉织物上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倪美丽 《棉纺织技术》2001,29(3):181-182
我厂无梭织机生产的细号高密府绸品种,过去一直采用化学混和浆,即以PVA DDF淀粉浆为主,加入28#浆料和其他助剂等,现在有梭织机生产中号高密府绸品种,考虑到纱号粗,强力高,采用变性淀粉浆不加PVA,进一步解决粘度大,易结浆皮,不易分绞等问题,还可节约成本,因此,选用了咸阳纺织化工助剂厂生产的磷酸酯变性淀粉代替PVA DDF淀粉浆,将料成本大幅度下降,而且改善了浆纱的综合性能,达到了府绸织物风格的上浆要求,确保了中号高密织物在有梭织机上的顺利织造。  相似文献   

9.
彩色棉产品加工的要点是保持其绿色环保的特色,浆纱工序应选择环保的浆料和助剂,文章针对天然彩色棉与普通白棉混纺纱毛羽多、强力低等特点,研究了适合于天然彩色棉与白棉混纺纱上浆的合适配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梭织机的发展和使用,浆料的选择及上浆工艺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大多数纺织厂织造细号高密织物采用以PVA为主体的混合浆。而PVA与变性淀粉的混合浆中,变性淀粉的比例不能过高,为了减少PVA,增加变性淀粉在混合浆中的比例,保证浆纱质量,降低浆纱成本,必须再选用一种辅助浆料来弥补PVA和变性淀粉在浆纱中的缺陷,为此,我们选用了英国联合胶体公司生产的VICOL-R浆料(以下简称R浆料),取代28#浆料和部分PVA。R浆料在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已广泛用于纯棉、涤棉等短纤纱的上浆,它与变性淀粉、PVA混合使用,用量为混合浆的5…  相似文献   

11.
探讨酶解淀粉在纯棉纱低温上浆中的应用效果。采用酶解淀粉在低温条件下煮浆和上浆,测试了浆液性能和对纯棉纱的浆纱性能,结果表明:酶解淀粉具有较低的黏度及黏度热稳定性,对纯棉纤维的黏附性较好,浆纱的强伸性能好,毛羽贴伏效果接近磷酸酯淀粉,耐磨性能略低于磷酸酯淀粉。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纯Tencel织物的生产工艺根据Tencel纤维的特性,控制好各工序纱线张力;将浆纱回潮率控制在9%~12%;浆纱选用含亲水性基团的变性淀粉为主浆料,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顺利开发出了纯Tencel织物,织机效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DHSN浆料在纺织浆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姣梅 《现代纺织技术》2005,13(3):31-32,38
介绍了DHSN浆料在纺织浆纱中的应用及研究情况。这种浆料在纯棉品种浆纱中(包括9.7-14.6tex等高支纱线及高密品种)配合变性淀粉,可完全取代PVA;在混纺品种上可部分取代PVA;其浆纱成本可下降20%-30%,织机效率提高5%-10%。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纯棉织物采用淀粉类浆料,化纤织物采用以PVA为主体的合成浆料,但是随着合成纤维的发展、纺纱原料的多样化、无梭织机的使用、车速的提高、品种的高档化等,对浆纱技术和浆料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开发各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浆料。国外早在70年代就已开始采用变性淀粉来代替天然淀粉和部分代替合成浆料,由于淀粉  相似文献   

15.
应用TE-S浆料取代PVA的浆纱工艺优选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对纯棉细号高密品种进行了应用TE-S复合变性淀粉完全取代PVA的上浆实践,从七种配方中优选出最佳配方,并在该品种系列产品上进行了推广应用,证明应用TE-S复合变性淀粉上浆能减少退浆污染、节约浆料成本、提高浆纱质量和织机效率.  相似文献   

16.
研究将QL-89、助剂和氧化淀粉配伍的浆料用于涤棉品种上浆的效果。分析了QL-89浆液的性能;测试了QL-89的浆膜性能;采用QL-89、助剂和氧化淀粉配伍的浆料作为无PVA新配方浆料,与传统含PVA浆料所得浆纱进行织机效率对比。结果表明:QL-89浆膜吸湿率小,生物可降解性好,断裂伸长率大,可满足涤棉品种的上浆需求;无PVA新配方浆料浆纱在喷气织机上的织机效率高于传统含PVA浆料浆纱。认为:采用QL-89、助剂和氧化淀粉配伍的浆料可满足涤棉细号高密织物上浆需求,可降低浆纱成本,提高织机效率。  相似文献   

17.
陶泉 《棉纺织技术》2007,35(8):53-54
探讨应用NY-05变性淀粉对苎麻织物的上浆工艺,苎麻纱毛羽长,纱线脆硬,浆纱中贴伏毛羽、保持纱线伸长是关键.采用以NY-05变性淀粉62.5 kg、PVA18.5 kg、柔软剂2 kg的配方对苎麻27.8/27.8 205/228品种进行上浆,提高了浆膜的弹性和耐磨性,浆纱毛羽明显减少,织机效率显著提高,用浆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陈光廷 《纺织学报》1989,10(5):22-25
聚乙烯醇对涤棉纱上浆,由于其内聚力和外聚力间不尽平衡,在浆纱机和织机上落浆中的含纤量较多,影响了浆纱的可织性。选用品质优良的变性淀粉与聚乙烯醇组成新的和浆成分使内聚力、外聚力之间均势平衡,可提高浆纱质量。应用适量变性淀粉绝不是单纯替代聚乙烯醇的问题,而是上浆技术的发展之一,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SDR接枝淀粉的性能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我国变性淀粉发展迅速,其产品在经纱上浆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对促进织造工艺进步、降低浆纱成本及开发高难度产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纺织品种的不断扩大、质量的提高及无梭织机比重的增加。常用的转化型淀粉和淀粉衍生物已难以满足使用需要。它们虽在性能...  相似文献   

20.
徐浩贻 《丝绸》2012,(4):27-32
浆纱是保证喷气织机高效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论文从喷气织机对浆纱的要求、PVA的结构特点、浆膜性能,概述了喷气织机织造选用PVA上浆的历史必然性。从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出发,为了达到环保上浆的要求,采用变性淀粉、丙烯酸浆料来取代PVA上浆已成为有效途径;指出了未来喷气织机上浆将呈现多元格局:诸如开发高性能的环保浆料、回收利用PVA、PVA的生物降解、PVA的改性、革新技术、改革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