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出院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行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安全问题及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健康安全问题明显比常规组少,对照组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常规组满意程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健康安全问题的发生情况,同时提高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因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着介入神经外科学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由于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脑血管病患者综合护理措施和体会,进一步提高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质量,提高脑血管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年间收治的350例脑血管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50例脑血管病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都能接受康复治疗,疗效较理想,降低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的同时应用,不仅能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做到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有机结合,更大程度地改善了病人运动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脑血管病患者综合护理措施和体会,进一步提高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质量,提高脑血管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年间收治的350例脑血管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50例脑血管病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都能接受康复治疗,疗效较理想,降低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的同时应用,不仅能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做到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有机结合,更大程度地改善了病人运动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减轻脑血管病幸存者的致残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的残存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对7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及时的急救处理和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预防功能下降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所有患者提高了现有的功能和对日常生活的适应能力.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致死、致残和复发.  相似文献   

6.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如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慢性病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长期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大量药物,而治疗效果多不明显。漫长的病程使得慢性病患者易产生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在疾病的整个诊疗过程中,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表现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从而有效控制慢性病发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1]。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对 160例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康复护理。通过对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一系列康复护理 ,为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脑血管病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 ,其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 ,其中致残率为 80 % ,给病人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成为社会及家庭的负担。因此 ,各期康复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 急性期的康复护理康复措施应尽早介入 ,但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 ,如果患者神智清醒又无进行性卒中表现 ,可以尽早开始。主要是预防并发症 ,同时为下一步的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推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推理能力损害情况,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要点提供线索.方法 利用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 对7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简明精神智能量表(MMSE)、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联合型(CRT)检查.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MMSE总分和CRT检查得分明显差于健康对照组(P<0.01).7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出现推理障碍者54例(72%).MMSE得分高者对应的瑞文推理测验IQ得分也高,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647, P<0.01).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后出现推理障碍相当普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防止其复发.方法 对58例脑血管病患者性别、发病年龄、起病后就诊时间、复发次数及用药等综合措施、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血管病发病后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主要是在发病2~7 d(49.6%).伴有高血压40例,其中住院后发现患有高血压12例,其余的高血压患者病史在10年以上,均未规律服用降压药,亦无血压监测记录.有冠心病27例,均伴有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有糖尿病14例,其中来院后才发现糖尿病8例,有糖尿病史10年以上未规律服药及血糖监测.结论 脑血管病发病率在中老年人中有明显增加趋势,尤其是61~80岁老年人应以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高血糖,以及调血脂、抗血小板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有效进行一、二级预防措施是减少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50%~70%留有偏瘫等后遗症[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地防止关节痉挛,纠正异常运动模式,降低残疾程度,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清铁蛋白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致残率高的特点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血清铁蛋白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国内未见报道 ,我们对铁蛋白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 对 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1995 )进行评分 ,并按评分分为两组 ,即分值 >15分组和分值 <15分组。并且以上病例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会修正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经CT和MRI认定为出血或梗死。其中评分值 <15分组为 2 7例 …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病临床应更多地应用循证医学的概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极大地增加了医生诊断和评价脑血管病的能力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 ,极大地丰富了脑血管病的治疗。不断涌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一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另一方面过多的选择有时也会给临床医生带来一些困惑。不同文献对同一种诊断方法的评价褒贬不一 ,不同的研究对同一种治疗所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面对一个具体病人 ,临床医生应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 ,这个病人该不该作脑血管造影 ?这个病人该不该使用溶栓治疗 ?这个病人该不该行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 ?解决这些具体…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有了增加,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脑血管病以昏迷、失语、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中老年为主要发病对象。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社会负担。因此,做好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护理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报道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为(100~500)/10万,其致残率可达70%,严重影响了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因此,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应走向常规化、制度化,而且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2003—05~2003—07,我们对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急性期康复训练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率也高,在脑血管病生存者中,约为86.5%[1],这不仅危及患者本人,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接受康复治疗,极大降低了致残率,我们对105例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进行康复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为病残和病死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不仅给患者身体和精神带来痛苦,同时也给其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1]。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的各类问题亦日趋严重[2]。如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合理而规范的治疗,一直是相关领域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心理压力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disease,CV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和谐[1].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已成为神经内科关注的热点.在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治疗的效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主要就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患者的病因、特点及护理要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及心理辅导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符合条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和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随访统计治疗后1、3个月所有患者NIHSS评分、SCL-90评分总症状指数及治疗后1、3个月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治疗后1、3个月的NIHSS评分、SCL-90评分总症状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治疗后1、3个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和积极的心理辅导能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神经心理功能,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脑血管病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而且脑血管病预后差,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生活的质量。脑血管病所引发的情绪障碍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特别是抑郁障碍。现针对我院几年来脑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及预防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脑血管病患者38例,年龄60~7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特点是发病快、致残重、康复慢,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在脑血管病患者恢复的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结合自己1a来的护理经验,谈一下对脑血管病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10-05—2011-05收治脑血管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