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次,我回母校,给母校的学生上了一堂作文课。课前,我这样介绍自己:"30年前,我是这里的学生,和你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的教诲;20年前,我是这里的老师,和你们的老师一样在灯下细心地批改学  相似文献   

2.
编读心语     
《作文世界》的各位编辑老师:我是一个初三的女生,我可是你们《作文世界》的忠实读者,每一期的《作文世界》我都会在几天之内把它消化干净。每当看完,我好期望下一期的《作文世界》。我知道,有许多同学都在给你们投稿,其中我也不例外。在几个星期前,我已经投过一次稿了,可我等了好久,你们都没有给我来信。我也知道,能在《作文世界》上发表的作文一定是精心挑选过的,可我真的很希望我的作文能在《作文世界》上发表。虽然我的作文不是最好的,但我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就算我的作品没有被选上,请不要让我干等,至少也可以给我来一…  相似文献   

3.
一包糖果     
领导通知我外出学习,我的课由其他老师来代.我生怕学生课堂上表现不好,给代课老师带来麻烦,临走时便再三嘱咐:"老师不在的日子,也是考验你们的时候.如果你们表现得好,老师会给你们带礼物回来!如果表现不好,不但没有礼物,而且还要受到批评.  相似文献   

4.
汪德兴 《中国德育》2013,(12):28-29
今天,我们长达一个学期的"毕业季"划上了一个圆满句号。首先,我感谢即将走向人生下一站的1200多名毕业生们对我们所有老师的一片深情厚意。同学们,你们在母校这片热土上走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撒下了泪水和汗水,留下了斑斓的脚印。你们三年中的点点滴滴,丰富了母校的校史,同时母校也给你们留下了终生值得回味的记忆。同学们,我们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离开?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踏上新的征程?三  相似文献   

5.
母校情怀     
顾颉 《四川教育》2001,(11):44-45
母校,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让人怦然心动的字眼。离开母校已经三十多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母校这个词的意义,有了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也愈发强烈。当年在母校求学时的情景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1961年秋天,我考入了北京25中,这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老校,我被编入了实验班,这使我有幸遇到了众多优秀老师和品学兼优的同学。此后,我共遇到了四位班主任,他们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温和善良的张兰老师,激情似火的马熙强老师,懦雅博学的刘万煌老师和宽厚的、有些中规中矩的施巨成老师。其中初二时的班…  相似文献   

6.
西子姐姐     
西子姐姐: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再过一个多月我就要告别母校,告别相处六年的老师了。我很想为母校和老师留下点什么。西子姐姐,你说我该留下点什么好呢?浙江慈溪市匡堰镇彭东小学六年级华旭丹已经毕业的学哥学姐建议:每位同学都动脑出力,合作一首毕业诗、一幅书画作品或装饰品留给母校;大伙儿凑点零花钱,力所能及地为母校添置一点设备;拍一张毕业“全家福”,背面写上每位同学和老师的亲笔签名……总之,你们的爱便是最好的礼物。毕业了,给母校留下点什么?我喜欢乱买东西西子姐姐:我是个小女孩,我有个毛病,就是喜欢乱买东西,比如说钱包、发…  相似文献   

7.
打开心窗     
学生说:眼睛是一扇窗,打开它,便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然而,我们一出生就失去了这扇窗。而我则说:我的职责,是用爱为你们打开一扇心窗,让你们拥有世界的缤纷。几年前,你们刚入校时,我们初次接触,都是一脸的未知。老师的眼眸,看不透你们木然表情下封闭的心灵;你们失明的双目,亦无从感知老师眼中的期待与真诚。在你们看来,世界永远漆黑一片,你们胆怯、疑惑,不相信世上除了噪音和障碍之外,还会有什么。来吧,孩子们,不要怕,和老师在一起。心与心的交流,从一声亲切的呼唤开始,从一次平等的谈话开始。智慧的启迪,从第一堂课…  相似文献   

8.
意见和建议     
<正>《素质教育博览》编辑部的哥哥姐姐们:大家好!这是我第一次给《素质教育博览》写信。你们知道吗,我以前很不喜欢读书,但自从看了这本杂志,我开始对读书感兴趣了。我最喜欢“娱乐新干线”里奶瓶猪的故事和“二黑学法”,每期都是最先看。它们对我来说可是非看不可的!慢慢的,我对写作也开始感兴趣了。以前,老师一布置写作文,我就头疼;现在不同了,即使老师没有布置,我也会自己动笔去写。这要归功于你们的刊物噢!我有一首诗要献给你们,写得不好,请你们不要介意: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是第几次到台上上课了?生:(齐答)第一次。师:(惊讶地反问)第一次吗?(学生沉默)师:好,老师给你们数。前年北京特级教师到我市上课时,你们上过台两次;去年地市“新世纪学术研讨会”上,你们和我上了一次;那今天是第几次?生:第四次。师:瞧,比老师还多两次哩。从次数上讲,你们比我多,从经验上讲也比老师更丰富,从胆量上看也应该比老师胆量更大,那思维也一定更活跃。好,我爱听“胆量大,思维活”,这可是你们自己说的,现在我就要看看你们胆量是否真的比老师大,思维是否真的比老师活。…  相似文献   

10.
孩子,请原谅老师长期以来的自以为是,无视这个世界是一个缤纷的存在,无视你们的天性,硬生生用所谓的师道尊严绑架了你们的思想、灵魂、意志和情感。一直以来,我坚信我是爱你们的,却不知师爱就是理解、尊重和信任;我坚信我是懂你们的,却不知你们只需要一个机会,只要给你们一个机会,你们会还我一百个精彩,创造一百种可能……直到有一天,我搬走了讲台,将这个舞台、这个课堂、这个世界还给你们,你们解放了,身、心、灵的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眼看着6月即将来临,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和你们告别?我想了许多种,最后我选择用书信的方式来和你们道别,以作纪念。六年时间,弹指一挥间,你们即将告别母校,离开老师,踏入新校园,继续追逐你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正>母亲节快到了,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半命题作文:我的妈妈……我对学生们说:"妈妈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你们一定要好好写写妈妈,老师会将你们的作文改好,到了母亲节那天,你们要将作文念给妈妈听,我想,那是你们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3.
儿子的班主任生病住院了,我问他:“老师稿了,你们同学有没有哭啊?你们有没有去医院看看老师呢?”儿子很冷淡地说:“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去,我是不想去的,我只知道现在的代课老师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14.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作为曾在母校学习和生活过的一名学生,请允许我同你们一起共同祝贺我们的节日——母校建校45周年。 光阴似箭。转瞬间我离开母校已经40多年了。时间的流逝不知带走了我多少记忆,可是,对母校的记忆却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对我说,你是爸爸、妈妈的希望。上学后,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是你们爸爸、妈妈的希望。小学毕业考试的前一天,老师说:“你们是你们父母的希望……”渐渐地,我开始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懂得这句话的分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想放弃的时候,是这句话激励着我,使我努力思考;当我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这句话使我咬紧牙关,挺过去;当我在落选的时候,也是这句话使我紧咬着嘴唇,强忍着眼泪;当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栽了跟头的时候,还是这句话鼓励着我,使我站起来,给我指明前方的道路。可是,今天,妈妈却…  相似文献   

16.
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您们好! 对于母校给予我的如此多的关怀和厚爱我深感惭愧和不安,我深知我所取得的成绩里面凝聚着母校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所以在此请允许我向培育过我的老师说一声:谢谢您,老师你们辛苦了。下面我把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向在座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作个汇报。  相似文献   

17.
阿连 《师道》2003,(4):36-37
师道二○○三年第四期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想必你们现在正坐在家中的台灯下伏案学习。是啊,高三年级的学习任务更重了,知识容量也更大了,得抓紧啊。也许你们会觉得很诧异,老师你怎么会想起给我们写信?其实,就像你们经常在随笔和周记里谈对班级和老师的看法一样,作为和你们相处了两年的班主任,我也有不少话想对你们说。你们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充满了朝气和纯真。当班级在合唱比赛中取得决赛资格的时候,当在电视里看到班级主题班会的镜头的时候,当我们获得“学生节”优秀奖的时候,你们会忘情地拥抱在一起,雀跃欢呼,鲜…  相似文献   

18.
那些花儿     
蔡晶  白砖 《同学》2006,(12)
谨献给我的高中,我的母校,还有那些可敬可爱的师生们——我永远爱你们!将曾经的欢乐留给你们,也分享给亲爱的读者。  相似文献   

19.
我的班主任     
我的母校莘庄中学在上海近郊,是一所寄读中学。虽然已经离开母校近三十年了,然而当年在母校的生活依然历历在目。只要闭上眼睛,我就能想起校园里那熟悉的教学楼和宿舍,想起操场上那生机勃勃的笑语欢声,想起我的同学们。更使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曾经给过我关怀和爱、传授给我知识、教会我做人道理的老师们。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徐琳 《湖北教育》2005,(1):15-15
排座位之前,我对学生说:“早在报名时,我就收到你们的家长或你们的亲戚朋友给我的招呼,要求我给予照顾,我非常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他们生怕孩子受委屈。但是,还有一些同学,他们的家长没有熟人打招呼,老师是不是也应该一样关爱他们呢?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