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直升救护机实施医疗急救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完善青岛地区立体急救网络建设,实现平时为灾,战时为战,早期救治,快速后送伤病员实施确定性治疗。方法:利用立体急救网络启用直升救护程序,进行模拟演练和立体救送伤病员实践。结果:应用直升救护机成功抢救危重海域伤病员8名(脱险),130海里急救反应时间为40min,185海里为100min(含吊蓝放收),278海里为120min,运行操作安全。结论:应用医疗救护直升机救援,后送途中救治与监护病人,极大地突破了时空界限,陆,海,空立体急救网络,具有投资少,见愉,可持续发展性强,为我国立体医疗救护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陈万凤 《四川医学》2014,(3):401-402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省德阳市农村医疗急救体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25个乡镇卫生院、997个村卫生站受损。基本医疗、急症急救房屋、设备受损严重,两个极重灾县乡村救治体系处于瘫痪状态。震后3个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情景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急救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99名护理大专生为对照组,109名护理大专生为实验组。对照组沿用传统讲授和案例讨论教学模式,实验组以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救治及重症监护病房救治3个阶段进行情景模拟教学设计。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和急救思维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和急救思维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采取基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培养在校学生的急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百色市医疗急救网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对百色市现有急救网络的建设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评估,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结果百色市医疗急救网络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救治水平和救治效率,但尚存在城乡发展差距大、急救设备落后、医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各医疗机构无序竞争、缺乏社区培训体系等问题。结论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是医疗资源进一步向乡村倾斜、逐步取消各医院的120急救电话系统、加强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医疗急救的设施水平、加强社区急救网络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急救网络的发展水平,提高救助质量。  相似文献   

5.
鉴于我国急救医学研究起步较晚,尤其对院前急救转运工作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认识,这与院前危重急救患的医疗需求形成尖锐矛盾。必然迫使对急、伤、危、重症病人在转诊、转院途中监护的迅速发展。针对院前急救病情重、病种杂的特点,如何找出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该项工作的相关模式,提高救治质量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1年12月1日~2002年11月30日共1295例资料完整的院前急救转运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百色市医疗急救网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方法 对百色市现有急救网络的建设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评估,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结果 百色市医疗急救网络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救治水平和救治效率,但尚存在城乡发展差距大、急救设备落后、医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低、各医疗机构无序竞争、缺乏社区培训体系等问题.结论 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是医疗资源进一步向乡村倾斜、逐步取消各医院的120急救电话系统、加强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医疗急救的设施水平、加强社区急救网络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急救网络的发展水平,提高救助质量.  相似文献   

7.
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介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郑进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0):1719-1720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历史,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构架中的14种基本元素,以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运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旨在为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各种意外伤害、交通事故及危重症的救治已成为各级医疗急救部门的重要任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迅速准确、积极有效地挽救伤者的生命,使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是急救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而其质量的高低又反映出相应地区、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多年来尽管各级医师、各级部门努力做了不少探讨和尝试,但作为急救医学、特别是院前急救工作尚存在不少问题,在基层医院尤其突出。笔者长期工作在基层急救医学前沿,感受颇深,现就我院急救中心2004年1月~12月1000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剖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同道商榷。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渴求在急危重病的发病初期就能得到及时高质高效的救治,而院前救护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同时院前、救护又与灾害医疗救援密不可分,所以其重要性也变得更为明确,广义和普及上的院前救护是项系统工程,是与广大群众、各政府职能部门相协作的一个大的救助体系:而狭义和专业上的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第一环节。它包含急救通讯、急救运输、急救医疗等。其中急救医疗直接决定了院前急救的质量,其理应成为院前急救的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10.
提高海上医疗急救组织指挥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技术条件下的海上局部战争对海上医疗急救提出新的要求,提高海上救治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医疗快速反应能力,是圆满完成海上医疗救治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浅谈家庭急救呼叫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惠荣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6):1353-1353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救护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我院在南城地区率先启动了“家庭急救呼叫系统”(无线智能医疗求救报警系统),此系统的开通真正解决了人们急需获得医疗救护的需要,使人们充分享受到家庭急救的保护,更体现了家庭急救呼叫系统在院前急救中以最短的时间使患者得到专业而有效治疗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诊是医院的门户,急诊护士是急救医疗的重要力量,是检查和抢救危重病员的重要成员之一。急诊护士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急救工作的质量,反映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因此,急救伤病员的救治对急诊护士是一种考验,要求其具有担当多重角色及在角色之间进行转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急重症,死亡率高,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心脑血管发病于入院前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60%以上,因而发病后院前处理非常重要,许多社区医疗实践证明,不断加强和完善社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提高心脑血管急症生存的关键。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制度的日趋完善,广泛与经常性的宣传普及基础医疗卫生常识及规范的CPR救治措施(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技能,使现场急救取得了极大成功。  相似文献   

14.
密云地区急救医疗资源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彦山 《中国医院》2007,11(5):69-71
急救医疗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日趋受到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注,但我国的急救事业发展的十分不均衡。本文通过对密云地区的急救资源状况及整合发展的阐述,以期对基层医疗急救工作建设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S)是把急救医疗措施及时送到危重患者身边,送到发病和事故现场。探讨EMSS在救治严重多发伤中的效果。方法对9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的EMSS一体化救治。结果96例患者中,存活77例,占80.21%,死亡19例,占19.79%。结论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应用EMSS一体化救治,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灾难是在瞬间发生的、导致多人伤亡的突发事件。其医疗救护处理是否及时和得当,对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从事急诊医疗的单位都应该在灾难发生前有各种针对灾难的医疗救治措施准备,在灾难发生时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在灾难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最高效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如何做到这一点,是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院前急救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完整的急诊医疗体系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室三部分。其中院前急救作为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院前急救是急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院内急救的基础,其工作重点在于救治伤病的急性阶段,即伤病员从现场到医院之前就地抢救、监护运送至医院的过程,为病人进一步接受诊治创造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技术应用价值及对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引入基于GPS和CD-MA定位技术、GPRS网络通信技术、GIS、120急救中心调度等技术的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将采用此技术前后收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两组内科急救反应时间及救治效果以评价该系统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院内反应时间、行驶时间及急救耗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救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技术显著缩短了院前急救的反应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有山区县城特色的急救医疗体系。方法 领导重视,建立以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为中心,以分布县城各乡镇的乡镇医院为急救医疗网点的急救医疗体系,建立,落实各项急救工作制度,加强多方协作,加强急救医疗人员的培训。结果 一年来完成重大抢救任务5次,共出车1006人次,抢救危重病人3512人次,抢救成功率93%,较圆满的完成了山区县城的急救医疗工作,未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结论 较好地利用了现有的技术资源和医疗资源,节约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同时,利用乡镇医院为网点也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初步完善了山区县城的急救医疗体系。  相似文献   

20.
建立社区急救体系,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城市改造及建设的发展,社区已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基本结构。生活质量的提高给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政府行政管理的逐步到位使社区的全面管理得到加强,社区医疗体系的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和完善。但是,面对群众突发危重疾病时,如何尽早、尽快进行救治还有待解决,建立社区急救体系、提高摔死抢救成功率是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