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循经敷贴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utson法复制豚鼠模型,治疗组隔日诱喘后用中药敷贴30 m in,对照组隔日诱喘后采用9.0 g/L氯化钠注射液浸润纱布敷贴,比较记录诱喘潜伏期时间。两周后处死豚鼠,取肺组织,用半定量RT-PCR法比较IL-5 mRNA的表达。结果:中药循经敷贴能显著延长豚鼠诱喘潜伏期,下调哮喘豚鼠肺组织IL-5 mRNA的表达。结论: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5 mRNA的表达可能是中药循经敷贴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敷贴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卵白蛋白复制豚鼠哮喘模型。治疗组诱喘后用中药敷贴30min,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浸润纱布敷贴30min,隔日1次。比较各组豚鼠诱喘潜伏期,及肺组织IL-5mRNA、IL-10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豚鼠诱喘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肺组织IL-5mRNA表达下调(P〈0.05),IL-10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中药敷贴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5mRNA、IL-10mRNA的表达以治疗哮喘。  相似文献   

3.
中药透皮疗法对哮喘豚鼠肺M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中药透皮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utson法豚鼠哮喘模型,治疗组隔日诱喘后用中药敷贴30min,对照组诱喘后隔日采用9g/L氯人溶液浸润纱布或0.5g/L醋酸地塞米松霜敷贴,比较记录诱喘潜伏期,2周后处死,取肺组织,用放射本基竞争结合法比较M受体表达状况。结果:中药透皮治疗能显延长哮喘豚鼠诱喘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下调哮喘豚鼠肺组织M受体含量,结论:2次实验结果提示,降低M受体含量是中药循经敷贴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药透皮治疗对哮喘豚鼠肺组织受体调控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透皮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Hutson法建立豚鼠哮喘模型,治疗组诱喘后隔日用中药敷贴30min,对照组诱喘后隔日采用0.05%醋酸地塞米松膏敷贴,比较记录诱喘潜伏期时间。2周后处死,取肺组织,用放射配基竞争结合法比较β、M受体含量。结果:中药治疗组和激素组均能显著延长哮喘豚鼠诱喘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下调哮喘豚鼠肺组织M受体含量,而治疗组能上调β受体含量,激素组却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实验结果提示:受体的调控是中药循经敷贴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药循经敷贴法对豚鼠哮喘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循经敷贴法对豚鼠哮喘潜伏期的影响,以及含药血清对抗氯化乙酰胆碱(Ach)的作用。方法:①采用哮喘造模豚鼠分为中药敷贴组、模型对照组、氨茶碱注射组、氨茶碱敷贴组,治疗1周后记录哮喘潜伏时间;②体外实验中,增加1组空白对照组,观察血清直接对抗由Ach引起豚鼠体外螺旋气管条的收缩,计算收缩百分比;③采用同浓度的药物血清对抗组胺(His)。结果:中药循经敷贴法能对抗豚鼠的致敏哮喘,延长哮喘潜伏时间;具有显著对抗Ach作用,但同浓度药物血清无对抗His作用。结论:对抗Ach解痉作用是该中药循经敷贴法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冷空气吸入刺激对哮喘豚鼠血浆及肺组织中神经激肽A(NKA)含量及NKA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的机制.方法用卵蛋白超声雾化法制作豚鼠哮喘模型;哮喘组15例:按哮喘模型制作要求致敏及诱喘,诱喘后24 h取材.冷空气刺激组15例:致敏及诱喘同哮喘组,于诱喘前5 d、诱喘当天及取材当天(诱喘后24 h),每日吸入冷空气20 min;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雾化溶液,方法同上.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及肺组织中NKA含量;用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NKA 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哮喘组豚鼠血浆、肺组织中NKA含量及肺组织中NKA mRNA的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豚鼠,差异非常显著(均P<0.01);冷空气刺激组哮喘豚鼠,其血浆、肺组织中NKA含量及肺组织中NKA mRNA的相对含量均明高于哮喘组豚鼠,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NKA参与了卵蛋白诱发的豚鼠哮喘发病机制;冷空气吸入刺激能显著增加哮喘豚鼠血浆及肺组织中NKA含量;冷空气吸入刺激具有在转录水平上调NKA mRNA表达的作用,由此导致血浆及肺组织中NKA蛋白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7.
中药外敷治疗哮喘的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敷贴后含药血清对抗由氯化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chloride,Ach)引起的豚鼠体外螺旋气管条的收缩作用,来探讨中药循经敷贴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和预防机制,并对药物作用进行时效分析。方法:用Hutson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诱喘后中药敷贴组每日用中药敷贴60min;生理盐水敷贴组采用生理盐水浸润纱布敷贴,氨茶碱敷贴组用400mg/kg体质量剂量的氨茶碱溶液浸润纱布进行敷贴,两组敷贴方法同中药组;氨茶碱腹腔注射组按400mg/kg直接腹腔注射氨茶碱。正常对照组自然喂养7d,中药敷贴组分别敷药1、7和14d,生理盐水敷贴组、氨茶碱敷贴组和氨茶碱腹腔注射组治疗7d,末次给药1h后处死动物,取血清。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做血清对豚鼠体外气管条收缩影响的实验,分别计算收缩百分比。结果:中药敷贴治疗后的含药血清可对抗经过Ach处理后的豚鼠体外气管条的收缩,效果与氨茶碱腹腔注射作用等同。在一定时间内,体外气管条的收缩百分比随中药敷贴治疗天数的延长而减少,但治疗7~14d其作用趋于稳定。预先用含药血清处理豚鼠离体气管条,也能显著减轻Ach刺激引起的气管收缩。结论:对抗Ach而起到解痉作用是中药循经敷贴法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并有一定的时效关系;同时,中药循经敷贴法可能具有预防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泡桐花浸膏对哮喘豚鼠肺组织作用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中药泡桐花对哮喘豚鼠肺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常规制备泡桐花浸膏 ,分别观察泡桐花浸膏对卵清白蛋白所致豚鼠诱喘潜伏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细胞分类计数及对豚鼠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 泡桐花浸膏能明显延长豚鼠诱喘潜伏期 ,优于地塞米松 (P <0 .0 0 1) ;对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对哮喘豚鼠肺组织结构的破坏。结论 中药泡桐花浸膏能够明显改善哮喘豚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 ,对哮喘豚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中药循经敷贴法对抗由氯化乙酰胆碱(ACH)引起豚鼠体外螺旋气管条的收缩作用,并对药物作用进行时效分析。方法:①用Hutson法复制豚鼠哮喘模型,诱喘后治疗组每日用中药敷贴60 m in,9.0 g/L氯化钠注射液组采用9.0 g/L氯化钠注射液浸润纱布敷贴;阳性对照组按400 mg/kg用氨茶碱溶液浸润纱布进行敷贴,方法同治疗组;氨茶碱腹腔注射组按400 mg/kg直接腹腔注射氨茶碱。7 d后处死,取血清。②治疗组于敷药1,7,14 d后处死,取血清。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做血清对豚鼠体外气管条收缩影响的实验,分别计算收缩百分比。结果:①中药循经敷贴法能对抗ACH的收缩作用,疗效与氨茶碱腹腔注射作用等同。②在一定时间内,体外气管条的收缩百分率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减少,但治疗7~14 d,其作用趋于稳定。结论:对抗ACH解痉作用是中药循经敷贴法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并有一定的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儿强身膏对哮喘豚鼠血清IL-10、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法制备豚鼠哮喘模型,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健儿强身膏(高、中、低)3个剂量组,观察各组引喘潜伏期(T)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IL-10、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各治疗组均可延长引喘潜伏期,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IL-6、IL-10表达显著增加(P〈0.01),TNF-α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IL-6、IL-10表达显著下降(P〈0.01),TNF-α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健儿强身膏能下调哮喘豚鼠IL-6、IL-10的表达,可能为其抑制哮喘呼吸道炎症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外敷对哮喘豚鼠板层小体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中药外敷组、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除正常组外,各组采用Hutson法造哮喘模型,治疗组用中药敷贴,生理盐水组予氯化钠溶液浸润纱布敷贴,地塞米松组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浸润纱布敷贴。2周后处死豚鼠,取肺组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哮喘豚鼠肺泡的超微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磷脂成分的含量。结果: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豚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板层小体脱颗粒、空泡化严重,与中药外敷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外敷组Pc、Pe含量高于生理盐水组和地塞米松组(P0.01);Pi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但低于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P0.01);各组Ps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能减轻哮喘豚鼠气道炎症,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磷脂分泌。  相似文献   

12.
陈菁  孙洁民  罗光伟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4):247-248,250
目的 探讨中药射干麻黄汤对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白细胞介素(IL)-5mRNA及IL-10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雄性Hartley系豚鼠随机分为射干麻黄汤组、地塞米松组、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荧光酶标记法和RT-PCR技术检测BALF中EOS凋亡、ECP水平、IL-5mRNA及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 射干麻黄汤组BALF中的EOS明显较哮喘组低,EOS凋亡率明显较哮喘组高(P<0.01); ECP水平明显较哮喘组低(P<0.05);IL-5mRNA水平明显较哮喘组低,IL-10mRNA水平明显较哮喘组高(P<0.05).结论 射干麻黄汤可以通过减少IL-5mRNA的表达,增加IL-10mRNA的表达有效抑制哮喘豚鼠气道EOS的上升,增加EOS的凋亡;降低EC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普济方》中咳嗽、喘嗽、喘病门等肺系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搜集整理《普济方》中咳嗽、喘嗽、喘病门中的方剂,将其归类为咳嗽方、喘嗽方、哮呴方,运用关联规则对搜集到的1?03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核心药物、药对、药组。结果?咳嗽、喘嗽、哮呴三类方剂中除了其各自独有的高频药物外,支持度在10%以上的共有药物有杏仁、半夏、紫菀、款冬花、贝母、甘草、白蜜、生姜、桑白皮、五味子;在药物配伍时,三者均有杏仁-甘草-生姜、半夏-甘草-生姜、杏仁-甘草-麻黄等配伍。结论?《普济方》在治疗咳嗽、喘嗽、哮呴时,除了其共有的治法外,其中咳嗽、喘嗽的治疗偏重于扶正益气、健脾除湿,并且在喘嗽的治疗过程中更强调宣降肺气、泻肺平喘之法,而哮呴则强调了祛邪定喘,是急则治标的治则体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文献分析,总结其药物应用规律。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文献,分析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药物的功效、性味、归经特点。结果:共选取208篇文献,用药共计195味,总频次3040次;药物功效以化痰止咳平喘、解表、补虚、清热为主,占总体用药的75.95%;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计频率达86.42%;药性以寒、温、平为主,累计频率达90.72%;药物归经以肺、肝、胃、脾、肾经为主,累计频率达78.04%。结论: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以肺气失宣、感受外邪为主,治疗以化痰止咳、解表、补虚、清热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李东垣治疗癥积的用药特色。方法:从《李东垣医学全书》所收录的571首方剂中筛选出治疗癥积的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治疗癥积的用药特色。结果:获得治疗癥积的方剂共11首(包括10首丸剂、1首汤剂),涉及药味62种,用药频次≥3的有20味,厚朴、黄连出现频次最高;使用药物中温性药物频次最高,寒性药物次之;辛味药物频次最高,苦味药物次之;归脾经药物频次最高,归胃经药物次之;温里药、清热燥湿药和化湿药是常用药。获得治疗癥积的常用药对及组合25个,厚朴-黄连药对频次最高。结论:以辛温药物为主、佐以苦寒、重视调节脾胃气机是李东垣治疗癥积的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16.
哮喘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5表达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研究了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用RT-PCR半定量测定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支气管组织白细胞介素5(IL-5)mRNA表达量。结晶显示哮喘豚鼠EOS及IL-5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及地塞米松干预组显著升高,PBMC中IL-5mRNA表达量与支这组织IL-5表达及外周血EOS计数成正相关。提示哮喘豚鼠PBMC、IL-5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植物皮类中药入手,分析其药性及应用特点,探析"以皮治皮"理论内涵。方法:对《中华本草》进行逐条筛选,梳理出此部分药物在"皮病"方面的应用,并总结其药性特点,分析此类药物用于"皮病"的用药思想。结果:可用治疮疡、跌打肿痛、水肿、虫蛇咬伤、烧烫伤、刀枪伤等的"皮病"植物药有450味,占比74.5%;其中以用于外科病证、伤科中的跌打肿痛以及内科中的水肿者为最多。用治疮疡的药物多性寒凉、味苦,清热解毒、通利血脉而疗疮痈;用治跌打损伤者,多味辛、苦,性温,有行气活血、温经止痛的功效;治疗水肿的药物寒热属性相当,味辛、苦居多,既能温中行气、清热除湿,又能通调水道、利水消肿。结论:用于治疗"皮病"的多为树皮、枝皮、根皮等草木皮,治疗的"皮病"主要有疮疡、跌打损伤和水肿。"以皮治皮"不只是对病位的界定,亦可指对标本治疗效果的界定,植物皮药大多作用于外在、初期,即对"标"的治疗,之后仍需配伍补虚药物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哮喘中IL—5和IL—10基因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1只健康豚鼠分为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及对照组。测定各组豚鼠肺泡灌洗液细胞成分,应用RT-PCR方法检测支气管组织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强度。结果显示,哮喘组豚鼠肺泡灌反。IL-5mRNA表达与EOS百分比呈正相关,而与IL-10mRNA表达呈负相关。说明EOS,IL-以正相关参与了哮喘发病。哮喘时IL-10表达受抑制,这可能是炎症细胞因子IL-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