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认为,从历史发展、理论依据和地理条件等多方面看,福建精神既是可能的,也是存在的。这一精神显现在源远流长的闽文化之中,显现在一代又一代福建先进人物之中,显现在当代福建人建设美好家园的蓬勃进程之中。大力弘扬和践行福建精神,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凝聚和提升新时期福建人民的精神气质,有助于推动福建“三个更加”建设。  相似文献   

2.
福建精神镌刻着福建的精神品格和历史渊源,是福建人民的文化品味和精神追求。福建精神的概括和凝炼是对福建人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但是,我们在自豪和鼓舞的同时,更应该冷静地反思差距和问题,并努力弘扬福建精神,培育福建精神,践行福建精神,让福建精神走下书本、深植于心、外化于行,让福建精神扎根基层、贯穿生活、融人大众,真正成为每位八闽儿女的共同传承。  相似文献   

3.
大力弘扬福建精神,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新形势下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亟待研究的新课题.课题组通过对福建省福州、泉州、龙岩、漳州和三明等市区的机关干部、群众进行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从理论上探讨了弘扬福建精神的重大意义,根据调查资料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当前弘扬福建精神的现状,概括出影响弘扬和践行福建精神的六大思想障碍,从福建实际出发探讨了弘扬福建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福建理论学习》2012,(8):36-38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自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后,在全省上下引起热烈反响,在海内外乡亲们中激发了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5.
本人参与了《福建精神读本》撰写的全过程,从研究写作提纲、撰写书稿、征求意见到初稿的统稿工作,因而有更多的机会涉人和了解了福建精神提出的客观依据、文化渊源、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使自己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洗礼,深受其影响和感染,更是使自己受到了巨大的鞭策和鼓舞。一、福建精神承载了厚重的文化积淀福建精神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有着久远而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的。无论是“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还是“敢拼会赢”,都是伴随着福建历史文化的发展而产生、丰富和发扬光大的,承载着厚重的福建历史文化的积淀,是福建历史文化的精粹和升华。首先从“爱国爱乡”来看。福建境内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来自中原的移民后裔。福建先民不远千里,一路爬山、涉水、穿越山林,方可得以到达闽地。移民的经历和与山海打交道的历史,使福建人常怀思乡之心,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很强的寻根意识和很深的家国情怀,所以能爱国爱乡。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严复的“自强保种”的呐喊,都抒发了闽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次从“海纳百川”来看。海纳百川,原指宽广的大海可以容纳众多河流,比喻人的心胸宽广可以包容一切。这也是同福建特殊的历史文化相联系的。福建人大多数是移民,到一个新地方必然要人乡随俗,尊重各种文化差异,而且很注意相互取长补短,以利于自己的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发展。正是在这种历史和文化背景中,福建人逐渐形成像大海一样宽阔、能够包容一切的胸襟。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不仅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还培育了许多熠熠生辉、影响深远的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具有共同性,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7.
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及《西柏坡精神》出版之后.近日由黄宏、林仁芳主编,林强、苏俊才、刘熙武副主编的《古田精神》也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从而完整地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精神系列丛书。《古田精神》一书的编纂是由中共龙岩市委和国防大学牵头组织的,它的出版很有意义。因为福建古田,是我党、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古田会议召开的所在地。以古田会议精神为核心的古田精神,  相似文献   

8.
1949年,4000多名太行、太岳两山革命前辈在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令下,辗转3000多公里,进军福建,解放福建,建设福建.60年来,他们与福建人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在八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祖国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熠熠闪光的光辉财富-—长江支队精神.  相似文献   

9.
当前福建省政府正在努力把福建这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如何发挥文化对两个先行区建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特别是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富有爱国精神等为特质的船政文化精神,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既泽及中国近代社会,又激励和深刻影响着后人。这一特色文化精神作用的发挥对两个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的“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是福建人民长期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福建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福建地方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大力弘扬福建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8):36-3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日前在福建调研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进程中,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贯穿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体现,是新疆各族人民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是引领新疆发展的精神旗帜。该文主要阐述了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的科学内涵;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共性研究;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的差异性研究以及研究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对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贯彻,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效,成为统一思想和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我们进一步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要切实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重点,坚定信心,大力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福建文化是中华文化优秀的地域分支。在闽人劳动实践和文化创造的长期过程中,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虚怀若谷,乐于吸收各地文化及海外文化的优秀成分,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他们敢于冒险、志在四方,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他们一旦获得成功,便大力支持公益事业,乐善好施,为建设家乡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邓纯东 《前线》2022,(6):29-33
中国共产党系列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对爱国主义精神、民惟邦本精神、实事求是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诚实守信精神和守正创新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注入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  相似文献   

16.
长征精神中“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以及“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直接秉承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建党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延续发展;“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生动体现;“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以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有着内在的价值关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研究和传承,使革命精神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1929年5月、6月和12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先后三次进驻福建新泉休整或整训,形成了以"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调查研究、严明纪律,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新泉整训精神。新泉整训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与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内涵的井冈山精神是一脉相承、创新发展的关系。新泉整训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确立的"支部建在连上"原则发展到将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将六项注意发展到八项注意;将湘赣边工农武装割据发展到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从《宁冈调查》、《永新调查》发展到新泉整训调查。新泉整训为古田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薛新力 《探索》2002,(2):131-132
从重庆文化由古至今的发展过程来总体把握其文化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刚勇坚毅、重义守信、团结协作、开放求新。红岩精神是重庆文化优秀精神的积淀和升华,是20世纪重庆文化精神的集中、全面、典型的体现,对推进21世纪重庆文化建设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在过去几千年的岁月中生生不息,作为人类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建党85周年之际,回首中华民族走过的五千年漫漫岁月,展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开创美好的未来,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包含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精神、革命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