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探讨其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观察细胞的大体形态和超微结构;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MTT实验来研究细胞的增殖能力争代谢活性。结果: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呈梭形。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代谢活性。结论:本实验方法取材方便,能较容易地获得大量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2.
人RPE细胞培养,冻存,复苏及传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式,为研究RPE细胞及有关的眼底病防治提供细胞模型和细胞来源。方法:自眼球锯齿缘前2mm处环形剖开眼球,酶消化分离RPE细胞,20%DMEM培养液培养,细胞接近融合状态时进行传代,将处于对数生长细胞以普通冰箱进行梯度降温后液氮保存,采用改良的速溶方法复苏,1%台盼蓝确定细胞活力,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来源,作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并探讨其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观察细胞的大体形态和超微结构;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四甲基谷氮唑盐(MTT)实验来研究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代谢活性。结果: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呈梭形,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代谢活性。结论:本实验方法取材方便,能较容易地获得大量的兔骨髓基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以兔去上皮浅层角膜为载体体外培养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 ,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含5%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液对兔角膜缘上皮细胞进行体外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待细胞形成单层后,传代种植于去上皮浅层角膜载体上。每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电镜观察培育细胞的超微结构并采用HE染色和抗增殖细胞核抗原(anti-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生长于去上皮浅层角膜载体上的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原代培养时,48小时后可见组织块边缘有细胞生长游出,10天左右,细胞汇合成单层。传代种植于载体上,细胞24小时贴壁伸展,第5天可见部分区域细胞逐渐融合成片,11天左右细胞形成良好单层。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边形,类似角膜上皮细胞;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间有桥粒连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部分细胞PCNA单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结论 含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适合角膜缘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并能成功地在去上皮角膜浅层载体上培养出类似生理状态下的角膜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5.
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的方法,观察其体外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兔角膜缘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的特征,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糖原(PAS)染色,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检查的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检查和鉴定。结果: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的培养传代,原代培养细胞大多48h贴壁,5天后旺盛生长,15天形成单层,传代培养细胞次日贴壁10天形成单层。细胞角蛋白AE1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培养细胞呈多角形,细胞表面具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之间有桥粒连接,结论: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成功获得原代和传代培养的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培养的细胞具有与正常兔角膜上皮细胞相一致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培养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方法,为心血管疾病的病因机制研究提供有用的体外模型。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反转干涸方法培养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并传代。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成功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并传代。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呈典型的“峰-谷”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棕黄色,均呈阳性表达,胞浆内可见纵行排列肌丝。结论利用组织块贴壁、反转干涸方法成功进行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具有简便易行、培养周期短、纯度高等优点,是心血管疾病良好的体外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7.
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取第1代、第3 ̄6代RPE,以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比较角蛋白、波形蛋白、肌动蛋白、VⅢ因子和GFAP,HAM45等6种蛋白表达的特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传代培养的人RPE角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呈阳性;随传代次数增多,角蛋白表达强度无明显变化,波形蛋白表达逐渐增强;肌动蛋白、VⅢ因子、神经纤维酸性蛋白(GFAP)、HMB45呈阴性.结论  相似文献   

8.
人骨髓成骨细胞培养法的改良及其体外成骨能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卢丙仑  刘宝林  冯志华  洪咏龙 《医学争鸣》1999,20(11):S081-S083
目的:探讨简便、易行的人达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研究骨髓基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成骨能力。方法:抽取人骨髓组织,梯度离心后置于含100mL/L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换液,稳定伟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和β-甘油磷酸钠的条件增大2液,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组织化学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等方法进行观察。结果:传代细胞4天~5天即可传代,在条件培养液中2WK形成多层结构,并聚集成黑色结节。培养细胞A  相似文献   

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成骨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点及诱导条件下的成骨能力。方法抽取兔骨髓组织,梯度离心后,保留贴壁细胞传代,稳定传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诱导培养液,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骨连接素、骨桥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进行观测。结果原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7~8d左右即可长满,并可稳定传代,传代细胞5~6d即可传代。诱导培养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骨连接素、骨桥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合理的体外诱导培养后,符合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可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提供自体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乳兔和成年兔肝细胞体外分离及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比较体外分离培养乳兔和成年兔肝细胞增殖活性及功能。方法 采用非灌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乳兔和成年兔肝细胞,比较细胞产率和细胞活率,均采用DMEM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培养,计数法观察原代细胞增殖变化,MTT法观察传代细胞增殖情况,检测培养液中白蛋白含量变化。培养过程采用相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培养细胞采用PAS染色法鉴定。结果 分离收获乳兔肝细胞较成年兔肝细胞数目多,活率高。培养过程中,乳兔肝细胞较成年兔肝细胞折光性好,生长快,增殖能力强,培养液上清蛋白含量高并且增长速度较快,具有统计学意义。PAS染色观察,乳兔和成年兔肝细胞胞质中充满大量糖原颗粒,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乳兔肝细胞比成年兔肝细胞,更加适合体外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为采用视网膜色素上皮移植治疗色素变性奠定基础。方法 :用胰酶消化法获取人胎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角蛋白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在体外生长良好 ,胞浆内含有丰富的色素颗粒。抗角蛋白反应阳性。结论 :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成功为细胞移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猪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为研究RPE细胞的功能及治疗有关眼底疾病提供细胞来源。方法:采用胰酶2次消化法分离猪RPE细胞,15%DMEM培养液培养,每天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作流式细胞仪分析培养细胞的细胞周期。以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培养细胞的来源。结果:离体培养细胞初期呈圆形,富含黑色素,12~24h贴壁呈圆形、梭形及不规则形。传代后细胞渐趋透明。免疫组化证实RPE细胞均为鼠抗人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周期分析提示体外培养的RPE细胞保持正常的繁殖能力。结论:培养的细胞可作为体外猪RPE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体外培养兔角膜缘干细胞(limbal stem cells,LSCs),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含20%胎牛血清DMEM:F12(1:1)培养基对兔LSCs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培养细胞体外生长的形态,免疫细胞化学AE5和P63染色鉴定并进行图像分析,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特点.结果 培养2~3 d细胞从组织块游出,6~8 d形成良好的单层,细胞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电镜观察,培养7 d LSCs呈卵圆形,表面有少量微绒毛突起;胞质内细胞器少,核大,核仁明显,核浆比例大,部分细胞可见双核现象.免疫组化观察,培养第7天,大量细胞AE5免疫反应染色呈阴性,阳性细胞数量较少,大量细胞P63免疫反应染色呈阳性;培养第14天,AE5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免疫反应染色增强,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显著降低(7 d:184.30±9.85,14 d:133.36±25.00,P<0.01).P6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第14天与第7天相比明显减少,而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显著增高(7 d:108.13±17.96,14 d:177.59±7.86,P<0.01).结论 应用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原始细胞具有与体内正常LSCs相一致的形态特征;培养第7天为LSCs生长的峰值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行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细胞的体外培养,探讨RPE培养与鉴定方法,为研究其生理功能、生化特征和病理过程提供细胞模型。方法:用改良的眼杯固定法,将其固定在眼球托上,用胰酶直接消化视网膜色素上皮面,收取RPE细胞。作细胞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鉴定。结果:RPE细胞培养早期生长活跃、胞核透明、胞浆含丰富黑色素颗粒,多巴氧化酶呈阳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提示角蛋白表达强阳性。结论:培养的大量细胞可用于RPE的体外实验研究,多巴染色是鉴定RPE细胞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原代培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建立兔视网膜 Müller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 :组织块悬浮法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 ,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培养的细胞贴壁生长 ,呈长梭形 ,胞体肥大 ,胞浆丰富。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中间丝 (直径 8~ 1 0 nm)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细胞呈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GFAP)和 S- 1 0 0阳性 ,八因子相关抗原阴性。结论 :组织块悬浮法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甲状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培养兔甲状软骨细胞,进行原代与传代培养,用倒置显微镜及组织学方法观察细胞形态、功能及生长增殖。结果:原代、第2代、第3代软骨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第4代有一半变成梭形,第6代绝大多数变成长梭形;原代甲状软骨细胞阿新蓝染色阳性,具有合成和分泌糖胺多糖的功能。结论:体外单层培养的兔甲状软骨细胞表型能保持3代稳定,具有正常的生长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维拉帕米 (Verapamrl,Ver)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Ver对兔RPE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结果 :Ver能明显抑制血清诱导的兔RPE细胞的增殖 ,可使细胞更多地滞留在G1期 ,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 ,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结论 :Ver能明显抑制血清诱导的兔RPE细胞增殖 ,可望成为新的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 (PVR)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心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nsenchymal stem cell,MSC)经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在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为心肌样细胞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取兔髂骨骨髓,分离并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5-氮杂胞苷定向诱导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心肌样细胞形态学变化及超微结构特征,RT—PCR检测心房利钠肽、受磷蛋白、β-肌球蛋白重链表达。结果5-氮杂胞苷诱导后,部分细胞体积增大,呈“棒状”或“珠状”结构,有肌管样结构形成,透射电镜下有肌丝、心房颗粒及线粒体等心肌样细胞超微结构形成,RT—PCR检测显示有心房利钠肽、受磷蛋白、β-肌球蛋白重链表达。结论经5-氮杂胞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19.
孙景豫  盛宏申  高雪  刘顺利  邱建华 《医学争鸣》2007,28(12):1098-1100
目的:建立大鼠前庭器官的原代体外培养模型,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前庭上皮细胞在佛波酯(PMA)作用前后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生2 d大鼠的椭圆囊上皮,体外培养1~7 d;从第2日开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照相,试验组加入PMA 30 min,2 h和6 h,固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体外培养椭圆囊1 wk,12 h时可见成纤维细胞沿移植物边缘游出,2 d后内皮细胞聚集,呈铺路石样,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无肿胀,胞膜、胞核完整,线粒体嵴无肿胀,纤毛无脱落;PMA各试验组细胞形态正常,核糖体密集,高尔基体较前发达,内质网轻度扩张.结论:大鼠前庭器官体外培养方法可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有效、安全、方便的药物以防治增增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维拉帕米加入体外的兔RPE细胞,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在自动酶标测定仪测540mm处的吸光值A「旧称光密度(OD)」,计算出不同浓度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50%抑制浓度,同时用2%台盼蓝色,测定细胞活性。结果:Ver在所设浓度范围内均明显抑制血清诱导的兔RPE细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