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长期运行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单芯电力电缆外护层绝缘水平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普遍降低,因此需重新进行护层保护器设计和选型。电缆运行时,护层保护器需耐受在护层上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并在雷击过电压入侵时准确动作。为避免护层保护器在操作过电压作用下的误动作,便于工程应用,基于现有的高压试验数据,首先研究了电缆绝缘寿命理论曲线的绝缘水平下降规律,在此基础上修正了保护器额定电压与操作过电压的绝缘配合系数,并设计保护器选型MATLAB小程序。该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凤民  罗旻  郑琰 《高电压技术》2007,33(6):68-70,88
为优选成本低、效果好的架空绝缘线的防雷技术措施,统计和比较了国内大量采取的过电压保护器和放电绝缘子2种架空绝缘线路防雷技术措施的防雷害应用效果。运行经验证实:线路安装过电压保护器或放电绝缘子等技术措施,可有效防止架空绝缘线路发生雷击断线事故和降低雷击导致线路开关跳闸概率,且安装方便,技术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部分用电信息采集用户出现的漏电保护器误跳闸现象,介绍了漏电保护器原理和跳闸现场情况,分析了低压电力线载波台区线路结构、信号传输和导致漏电保护器误跳闸的影响因素,并重点从载波通信影响量大小和漏电保护器抗扰性两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从而得出了漏电保护器误跳闸受其自身抗扰能力、载波信号特征、电缆及设备绝缘能力、电网噪声等因素影响,其中载波信号仅是导致抗扰能力较弱漏电保护器误跳闸的原因之一,而提高漏电保护器自身的抗扰能力和设计不足是解决漏电保护器误跳闸的较佳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压电缆外护层绝缘电阻普遍降低的现状以及其耐压水平降低的可能性,建立了单端接地和交叉互联接地电缆的ATP-EMTP仿真模型,研究了在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短路故障的情况下,配置低伏安特性保护器后保护器是否能正确动作且不损坏保护耐压水平降低的外护层。结果表明:在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下,降低保护器伏安特性能有效降低作用于外护层的残压,流经保护器的电流仍然低于其标称放电电流;对于单相短路情况,单端接地条件下保护器需要吸收的短路能量较大,降低保护器伏安特性会使保护器爆炸,而对于交叉互联接地情况,降低保护器伏安特性保护器是否会爆炸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有关,较大的短路电流会使得保护器爆炸。最后提出了电缆外护层绝缘降低时护层保护器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用于限制相—相、相—地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广泛应用于35 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某燃机发电厂6 kV厂用系统采用带串联间隙的三相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在运行近7年后出现绝缘明显下降的共性问题。通过对不合格过电压保护器的试验及解体检查,分析其绝缘异常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防止架空绝缘线路雷击断线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 《湖北电力》2007,31(1):57-59
通过分析防止配电线路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技术措施和装置,提出适合配电线路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设计方案,即考虑到线路过电压保护器在其它地区的运行情况较好,选定采取线路过电压保护器为绝缘配电线路的主要防雷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事故。  相似文献   

7.
3~66 kV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器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比分析了各种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参数 ,指出无间隙过电压保护器的性能优于串间隙保护器 ,而对弱绝缘设备的保护较勉强 ;分级保护的组合式保护器保留了无间隙结构的优点并降低了ZnO的残压比 ,实现了保护的全面性、可靠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10 kV架空绝缘导线防雷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学俭  周浩 《浙江电力》2006,25(4):22-25,64
通过分析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机理,比较国内外现有的防雷击技术措施,提出了安装过电压保护器是防止雷击断线的有效方法。同时,对过电压保护器进行改进设计,全面分析、论证其性能和安装要求,在架空绝缘导线防雷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1"城中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的现状近年来,为了改善城市供电能力,供电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市低压配电网的改造,低压线路全部更换为电缆和绝缘导线,绝缘性能得到根本改善,线路和设备绝缘老化现象很少发生。部分供电公司因此放松了城市配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安装,仅在部分新建居民小区安装了二级或三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其他的公  相似文献   

10.
顾曙 《大众用电》2003,(7):37-37
最近,笔者到农村检查安全用电时,发现不少客户私自将漏电保护器退出运行,留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供电企业告诫客户:漏电保护器私自退出运行主要有三大危害。1 危害人身安全 一般来说,在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之前,低压配电网采用的是IT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这种系统中,中性点对地绝缘电阻、线路对地绝缘电阻一般都在数千欧姆以上,触、漏电电流不能直接形成回路,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  相似文献   

11.
影响送电网安全运行的有关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胡毅 《高电压技术》2005,31(4):77-78,91
从设计、科研、运行、制造、材料等多方面分析了近年来影响送电网安全运行的风偏放电、雷击、OPGW断股等主要故障的原因、机理及影响因素。为增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及外因影响的能力,减少送电网的故障概率,针对上述故障应采取的措施是:注意线路相关设计参数的合理选择,线路微气候区气象资料的收集,采用V型串悬挂;增强绝缘水平,加装避雷线、线路避雷器,降低接地电阻,减小导线保护角;采用铝包钢线,安装雷击放电尖等。  相似文献   

12.
围绕现代绿色数据中心对UPS电池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耐高温高功率型UPS电池的设计思路,重点研究了合金组分、板栅结构、铅膏配方对UPS电池高温、高功率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应用前景和节能环保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地铁主控系统防雷接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主控系统的防雷接地保护能保证地铁主控系统的正常工作及地铁的稳定、高效及安全运营。在介绍地铁主控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实际系统中较典型的主控设备,给出了防雷的注意事项及建议,包括系统电源部分防雷、系统信号部分防雷和防止地电位反击;给出了接地防护的建议,包括工作接地及安全接地措施。建立了Matlab仿真模型,对雷电流击中建筑物的避雷系统时,电流在各线路与接地装置中的分配情况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得出了引入无屏蔽电缆越长,对雷电流泄流越有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董振亚 《中国电力》2001,34(2):59-60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简称MOA)具有保护性能好、通流容量大、动作反映快、结构简单、体积小和重量轻等优点,而线路型MOA的应用在认识上未完全统一、在有关规范中未正式列入,重点讨论线路型MOA的应用范围,旨在推动其产品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放电通道对离子背景的选择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正、负离子背景对放电路径的影响。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观测研究了不同离子背景对放电进展路径影响的特点、程度及规律性。发现放电路径具有选择负离子背景而回避正离子背景的特点以及用预置离子背景控制放电路径的可能性。这一现象有可能在防护直击雷方面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实  郭晓  张尧  史华勃 《四川电力技术》2014,37(3):70-72+76
对变压器低压侧区内故障差动保护动作较慢的情况做了详细分析,指出其原因为并联电容器中的串联电抗器引起故障时刻并联电容器发生振荡放电,导致变压器励磁涌流判据闭锁差动保护。并分析了并联电容器振荡放电频率与电容器选型的关系,其产生的谐波分量对变压器励磁涌流判据的影响。通过EMTDC进行了仿真研究,提出了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励磁涌流判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绍了铅酸蓄电池的特点且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基于P87C591单片机的铅酸蓄电池数字智能管理系统,包括铅酸蓄电池电压、充放电电流、内阻、剩余容量及电池温度等重要参数的检测,解决了传统充电方式中电池过充放电、寿命低等缺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模块实现了对动力电池的监控和保护。具有接线简单、效率高、易于与整车控制网络相兼容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激光引雷是一种新概念的防范雷击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强度的激光电离空气而产生一条放电通道,以引导闪电沿安全的路径释放。为促进该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国科学家在激光引雷这一领域也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在激光等离子体通道的产生及其控制,通道寿命的延长以及激光引导放电等基本物理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本文介绍了激光引雷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及目前面临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如何产生长距离、长寿命的等离子体通道及激光诱导高压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樊力 《电力设备》2005,6(8):4-8
介绍了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和非直接接地交流电力系统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选择方法。以GB11032-2000为基础,结合安装点自然条件和系统条件(如当地环境条件、安装点的工频过电压、持续运行电压、操作通流能力、标称放电电流、污秽耐受能力等),合理地选择MOA的保护特性和运行特性,以期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