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铸结晶器漩涡现象的物理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物理模型考察了操作参数对结晶器内漩涡产生频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漩涡呈单个或成对形式在水口一侧间歇性出现,是由于两个相向表面流相互剪切而形成的;漩涡的出现频率随拉速的增加而增加,随水口浸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水口张角的减小而增大;通过改进水口设计可以阻止漩涡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流体中气泡微细化与分散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FD商用软件模拟了搅拌加喷吹情况下溶池中流场和相的分布.对比分析了水模型内单相流和两相流时液面和轴向迹线图、矢量图和相分布图,重点考察了中心搅拌和偏向搅拌对漩涡和相分布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中心搅拌模式下在搅拌桨轴附近形成很大的漩涡,偏心时虽然也有漩涡形成,但偏离轴心.两相流偏心搅拌模式下由于漩涡较小且偏离轴心,有利于气体的分散;偏心搅拌与中心搅拌相比可以抑制漩涡在几何中心的形成,有利于气体的分散和气泡的细化,同时偏心搅拌也可以有效地抑制水模底部的死区.研究结果对喷气机械搅拌装置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边慧光  杨文超  汪传生 《橡胶工业》2007,54(12):750-753
建立同步转子和异步转子密炼机物理、数学和有限元模型,同步转子密炼机流场沿圆周取6个位置,异步转子密炼机流场沿圆周取3个位置,对密炼机流场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同步转子密炼机流场在转子旋转一周内可分为两个循环,并有较多的漩涡,有利于提高胶料的分散和分布效果;异步转子密炼机流场的啮合部分有较多漩涡,在转子转过1/3周时,出现类似紊流的流动,有利于提高胶料局部分散。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碳纳米管(CNT)/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综述了CNT对橡胶复合材料硫化行为、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的影响.指出CNT在橡胶中分散不均、与橡胶界面结合不佳是CNT/橡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应是通过采用新的制备方法或改进现有方法促使CNT在橡胶基质中均匀分散,以提高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改进Stober方法,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合成了平均直径为238 nm、分布偏差约为5.7%的球形二氧化硅单分散颗粒. 首次利用乙醇作为沉降介质,在重力场作用下制备了二氧化硅光子晶体. 提出了自组装方法生长光子晶体的机理,并对缺陷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PVC悬浮聚合分散体系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及技术进展,分析了影响分散剂分散能力和保胶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了PVC生产中分散剂应用的改进措施,可为提高PVC树脂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填料的分散,尤其是添加剂的预分散对混炼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预分散添加剂可以使分批混炼加工在多方面得到技术改进,有利于降低整个混炼过程的生产成本。预制剂技术为橡胶工业将来应对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挑战提供了各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采用CFD对双氧水筛板萃取塔中油水两相的流动进行模拟,探究油水空塔速度对两相流动的影响,并通过调节降液管的构造改善流动效果。结果表明,连续相在塔板间呈严重的漩涡流动,涡流面积占据塔板间的大部分空间;随着相比增大,水相形成的涡流面积增大;分散相也相应产生漩涡,并向塔中部集中,这是降低双氧水筛板萃取塔传质效率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降液管的结构改造对两相流动有一定改善,但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9.
张卓杰  任志添 《广州化工》2002,30(4):74-76,61
分析了气雾型自动喷漆中影响沉降,分散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助剂的应用及工艺改进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殷祺 《净水技术》2020,39(2):146-148,158
为探明预臭氧工艺与沉淀池产生气浮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苏南某以太湖为水源的水厂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臭氧投加量下,实时监控沉淀池产生的浮渣量。发现浮渣产生的原因与臭氧投加量无关,出水管口处产生的不连续、不规则的漩涡导致气体掺杂进水中,在后续的沉淀池释放,是产生浮渣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分析典型漩涡消除装置以及恒水位控制的方法对沉淀池气浮现象的消除作用发现,恒水位控制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消除预臭氧接触池及配水井中产生的漩涡,进而去除后续沉淀池的气浮现象。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讨转速、分散液浓度、分散时间和分散剂用量等对微米SiO2和纳米SiO2分散效果的影响,得出分散液浓度是影响分散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微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的稳定性要明显优于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微米二氧化硅的适宜分散质量分数为15%,合理的存放时间为不超过2h;纳米二氧化硅适宜的分散浓度为10%,合理的存放时间为不超过1h。  相似文献   

12.
加成型硅橡胶灌封料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加成型硅橡胶灌胶封料的注性能。测定了硅橡胶灌封料的粘度,讨论了配制工艺条件及组份对硅橡胶灌封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白炭黑在硅橡胶灌封料中的分散状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配制工艺条件,优化组分,可以制备出满足特定需要并具有高流动性的硅橡胶灌封料。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着色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纤维成形受色浆质量指标的影响。改进色浆研磨工艺,在色浆研磨时加入分散剂六偏磷酸钠,提高了色浆的分散性能,成品纤维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利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PE本色树脂和不同炭黑色母料混合后炭黑分散的情况,重点考察了混合温度、混合时间、转速等对炭黑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炭黑分散影响较大,混合温度高于色母料熔点50℃为最佳炭黑分散温度;在不影响产物性能的混合时间范围内时间和转速对炭黑分散影响相对较小。在最佳混合条件下,本色树脂添加质量分数为2.5%.4%的炭黑色母料可以制得合格的PE产品。不同色母料对炭黑分散有明显的影响,其优劣通过最佳混合条件下混合产物显微观察得出。  相似文献   

15.
关文 《河南化工》2004,(5):38-39
通过更新设备、增上调合流程、设专门的加剂母液罐,选用航煤作溶剂以及改进操作规程等措施,对柴油加剂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了加剂调合的效率,解决了添加剂分散不均影响调合效果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引发体系的选择、链转移荆的用量的调整、分散体系筛选等的阐述厦脱盐水等影响原因的分析,介绍了一种使用有机过氧化物10L聚合釜制造WS-700PVC树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纳米CaCO3填充环氧树脂分散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纳米CaCO3填充环氧树脂(EP)的均匀分散技术进行了探讨。采用超声波振动和对纳米CaCO2进行硅烷偶联处理两种方法改进纳米CaCO3在EP中的分散效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比普通搅拌混合效果显著,实现了纳米CaCO3在EP中的均匀分散。并测试了试样的力学性能,进一步证明纳米CaCO3的增强,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加入分散剂和超声波分散2种方法改进纳米SiC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和用量、分散方法对纳米SiC在环氧树脂中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DISPERBYK-2009的降粘效果最好,SiC/EP浆料的粘度下降达57.3%,浆料粘度随分散剂用量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升态势。通过添加粉体质量分数5%的分散剂DISPERBYK-2009并采用超声波分散15 min,实现了纳米SiC在环氧树脂中的均匀分散,成功制备了粒子细小、均匀分布的纳米SiC/EP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不同桨型的搅拌槽中非稳态温度场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搅拌槽中,由于搅拌浆型式的不同,会导致流体温度分布的不同。本文在直径为0.5米的搅拌槽中分别使用CBY,带副叶CBY以及PBT三种浆进行研究,三种浆的搅拌雷诺分别为267,251和203,在搅拌槽中设置了四组加热列管(兼作挡板)进行加热,将热色液晶均匀地分散在甘油中,而显示温度的分布。实验研究了相同功率下三种浆的瞬时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搅拌槽中的温度分布取决于搅拌浆产生的流型,当流体被加热时,流场内漩涡中温度梯度通常大于其它区域,漩涡的存在不利于槽内温度分布的均一性,在三种浆中,PBT浆的轴向温差最小。  相似文献   

20.
结合新老尿素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通过生产能流的分析,对影响流程能耗高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采取了有效的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