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所谓智能化住宅小区,是指通过综合配置住宅小区的各功能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小区内各种设备的控制与管理,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高要求的新型住宅小区,通常人们认为智能化住宅小区是一个“3A”系统,即安全自动化系统(SAS)、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和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对住宅小区宽带接入方式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敏 《建筑电气》2001,20(1):25-2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智能小区发展迅速,大多数住宅小区中均设置了综合布线系统,设置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使建筑(小区)内计算机联结组成局域网,以及提供一个连入Internet(因特网)的高速通道,实际上,目前的综合布线系统在住宅小区的主要作用就是接入Internet,而接入Internet的方式有多种,下面就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前,修订的《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正在报批过程中。“导则”在修订过程中就得到业界的关注,在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和建设部干部学院智能建筑技术培训办公室的指导与支持下,本刊将将陆续报道“导则”新的技术特点与应用情况,帮助开发商在建设高档社区时实现“导则”对住宅小区三星级标准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人们对居住场所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住宅已从解困、安居型向小康型发展,许多地产开发商已强化住宅精品意识,调整了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思想,将营造文明居住环境作为新世纪的重要任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在1999年编写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及技术导则”试行稿(以下简称“导则”)。“导则”从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及“信息网络子系统”三个方面规定了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的功能要求,并按不同功能要求对其分为一星级(普…  相似文献   

5.
新技术推广     
《福建建设科技》2003,(4):63-64
漳州市华元住宅小区(一期)建筑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通过省建设厅验收省建设厅于2003年8月22日在漳州市主持召开了“漳州市华元住宅小区(一期)建筑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验收会议,由漳州市华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漳州市芗城龙源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施工的漳州市华元住宅小区(一期)建筑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通过了省级验收。该示范工程是我省第一个通过省级验收的住宅小区智能化示范工程。该示范工程经省建设厅批准,于2001年6月开始建立,工程建筑面积为80000m2,智能化系统主要配置有:含宽带接入的通信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物业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智能住宅小区在建设初期,房地产开发商十分注重智能化系统功能配置的水平与相应的投资,因为这些智能化系统功能对于楼盘销售有直接影响,而在建成之后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运行与维护的费用以及相应的管理模式却很少考虑。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智能化住宅小区的供电、照明、综合布线系统、网络与通信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中央集成系统的电气设计进行探讨,并对智能化小区安防系统的常用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发展过程,并详细叙述智能小区系统组成中的主流技术,包括结构化综合布线,网络设计,安防系统和三表远传系统等。  相似文献   

9.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概念是从智能建筑发展而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Internet网等的迅速发展。把这些领域中技术、产品、应用环境引入到住宅小区中已成为住宅小区建设中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同时可以享受数字化生活的乐趣。对住宅小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说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也是建筑结构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住宅的建设发展很快,住宅的年竣工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推动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住宅小区的规模与数量都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智能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也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探讨了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了我国智能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智能住宅小区的定义、分类以及智能化系统的构成,并选取沈阳万科小区作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小区智能化系统以及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以期为我国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无锡新世纪花园位于无锡市南长区 ,总用地面积 6万m2 ,总建筑面积 12万m2 ,由 11幢 4~ 6层多层住宅和 9幢 10~ 15层高层住宅组成一个住宅小区。住户约 80 0户。无锡新世纪花园的智能化系统 ,按建设部关于《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和技术导则》(试行稿 )的二星级标准 ,贯彻“总体规划 ,适度超前 ,技术成熟 ,以人为本 ,经济适用”的原则 ,进行设计。其智能化总控制室设在小区主入口处的物业管理中心内 ,市政的通信单模光缆和双向有线电视光缆均引入物业管理中心。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分为安全防范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和信息…  相似文献   

12.
张荣珍 《山西建筑》2010,36(8):37-38
在分析我国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就其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展望了我国住宅小区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1999年4月,建设部颁布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工作大纲”,成立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领导小组.1999年10月制定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2000年起开始进行小区智能化相关标准的编制工作,2000年3月批准广州汇景新城,上海怡东花园等7个小区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智能化系统示范小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家逐年加大对新建医院和现有医院改造的投资,尤其在医疗环境的改善及医院智能化信息化的建设方面越来越重视。医疗建筑中智能化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智能化医院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同其它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基本相同,但也有其不同之处,比如需要特别注意医疗器械从电磁兼容角度对缆线的选用,医院布点原则的考虑以及对带宽的考虑等相关问题。 下面随我们一起去领略智能化医院中综合布线的独特之处,体验医院智能化的便捷之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住宅小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用导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总 则1.0.1 为了配合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建设,指导、规范住宅小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的实施,特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本市范围内新建住宅小区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改、扩建住宅小区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可参照执行。1.0.3住宅小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实施应符合下列原则∶1. 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2. 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住宅小区的定位及住宅性能标准相适应;3. 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尽量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考虑利用其他系统已经投入的设备、设施,降低工程建设投…  相似文献   

16.
智能住宅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商机,千载难逢近年来我国城乡新建房屋建设达到20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占到8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房地产建设高潮主要是在住宅建设,而且主要是住宅小区建设。住宅智能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一个近十年来才发展起来新行业。中国目前的住宅小区建设,对智能化的主要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7.
所谓智能化住宅小区.是指通过综合配置住宅区内的各功能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区内各种设备管理自动化的新型住宅小区。  相似文献   

18.
居住小区的智能化工程建设依据《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中的原则可划分成三个不同的星级,即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分别对应于普及型、提高型和先进型。不管哪类居住小区的建设,综合布线工程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管理的物理基础,TIA/EIA-570“家居电讯布线”标准中已提出了有关布线的新等级,并建立了一个布线介质的基本规范及标准。  相似文献   

19.
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的住宅多为成片开发按区域管理,采用各种智能化手段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据此可称呼为智能化住宅小区。如何正确认识”智能化住宅小区”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住它小区的智能化建设,当前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讨、以正确引导住宅小区建设。  相似文献   

20.
廖建明 《上海住宅》2005,(11):94-95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智能化的概念,已逐渐被引入现代住宅小区。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提出的智能化住宅小区新概念为在现代化的城乡住宅小区内综合采用微型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网络等技术,建立住宅小区安防系统、信息通信服务与管理及家庭智能化系统组成的“三合一”服务与管理集成系统,使小区与每个家庭达到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