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1):126-131
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滞环跟踪调制矢量控制系统和SVPWM调制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给出了相关模型参数。针对永磁同步电机负载起动、参考转速变化、负载转矩变化等情形,开展了两种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教学。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一致,验证了所建立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结构特点,建立PMSM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测函数控制(PFC)和空间矢量控制(SVPWM)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了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仿真模块,并在速度环、位置环中应用预测函数控制;同时结合空间矢量控制跟踪特性,创建仿真模型,验证控制方案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连续波泥浆脉冲发生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控制算法优化设计以及减速器传动比精确测量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由浸泡在油浴中的永磁同步电机组件,旋转变压器解码电路,驱动电路,计算机应用软件等组成的综合性测控实验系统。在阐述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原理,旋转变压器解码算法以及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速度环Fuzzy-PID控制算法,获得了上升时间短、超调量小、稳态误差小的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响应曲线,并基于双旋变的转子角度测量方式精确得到了减速器12.245∶1的传动比。该系统将传感器、自动化,电机传动等多种技术有机融合,可作为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实践平台,以巩固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三电平空间矢量算法(SVPWM)的基本原理,采用一种首发矢量全部采用负小矢量的空间矢量调制算法,给出了小三角形区域判断规则、推导了各合成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合成参考电压矢量的相应输出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和SVPWM信号的产生方法,探讨了影响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平衡的主要因素。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本丈提出的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基本感应电机理论和坐标变换关系,给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确定定向磁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位置角的算法,分析了基于SVPWM的感应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系统原理,并实现了SVPWM算法。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运用TI公司的TMS320F24XDSP生成SVPWM的软硬件两种方法。实验表明,TMS320F24X芯片的优异性能可以实时完成SVPWM控制算法,且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用S函数实现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模块的方法,描述了仿真模型的设计过程和编程要点,并将其应用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真系统中。给出了仿真结果,为基于SVPWM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电动汽车用的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糊控制的仿真分析。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用于矢量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其数学模型的电机控制仿真软件包。在PMSM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环采用滞环电流调节器,速度环采用参数自调整模糊PI控制。通过对传统PI控制和模糊PI控制方法的仿真实验,去验证这种模糊PI控制方法响应快、无超调,与传统PI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所开发的电动汽车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电动汽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运动控制的教学和科研需求,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PMSM快速控制原型(RCP)对拖实验平台。根据PMSM矢量控制原理,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算法单元仿真模型,对不同控制算法下的性能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对PMSM控制算法开发效率的提升以及性能验证有着重要意义,为使用者对PMSM算法的快速实现与验证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初级永磁型直线电机(PPMLM)控制系统采用传统的直接推力控制,虽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存在推力波动较大的缺陷,为进一步提高其系统稳定性,克服传统直接推力控制的弱点,设计了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初级永磁型直线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系统。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表明,采用基于SVPWM的直接推力控制不仅能够使系统更加稳定地工作,缩短系统动态响应时间,而且对初级永磁型直线电机的推力和磁链波动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