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罩在介入治疗中的安全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30例)和一次性喉罩组(30例)。记录操作一次成功率、操作时间、气道密封压;麻醉前、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前、置入后、拔出气管导管或喉罩后BP、HR、SpO2;记录气道压(Paw)及术中血气PaCO2值,喉罩拔除后测试通气罩远端分泌物的pH值。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SpO2均维持98%以上,插管后气道压及术中血气PaCO2都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喉罩组在置罩、拔罩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插管组插管、拔管中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明显(P<0.05),喉罩组在苏醒期并发症(呛咳、咽痛)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一次性喉罩全麻正压通气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介入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卢爱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44-3844
目的 比较SLIPA喉罩和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气道压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SLIPA喉罩(S组)或气管插管(T组),记录诱导前(T0)、置入前(T1)、置入即刻(T2)、气腹时(T3)、拔出即刻(T4)的MAP、HR、SpO2及气道峰压(PMAX),观察拔出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气管插管组,T2、T4时MA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 SLIPA喉罩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气道密闭好,苏醒平稳,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优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两种通气方式在婴幼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中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探讨喉罩用于婴幼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择期手术患儿,根据建立通气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喉罩组(LMA组,40例)和气管插管组(ET组,4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喉罩和气管插管置入前、置入后、气腹后以及术后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后的 SBP、DBP、HR、SpO2的数值的变化以及术后误吸、喉痉挛、咽喉部不适、胃胀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综合评价喉罩用于婴幼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及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前的 SBP、DBP、HR、SpO2值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置入后和术后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ET 组各时点的SBP、 DBP、HR 均显著增高(P<0.05),LMA 组的 SBP、 DBP、HR 虽有所增高,但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喉罩组的 SBP、DBP、HR 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装置使用简单、无创伤,对大多数婴幼儿都适用,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婴幼儿腹腔镜手术的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下喉罩、气管插管2种通气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ASA 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110例.A组采取喉罩下全凭静脉麻醉,B组为气管插管下全凭静脉麻醉,监测记录插管前后心率、血压,气腹前、气腹后5 min平均气道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术中及术后腹胀,咽喉痛等并发症.结果:A组置入喉罩前后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插管后心率,血压高于插管前(P<0.05);气腹后A、B组平均气道压力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均高于气腹前(P<0.05),2组气腹前、气腹后5 min平均气道压力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喉罩下全凭静脉麻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应用SLIPA喉罩置入处理困难气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SLIPA喉罩在Cormack and Lehane评分下困难气道中的应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60例Cormack and Lehane评分下Ⅲ级和Ⅳ级预测为困难气道的患者,分为气管插管(T组)和SUPA喉罩置入(S组).两组惠者分别进行常规诱导后气管插管或SLIPA喉罩置入,允许多次气管插管或喉罩放置,直至成功,期间记录操作次数,MAP、HR、SPO2、EtCO2以观察患者的应激情况.结果:T组建立成功气道通气的操作次数明显多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没有严重的缺氧发生,T组插管应激观察指标MAP、HR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插管后EtCO2也高于S组,在反复插管过程中有CO2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常见困难气道的发现和处理,Cormack and Lehane评分下的困难气道进行反复气管插管尝试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高应激和CO2潴留,SLIPA喉罩的置入可以提高一次建立成功气道通气的几率.所以,SLIPA喉罩的置入可以优先于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SLIPA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SLIPA喉罩组(SLIPA组,60例)和气管插管组(TT组,60例).人工气腹后SLIPA喉罩组选择相对低潮气量和较快的呼吸频率进行机械通气,TT组常规机械通气.监测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02)、心率(HR)、气道峰压(P(peak)、肺顺应性(COMPl)、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观察有无反流误吸情况,记录拔管(喉罩)时躁动、呛咳、咽喉痛、声音嘶哑、喉罩或气管导管沾染血迹等发生情况.结果 SLIPA组喉罩置入成功率98.33%,气腹后相对低潮气量和较快呼吸频率通气未发生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各监测时间点SPO2、P(et)CO2均在正常范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气管插管(喉罩)和拔管(喉罩)时,TT组MAP增高、HR加快变化明显(P<0.05),而SLIPA组则较为平稳(P>0.05).SLIPA组躁动、呛咳、咽喉痛、声音嘶哑、喉罩或气管导管沾染血迹等发生率也低于TT组(P<0.05).结论 SLIPA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轻插管时对咽喉及气道的刺激,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确保气道通畅和有效通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Supreme喉罩用于侧卧位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择期泌尿外科全麻下侧卧位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072岁,ASAⅠ或Ⅱ级,Mallampati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40):Supreme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麻醉前所有患者均口服亚甲蓝胶囊。S组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喉罩型号,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T组在直接喉镜下行气管插管。(1)记录基础值(T1)、插管前(T2)、插管后3 min(T3)、拔管前(T4)、拔管后3 min(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2)记录S组仰卧位和侧卧位喉罩气道密封压,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评分,以评价喉罩对位情况;(3)记录术中潮气量(VT)、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气道压变化、喉罩的漏气情况;(4)手术结束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根据亚甲蓝染色情况判断是否发生反流及误吸;(5)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亚甲蓝染色情况及咽部并发症。结果与T组比较,S组喉罩置入后HR、SBP、DBP、MAP明显降低。S组出现反流3例(7.5%),T组出现反流1例(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误吸。S组拔管时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T组(P<0.05)。两组套囊血迹、咽喉痛以及声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SpO2、PETCO2、气道压均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喉罩仰卧位气道密封压为(28.1±4.0)cmH2O,明显高于侧卧位(25.6±4.7)cmH2O(P<0.01),S组仰卧位与侧卧位纤维支气管镜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preme喉罩可安全应用于泌尿外科侧卧位腹腔镜全麻的手术,通气效果满意,气道密封性良好,与气管插管相比不增加反流误吸的发生率,且置入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拔出后呛咳率低,可安全应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全麻的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8.
喉罩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喉罩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各30例。喉罩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雷米芬太尼2μg/kg,药物达峰效应后置入喉罩;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时加用罗库溴铵0.6mg/kg。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持续输注。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及喉罩或导管置入前、置入后、拔除前、拔除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并对置入喉罩和气管插管的一次成功率进行比较。监测术毕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诱导前及喉罩或导管置入前、拔除前MAP、HR、SpO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或导管置入后及术后拔除时喉罩组MAP、HR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喉罩组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喉罩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全麻,患儿血流动力学平稳、呼吸道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性优于全麻插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双管型喉罩和气管导管时呼吸和循环的变化。方法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喉罩组(LAM组,30例)和气管插管组(TT组,30例),麻醉后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max)、气道平均压(Pmea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态顺应性(CL)的数值及插管(罩)期、拔管(罩)期、术后24h相关并发症。结果①HR、MAP变化:插管(罩)期和拔管(罩)期TT组明显升高(P<0.05),LAM组无明显变化(P>0.05)。②两组PETCO2、PaCO2、Pmax、Pmean随麻醉、气腹的影响变化是一致的,组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SpO2一直保持稳定水平。结论该研究显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双管型喉罩可以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应激反应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喉罩通气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喉罩通气在高血压病人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ASA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2组;气管插管组(A组)、喉罩通气组(B组),每组各40例.快速诱导后分别插入气管导管或王入喉罩.记录两组不同时段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值,同时观察术中通气和术后喉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喉罩置入率较气管插管顺利率高,一次置入率达100%,气管插管顺利率为95%.B组仅2例出现轻度口腔漏气,占5%,A组无漏气,两种方法均不影响通气.B组置喉罩及拔喉罩前后循环各参数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气管插管前后循环参数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气道分泌物B组明显少于A组(P<0.01),术后喉痛B组少于A组(P<0.01).[结论]置入喉罩较气管插管操作方便、简单,对循环影响小,不影响通气,对气道刺激和损伤小,病人易耐受,术后并发症减少,是高血压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在急救心肺复苏中重建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6名心搏、呼吸骤停患者按照随机原则选取复苏程序,从而分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面罩加压给氧,待麻醉师到场后改用气管内插管;而治疗组选用喉罩建立人工气道.结果 治疗组的喉罩一次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的气管内插管,并且置入所花费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的SpO2上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初期复苏效果评价,自主循环恢复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两组患者发生胃内容误吸的比例相近(P>0.05).结论 喉罩通气在重建人工气道,具有置入快捷方便、连接准确可靠的优势,值得在急诊急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俯卧位下安全使用喉罩通气道进行全麻呼吸管理的方法。方法将49例俯卧位下胸、腰椎后路择期手术分为喉罩组(喉罩通气道,n=28)和经口插管组(气管插管,n=21)进行呼吸管理,比较插管(喉罩)前后、拔管(喉罩)即时循环改变以及体位改变对气道通气压力、气道密封压的影响;应用C臂机X线影像学技术比较体位改变对气管插管或喉罩通气道位置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喉罩)前、后血压、心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口插管组拔管后即刻血压高于喉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口插管组面罩通气压力、插管后及俯卧位气道通气压力较喉罩组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喉罩组俯卧位气道密封压较仰卧位时明显升高[(23.8±2.6)cm H_2O vs.(22.4±2.38)cm H_2O],有统计学差异(P<0.05)。C臂机X线显示:俯卧位后,喉罩罩杯上极下移,但是喉罩罩杯下极无明显位移;俯卧位后,气管导管末端向气管远端(气管隆凸)移位。结论俯卧位下使用喉罩通气,只要管理得当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气管内插管是机械通气的金标准,但是气管插管技术有难度,而喉罩被公认为对于急诊或非急诊插管困难的患者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而且在其多年的应用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对普通和困难气道行之有效的方法.目的:探讨实验猪应用喉罩代替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3/2008-07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家猪26只,体质量22~46 kg,雌雄不拘;内径为7.0~7.5 mm的气管导管,3号,4号经典喉罩,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提供. 方法:26只家猪随机区组法分为2组,气管插管组(n=16):在基础麻醉下慢诱导,应用长喉镜片经猪口行气管内插管;喉罩组(n=10):在基础麻醉下不用喉镜直接用手指辅助置入喉罩. 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实验猪诱导期所用时间、诱导期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机械控制呼吸气道峰压变化、术毕动脉血气变化. 结果:家猪26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两组实验猪气管插管及喉罩置入均顺利,喉罩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气管插管组(P<0.01):拔管时间及气道峰压变化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插管过程中6只脉搏血氧饱和度一过性下降<95%,2只脉搏血氧饱和度一过性下降<90%;而喉罩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95%.两组动物实验结束后动脉血气各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件意义(P>0.05).结论:对于困难气道的猪来说,喉罩置入简单、快捷,完全可以取代气管插管,有效地简化了麻醉操作,但置入过程中应加强气道压监测,确保喉罩位置合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股骨上段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0例在全麻下实施股骨上段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Ⅱ~Ⅲ级,年龄65~91岁,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菅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拔管前即刻(T3)、拔管后即刻(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两组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气管插管组T2、T3、T4时MAP和HR均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拔管期气管插管组发生体动、呛咳、术后咽喉痛、声音沙哑较喉罩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套囊血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喉罩通气用于股骨上段手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对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全麻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40例,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气管插管(T)组和SLIPA喉罩(S)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或置入喉罩前(T1)、插管或置入喉罩即刻(T2)、插管或置入喉罩后3min(T3)、拔管或拔出喉罩前(T4)、拔管或拔出喉罩即刻(T5)、拔管或拔出喉罩后3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aw);计算全麻药应用量以及苏醒时间和拔管/喉罩时间;观察呛咳、反流误吸、声音嘶哑、咽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比较,两组T1时点SBP、DBP、HR均明显下降(P<0.05);T组T2与T1比较、T5与T4比较,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P<0.05);两组各时点SpO2、PETCO2和Paw无统计学差异。与T组比较,S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用量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和拔管/喉罩时间明显缩短(P<0.05),呛咳和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SLIPA喉罩较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平稳,全麻药用量小,苏醒和拔管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LIPATM喉罩通气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择期ASA 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年龄25~45岁,体重47~68 kg,随机分为S组及L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SLIPATM喉罩及气管导管进行气道通气.观察麻醉诱导前(T1),气管导管或喉罩置入后1 min(T2),拔管前即刻(T3)及术毕拔管后1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变化.以及气腹前和气腹后30min的气道峰压(PAW),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记录术中及术后腹胀,咽痛、呛咳等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气管插管组(L组)T2和T3 MAP、HR、E和NE分别高于T1(P<0.05),且高于SLIPA喉罩组(S组)的T2、T3时点(P<0.05),两组气腹后30 min时的PAW和PETCO2均显著高于气腹前(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S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SLIPATM喉罩具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师爱青 《中国临床研究》2013,(10):1063-1064
目的观察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麻醉诱导后插入食管引流型喉罩,对照组采用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插入即刻、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拔除即刻的血压(SBP、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即刻、气腹后10 min、解除气腹后10 min的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2)。术中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评价胃膨胀的程度及对手术操作的影响。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患者插入即刻、拔管前、拔除喉罩即刻的D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中Ppeak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各时点P ET CO2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各时点SpO2均〉98%,对照组有2例气腹后SpO2〈95%。观察组无1例发生胃胀气,对照组发生11例胃胀气,其中3例因影响手术操作中途置入胃管。观察组术中、术后的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通气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术后并发症少,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喷射通气辅助下经喉罩行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选择麻醉前被评估为困难气道、麻醉诱导中发生气管插管困难的择期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A组(n=34),喷射通气辅助下经LMA气管插管;B组(n=34),经ILMA盲探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导管置入情况及MAP、HR、SPO2、EtCO2、PaO2、PaCO2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置入LMA或ILMA情况相似,无统计学差异,但和B组相比,A组首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诱导前后各组MAP、HR明显下降而PaO2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气管插管操作完成后,B组患者MAP、HR、EtCO2、PaCO2显著升高(P0.05),PaO2显著降低(P0.05);插入导管后,A组MAP、HR、EtCO2、PaCO2明显低于B组(P0.05),PaO2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存在自主呼吸条件下,应用喷射通气辅助下经喉罩行困难气道气管插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李黎  吴艳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587-3587
目的 观察喉罩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乳腺肿块切除术患者,ASAⅠ~Ⅲ级,年龄20~50岁,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喉覃组(L组),各30例.观察患者诱导前1 min(T1)、插管前1 min(T2)、插管后1 min(T3)、5 min(T4)、手术开始即刻(T5)、手术结束即刻(T6)的HR、BP、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和气道峰压(Ppeak).在T4、T5和T6时刻分别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手术结束时、拔除导管和喉罩时进行胃张力评分.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状况、术中通气情况、血气分析结果及胃张力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组较L组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大(P<0.05),且拔管时呛咳发生率高(P<0.01),术后咽痛发生率高(P<0.05).结论 喉罩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道在颈椎骨折手术中的通气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4例颈椎骨折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气管内插管组(T组)10例与喉罩置入组(L组)14例,比较两组在通气道置入时病人颈部的移动情况,置入后气道峰值压(Ppeak)、潮气量(Vt)、漏气等通气效果.结果:L组在置入喉罩时无颈部明显移动,而T组均有轻度颈向后屈曲(P<0.05).在压力控制通气(压力上限20 cmH2O)模式下,L组与T组比较,Ppeak显著降低(P<0.05),Vt显著增加(P<0.05).L组3例出现漏气,需加用肌松药纠正;2例出现充气后气道梗阻,经调试后改善.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T组术后有8例诉咽喉部不适,其中4例行雾化吸入治疗后缓解.结论:喉罩对颈椎骨折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通气道,但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