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马莉 《大众医学》2013,(11):65-6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易衰族”队伍越来越庞大,在易衰人群中老人占的比例居多,睡眠问题是易衰人群比较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医学界对睡眠有个比喻:”年轻需要它,中年渴望它,老年人求之而不可得。”可见.老人睡眠问题困扰最大.表现为失眠不易入睡或睡中反复苏醒或早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底不能入睡。  相似文献   

2.
周晓艳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12):136-137
不寐又称失眠,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轻者入唾困难,睡中易醒,醒后不能入睡。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不寐在古代医籍中被称为“不得眠”“目不暝”“不得卧”。西医学称为失眠症,诊断标准为:1.主诉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  相似文献   

3.
正睡眠是人体顺应自然界昼夜变化的一种生理性调节行为,当你想睡而不能睡或半夜醒来不能再入睡,那你很可能是失眠了。如经过多种方法调理仍存在失眠,尤其对于长期被失眠折磨的患者,根据自己的失眠情况,可选用以下几种代茶饮方或穴位按摩来改善。  相似文献   

4.
失眠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其表现是经常性的睡眠困难,该入睡时难以入睡,或睡中易醒,或睡后无轻松感、精神不振,有的甚至通宵不能成寐,患者苦不堪言。如果不是由于器质性疾病所致,那么下列药酒有可能帮助您改善症状,安然入睡。  相似文献   

5.
Part Ⅰ 什么是失眠 失眠的主要症状表现是上床难以入睡,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噩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或容易被一点点声音惊醒.这样的睡眠状况,如果发生的时间不长,且白天其他不适症状不明显,也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能力,这仅能称之为失眠(是一种症状),还不能诊断为失眠症(是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6.
失眠令神经衰弱患者和某些脑力劳动者十分苦恼。由此而带来的精神不振、头痛、头昏、健忘、心烦意乱等而影响工作和学习。 失眠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入睡困难,脑子里乱哄哄的,象演电影一样,使人难以入睡;有人甚至觉得夜里比白天还清醒,整夜都不能入睡。一是睡眠不深,身外有一点动静都一清二楚,似睡非睡,梦境鲜明,睡了  相似文献   

7.
刘平 《长寿》2003,(4):36-37
失眠主要表现为夜间不易入睡,或睡眠程度不深,或时睡时醒,多梦,或醒后难以再入睡,甚至整夜不能成寐,常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中医认为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如思虑伤脾、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胃气不和等等。在治疗上,服用安眠药虽然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但是服用安眠药对人体有副作用。下面介绍足部按摩治疗失眠的  相似文献   

8.
正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者一旦夜间醒来就无法再次入睡,第二天感到疲惫不堪、心情烦躁……这些痛苦,相信有过失眠经历的朋友都感同身受。睡眠质量差,一觉睡到天亮对他们来说成为了一种奢求。提到失眠原因,多数人想到的是压力大或睡眠环境不好,但这些得到改善后,失眠睡不好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是因为,大家忽略了很  相似文献   

9.
失眠食疗方     
失眠是脑力劳动者的常见病。有难以入睡者,有睡而易醒者,有时醒而失睡者;有醒后不能再眠者,甚至有彻夜不能入眠者。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的心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适当的锻炼,是使人达到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失眠轻者主要表现为晚间不能正常入睡,或时睡时醒,醒后不能再睡,重者可表现为整夜不能入睡,白天头昏脑胀,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工作效率低等,如不及时进行防治,持续下去,形成“习惯性失眠”,就会给人的精神和体力造成很大的损害,给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可见,失眠是人类生活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造成失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不安,心情抑郁,焦虑恼怒,思虑太过,精神负担过重等,都可造成大脑强烈而持久的兴奋,最终导致失眠。饮食及身体因素:如饮食不节,或饥饿肠鸣,或过饱腹胀,或饮冷过多等,伤及胃肠,而致失眠。身体疾病的不良刺激,如头痛、牙痛、  相似文献   

11.
有些老年人,总是睡眠不宁,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有的甚至通夜不能入眠,怎么办呢?可以根据情况服用中药来治疗。中医把失眠分为心脾虚失眠,心虚失眠,阴虚火旺失眠,痰湿阻滞失眠,食滞失眠。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一、心脾虚失眠:这种类型的失眠在老人中常见,病人入睡困难(或早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睡,终日感觉无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或有心慌、健忘,唇舌淡白,可选用归脾丸,  相似文献   

12.
杨力 《健康》2010,(1):6-9
失眠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指病人感到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少,或睡眠深度不够,以致不能很好地恢复体力。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入睡困难;二是续睡困难,即早醒后难再入睡。一般来说,失眠只是一种症状,可伴发于多种疾病。值得提醒的一点是,失眠的首要治疗原则就是寻找病因及治疗原发疾病,不提倡随便用安眠药。中医认为,失眠与脏腑阴阳失衡有关,因此在治疗上使用中医药方法,以调整、平衡阴阳脏腑和行气化瘀为原则,在失眠症的治疗上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一定的优势,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保健与生活》2013,(1):I0027-I0027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人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失眠症的临床表现为人睡困难或睡眠不沉、时睡时醒、醒后不易再入睡,严重者可彻夜不眠,并伴有头痛、头晕、健忘等症状。长期性失眠不仅会引起眼圈发黑、眼袋明显、皮肤松弛、面色晦暗,还会带来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如智力减退、警觉力和判断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金丽红 《中国保健》2008,16(8):381-381
失眠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眠、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引致睡眠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失眠的经历,失眠症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哲学家康德曾说:“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酣畅的睡眠是人生多么美好的一种享受.它是对疲惫的释放.对精神的抚慰.睡眠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生命的健康与质量。然而失眠困扰着许多现代人,借助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再谈失眠.愿患者改善失眠,享受睡眠.睡出健康。  相似文献   

16.
引起失眠的心理因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引起患者白天不同程度地自感未能充分休息和恢复精力,因而感觉乏困、精神委靡、嗜睡,注意力减退、思考困难、反应迟钝、情绪低落、焦躁。简单地说失眠就是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失眠按其发生时间长短可分为一过性失眠(偶尔失眠)、短期失眠和慢性失眠3种。失眠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入睡困难(上床后总是睡不着),甲醒(醒后再也无法入睡),睡眠不实(觉醒的次数过多和时间过长),睡眠表浅(睡眠深度不足,中途容易转醒),梦魇(睡觉中总是作噩梦),睡眠质量差(睡后没有消除疲劳,昏昏沉沉,没有清新舒适感)等。  相似文献   

17.
浅析失眠     
<正>不少现代人都面临失眠的问题。与很多疾病相比,失眠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不容轻视,因为它不仅会使机体减低抵抗力,也会造成心理疾病。失眠情况分成很多种。第一种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第二种是睡眠很浅,隔天醒来没精神,仿佛没有睡;第三种是睡觉时很容易醒,醒了就不能再入睡。若长期出现这些情况,而且会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就可称为"失眠"。以国际标准,只要每周失眠3次并长达1个月以上,就可定义为失眠。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各不相同,有的人一天睡9个小时还老犯困,有的人睡5小对一天就很精神。一般失眠症是指上床后30分钟还不能入睡,觉醒对间每晚超过30分钟而且白天常常伴有头晕,头胀,身体不适等。失眠持续时间不足3周的,为短期性失眠,超过3周的为长期性失眠:  相似文献   

19.
养眠防老     
吴志 《家庭医生》2012,(2):28-28
睡不香与衰老“认亲”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每天都有足够的睡眠,身体才会健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也开始衰老,睡眠也“老化”了。  相似文献   

20.
失眠食疗方     
于克义 《家庭医学》2007,(21):46-46
失眠是脑力劳动者的常见病。有难以入睡者,有睡而易醒者,有时醒而失睡者;有醒后不能再眠者,甚至有彻夜不能入眠者。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的心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营养,适当的锻炼,是使人达到健康标准的最佳方法。失眠可采取心理疗法、药物疗法、填脐疗法、足浴疗法等等,但膳食调理不容忽视。今介绍几则。供患者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