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沈毅  齐红衢 《纺织学报》2010,31(10):34-39
为利用织物结构、力学性能参数来预测织物悬垂形态,提出利用织物悬垂性能指标对织物悬垂形态进行仿真重建的方法,建立起织物结构、力学性能参数与织物悬垂性能指标的关系。从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2个方面,提出了10个表征织物悬垂性能的指标,利用这些悬垂性能指标及MatLab语言,对织物悬垂形态进行了三维仿真重建,获得了直观的视觉仿真效果,为预测织物悬垂形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织物悬垂形态测试及其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织物悬垂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全新的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织物悬垂测试系统.与传统的测试系统相比基于图像处理的悬垂测试系统有很多的优点.从图像预处理、悬垂图像轮廓分析及悬垂指标提取三个方面阐述和分析了织物悬垂性的图像测试方法.最后,利用计算机对织物悬垂形态进行图像摄入和处理,可测得表征织物悬垂性的多个指标,为织物悬垂性能的测试评定及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精纺毛织物悬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燕 《毛纺科技》2012,40(3):58-61
选取了19种精纺毛织物,运用KES- FB织物风格测试仪测试织物拉伸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和表面性能,运用动态悬垂风格仪测试织物悬垂性指标,且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精纺毛织物的静态悬垂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悬垂性指标,与大多数悬垂性指标都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且织物静态悬垂系数越大,则硬挺度系数也越高,织物美感系数就越高.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织物剪切性、弯曲性及拉伸线性度与静态悬垂系数之间的方程式,此方程可以用来预测精纺毛织物静态悬垂系数.  相似文献   

4.
利用主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织物的悬垂性能测试结果,将表达织物悬垂性能的多个特征参数指标简化为少数的几个主因子,简化了织物悬垂性能的评价体系,为织物悬垂性能与织物结构、机械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织物悬垂性客观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徐军  姚穆 《纺织学报》1999,20(4):207-210
本研究了动态悬垂旋转速度对悬浮垂性影响的理论方程,并得到实验验证,提出表达动态悬垂活泼程度的指标,同时,对织物悬垂形态参数进行主因子分析,得到表达物悬垂美感的综合指标,因子得分图的使用,可将100种织物样品进行分类和鉴别,为客观评价织物悬垂美感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硬件上实现了基于微机-单片机两级控制的织物动静态悬垂测试系统的设计,根据织物悬垂图象的特点设计了合适的悬垂形态轮廓提取算法,该系统给出包括悬垂系数在内的由6个指标组成的特性矢量,在描述织物静态悬垂特性的同时给出了悬垂系数随试样转速变化的指数曲线。  相似文献   

7.
织物悬垂性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悬垂性是织物服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以往织物悬垂性能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着重介绍了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在织物悬垂性能测试中的应用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织物悬垂性图像测试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新林  李汝勤 《纺织学报》2006,27(11):14-17
为了解决图像法织物悬垂性测试中存在的图像采集和边缘轮廓信息提取困难等问题,从图像采集、悬垂图像轮廓分析及悬垂指标提取3个方面探讨织物悬垂性的图像测试方法。设计了新的图像采集方法,确保采集到高清晰度、高对比度的织物悬垂图像;编写了包含边缘检测、二值化、邻域点边界轮廓跟踪等算法程序的织物悬垂性测试软件,应用该软件可提取出悬垂图像边缘轮廓信息;根据织物悬垂图像轮廓信息,经半径确定、轮廓展开和指标计算等步骤,可测得织物悬垂性的多个特征值,如悬垂系数、波数、波峰幅值均匀度、波峰夹角均匀度、最大波峰幅值、最大波峰夹角等。  相似文献   

9.
织物静态悬垂系数试验时间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新林  李汝勤 《纺织学报》2006,27(10):14-17
为了科学地确定织物静态悬垂系数的试验时间,选用自行设计的利用图像技术测试悬垂性能指标的XDP-1型织物悬垂仪,其试样放置方法为试样托盘平稳上升,织物试样自重下垂,能有效地测试1块处于静止状态的织物试样在1个时间序列下的多个静态悬垂系数值。通过对织物静态悬垂系数随测试时间变化曲线的分析,认为试验时间设定为固定时间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并提出采用最小试验时间来测量织物静态悬垂系数,这样可提高测量结果的合理性与重现性。  相似文献   

10.
匡才远  秦芳 《广西轻工业》2010,26(11):89-91
裙装的外观形态与织物的悬垂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阐述了织物静态悬垂性的先行测试方法和基于BP神经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等新兴技术,概述了织物动态悬垂性测试的研究进展。同时,从连续型模型和离散型模型两个方面综述了织物悬垂性模拟研究,以期为裙装模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于学成  顾平 《国外丝绸》2006,21(4):18-18,22
通过对不同经纬原料组合(FDY+POY)织物的悬垂性能的测试,找出了POY纤维对涤纶织物悬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织物悬垂性评价方法及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LFY—21型电脑织物动态悬垂度仪测定了多种织物的悬垂性,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提出全面评价织物悬垂性能的指标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织物悬垂性能的各向差异性,对传统的伞式测量法进行改进。选取15种常见织物,采用XDP-1织物悬垂仪对织物0°、90°、45°和135°4个方向的悬垂性进行测试并获取悬垂图像;基于所得图像提出最大展宽、投影面积和悬垂系数3个新指标;最后分析织物各向悬垂性与弯曲长度和抗弯刚度的关系。结果发现:这3个新指标与弯曲长度和抗弯刚度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织物硬挺的方向易形成波峰,柔软的方向易形成波谷,织物某方向的悬垂性越好,越易弯曲,该方向的抗弯能力越小。这表明通过一块圆形试样的悬垂投影可以预估织物某方向的弯曲性能,利用改进的伞式法可以测量织物悬垂性能的各向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谭妍 《中国纤检》2005,(3):34-35
将环锭细纱机改造后纺出了4种芯纱并织出4种相应的织物,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功能,设置了数个织物悬垂性指标.通过对各试样的悬垂图像进行处理与指标计算,得出了对包芯纱织物悬垂性能的客观评价以及芯纱织物与包芯纱织物悬垂性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织物悬垂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详  周静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10):16-17
织物面料制成服装或窗帘等家居用品后,其力学性能构成悬垂性。文章利用实验测试的方法对织物的结构参数和机械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织物结构参数和机械性能与悬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织物的断裂伸长、纬向弯曲刚度和活络率与悬垂性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而织物厚度和质量对悬垂性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方法研究织物悬垂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YG811型织物悬垂仪进行改造,建立一套测试织物悬垂性能的图象处理系统,提出表征织物悬垂的五个指标,并分析了图象处理方法应用在悬垂研究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电脑横机编织3种基本组织(纬平针、双反面、罗纹)羊毛衫织物并在悬垂状态下测量其尺寸变化,研究不同组织结构织物悬垂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织物横向悬垂尺寸随时间变化趋势呈指数关系,纵向悬垂尺寸随时间变化趋势呈对数关系;大部分织物尺寸变化经历时间为60 min;3种组织织物中罗纹织物悬垂尺寸变化最小,纬平针织物变化最大,双反面织物居中。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评估织物悬垂性的新方法,建立了描述悬垂织物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织物的悬垂外观形态,并提出了评估织物悬垂性的新指标。选取6块平纹亚麻织物,在现有的织物悬垂性能测试仪器的基础上,引入3D扫描仪,获得了悬垂织物三维图像及数据,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评估结果。结果表明:新开发的数学模型可以精确地描述不同亚麻织物的悬垂外观形态,通过对不同平纹亚麻织物测试和数据分析,证实了新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相比于伞式法,该方法可以更为有效地评估织物的悬垂形态。  相似文献   

19.
织物三维悬垂形态测试指标与三维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明  周华  杨兰君  李斌 《纺织学报》2008,29(9):51-55
针对织物悬垂指标实际应用滞后于理论研究和指标的繁杂冗余问题,介绍了自行研制的织物悬垂三维形态测试仪及其测试指标。在分析和优化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可以较好反映织物悬垂性能的2个综合指标——匀称度和美感指数,分别表征织物悬垂性能和悬垂形态。通过与现有的各主要测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美感指数与主观经验评判标准更具一致性。利用悬垂系数、波纹数、匀称度、三维系数指标,尝试重现三维悬垂形态,获得了更直观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织物的悬垂性是一项影响服装美感的重要性能。悬垂时织物因自重而产生的变形取决于它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已有数名研究者研究了织物的结构力学。他仃]强调指出,弯曲和剪切对织物悬垂性及手感有重要的影响。Behre,Dahlberg,Lindberg将织物视作各向同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