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沥青路面的泛浆、泛油、松散和离析等损坏,在我国乃至国外都是一种多发、常见的路面病害,一直困扰着我国的道路建设。 由于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不合理(最大粒径偏大、结构层厚度偏薄、施工压实不够等原因),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过大,不能封住水下渗,以致造成路面透水;路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指粗集料集中或细集料集中,粗集料集中导致沥青路面的水损害,细集料集中夏季易形成车辙,无论是粗集料集中还是细集料集中都会对沥青路面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施工中一定要避免离析,做好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工作.  相似文献   

3.
SMA属于骨架密实结构,粗细集料居多,中间级配少,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局部离析。依托新河高速SMA-13路面施工工程,通过使用沥青路面质量指示仪PQI的评测结果判断路面离析情况,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运输、摊铺等环节进行合理控制,可以达到控制SMA面层离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刘大彬  周雄  郭雷 《石油沥青》2013,27(3):61-64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对路面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依据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针对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分布状况进行直接的研究,借此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程度。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离析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并比较了四组沥青混合料试件截面上的集料对X、Y轴的转动惯量的差别,借此定量的评价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程度。  相似文献   

5.
孙忠义 《石油沥青》2007,21(5):40-42
从原材料、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几个环节,分析了沥青路面施工中混合料离析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对提高沥青路面铺筑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室内设计了一种离析沥青混合料用于模拟沥青路面离析,并成型标准马歇尔及车辙试件,通过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车辙试验,研究了喷涂型封水材料在离析路面修补时的相关路用性能。结果表明:该喷涂型封水材料能提高试件的水稳定性、高温性能,可有效处治路面离析,是一种对路面离析修补有较好效果的喷涂型封水材料。  相似文献   

7.
郑晓光  丛林 《石油沥青》2005,19(6):43-48
为了解决目前国内缺乏沥青混合料离析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的情况,在大量调查国内外资料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种不同评价方法,特别是无损检测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揭示了路面施工离析评价和控制方法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使用激光断面仪和核子密度仪来评价混合料离析是较为快速有效的,而且对路面没有损坏;使用红外线温度记录仪可以有效控制现场施工温度离析,提高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石油沥青》2005,19(3):29-29
湖北高科公司联合长安大学、汉宜高速公路加铺指挥部完成的“沥青混合料离析控制技术研究”,将能够攻克沥青路面离析难题。课题组基于汉宜高速公路改建工程进行研究,发现离析贯穿于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离析发生的机理和根源与材料加工管理,机械设备的结构及参数设置,材料与机械的相互作用特性和施工管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乳化沥青混合料过早破乳造成混合料离析,对其成型以及路面结构强度造成不利影响。从温度、拌和水、水泥、搅拌强度4个方面讨论了乳化沥青混合料过早破乳的原因。认为温度、拌和水、水泥是影响破乳的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及一些外部因素可能会导致沥青路面剥落。这些因素主要是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路面压实度不足,集料表面粉尘太多,集料拌和时不够干燥,集料强度低易碎,沥青混合料设计采用透水的开级配类型等。引起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水损害的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SHRP计划中已进行了大量的水损害方面的研究,并推荐采用AASHTOT283方法作为统一标准。而我国在这方面所做  相似文献   

11.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有着优越的路用性能且施工工艺简单,值得推广应用,分析了施工工艺要点,提出了岩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为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鹏  徐景翠  徐鹏 《石油沥青》2011,25(4):26-30
通过室内试验对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与掺加PS抗车辙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以及水稳性能,表明掺加复合使用PS/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并铺筑了试验路,验证其路用性能,总结掺加PS抗车辙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及关键控制参数,为今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国内道路沥青市场发展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茂修  卢人严 《石化技术》1999,6(2):117-123
从国内道路建设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划,预测道路沥青市场需求。通过介绍国内道路沥青生产和销售情况,指出国内道路沥青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是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重要组成部分,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凭借30多年道路沥青的生产经验及其“东海牌”沥青在东海大桥、上海F1国际赛道、沪芦高速公路、虹桥机场跑道加铺等重大工程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通过原料优选,生产工艺选择,过程质量控制,又成功开发、生产了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中下层70号A级沥青及面层的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15.
鉴于水泥存在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通过室内延时成型试验方法,分析研究了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适合的成型时间;通过二次击实后,模拟路面实际施工作业,分析二次击实对混合料性能影响及其程度。结果表明:延时成型对水泥—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性能有一定影响,施工时摊铺与碾压时间在0~3h之间为宜;马歇尔击实方式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有所破坏;建议实验室马歇尔击实次数应根据集料的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16.
对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利用科威特原油开发生产的齐鲁牌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并在高速公路上铺筑了试验路,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国产原油某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证明了齐鲁牌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在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关键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伟民 《石油沥青》2009,23(3):29-34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采用乳化沥青冷再生铺筑道路基层是有效的技术方法.乳化沥青冷再生的技术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乳化剂类型,通常情况下宜采用慢裂快凝型乳化沥青,施工时必须注意季节气候和质量控制,并且采取分次碾压的工艺,以确保足够的压实度.实践证明,采用乳化沥青铺筑柔性基层,可以避免反射裂缝,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对以克拉玛依环烷基稠油为原料采用丙烷脱沥青-调合工艺生产的30号、50号硬质道路沥青产品的性质进行分析,并进行PG分级评定和混合料性能评价试验。产品性质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产品分别符合JTG F40-2004规范的30号B、50号A硬质道路沥青指标要求;PG分级评定结果表明,克拉玛依30号、50号道路沥青分别达到PG76-22、PG70-22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水稳定性及低温弯曲应变性能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两种产品路用性能良好,未出现车辙和拥包等路害现象。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交联反应及添加“SBR+SBS”复合改性剂制备的试样均能满足交通部《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SBR类改性沥青指标要求,不同的基质沥青及不同的改性工艺所制备的试样,其粘韧性和韧性指标的改善程度及一致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