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Modbus/TCP协议的仪表驱动程序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dbus通信协议已经成为一种工业标准,在电力自动化和过程控制中广泛应用,但这种Modbus信息不能在TCP/IP协议的Internet或Intranet环境中应用。为此,采用Modbus与TCP协议相结合的方法,开发出了基于Modbus/TCP协议的仪表驱动程序,实现Modbus的全部通信功能,并在施耐德仪表组网中得到了具体应用,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湖北电力》2002,26(6):40-42
在分析TCP/IP协议基本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针对TCP/IP协议本身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及其应用于Internet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攻击策略和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助于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3.
刘昌玉  孔杰 《电气自动化》2007,29(3):35-36,60
提出一种基于TCP/IP通讯协议的变压器状态监测系统。重点论述了基于DSP和W3100实现TCP/IP通讯的硬件设计以及软件控制。现场运行表明数据通讯稳定性好、速度高,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大众用电》2005,(6):32-32
I/A Series采用了标准的通讯协议,可以方便地与管理网以高速率传送实时和历史数据,以及实时的过程操作画面。各种信息和数据还可以通过以太网和TCP/IP、DECNET、NFS、X.25、NOVELL/IP等通信协议与各种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台式机、便携机、服务器、工作站以及大型计算机双向传送各种数据。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基于轻型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LonWorks以太网适配器。详细介绍了该适配器的硬件结构和协议处理程序,并给出了具体的硬件接线图和轻型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层次与函数的具体描述。最后,给出了该适配器的测试结果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嵌入了TCP/IP协议的单片机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先介绍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设计在有限存储空间的单片机中嵌入TCP/IP协议的数据通信系统,实现了用户终端通过嵌入TCP/IP单片机系统与现场总线RS—485设备的数据通信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对IP技术的现状与核心技术进行了综述,讨论了TCP/IP的分层模型与核心协议,IP协议第4版(IPV4)的功能与特点,IP协议第6版(IPv6)的新特性,以及IP传输技术,IP接入技术和基于IP的新业务,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殷淑英 《电气开关》2009,47(4):51-53
介绍了一种基于Modbus/TCP协议的并下智能测控装置的设计方案。硬件系统采用ARM7与DSPIC的双CPU结构,软件结构分别采用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及前后台系统。分析了嵌入式TCP/IP协议栈斗IP,给出了μIP的结构及接口函数。提出了Modbus/TCP应用的解决方案,对Modbus/TCP服务器端的软件设计做了详细分析。Modbus协议、工业以太网及TCP/IP协议应用广泛、技术成熟,将Modbus/TCP协议应用在井下智能测控装置中具有较高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着眼于协议转换网关在工业控制网络中的应用,通过对PE—Link协议和TCP/IP协议的分析,研究了PE—Link与TCP/IP协议转换的原理和方法,并设计了两种协议的协议转换网关。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和系统的国际标准IEC 61850虽然没有规定具体的通信媒介,但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来看,以太网已成为实现IEC 61850标准的主流网络,底层通信协议选用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但是TCP/IP协议没有提供任何安全能力,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IEC 62351: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数据和通信安全的第三部分——通信网络和系统安全包括TCP/IP的协议集,将嵌入Kerberos协议的TLS协议以及基于SSL/TLS的VPN隧道技术作为安全解决方案,达到保障TCP/IP协议和通信网络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无线局域网的广泛利用大大推动了变电站的数字化建设。通过对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变电站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选取,设计了高效的现场组网方案,实现了本地无线局域网的搭建以及后继的现场信息远程传输。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些山区的配电网有多个小水电站通过升压变直接接入网络的特点,在分析了当前几种适合10kV配电网线损计算的方法后,利用配电网络上局部实时量测信息,借鉴配电网的CIM拓扑模型、电网状态估计和负荷预测思想,提出了配电网主线/支线间隔模型和利用前推回代法计算理论线损的原理、步骤及方法.算法采用pl/sql语言编程,以一条10 kV馈线数据为例,计算其潮流及理论线损,并与平均电流法做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行,满足精度要求,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调度运行管理的分布式特征,以局域网为基础研究并开发了一种实用的分布式调度运行管理系统。为了满足现场的需要,设有调度日志和日调计划的编制、检修申请票的申请和审批、网上签字、网上浏览、网上查询等功能。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了B/S(浏览器/服务器)和C/S(客户端/服务器)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了它们自身的优点,保证了数据和图形的安全和可靠传输,停电区域图的上传采用了无组件上传技术,达到了方便、快捷地上报申请和下达调度命令的目的。该系统已在内蒙巴彦淖尔盟电业局投入运行,极大地提高了调度部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电力系统自动化要求,实现对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的计算机化管理,设计了一种基于B/S三层网络结构的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管理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电力系统内部网络资源,实现设备绝缘状态数据信息的逐级上传和统一上报,方便上级管理部门的信息汇总和统计分析,并对设备管理做出准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瞿曌  邓居祁  朱建林 《电气应用》2005,24(1):116-120
对无线局域网的基要概念、传输介质、技术标准及拓扑结构进行了介绍。针对输送管道的地理位置特点,提出了建立基于无线局域网的输送管道实时检测系统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检测点和厂区局域网的互联,并对方案中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泄漏检测和定位进行了详细讨论。对于输送管道泄漏,综合运用包括小波分析在内的多种信号处理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并定位泄漏点。  相似文献   

16.
无线局域网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计算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拓扑结构、接口、对移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应用环境,并结合实例,说明无局域网产品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邻域退火粒子群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求解多目标非线性整数组合优化的配电网络重构问题,建立了以电压均衡指数和网损为目标的配电网重构数学模型。为了克服粒子群算法容易局部收敛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分布的局优邻域闭锁方法的退火技术的粒子群算法(LA-PSO),改进了扰动机制,设计了自适应退火策略,对邻域内的粒子执行并行化退火操作,从而弥补粒子群算法爬山能力的不足,提高了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用3个不同规模的算例测试提出的算法并与基本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改进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局部收敛问题,与单一算法相比,在收敛特性、全局寻优能力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The concept of using the power lin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broadband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BISDN) for a range of value added service is proposed. The use of the power line in the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as a local loop in communications for a range of customer services in the residential and industrial area is detailed.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local loop residential service into a BISDN network provides the potential for integrating many thousand of homes into a wide area network (WAN) architecture. The pot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type of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are established for efficient transport of data services  相似文献   

19.
无线局域网(WLAN)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网络,与传统有线网络(LAN)相比有很多优点,如扩展性强、移动性好、无需布线等。本文基于WLAN技术设计了一种楼宇内网络建设方案,给出了该方案的详细设计步骤,包括频谱环境分析、规划设计、安装施工、测试和验收共五个阶段,重点论述了设计阶段,对设计阶段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针对WLAN的高频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本文对WLAN信号的高频电磁辐射进行了专门的实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了对比,证明其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基于智能建筑局域网的网络监控系统等宽带多媒体应用中,需要在二层以太网交换机上实现组播的问题,研究了目前二层以太网交换机上的3种主要组播协议:IGMP Snooping协议、CGMP协议和GMRP协议.对这3种协议的优缺点及其适用的智能建筑局域网环境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从事智能建筑研究和设计的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