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我厂生产的65Mnd5.0mm ̄d6.0mm碳素弹簧钢丝存在的扭转性能不合格加以分析,采用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试验,质量对比,确定了铅液温度比原工艺升高30℃ ̄40℃,拔制总减面率增大5% ̄10%的合理匹配的工艺参数,一次合格率提高了10.43%,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
邓世均 《四川冶金》1995,17(4):32-36
本文对我厂生产65Mnd5.0mm-d6.0mm碳素簧钢丝存在的扭转不合格加以分析,采用了不同的热自理工艺试验,质量对比,确定了铅液温度比原工艺升高30-40℃,拔制总面率增大5-10%的合理匹配的工艺参数,一次合格率提高10.43%,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钢铁业》2017,(11):24-26
1-9月份,炼焦煤同比升高99.04%;冶金焦同比升高102.85%;国产铁精矿、进口粉矿同比分别升高34.71%和38.20%;生铁升高51.76%;废钢升高21.97%。1.炼焦煤9月份,对标企业炼焦煤加权平均折算成干基的采购成本为1266.08元/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厂生产的65Mud5.0mm~d6.0mm~d6.0mm碳素弹黄钢丝存在的扭转性能不合格加以分析.采用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试验,质量对比,确定了铅液温度比原工艺升高30~40℃,拔制总减面率增大5~10%的合理匹配的工艺参数,一次合格率提高了10.43%,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一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型高炉生产不稳定,技术经济指标下滑.这与2011年上半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高炉运行状况致,反应了高炉焦比和燃料比升高,喷煤比和利用系数下降等问题,给联合企业生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能耗大、成本升高、产量下降、经济效益下滑使企业生产压力加大.1.精料是高炉炼铁的基础国内外炼铁领域公认高炉炼铁应以精料为基础.精料技术水平对高炉生产指标的影响率占70%,工长操作水平和企业管理各占10%,设备运行状态、外界因素(动力、供应、上下工序等)各占5%.《高炉炼铁工艺设计规范》提出了对不同容积高炉,焦炭、烧结矿、球团矿、块矿、喷吹煤粉等的质量要求.由于目前我国炼铁原燃料供应紧张,价格高,波动大,造成企业采购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6.
高旭 《甘肃冶金》1996,(3):49-51
1前言硅系铁合金产品是三大系列铁合金产品之一,目前国内生产量最大的是75硅铁。75硅铁主要用做炼钢生产的脱氧剂和合金剂,其主导元素是硅。国内各企业执行的GB2272-87国家标准,牌号规定硅含量72.0%~80.0%。75硅铁是高能耗产品,仅电费一项在我厂生产成本占60%以上。产品含硅量过高,质量过剩,会带来原材料及能耗的升高,使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含硅量过低达不到要求,产生不合格品,同样给企业带来损失。我厂75硅铁大部分供出口,个商要求产品含硅量≥75%,而且以实际重量计量,进一步造成质量损失。产品硅含量的适度,对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贺淑珍  高峰  蔡湄夏  边建钢 《钢铁》2004,39(11):10-13,56
通过对太钢高铁低硅烧结技术的试验探讨,针对低硅烧结矿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烧结矿质量的措施以及生产低硅烧结矿的适宜工艺参数,为太钢顺利生产和使用低硅烧结矿提供了依据。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太钢生产碱度为1.8烧结矿,烧结矿的SiO2含量降低到4%以下,会导致烧结矿强度降低,粉率升高,对高炉炉况顺行不利;太钢烧结矿SiO2含量控制在4.5%以上,铁品位超过了59.7%,烧结技术指标完全能够满足高炉炼铁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炉锰铁液固态的锰磷成分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大量生产记录数据进行了分析核对,确认高炉锰铁在液、固两种状态时,锰、磷成分存在着差异这一事实。并确定了固态锰铁含锰量降低、含磷量增加的成分劣化区间为:锰的平均降低值在-0.275%和 0.022%之间,磷的平均升高值在-0.0015%和 0.0171%之间。按GB7730.1-7730.4-87规定与允许化验误差比较分析,也有一定超差比例存在。  相似文献   

9.
采用Fe-HP-12钢铁氢渗透性能测试仪,研究了硼元素含量、酸轧压下率对搪瓷钢氢渗透时间的影响,并进行了DC01EK产品的试制.结果 表明,成品氢渗透时间随着硼含量的增加和酸轧压下率的升高而增加,但硼含量不宜超过0.0050%、酸轧压下率不超过75%.0.0035%的硼含量、65%的酸轧压下率生产的DC01 EK搪瓷钢...  相似文献   

10.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今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伟大号召的鼓舞下,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我厂党总支带领广大职工,注意总结前几年炼铁生产的经验教训,注意学习外单位的先进经验,注意摸索不同焦炭的高炉操作规律,继续狠抓原料生产,使炼铁生产又向前跨进了一步。其中焦比比七六年降低83公斤,合格率升高3.65%,成本降低9%,产量、质量、成本、焦比等都超过了本厂的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1.
1951年以后,鞍钢生铁的含硫量普遍升高,时常有超过规格上限的现象。含硫量的升高是随着高炉产量的增长而发生的,其原因很多。为了挽救高硫铁,采取了炉外脱硫的办法。1954年铁水炉外脱硫最严重,个别月份高炉生产的铁水有60%以上经过炉外脱硫,以个别高炉而论,月平均脱硫率曾达到99%。1955年下半年起情况好转,脱硫率下降至10%以下,但是并未消减。  相似文献   

12.
禹村煤是一种结焦性很差的气煤。它的胶质层波动在9~18%之间,过去在我厂生产中配入15%以上的禹村煤就会导致冶金焦质量显著下降,因此在生产上禹村煤配比只能限制在10%以下。这样使得煤场周转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钢铁企业产品成本普遍连年大幅度上升,其中1988年比1987年升高13.08%,1989年比上年升高21.1%,1990年比上年升高12.92%,三年上升幅度都达两位数。在成本大幅度升高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则逐年下降,钢铁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由1985年的16.05%降到1990年的6.12%,情况甚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我厂二烧车间投产以来,经过一年多的生产调整,并对一些薄弱环节进行了攻关改造后,设备运转已趋于正常,烧结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均在稳定提高。由于二烧在设计阶段对能源消耗没有认真审查,因而投产至今,能源耗量居高不下,与我厂一烧、三烧相比,工序能耗分别高出50%和80%;与国内同类机冷工艺的首钢二烧相比高出58%。其中固体燃料消耗分别比一、三烧高出35%和38%,比首钢二烧高出50%。电耗比一、三烧分别高出3.12倍和2.47倍,比首钢二烧高出1.75倍(见图1)。二烧惊人的能源消耗,严重地影响到公  相似文献   

15.
我矿是个开发较早的矿山,1979年前以生产铁富矿为主,产品单一,经济效益低。1979年后,新建一座破碎能力为54万吨/年,磨浮能力36万吨/年的中型选矿厂。生产品种除平炉矿外,有品位为64%的铁精矿、品位为18%的铜精矿(其中含金18.20g/t)及品位为0.3~0.5%的钴精矿。从此对铁矿石中的伴生矿物开始回收利用。鉴于我矿井下开采,采出矿石贫化较大  相似文献   

16.
《有色冶金节能》2013,(3):62-62
2012年以来,金川公司铜冶炼厂围绕“减量提浓”的烟气治理方针,通过对熔炼环保系统的改造,大幅改善了多年来熔炼厂房的岗位环境,合成炉烟气量降低20%,二氧化硫浓度升高10%,电收尘尾气含尘由1000mg降低到600mg,并为化工厂提高转化率和降低碱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现了生产与环保的主动匹配化运行,并有力改善了大气环境,目前全厂的炉窑生产烟气已全部用来制酸。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焦炭供应紧张,质量下降,成份不稳定,给高炉炼铁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2011年1季度全国重点企业高炉入炉焦比与上年同期相比升高4千克/吨,炼铁工序能耗降低254千克标准煤/吨,喷煤比下降3千克/吨.说明焦炭质量好坏对高炉炼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于2000m3容积以上的高炉影响就更大.高炉炼铁是以精料为基础,精料技术水平对高炉指标的影响率在70%左右,工长操作水平占10%,企业管理水平占10%,设备运行状态占5%,外界因素(动力、供应、上下工序等)占5%.  相似文献   

18.
我矿是镁质碱性耐火材料的基地,生产各种冶金镁砂、制砖镁砂、镁砖等耐火材料。控制其中的杂质、确定品位,是使冶金炉长寿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前,对镁砂、镁砖化学成分的分析用的是化学分析法。鉴于光谱分析在分析速度及经济上比化学分析优越,所以我室开始试验以光谱分析法分析镁砂、镁砖的化学成分。经过一年的实践,现在我矿所生产的镁砂和镁砖满足了生产的要求。镁砂和镁砖中的杂质是SiO_2、Al_2O_8、Fe_2O_8、CaO、MgO、MnO_2、其合量范围:SiO_2 2.0~4.0%,Al_2O_8 0.7~3.0%,Fe_2O_8 0.7~3.0%,CaO 1.0~4.0%,MgO 85.0~92.0%,MnO_2 0.05%左右。所要分析的成分:SiO_2、Al_2O_3、Fe_2O_3、CaO、MgO,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包头矿高炉生产渣及半合成渣粘度的测定,基本掌握MgO、SiO_2含量及碱度对含氟炉渣粘度的影响规律。在6~15%范围内增加MgO含量时,炉渣粘度略有降低,熔化温度有所提高。在自由碱度一定时,提高渣中SiO_2含量,粘度升高。碱度降低到0.60以下可较大幅度地改变炉渣的粘度。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数据 郑州铝厂1983年的生产主要技术数据如表1、2所示。 (二)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由溶出赤泥→分离赤泥→弃赤泥,其Al_2O_3含量(%)逐渐升高;而Al_2O_3溶出率(%)由溶出熟料→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