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洛芬颗粒剂在大鼠体内的时辰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生物节律中,体温的昼夜节律是发现得较早、研究得较为深入的一种。与睡眠一觉醒及其他一些生理节律相比,体温昼夜节律的周期和相位都较为稳定,所以常以体温及其昼夜节律作为机体机能状态、疾病状态、治疗效应等的时问生物学指标”。布洛芬是一种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临床应用广泛。至今尚未见有关布洛芬的时间药理学研究报道。本文初步研究了布洛芬颗粒剂对大鼠正常体温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催眠药褪黑素的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同步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它具有较广泛的生理活性,与个体发育,生殖功能,脑功能都相关。MLT的昼诳节律异常可作为检测发育异常,乳腺癌,失眠,精神失常,癫痫等病症的一个指标,且MLT的昼夜节律与睡眠-觉醒周期正好同步。  相似文献   

3.
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对生物的昼夜节律、性成熟及生殖、免疫反应、肿瘤、衰老等均有调节作用,特别是它与睡眠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老年失眠患者通过补充褪黑素,可以使睡眠得到改善。近年研究则显示,褪黑素的作用不止这些,其分泌减少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升高密切相关。反向规律,正向联系褪黑素的分泌周期与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4.
姜华  殷雅琴  梁爽霖 《天津医药》2005,33(3):190-192
以往认为成熟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无再生能力.然而目前很多研究结果[1]给我们带来观念上的更新:其一,心脏不是终末分化器官,心肌中有75%的细胞是单核细胞,25%是双核细胞,这一比例不受疾病、年龄、性别、心肌肥大及心肌缺血等影响.其二,急性心肌损伤促进心肌细胞代偿性增殖.在生理条件下,每106个心室肌细胞中有14个心肌细胞正在有丝分裂.大约每年有0.61×109个新细胞生成.同时,正常个体在17~89岁之间每年有64×106个细胞死亡,心肌细胞缓慢更新[2].梗死区边缘地带的心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为0.08(800/106),离梗死区较远的心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为0.03(300/106).如果按有丝分裂30 min1个周期计算,心肌梗死后整个左室有1.796×103个有丝分裂的心肌细胞,心肌梗死后18 d就有107×109个单核心肌细胞可以替代心肌梗死时损失的细胞,但占比例极少.随着近年干细胞研究技术的发展,应用干细胞使心肌再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VP-16)对银屑病模型雌激素周期小鼠阴道上皮细胞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雌激素周期小鼠阴道上皮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给予VP-16或甲氨喋呤,观察VP-16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有丝分裂指数明显升高,PCNA表达显著增加,VP-16组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PCNA表达显著减少。结论VP-16可能通过抑制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及PCNA表达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肿瘤药物的时辰药理学给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具有呈一定周期性的机体节律,其中尤其是以24h为周期的昼夜节律,与药物疗效、毒性和体内过程有关。有些药物根据同机体节律相协调用药,可更有效地进行合理的药物疗法。对于抗肿痛药物,最近从研究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也开始了与机体节律相协调的给药设计。研究结果发现正常组织的细胞周期有昼夜节律。如人骨髓细胞的DNA合成在8。00~20。00为最大,0:00~4:00为最小;另外,人直肠上皮细胞的DNA合成之高峰也在7:OO左右。因此认为这些细胞的**A合成存在着白天高夜间低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生理的时间节律是一种普通的生物现象,生物节律是生命的一个基本特征,根据节律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尤以昼夜节律受到普遍关注,它涉及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睡眠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人类睡眠和觉醒周期的调节是由内源性昼夜节律和睡眠内稳态过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同时大脑内多个神经环路的协调作用、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等分子及其下游信号网络的精确调控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体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等的正常运  相似文献   

9.
陈昕  吴敬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58-1660
所有生命体包括人类的无数生物和生理过程中都有明显的生物节律,通常为24小时,在临床中已经开始利用生物节律的特点进行治疗(譬如肿瘤的时辰化疗)。这些以周期性的时间节律为特点的生物和生理过程中,细胞周期和24小时昼夜节律生物钟被广泛的研究。和这些周期性过程相关的基因本身的有节奏的表达已被清楚的证实。笔者对近几年与肿瘤有关的生物节律的基础研究进展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10月2日颁发给了生物钟(昼夜节律)研究领域的3个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他们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钟基因,也让昼夜节律——生物钟研究成了热门搜索关键词。众多科学研究说明,保护好你的生物钟,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每个人体内都有生物钟地球上几乎所有物种(线虫、果蝇、斑马鱼、灵长类动物、人等)的生理活动和行为都受到生物钟的调控。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一项来自于日本的研究发现,周末睡懒觉有可能会扰乱正常的生理周期,加剧经期疼痛。同时,一些相关的研究表明,睡懒觉还有可能增加肥胖、心脏病等风险。这项研究已发表在《国际时间生物学》杂志上。日本明治药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50名女大学生的睡眠和生理周期状况,结果发  相似文献   

12.
马满玲  张春雨  刘莉 《中国药业》2001,10(11):74-75
阐述褪黑素的药理作用,介绍其临床研究现状。褪黑素能维持生理节奏的昼夜节律,有利于睡眠;还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褪黑素直接中和人体内羟自由基和过氧化自由基,能通过激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抑制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起到间接抗氧化的作用,是目前已知的抗氧化作用最强的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3.
钟皎  赵文艳 《中国药业》2014,(15):73-75
目的:通过阐明影响口服药物药代动力学的时辰因素,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方面讨论药物在人体内的时辰变化。结果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受到生理活动周期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结论结合药物的时辰药代动力学和人体生理功能的节律变化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从而提高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药讯撷萃     
1月31日,FDA批准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他司美琼(Hetlioz)用于治疗完全失明患者的非24小时睡醒周期障碍(“Non-24”)。Non-24是盲人患者的-种慢性昼夜节律节奏(生物钟)失调疾病,可导致睡觉时机问题。这是FDA批准用于该疾病的首款药物。  相似文献   

15.
时间药理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时效性 ;而时间治疗学是综合运用时间生物学与时间药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以获得最佳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1 药物作用的昼夜节律  时间生物学表明 :人类各种生理、生化功能、行为和反应以至细胞形态和结构学都具有节律性变化〔1〕。时间药理学证明 :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 ,合理选择用药时间 ,将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反应 ,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了一个新标准、新途径。1 1 药物毒性的昼夜节律 :近年已证明许多常用药物的毒性都有昼夜节律性 ,如 :尼可刹米相同剂量皮下注射小鼠 ,其LD50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血糖变化的昼夜节律;对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大鼠的药效进行时间治疗学研究,以探索合适的用药时间。方法:测定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6:00、12:00、18:00、0:00的血糖,分析其昼夜节律性;分别于9:00或21:00用格列吡嗪灌胃糖尿病大鼠,比较不同时间点治疗后各组的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血糖变化呈明显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大鼠血糖变化无明显昼夜节律;9:00用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大鼠时,其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值均小于21:00用药组。结论:正常大鼠血糖变化有昼夜节律性;用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大鼠,早晨用药疗效优于晚上用药。  相似文献   

17.
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昼夜节律性黄丰阳李经才为探索体液免疫功能的昼夜节律性,昆明种雌性小鼠置于12∶12的明暗周期交迭的环境中饲养,在04∶00,08∶00,12∶00,16∶00,20∶00和24∶00时分别取样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小鼠和初次致敏小鼠的...  相似文献   

18.
硝酸铅对CHL有丝分裂细胞纺锤体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沛永  王琼 《毒理学杂志》1995,9(4):228-230
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铅处理CHL细胞24小时后,有丝分裂纺锤体和染色体分化染色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硝酸铅浓度的升高,各种类型的纺锤体异常都有剂量依赖性升高,其中非中板集合、多极、C-中期的最高值(%)分别达到21.8,23.0,14.7。在本实验的最高浓度,已观察不到纺锤体形态正常的细胞,球形中期占100%。我们就铅对有丝分裂周期的阻滞作用及纺锤体毒性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US2006246129-A1该复方由褪黑激素(melatonin)、缬草根、抗氧剂和维生素组成。可调节人体的昼夜节律,使之正常化,诱导睡眠模式,降低焦虑和应激反应,起到保健功效。它可用于戒烟、睡眠障碍引起的失眠、多动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睡眠缺失或其他与睡眠相关病症;防止妇女在月经前、行经期或月经后由于激素变化而影响睡眠周期;有助于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生理周期。本品安全、有效、不成瘾、不会产生头痛、恶心等宿醉作用,且保持正常的认知能力,与其他药物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含缬草等的戒烟和治疗睡眠障碍的无瘾复方@陈军…  相似文献   

20.
<正> 自Chueng w.y.(1969)首次发现钙调素(Calmodulin,CaM)以来,人们对该钙离子受体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在多个领域展开。CaM参与细胞内糖原代谢,蛋白质磷酸化及DNA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的调控,主要通过以下机制进行:nCa~(2+)+CaM(非活性体)(?)CaM·Ca_n~(2+)(活性复合物)↓与靶酶作用──生化反应和生理变化研究表明,在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CaM调控着G_1晚期至S期之间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