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对本院护理人员锐器伤现状进行调查,为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以及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本院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被调查的307名临床护士中,231人曾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75.2%,其发生针刺伤415次,发生密度1.27次/(人·年),不同工作年限和职称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锐器伤职业暴露发生的环节主要是整理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22.17%)、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17.83%)。锐器伤涉及的主要医疗器具是一次性注射器(42.89%),以普通病房为主(24.82%)。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于防护知识的方方面面的掌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01),护理工作年限1年和10年的护理人员对做注射治疗需要带手套的相关知识相对缺乏,而对于血源性疾病针刺伤暴露后的预防措施,低年资护理人员具备较完备的知识,说明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较高年资护理人员丰富。结论临床护士面临针刺伤职业危险,防护意识淡薄,应强化"标准预防"理念的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完善操作规程并规范操作行为,减少临床护士针刺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对锐器伤的自我防护意识状况,为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12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锐器伤发生情况及其防护意识调查。结果212名护生中,共有162名发生锐器伤189例次,发生率为76.4%;锐器伤发生时的操作行为主要是用手掰安瓿,整理、分离针头与注射器,处理医疗废物。护生对锐器伤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不同学历护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7,P>0.05)。结论锐器伤在实习护生中发生普遍,护生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护生的安全问题,在护生实习前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减少护生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调查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64名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及防范意识调查,分析针刺伤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刺伤发生率,做好职业防护。方法对针刺伤发生次数、地点、刺伤针头种类、针刺伤环节、针刺伤时是否戴手套、针刺伤后的处理、追踪检查等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护理人员中93.75%发生过针刺伤,与防护意识淡薄、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相对不足、锐器处理不规范等有关。结论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较高,通过职业防护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合理配备护理人员、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建立并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可有效防范针刺伤发生,而针剃伤发生后伤口的正确处理可减少血源性医院感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发生职业危害的情况。方法选取某战区总医院的185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为88.65%,平均锐器伤发生例次为2.81例次/人;实习护生锐器伤主动上报率为14.07%;锐器伤发生场所多在普通病房,占87.48%;发生时正进行的操作中,配置液体占65.90%,其次为处理医疗垃圾,占23.21%;发生部位均在手部。结论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强化对实习护生主动报告锐器伤的教育与培训,积极构建主动上报锐器伤的安全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地区各级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采用自设的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害情况调查表对本地区5所不同等级医院工作满1年的护理人员过去1年内的针刺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地区护理人员1年内针刺伤发生率为38.89%;各级医院1年内针刺伤发生率以三级医院最低;针刺伤主要发生在处理针头、加药、注射等操作时,其中,处理针头时发生的针刺伤居首位,占49.76%;针刺伤发生后92%的护理人员能正确对伤口进行处理,但针刺伤后的上报率较低,仅占26.29%。本地区一、二级医院针刺伤发生率较高,针刺伤主要发生在处理使用后针头及给患者进行操作时。结论应完善侵入性操作安全防护措施,规范利器盒使用,加强职业防护培训,落实标准操作流程,严格操作过程监管,大力提倡安全操作,降低针刺伤风险。  相似文献   

6.
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的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的情况.为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实习即将结束的99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9名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的有94人,共发生锐器伤531人次.平均每人5.36次,以安瓿伤和针刺伤为主,好发于实习前期,主要由于工作繁忙和操作不熟练.预防锐器伤的意识淡漠所致,且只有4.04%的护生发生锐器伤后能主动汇报。结论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岗前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过程中发生职业损伤的情况及防护意识和处理措施。方法:对全市7所医院的1 380名医护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医护人员中发生锐器伤712次,锐器伤的种类以针刺伤为主,占66.43%。其次为手术时缝针刺伤和刀片划伤28.00%。发生锐器伤后上报者仅占16.57%。结论: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发生率高,而上报率低,需加强防护意识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减少血源性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暴露原因、护理人员防护意识、防护措施,以探讨进一步的防范对策.方法 对广州市4所医院(1所专科医院,3所综合性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418名被调查护理人员中,219人近2年有职业暴露的经历,暴露总次数884次.其中针刺伤(含其他锐器伤)183人,占职业暴露人数的83.6%;针刺伤总次数793次,年人均刺伤0.95次;刺伤后向有关部门汇报的只有86人,占刺伤人数的47%;自我防护意识的强弱与针刺伤发生率有关,防护意识强者,针刺伤发生率低,防护意识弱者,针刺伤发生率高,2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的仅占6.9%;较多的护士对标准预防不熟悉,甚至从未听说过.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仍然较大,因此加强职业防护教育,落实标准预防的措施等工作应常抓不懈,以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调查分析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耀华陈芳  钟美芳 《护理研究》2005,19(10):2006-2007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Aiken等报道,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发生率为80%。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常接触使用针、刀、剪、钩等医用锐器,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为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情况,探讨发生原因、防护措施,以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对58名手术室护士2004年锐器伤情况作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傅耀华  陈芳  钟美芳 《护理研究》2005,19(22):2006-2007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Aiken等[1]报道,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发生率为80%.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常接触使用针、刀、剪、钩等医用锐器,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为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情况,探讨发生原因、防护措施,以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对58名手术室护士2004年锐器伤情况作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AIM: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to determine the sharp and needlestick injury incidence in nurses working at a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BACKGROUND: Although it is generally felt that working in the healthcare sector is clean and without risk, healthcare staff and especially physicians and nurses who generally work very long hours are actually exposed to various occupational risks. Sharps and needlestick injuries are important problems for healthcare workers as they increase the risk of spread of infection. METHOD: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was completed in October 2005 by 449 of the 516 nurses working at a Turkish hospital (response rate 87.0%).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nurses experiencing a sharp or needlestick injury during their professional life was 79.7%. The incidence of exposure to sharp or needlestick injury in the last year was 68.4%. The factors increasing the rate of sharp and needlestick injury were: age 24 years and les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对心理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某传染病专科医院2008-2012年临床医生、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资料,分析锐器伤危险因素和对医护人员心理焦虑状态的影响。结果护士5年累积锐器伤暴露率为35.8%(43/120),高于医生组的12.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P<0.01);医生组SAS得分为(49.7±11.3)分,高于护士组的(45.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9,P<0.05);导致锐器伤的利器主要为污染头皮针;操作中和操作后为高危操作环节。结论锐器伤导致医护人员心理焦虑,及时对暴露者实施针对性心理辅导,对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暴露原因、护理人员防护意识、防护措施,以探讨进一步的防范对策。方法对广州市4所医院(1所专科医院,3所综合性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418名被调查护理人员中,219人近2年有职业暴露的经历,暴露总次数884次。其中针刺伤(含其他锐器伤)183人,占职业暴露人数的83.6%;针刺伤总次数793次,年人均刺伤0.95次;刺伤后向有关部门汇报的只有86人,占刺伤人数的47%;自我防护意识的强弱与针刺伤发生率有关,防护意识强者,针刺伤发生率低,防护意识弱者,针刺伤发生率高,2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的仅占6.9%;较多的护士对标准预防不熟悉,甚至从未听说过。结论临床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仍然较大,因此加强职业防护教育,落实标准预防的措施等工作应常抓不懈,以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社区护士职业暴露情况及安全防护行为。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社区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卫生服务站的119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仅有28.57%的社区护士对标准预防概念很清楚;社区护士职业暴露安全防护行为中得分最低的3项是:掰安瓿时加垫纱布、为患者进行采血操作时戴手套、工作中注射器针头回套;84.03%的社区护士曾发生过锐器伤,发生锐器伤后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只占18.49%。结论社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社区护士职业暴露安全防护相关培训,加强对社区护士职业暴露安全防护行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护生自我防护现状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燕  王珏 《上海护理》2007,7(1):13-16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自我防护的现状,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教育。方法选择2002~2003年在上海瑞金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大专和中专生122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包括对物理性损伤因素、化学性损伤因素、生物性损伤因素的自我防护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122份,回收122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结果显示:①92.5%的护生有过锐器损伤的经历,受伤后仅有29名查阅了病历,其中3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阳性;②在接触危险性化学物品时,34.1%的护生自觉戴手套;③接触污染性体液时,73.3%的护生会戴手套。结论护生对锐器伤和化学性损伤的防护不够,对生物损伤的防护措施较好。为避免护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在她们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系统的岗前职业安全教育非常有必要;校方应积极落实管理阶层规范操作的规章制度;增设学生职业受伤管理条例;提高护理器材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6.
医护人员锐器伤及防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发生锐器伤情况,探讨预防锐器伤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方法,对本医院2006~2009年200名在岗医护人员进行了锐器伤及职业暴露防护调查。结果所调查的200名医护人员上岗前均接受过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在200名医护人员中发生锐器伤123名,发生率为61.5%。锐器伤发生时机以临床治疗期间为主。在发生的锐器伤中,注射器针头刺伤占41.3%,输液器针头刺伤占30.4%,药物安瓿割伤占21.7%。结论医护人员诊疗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必须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和规范医疗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杭州市江干区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情况,为制定预防锐器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干区所属部分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此次共调查临床护士363名,其中有280名护士自参加工作以来至少发生过一次锐器伤,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7.13%。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是治疗室和输液室。护士在实习期锐器伤年发生率61.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是医疗锐器伤主要群体,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士预防锐器伤知识教育,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护理人员在操作环节中被针刺伤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不同病区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式方法调查病区护理人员在治疗操作环节中被针头刺伤的有关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在注射、拔针及收废弃针、加药、重套针帽等操作环节中被针刺伤情况较为普遍,其中尤以心内科、外科及妇产科频次最高。结论: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对降低针刺伤发生率至关重要;护士长应树立职业防护意识及加强职业防护答理;护理人员应更新观念并尽快采用预防针刺伤的护理用具。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张家港市5557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主要包括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监护和防治、服药指导、康复指导,开展危险性评估、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家属护理教育等服务,认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助于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率、肇事肇祸率,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社会效益显著,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增高。  相似文献   

20.
门急诊护士发生锐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门急诊护士锐器损伤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门急诊护士锐器损伤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77.12%门急诊护士在过去的1年内发生过锐器损伤,年人均损伤2.19例次,针头刺伤占50.39%,发生锐器损伤后按正常程序上报者占3.30%。护士锐器损伤后没有任何担忧者占13.19%。造成损伤的主观原因占30.06%,客观原因占69.94%。结论门急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门急诊护士锐器损伤的防护管理、教育及监督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