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供用电》2014,(12)
正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传统能源日渐枯竭,一场新的能源革命悄然兴起。节能,提高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更大份额,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是这一轮新能源革命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电力技术》2005,(11):37-37
20世纪两次石油危机给西方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尤其是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常规化石燃料的一种替代能源,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2017年20%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2002年已经达到12%);  相似文献   

3.
韩伟 《电力设备》2006,7(7):96-97
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的天价飙升,使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社会陡然承受重压。一次能源的大量燃耗让我们的环境趋于恶化。在此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呼声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强势声音。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2006年3月14日国家“十一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与联合循环发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经历了使用薪柴和木炭的漫长岁月之后,于19世纪进入煤炭时代,20世纪石油时代,21世纪则即将进入天然气、电力和再生能源新时代。据统计,1998年全球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和水电在内的一次能源消费,折合成石油是84.78亿t(下同)。其中天然气20.16亿t,在5大能源消费中排名第3。但在消费增长率排名中,天然气却远远超过煤炭和石油,成为全球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  相似文献   

5.
《供用电》2014,(12):14-19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传统能源日渐枯竭,一场新的能源革命悄然兴起。节能,提高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更大份额,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是这一轮新能源革命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华北电力技术》2006,(A01):73-73
未来20年,世界范围内化石类燃料仍占世界一次能源的80%,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比重不断提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发电技术装备,将是电力工业新的发展方向。围绕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和高可靠性等主题,国际上已相继研究开发了多种先进技术,诸如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技术、组合化输变电设备技术等,并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微电子与信息技术。主要发展方向有:  相似文献   

7.
未来20年,世界范围内化石类燃料仍占世界一次能源的80%,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比重不断提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发电技术装备,将是电力工业新的发展方向。围绕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和高可靠性等主题,国际上已相继研究开发了多种先进技术,诸如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技术、组合化输变电设备技术等,并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微电子与信息技术。主要发展方向有:  相似文献   

8.
虎年春节刚过,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题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发言中表示,“国家能源局将调整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确保201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例达8%左右。”  相似文献   

9.
贾常艳 《电器工业》2014,(12):45-47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作为非化石能源的潜力股,核电、水电、风电、光伏在优化能源结构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14年清洁发电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实现2020年的目标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10.
《电器工厂设计》2005,33(2):4-4
未来20年世界范围内化石类燃料仍占世界一次能源的80%,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比重不断提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开发利用新能源发电装备,将是电力装备的发展方向。围绕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和高可靠性等主题,国外已相继研究开发了多种先进技术,诸如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技术、组合化输变电设备技术等,并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微电子与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1.
热能动力系统是将热力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热功转化的工艺系统,是目前能源转化与利用的主要载体。在热能动力系统中,各种能源先被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输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一次能源消费将由化石能源为主向低碳、零碳、化石能源互补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能源转化模式与用能形态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程路  邢璐 《中国电力》2016,49(1):174-177
中国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承诺到2030年左右C02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对该目标的内在要求以及对能源电力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实现碳排放尽早达峰并降低峰值,关键在于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以及清洁电力的发展。支撑该目标,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发电量占比将分别达到50%和39%,通过电网跨区输送消纳的可再生能源占利用总量的40%。  相似文献   

13.
化石能源对能量供应的重要性到1992年,人类大约消耗了一次能源中的42×1010t煤当量,其中从1860年以来消耗了38.50×1010t煤当量。从本世纪40年代开始能源消耗量比以前增加得更快。1992年9月马德里世界能源会议期间,世界能源委员会介绍...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技术短板与装备制造业空心化之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冶 《电气时代》2009,(12):60-61,69
现在能源领域的头等大事是什么?就是一个百分比数字,15%。不久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G20会议上庄严宣布,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要达到15%——这个数字就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5.
1法国核电发展概况法国国土面积551602km2,人口6320万,是一个缺乏一次能源的国家,既缺油,缺天然气,又缺煤。20世纪70年代,2次全球性石油危机,使严重依赖进口能源的法国  相似文献   

16.
考虑新能源并网的能源结构与电源结构多情景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分析新能源发电并网对我国能源结构与电源结构的影响,将最小化发电成本与污染物排放量作为规划目标函数,建立了新能源与能源结构优化模型。该模型选取一次能源消费量和年新增发电装机量为决策变量,从能源供需平衡、能源消费量、电力供需平衡、电力消费与需求量、装机容量与增长率等多方面入手构建约束条件。通过测算参考情景、能源安全情景和低碳发展情景下我国最优能源结构与新能源发展规模、装机容量和建设时序,对比分析了不同情景下的发电成本效益,并对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污染税、碳税的支持下,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越大,资源环境效益越大,系统运行成本及能源对外依存度越低。此外,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有利于降低能源系统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7.
《电力勘测设计》2006,(6):39-39
未来20年世界范围内化石类燃料仍占世界一次能源的80%,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比重不断提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开发利用新能源发电装备,将是电力装备的发展方向。围绕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和高可靠性等主题,国外已相继研究开发了多种先进技术,诸如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技术、组合化输变电设备技术等,并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微电子与信患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电力建设》2005,26(5):8-8
未来20年世界范围内化石类燃料仍占世界一次能源的80%,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比重不断提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开发利用新能源发电装备,将是电力装备的发展方向。围绕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和高可靠性等主题,国外已相继研究开发了多种先进技术。诸如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技术、组合化输变电设备技术等,并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和微电子与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9.
《浙江电力》2014,(8):69-69
跨国石油巨擘BP公司7月29日发布了《BP2030世界能源展望》,其对能源趋势的最新预测显示:未来20年全球能源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能源效率也会加速提高,而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将赶超石油。根据BP的基本预测,未来20年一次能源消费会增长将近40%.其中93%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预计非经合组织会从目前占全球能源需求的一半迅速提高到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20.
从能源现状看中国能源的战略储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能源供应的总量及其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中国目前的一次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能源安全问题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目标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通过分析中国目前所处的能源状况,论述能源战略储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