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万国强 《山西建筑》2010,36(4):297-299
以玉蒙铁路钱家湾隧道、哨脚一号隧道偏压、浅埋施工为例,首先论述了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和技术要求,然后针对监控量测在偏压、浅埋隧道施工中的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强调了监控量测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大跨度湿陷性黄土隧道浅埋段,施工难度大,处治不当极易导致塌方,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依托大跨度黄土隧道洞口浅埋段施工实践,通过监控量测分析支护效果,修正隧道初期支护结构设计。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洞口浅埋段施工前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布置测点进行监控量测。通过收集监测数据,分析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和围岩压力监测数据,得出隧道支护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环山坪大跨度隧道穿越浅埋富水段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段时出现的渗漏灾害,结合现场的新奥法施工的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水对隧道围岩体作用的力学机制,阐述施工过程中采取的防渗漏和及时加强支护措施,总结大跨度隧道施工过程的经验教训。对不良地质段隧道开挖灾害防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环山坪大跨度隧道穿越浅埋富水段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段时出现的渗漏灾害,结合现场的新奥法施工的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水对隧道围岩体作用的力学机制,阐述施工过程中采取的防渗漏和及时加强支护措施,总结大跨度隧道施工过程的经验教训.对不良地质段隧道开挖灾害防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达远 《山西建筑》2008,34(18):331-333
对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的特点、开挖方法及支护方式,分析了浅埋暗挖法工程的监控量测,提出了量测管理基准,以保证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九龙峡2#隧道洞身K95+210—K94+910段属堆积体、块石夹杂千枚岩、碎石土浅埋偏压段,通过监控量测总结动态中哪个阶段、哪个部位变形最大,明确后续工序的跟进速度,加强施工控制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新奥法三大支柱之一的监控量测对保证浅埋偏压九龙峡2#隧道工程偏压段的顺利实施有重要作用。在工程实际中,从采集监控量测的信息出发,在隧道通过浅埋偏压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工程措施。本文简述偏压段监控量测的实施及方法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四川建材》2016,(5):148-14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对交通需求量的增加,有必要增加大跨公路隧道的建设来缓解日益拥挤的交通状况,然而大跨度的公路隧道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常常处于浅埋和偏压的受力状态,并且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也慢慢地被工程界所重视,所以在这种浅埋偏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动态监控量测来保障施工进度和安全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西安黄土地区区间隧道暗挖施工的实例,对隧道暗挖施工两种理念—新奥法、浅埋暗挖法的异同作了说明,对浅埋暗挖法的预支护、监控量测、二衬施工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吕中玉  王辉 《山西建筑》2007,33(26):319-321
介绍了深圳夹门山1号隧道浅埋软弱地质段监控量测的实施,对隧道拱顶、地表沉降和周边收敛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监控量测的拱顶下沉、周边收敛数据与施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今后的监控量测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军 《建筑》2009,(5):47-49
结合鼓山隧道出口浅埋段工程施工中应用的监控量测技术,介绍隧道浅埋段工程施工中如何通过监测地表沉降、径空收敛,来控制和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1.
以宛坪高速公路B7标段的6座双连拱隧道为例,结合地质条件差、埋深浅、跨度大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本标段连拱隧道特点的隧道监控量测内容,以及相应的量测要求,经实践检验监控量测确实起到指导现场设计与施工的作用,为隧道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采用洞桩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0号线工体北路站,介绍了浅埋大跨洞桩隧道的变形监测与控制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对洞桩法隧道导洞开挖,主体扣拱的拱顶沉降与洞周收敛以及地表和上部立交桥基础的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洞桩施工方法能有效控制浅埋大跨隧道地表沉降和地层变形;2)隧道埋深和跨度、导洞开挖对浅埋大跨洞桩隧道变形影响显著;3)设置超前小导管注浆,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和二衬,可以有效的控制变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特大跨超浅埋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结合隧道施工的经验 ,对正在施工中的重庆轻轨特大跨、超浅埋车站隧道 ,从掘进方法 ,支护手段、爆破形式 ,防水板施工、二次衬砌、监控量测、施工安全与环保提供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在降雨工况下的沉降变形机理,依托在建银西铁路沿线董志塬区浅埋长段落大断面驿马隧道,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对浅埋长段落黄土隧道雨季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量与降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对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和地表沉降变形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对地表变形和围岩变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兆性”。降雨是外在原因,黄土的湿陷性、水敏性、结构性等自身特征是雨季地表变形和围岩变形量明显加剧的内在原因。对浅埋黄土隧道雨季施工时,应针对性地加强地表防排水措施,并采取适当加强隧道初期支护强度与刚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大跨度浅埋隧道衬砌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的特点,通过对广乐高速公路某隧道的二次衬砌结构进行静力分析,验证了设计采用的二次衬砌厚度和配筋率是合理可行的,可为同类大跨度浅埋隧道的二次衬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吕永军 《建筑技术》2012,43(2):179-181
西康二线铁路汪梁一号隧道跨度大、开挖截面大、埋深浅、围岩软弱,如按原设计组织施工,该隧道工程不仅会成为亏损工程,还难以保证工期,经研究后决定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通过采取监控量测控制、减少围岩暴露时间、设置超前支护及采取弱爆破等措施较好完成了工程。  相似文献   

17.
韦金严 《山西建筑》2011,37(5):193-194
针对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吊沟岭隧道工程施工难点,详细介绍了大断面隧道在浅埋软岩条件下施工技术,分别对松弛地层的加固、长管棚施工、稳定掌子面等关键工序进行了具体阐述,并提出了监控量测方法,对同类隧道工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某在建山岭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洞口段初期支护产生过大变形的原因,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现场监测结果,得到了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初期支护的受力及变形状况,并提出了变形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洞口偏压段初期支护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弯曲变形;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深埋侧拱腰内边缘,最大压应力出现在深埋侧的拱脚外边缘和浅埋侧的拱腰内边缘;通过有序减压卸载、增设临时斜撑、洞内注浆、及时成环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变形发展。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地形条件下隧道洞口段初期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丽民 《工业建筑》2013,43(1):90-93
由于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高速铁路隧道大多采用单洞双线断面,由此导致隧道的开挖断面增大,特别是对于浅埋隧道而言,其施工的技术难度和安全风险更为突出,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关于大拱脚台阶法施工报道不多。结合某高速铁路浅埋隧道实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方法,对大拱脚台阶法在浅埋高速铁路隧道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系统研究。采用大拱脚台阶法安全顺利地完成该浅埋隧道施工,并且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表明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出的施工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