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女性生殖道内乳杆菌属各种乳杆菌在阴道中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Nugent评分标准对阴道分泌物进行镜检,接种乳杆菌MRS培养基分离培养,使用API50CHL鉴定条码对乳杆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1)有39例受检者经Nugent评分及微生态学检查诊断为正常,有2例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2)共鉴定出9个种41株乳杆菌,其中有2株只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其余均在厌氧及CO2环境中生长。(3)鉴定菌种包括:嗜酸乳杆菌16株、类干酪乳杆菌9株、卷曲乳杆菌7株、德氏乳杆菌4株、发酵乳杆菌2株、短乳杆菌2株、植物乳杆菌1株、林氏乳杆菌1株、乳杆菌霍氏亚种1株。结论乳杆菌是阴道内的正常菌群,,不同个体生殖道内乳杆菌菌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分析我国育龄期及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菌群多样性,为了解各种下生殖道感染疾病状态下的微生态环境奠定基础,为研制适合恢复中国女性正常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微生态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常规体检的健康女性(其中育龄期30例、绝经后3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菌16S rDNA基因的V3区进行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通过对DGGE特征条带切胶回收并进行克隆测序,利用GenBank中的Blast与已知序列比对,鉴定细菌菌种,分析不同生理状态下阴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果:(1)我国育龄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菌种为: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crispatus)、惰性乳杆菌(Lactobacillus iners)和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其中惰性乳杆菌是以往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尚未认识到的阴道优势菌种。(2)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菌种与育龄期不同且复杂,常见菌种有: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解没食子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gallolyticus)、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 sp.)、中间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咽颊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sp.)、气球菌(Anaerococcus lactolyticus)和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结论:通过DGGE分析发现我国育龄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优势菌种为: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加氏乳杆菌;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优势菌种为: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属、普雷沃菌属、脆弱拟杆菌以及产乳酸的韦荣球菌、气球菌属,并首次发现在不同生理状态下惰性乳杆菌均是阴道优势菌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施  张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1,56(11):1789-1792
目的 研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乳杆菌黏附功能和其调节局部免疫功能的特点.方法 从VVC患者和健康对照女性阴道分泌物中分离乳杆菌并鉴定.测定两组获得不同乳杆菌菌种(株)与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株VK2/E6E7的黏附功能,并检测在不同乳杆菌存在时,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株VK2/E6E7分泌白介素(IL)-1α、IL-1β、IL-6和IL-8的水平.结果 VVC组的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的黏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VVC组的卷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能上调IL-6和IL-8的水平,阴道乳杆菌能上调IL-6水平,而加氏乳杆菌、德氏乳杆菌能上调IL-1α和IL-1β的水平.结论 VVC组患者乳杆菌黏附性减低,调节阴道局部免疫功能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分析我国育龄期及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菌群多样性,为了解各种下生殖道感染疾病状态下的微生态环境奠定基础,为研制适合恢复中国女性正常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微生态制剂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常规体检的健康女性(其中育龄期30例、绝经后3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分泌物,提取细菌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菌16S rDNA基因的V3区进行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通过对DGGE特征条带切胶回收并进行克隆测序,利用GenBank中的Blast与已知序列比对,鉴定细菌菌种,分析不同生理状态下阴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果: (1)我国育龄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菌种为: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惰性乳杆菌(Lactobacillus iners)和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其中惰性乳杆菌是以往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尚未认识到的阴道优势菌种。(2)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菌种与育龄期不同且复杂,常见菌种有: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解没食子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gallolyticus)、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 sp.)、中间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咽颊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sp.)、气球菌(Anaerococcus lactolyticus)和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结论:通过DGGE分析发现我国育龄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优势菌种为: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加氏乳杆菌;绝经期健康女性阴道常见优势菌种为:惰性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属、普雷沃菌属、脆弱拟杆菌以及产乳酸的韦荣球菌、气球菌属,并首次发现在不同生理状态下惰性乳杆菌均是阴道优势菌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酵素菌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分离自酵素菌的 2株乳杆菌 (Lacotbacillus)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观察实验菌细胞的形态大小 ,染色特征。葡萄糖氧化试验、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生长因子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葡萄糖产气试验。阿拉伯糖、葡萄糖、纤维二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松三糖、密二糖、棉子糖、核糖、木糖、鼠李糖、甘油等糖醇类发酵产酸试验。厌氧生长试验。菌株的 15℃生长试验、4 5℃生长试验。乳酸产气试验。营养要求、底物利用、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检测等 ,进行表型性状的观察分析。结果  2株乳酸菌 (Lacotbacillus)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aplantarum)。结论 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aplantarum)是酵素菌的主要活性菌种。  相似文献   

6.
何英琳 《右江医学》2007,35(3):263-264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妇女阴道内乳杆菌属内乳杆菌分布种类,活菌数量以及产生过氧化氢(H2O2)能力的差异。方法检查60例健康妇女和60例糖尿病妇女阴道乳杆菌的分布,测定阴道乳杆菌数量与产生H2O2的能力,鉴定阴道内乳杆菌种类。结果健康妇女阴道内优势乳杆菌是嗜酸乳杆菌(44.7%)与唾液乳杆菌(19.1%);糖尿病妇女阴道内优势乳杆菌是嗜酸乳杆菌(36.4%)与发酵乳杆菌(27.3%)。健康妇女阴道内乳杆菌检出率(78.3%)、平均活菌数量对数值(8.35±1.29)和产H2O2乳酸菌比例(87.2%)均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分别为18.3%,5.90±1.14和27.3%,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乳杆菌菌种分布与健康妇女不同,且其乳杆菌检出率、平均活菌数量对数值和产生H2O2的能力较健康妇女均显著下降,提示糖尿病妇女中预防阴道菌群失调,防止阴道感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离、纯化、鉴定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乳杆菌菌种;绘制VVC患者阴道内分离的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生长曲线,检测其产酸能力、产H2O2能力,分析VVC患者阴道乳杆菌的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为VVC的病因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体外培养VV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乳杆菌,分离、纯化,并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测定24h菌液浊度法绘制VVC患者及健康女性阴道内分离的4种乳杆菌的生长曲线;检测24h菌液pH值对比VVC患者与健康女性阴道内分离的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产酸能力;绘制H2O2浓度标准曲线,定量检测摇菌3h菌液的产H2O2的量,对比VVC患者与健康女性阴道内分离的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产H2O2能力。结果 共分离培养了34株VVC患者阴道乳杆菌,经鉴定,分属于乳杆菌的4个种。VVC患者与健康妇女相比,阴道内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增殖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女性加氏乳杆菌与卷曲乳杆菌的产酸能力比VVC患者强(P<0.05);詹氏乳杆菌的产酸能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VC患者发酵乳杆菌的产酸能力比健康女性强(P<0.05)。VVC患者阴道内分离的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产H2O2量均明显少于健康妇女(P<0.05)。结论 本研究为进一步构建中国女性阴道来源的乳杆菌菌种库、进行阴道来源的乳杆菌的相关研究提供菌种。VVC状态下,念珠菌的增多,阴道微环境的改变,并未影响阴道内定植的乳杆菌的生长速度。阴道内乳杆菌的产酸功能并不是抑制VVC的关键。阴道内乳杆菌产H2O2能力可能为抑制VVC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54名3~5(11/12)岁正常女童阴道厌氧菌培养结果。54例培养均阳性。共分离出153株32种厌氧菌,分离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拟杆菌(96.3%)、消化链球菌(59.3%)、消化链球菌(14.8)、小韦荣球菌(13%)、放线菌{9·3%)和梭杆菌(5·6%)。最多见的菌种是双路拟杆菌、锐利拟杆菌、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和真口腔拟杆菌,其次是黑色消化球菌不解糖消化链球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小韦荣球菌和产生消化链球菌。提示这些厌氧菌是女童阴道正常菌群。厌氧菌在女童外阴阴道感染的病原学意义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内蒙古牧区蒙古族育龄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病人阴道产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H2O2)乳杆菌菌属进行鉴定与分析,为阴道微生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06-2008-12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牧区育龄细菌性阴道病妇女102例为实验组,选取健康蒙古族妇女98例为对照组,采用改良MRS培养基对阴道样本中的乳杆菌进行分离、培养,提取细菌总DNA,进行16SrDNA基因序列鉴定。结果:蒙古族BV病人阴道乳杆菌检出率21.6%(22/102),对照组阴道乳杆菌检出率75.5%(74/98),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蒙古族BV病人阴道H2O2阳性乳杆菌占27.3%(6/22),对照组75.7%(56/7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乳杆菌菌种分布均以卷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为优势菌;结论:细菌性阴道病病人的阴道乳杆菌及产过氧化氢乳杆菌的数量较健康妇女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酵素菌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分离自酵素菌的 18株芽孢杆菌 (Bacillus)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观察实验菌株的形态大小、染色特征、动力、芽孢的形态位置 ,菌细胞苏丹黑颗粒染色。触酶反应 ,气体要求。糖醇类发酵产酸、产气试验 ,有机酸盐利用试验 ,酪蛋白、酪氨酸、七叶苷、尿素、明胶、淀粉、土温 -80水解试验。吲哚试验 ,V P反应 ,硝酸盐还原试验 ,二羟丙酮形成试验 ,生长因子试验、厌氧生长试验 ,石蕊胨化试验。马尿酸盐结晶试验 ,卵磷脂酶试验 ,溶菌酶抗性试验 ,进行表型性状的观察研究。结果  9株芽孢菌被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 ;6株芽孢菌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tilis) ;1株芽孢菌鉴定为腊状芽孢杆菌 ;1株芽孢菌鉴定为环状芽孢杆菌 ;1株芽孢菌被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结论 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是酵素菌的主要活性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