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食物过敏发病率不断增高,目前国内尚无食物过敏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在美国3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的患病率为6%~8%,成人为1%~2%。食物过敏好发于儿童,易反复发作,常合并特应性皮炎、腹泻、鼻炎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重者危及生命。调查显示“食物过敏”的人群中,50%~90%并不是过敏反应。以下人群考虑食物过敏:摄入某种食物数分钟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个体,特别是年幼儿童;重复进食某种特定食物后出现过敏症状;患有中度或重度特应性皮炎、嗜酸性细胞食管炎、小肠结肠炎、肠病,或者过敏性直肠结肠炎的婴幼儿和儿童;患有嗜酸性细胞食管炎的成人。  相似文献   

2.
变态反应性疾病简称变应性疾病,又称过敏性疾病,在近几十年里发病率显著上升,成为全球关注的公众卫生健康问题.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公布的30 个国家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国家的12 亿总人口中,约22%(约2.5 亿人)患有IgE 介导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影响儿童和成人的生活质量,严重全身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1] .  相似文献   

3.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AD原因复杂,食物不耐受作为特异性的食物Ig G抗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组织的症状和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湿疹、AD等[1]。本研究选择2012年1月—2014年5月至本院就诊的儿童AD患者256例,通过检测及分析常见的14种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进一步明确不同性别以及各年龄段儿童的食物不耐受情况,为儿童AD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 IgE(sIgE)检测在婴幼儿湿疹及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欧蒙印迹法检测707例婴幼儿湿疹(647例)及儿童特应性皮炎(60例)患儿血清中吸入性和食物过敏原 sIgE。结果本研究样本中引起血清 sIgE 升高的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为尘螨组合和屋尘,食物过敏原主要为鸡蛋白。不同年龄段患儿对应的主要致敏原不同,3岁以内者鸡蛋白 sIgE 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3~6岁以及6岁以上者尘螨和屋尘 sIgE 阳性率高于3岁以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鼻炎或哮喘的特应性皮炎患儿与单纯婴幼儿湿疹患儿相比,屋尘过敏更多见(P =0.004)。结论尘螨组合、屋尘和鸡蛋白等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是引起婴幼儿湿疹及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重要原因。早期采取有效环境控制,对于预防婴幼儿湿疹及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罗燕军 《临床荟萃》2011,26(16):1416-1418
食物过敏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成人高,国内报道2岁以下儿童的食物过敏发生率为3.5%~5.2%,1岁内为6.1%,提示婴儿期是食物过敏的易感年龄[1]。食物蛋白相关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oodprotein-induced enterocolitis syndrome,FPIES)多由牛奶和豆奶所致,临床表现较严重,在摄入过敏原后12小时内出现呕吐、5小时后出现腹泻,可致生长发育迟缓并有脱水、休克的危险,部分患儿临床表现为脓毒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婴儿特应性皮炎严重度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究25-(OH)D3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方法选取16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收集患儿的相关资料并检测其血清25-(OH)D3、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水平。对比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儿和重度特应性皮炎患儿的血清25-(OH)D3、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水平。分析特应性皮炎患儿25-(OH)D3缺乏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25-(OH)D3与SCORAD评分、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特应性皮炎患儿平均月龄为10.01±6.64个月,25-(OH)D3为46.46±18.91nmol/L,显著低于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儿,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为0.125±0.039,显著高于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儿(P<0.05)。喂养方式为特应性皮炎患儿25-(OH)D3缺乏的危险因素,其中,母乳喂养患儿发生25-(OH)D3缺乏的风险显著高于人工喂养患儿(P<0.05);补充25-(OH)D3是特应性皮炎患儿25-(OH)D3缺乏的保护性因素(P<0.05)。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25-(OH)D3与SCORAD评分、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均呈负相关关系(r=-0.371、-0.342,P<0.05)。结论血清25-(OH)D3水平降低与婴儿特应性皮炎的严重程度相关,临床应重视患儿血清25-(OH)D3水平的检测并积极防治25-(OH)D3缺乏以提高婴儿特应性皮炎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食物过敏是指人体对食物中某种物质成分产生的由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过敏原主要为食物蛋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易于发生。食物过敏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0. 02%~8%,因年龄、地区、过敏原而不同~([1])。我国对31个城市共337 560名0~14岁儿童家长的问卷调查表明,共有19 676人自我报告食物过敏(5. 83%),不同地区、城市、年龄段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华东及东北地区食物过敏发生率最高,西北地区最低。有食物过敏的儿童中,38. 5%有湿疹史,23. 0%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儿童特应性皮炎的过敏原及观察氯雷他定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特应性皮炎患儿采用BICOM生物共振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过敏原;选用氯雷他定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特应性皮炎患儿过敏原检测中以食物组过敏原最常见(χ^2=6.24,P〈0.05);食物组过敏原中以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香精、香料、甜味剂、食用色素等所占比例最高,达42.4%,其次是鱼类、鸡蛋、牛奶等食物。氯雷他定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效果明显。结论食品添加剂是儿童特应性皮炎主要的过敏原,氯雷他定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了解特应性皮炎患儿在不同年龄组的变应原数量及种类。方法将81例患儿分为≤2岁组(27例)和>2岁组(54例),在前臂屈侧或背部做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 81例患儿中,SPT阳性率58.02%,变应原阳性率≤2岁组70.37%(19/27),>2岁组51.85%(28/54),2组无明显不同(P>0.05)。2组患儿变应原种类有显著不同:≤2岁组以食物变应原过敏为主(63.16%),如牛奶、鸡蛋、海鱼等;>2岁组以吸入变应原过敏为主(64.29%),如户尘螨、蒿草、粉尘螨等。结论婴幼儿特应性皮炎以食物过敏为主,儿童期以吸入性过敏为主,SPT安全、易于操作、灵敏度高,适合儿童特应性皮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调查在温州医学院学生中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发展变化。方法以2009年期间在温州医学院就读的2042名大学1~3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表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等4个时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学生中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至成年前有22.0%的学生患过过敏性疾病。女性总发病率为18.9%,男性总发病率为24.0%。学龄前期、学龄期发生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是影响青春期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早期过敏性疾病是影响青春期同一种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龄段不同,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过敏性疾病有延续性,早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会影响其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宾博平  陈贤丽  王伟玲  方燕飞 《临床荟萃》2012,27(18):1617-1619,F0002
变应性疾病(又称过敏性疾病)包括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等,大多为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高发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变应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应性疾病包括变应性皮炎、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等,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且病情逐趋复杂化。WHO已将变应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的疾病。近年随着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临床新技术,如纤维支气管镜的开展,已对此病有了共识,即其属于过敏性炎症,在炎症区有大量炎症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等)浸润。此病的发病主要涉及变应原、抗体、细胞、受体和介质5个环节。当过敏原激发后,在15~20min所发生的速发相反应主要与肥大细胞有关,而在激发后4~24h所发生的迟发相反应则被认为…  相似文献   

13.
张战军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0,38(2):359-361,379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LRTI患儿为观察组,并根据有无特应性皮炎史和是否存在喘息分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80例婴幼儿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以及CD4+CD25+FoxP3+Treg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嗜碱性粒细胞分别为0.25±0.05%、0.41±0.08%,IL-10分别为1.82±0.65pg/ml、6.09±1.14pg/ml、CD4+CD25+FoxP3+Treg分别为2.76±0.48%、9.03±1.38%,嗜酸性粒细胞分别为2.62±0.36%、0.90±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特应性皮炎史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IL-10水平与有特应性皮炎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特应性皮炎史组CD4+CD25+FoxP3+Treg为9.45±1.67%与有特应性皮炎史组的8.64±1.08%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CD4+CD25+FoxP3+Treg水平与非喘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IL-10水平为5.75±0.92pg/ml与非喘息组的6.60±1.51pg/ml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IL-10以及CD4+CD25+FoxP3+Treg均参与了婴幼儿LRTI的发病机制;患儿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水平较高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表现,而IL-10水平升高则表示患儿可能伴有喘息,可将两者作为婴幼儿LRTI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中总IgE水平、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吸入过敏原过筛(phadiatop)试验以及常用食物过敏原过筛(Fx5E)试验在特应性皮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法玛西亚UNICAP 100全自动变态分析仪检测3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及15名正常对照者血清总IgE、ECP水平并做Phadiatop和Fx5E试验。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EC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Phadiatop和Fx5E试验的阳性率也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结论总IgE、Fx5E水平是反映特应性皮炎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结合Phadiatop和Fx5E试验检测结果,对特应性皮炎的病情判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食管颗粒细胞瘤(GCTs)非常罕见。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E)是一种免疫介导疾病,以食管嗜酸性细胞浸润、质子泵抑制剂(PPI)疗法无效为特征。考虑到GCTs多发生于炎症反应及瘢痕形成部位,作者在GCTs住院患者中统计EoE发生率。搜集中心病理数据库1995—2014年间GCTs样本,并对其非典型细胞形态学特征评分。对存在于肿瘤及其周围食管上皮内嗜酸性细胞的数量以及其他任何EoE疾病特征均进行记录。通过30000例食道疾病的医疗记录回顾,发现了23例食管GCTs,其中18例可用于回顾性研究(16例成人,2例儿童)。患者平均年龄为38.7岁。4名成人患有食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变应原过筛试验作为筛查吸入物抗原及常见食物抗原血清中特异性IrE(stsE)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儿童常见变态反应性及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检测26例特异性皮炎、33例喘息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支)或哮喘症、20例过敏性紫癜、15例川崎病惠儿及20名健康同龄儿童血总IgE抗体、吸入过敏原特异抗体、食物过敏原特异抗体、ECP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26例特异性皮炎、33例喘支或哮喘、20例过敏性紫癜、15例川崎病患儿混合食物过筛试验(Fx5E)阳性率分别为73.1%、24.2%、25.0%、13.3%,吸入过敏原过筛试验(Phadiatop)阳性率分别为23.1%、69.7%、10.0%、6.6%.特异性皮炎组与喘支或哮喘组比较,Fx5E、Phadiatop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13.973、12.646,P均<0.01);与过敏性紫癜组比较,Fx5E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1,P<0.01),Phadiat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6,P>0.05);与川崎病组比较,Fx5E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89,P<0.01),Phadiato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9,P>0.05).喘支或哮喘组与过敏性紫癜组比较,Fx5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05),Phadiato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08,P<0.01);与川崎病组比较,FxS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4,P>0.05),Phadiato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88,P<0.01).过敏性紫癜组与川崎病组比较,FxSE、Phadiatop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729、0.122,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x5E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5),Phadiat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川崎病组与正常组比较,Fx5E、Phadiatop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2.828、0.122,P均>0.05).各疾病组血清ECP、TIg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从高到低分别为喘支或哮喘、特异性皮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性过敏原及食物过敏原在喘支或哮喘症、特异性皮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在川崎病、过敏性紫癜起一定作用.喘支或哮喘症以吸入性过敏为主,特异性皮炎以食物性过敏原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石化地区1岁以下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集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出生的新生儿出生时的一般资料,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AD相关因素。在1、2、6、9、12月龄随访,了解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情况以及小儿喂养和生长发育的情况。结果:入选新生儿2426例,随访新生儿915人次,其中AD患儿271例,AD患病率29.6%。出生在3、4、5及7、8、9月的新生儿AD的患病率为29.9%~37.6%,较其他月份(20.7%~24.2%)高。单因素分析显示,AD的患病率与父母过敏史、婴儿血嗜酸细胞计数增多显著相关(P0.01),与性别(男性)、剖宫产、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母亲文化程度高、被动吸烟有关(P0.05),与母亲产前感染史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D患病率与母亲文化程度高、血嗜酸细胞计数增多显著相关(P0.01),与剖宫产、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父母过敏史有关(P0.05)。结论:上海市金山石化地区婴儿AD的患病率为29.6%。AD的发病有季节性趋势,出生在春季及夏季的新生儿AD的患病率高,父母过敏史、母亲文化程度高、出生后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剖宫产,血清嗜酸细胞数增多是婴儿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特应性皮炎(AD)的病理变化及其对呼吸道过敏性炎症产生的影响,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AD组和丙酮对照组各10只;AD组以7%二硝基氯苯(DNCB)致敏小鼠腹部皮肤,0.5%二硝基氯苯及40恤g鸡卵清蛋白(OVA)激发小鼠背部皮肤;对照组相同时间相同部位涂以丙酮;两组均以1%OVA雾化吸入诱导小鼠气道炎症。观察两组小鼠皮肤及肺部病理改变,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BALF进行细胞计数,并用ELISA方法测试BALF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干扰素-γ(IFN-γ)和卵清蛋白IgE(OVA—IgE)含量变化。结果AD组小鼠皮肤病理表现为表皮真皮层增厚,炎症细胞浸润;而对照组皮肤正常。AD组肺部组织炎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BALF中细胞数AD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明显,IL4、IL-5、IFN-γ和OVA—IgE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血清中IL-4、IL-5与OVA.IgE含量较对照组增高。结论特应性皮炎因皮肤受到过敏原刺激能导致全身过敏反应,当吸入同种可溶性抗原时,能使气道炎症加重;其机制可能与Th1/Th2比例失衡,嗜酸性粒细胞、特定性IgE和Th2细胞浸润相关。  相似文献   

19.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食管壁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食管炎症性疾病。婴幼儿常表现为拒绝喂养或喂养不耐受;儿童则常表现出类似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出现胃灼热、反酸、呕吐、胸痛、腹痛、食欲减退、吞咽困难及食物嵌顿等。该病的诊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结合临床、内镜、病理组织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进行。其治疗方法主要采用3D疗法(饮食、药物、扩张),治疗以缓解临床症状、消除食管嗜酸细胞浸润、改善内镜下状态、预防并发症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本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方法对2008年1~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患儿采用丹麦爱尔开—阿贝优公司变应原试剂18种,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565例过敏性疾病患儿中有394例至少对一种变应原过敏,占69.7%;变应原皮试阳性率以粉尘螨、屋尘螨最高,分别为62.3%和61.4%;除尘螨外,宠物猫、狗与哮喘的关系密切,阳性率分别达到11.7%和28.5%,食物对过敏性皮炎的影响较大,蛋白、带鱼、黄鳝、牛奶的阳性率分别为8.3%、8.3%、6.3%、3.1%。结论尘螨是引起本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宠物猫、狗与哮喘的关系密切,食物对过敏性皮炎的影响较大;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安全、可靠、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