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摘要:以湘西州凤凰县2016年和2021年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基于“3S”技术提取县域尺度岩溶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石漠化状况及程度转变矩阵、动态度等指标,分析石漠化转变情况和转变速率,揭示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凤凰县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呈减轻趋势,石漠化面积减少5 367.92 hm2,占岩溶区土地面积比重由15.42%下降至11.89%;中度、重度、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分别减少4 804.07 hm2、798.8 hm2、250.33 hm2,整体情况向好;②石漠化土地演变类型以稳定型为主,凤凰县岩溶区石漠化情况总体是顺向发展;③石漠化土地转变主要趋势向潜在及非石漠化土地转变、严重程度石漠化向较轻程度转变,其中重度、极重度石漠化转变动态度分别为-10.44%、-18.40%。研究结果对湘西地区近五年的石漠化动态特征分析有参考意义,以期对未来石漠化综合治理方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石漠化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危及区域生态安全。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现状和石漠化原因,并从植被恢复的角度阐述了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国家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为基础,介绍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现状,阐述了石漠化动态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了石漠化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数据为基础,对近几年来乐业县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进行了监测调查,探讨了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景观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粤北岩溶山区进行了不同时期卫星影像的解译和制图,分析了近30年来该地区石漠化土地的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粤北石漠化景观呈逆转趋势,研究区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1974年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042.43 km2,占喀斯特分布区的42.47%,1988年与2004年分别下降至33.95%和21.14%;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至2004年中度石漠化土地取代轻度石漠化土地成为分布面积最广的石漠化类型;研究区景观异质性持续降低,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不断增加,景观连接度升高;石漠化土地斑块密度增大但平均斑块面积减小,斑块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6.
根据都匀市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数据,分析了都匀市石漠化土地特点,从合理规划、加强法制、科学支撑等方面提出了石漠化治理与恢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2005—2016年石漠化监测数据为基础,分2005—2011年和2011—2016年两个阶段,从石漠化土地面积、程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综合盖度、石漠化土地演变状况、石漠化敏感性与发生率等指标,论述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状况与主要特点,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石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工程持续推进、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下降、农村能源结构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自然气候条件平稳等是石漠化土地朝良性向好演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我国第二次全国石漠化监测结果等方面情况进行了通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发布会上指出,我国土地石漠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由过去持续扩展转变为净减少,岩溶地区生态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为了掌握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最新变化动态,2011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8个省(区、市)的463个县,  相似文献   

9.
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底版,以2021年为基准年,全面查清了我国石漠化土地状况及变化。通过简要介绍第四次石漠化调查基本情况、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状况,分析目前的石漠化防治形势,提出防治对策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722.3万hm2,与2016年同口径相比,石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33.1万hm2,年均减少66.6万hm2,表明我国石漠化土地总体向“面积减少、程度减轻、生态状况稳定向好”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0.
滇东典型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是土地退化的三大问题之一,亦是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问题。石漠化导致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资源短缺、土地生产力低下,加快了区域贫困进程。掌握石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对于科学认识石漠化及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师宗县1995,2005,2015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利用决策树方法提取岩溶地区石漠化分布数据(包括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和极强度石漠化6个等级),采用石漠化时空动态模型和转移概率矩阵,分析研究区近20年来石漠化在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上: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面积大幅减少;无石漠化呈增加趋势;强度石漠化和极强度石漠化面积减少,但变化幅度均较小;潜在石漠化和轻度石漠化动态度变化较为显著;综合石漠化动态度变化呈增大趋势。2)在空间维度上:石漠化发生的严重区域主要分布于龙庆乡、五龙乡、竹基镇等地。这些区域:石漠化空间分布格局特征明显,石漠化分布范围广,等级齐全;中部石漠化集中连片分布等级较弱;西、东部地区中度、强度和极强度石漠化连片分布。  相似文献   

11.
易门县作为全国石漠化试点工程建设县,为积极探索县级石漠化试点工程建设成效监测办法,对2008年、2009年在大箐流域实施的石漠化试点工程建设实施了第一次监测。  相似文献   

12.
在湖南省石漠化综合治理现场会上,副省长强硕辅提出要求: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到2015年,全省80个县(市区)的石漠化区域要恢复或重建生态系统。湖南省石漠化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排全国第四位,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岩溶地区。过去5年,全省仅对31个县(市区)802平方公里石漠化进行了治理,治理面积仅为S3%。张硕辅强调,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植被恢复是基本出发点,改善水保状况是重要手段,提高圈养能力是可靠保障。各级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石漠化综合治理向纵深推进。石漠化地区的各县(市区)要加强资金整合使用,确保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3.
史永鑫 《绿色科技》2014,(11):29-31
指出了三峡库区历来是长江流域石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坝上库首第一县秭归县2011年和2005年2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的分析与对比,对秭归县石漠化的现状、成因以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云南石漠化防治工作成效显著,监测结果显示5年监测期内石漠化面积减少6.2万公顷,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5.
将云南省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与第一次监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21年16年间,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16.86万hm2,减少40.56%,年均减少7.30万hm2,年均减少率为2.53%;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石漠化程度减轻趋势明显。国家和地方实施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抚育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草)工程等生态修复类工程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及程度变化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GIS为技术平台,以全国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清镇市的数据为依托,探讨了石漠化治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置与建立,并对数据库的录入、建立的流程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一座座石山披上"绿衣",一个个穷村挣脱贫困。石漠化这一顽固的"地球癌症",遭遇了广西林业人顽强而高明的"回春妙手"。开拓创新、脚踏实地的壮乡林业人,把卫星地图中广西片区一处处灰黑斑块,年复一年地逐步变成绿色亮点。2018年底,全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发布,与2011年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相比,广西石漠化土地净减39.3万公顷,减少率20.4%,净减面积超过1/5,治理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石漠化信息的提取要综合多种因素,由于石漠化的等级的划分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所以等级的划分对于石漠化的提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将尺度因子引入到石漠化等级的划分中,在提取石漠化范围的过程中采用了基于内容的特征识别算法,该算法大大提高了石漠化识别的精度。同时可以借助目前已经存在的土地利用的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石漠化信息提取的精度。针对传统的提取石漠化的方法如改进植被差异化指数方法无法很好地再现石漠化的主要特征,以遥感方法中的归一化的差异化植被指数为基础提出了石漠化识别综合识别指标的方法,该方法经过试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石漠化信息提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云南省岩溶面积位居中国第二,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生态问题最突出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岩溶地貌典型,广泛分布有不同类型、各具特点的石漠化草原,近年来通过对石漠化草原开展工程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具体成效如何,不同区域治理成效有何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开展草原石漠化治理工程成效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旨在为今后我国岩溶区生态修复、石漠化草原治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石漠化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种地质生态灾害,给石漠化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砚山县是2007年全国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之一,自2008年开始,目前已经持续进行了近7年的石漠化治理工作,对砚山县近7年的石漠化治理经验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