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及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健康知识宣教和护理,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及Morisky-Green测评表进行健康教育和治疗依从性的评估。结果:实验组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7.96%,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9.81%,高于对照组的63.89%(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能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感染病科肺结核患者康复护理中开展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价值。方法:以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护理质量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及治疗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及治疗依从性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其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中接受曼月乐治疗患者的临床健康宣教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42例妇科门诊患者,均行曼月乐治疗,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其中对照组均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均采用围术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健康宣教方法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门诊中行曼月乐治疗患者采用围术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或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辅以针对性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知识掌握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PT床旁健康教育在心内科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心内科拟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住院患者2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法;观察组采用PPT床旁健康教育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宣教知识掌握程度、对宣教工作满意度及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对宣教知识掌握程度、对宣教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前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PPT床旁健康教育在心内科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宣教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强化心理疏导对其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入院后两组均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条件下予以强化心理疏导进行干预。观察比较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HAMA焦虑量表及抑郁HAMD自评量表的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强化心理疏导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调动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给予脑出血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与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综合性护理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于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与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疾病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生活质量评分、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并促进病情的康复,建议将此干预方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对于护理质量、患者治疗依从性,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进行加强患者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9月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健康教育。对两组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1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干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和控制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糖尿病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责任制能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和控制率,是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防治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门诊性病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与系统的健康教育,探讨对门诊性病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性病门诊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的200例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的变化,以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虽稍有下降,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病知识掌握达标及治疗依从性好的病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的心理护理和系统的健康教育,所有效改善门诊性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更好地控制性病的社会播撒。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理疏导、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的观察.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版》的标准<1>对我县门诊2010年3月-8月门诊初治肺结核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对观察组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全程实施心理干预和疏导,而对照组只是开始治疗前对结核病知识进行常规的宣传和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待所有结核病患者完成疗程后再免费进行查痰和胸片,并把疗程末的胸片和第一张胸片进行对比,对结核病的胸片的病灶观察,来判断治疗效果;以及对两组进行回顾性调查,病人对化疗组合药是否有漏服(我们把漏服14次以上判定为治疗中断).然后再根据结果判断心理干预和疏导对治疗效果的是否有意义.结果:根据所有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干预组)肺结核的治愈率、好转率和治疗中断率均优于对照组(非心理干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和疏导能有效的提高对肺结核的治疗的信心,提高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并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漏服率和中断率.从而间接的提高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组合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骨折患者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折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变情况,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骨折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模式下的艾灸疗法(同伴艾灸与自我艾灸相结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负面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感染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健康教育,治疗组加用同伴艾灸结合自我艾灸,疗程6个月后观察乏力等症状积分情况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治疗组干预后乏力等症状及抑郁和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同伴教育模式下的艾灸疗法能改善HIV感染者的乏力等症状及负面情绪状况,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在心血管介入诊治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来我科就诊的具有心血管介入治疗适应症的病例90例,随机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入院后通过填写问卷和调查表,掌握基线数据。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比较两组在焦虑情绪评分和介入性诊治依从性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焦虑量表测试结果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焦虑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对介入性诊治的接受程度,干预组咀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对于提高心血管介入诊治依从性作用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经过相应培训的护理人员实施术前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术前术后焦虑程度和术后依从性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前健康教育干预后,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和认识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开展术前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对所患疾病和术后遵医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降低患者术后的焦虑程度,明显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情绪、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透析患者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浙江省舟山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选取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情绪、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结果:实施半个月后,观察组血液透析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对血透析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内科透析患者进行情绪、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肾功能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在本院确诊的13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自行设计的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健康教育后,完全依从人数、总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显效例数为50例,有效例数11例,不变或恶化例数为4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显效例数为34例,有效例数15例,不变或恶化例数为16例,总有效率为75.4%,两组患者的显效例数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模式对结核病控制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出院后行延续护理模式进行随访,对照组患者则按照常规随访模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状况、出院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的差异性。结果:经过延续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以及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依从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治愈31例,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性不大(P0.05);出院进行延续护理以后,实验组患者的5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干预以后的评分显著升高,均具体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延续护理干预,针对对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实验组掌握24例,部分掌握13例,未掌握3例,总体掌握率为92.5%,除未掌握指标外,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互动式术前访视在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患者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74例患者采用互动式术前访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医嘱依从性以及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较对照组更低(P0.05),且其对医嘱的依从性和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互动式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恐惧情绪、提高其对医嘱的依从性和手术效率,也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