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刺、缪刺与经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刺、缪刺是针灸取穴方法之一,始见于《素问·缪刺论》:“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异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  相似文献   

2.
交差刺原理始于黄帝内经。交差刺内经中又分为巨刺和谬刺。刺经之法谓之巨刺;刺络之法谓之谬刺。经曰:巨刺者刺经脉也;缪刺者刺其络脉也。医疗实践中出现哪些证状用巨刺,出现哪些症状用缪刺,内经中都有专述。经曰: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右痛不己则左脉先病;左痛不己则右脉先病,如此者则为巨剠之。又曰;邪客於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己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  相似文献   

3.
缪刺、巨刺理论探讨与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缪刺、巨刺是特殊针刺方法,即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方法.<黄帝内经>对此有详细的论述,对指导临床有重大意义.归纳为:缪刺用于治疗络脉病;巨刺用于治疗经脉病.缪刺选穴刺井穴,或刺络脉放血,或刺络脉分布部位腧穴;巨刺则循经取穴.  相似文献   

4.
浅谈巨刺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六合  王燕 《河南中医》2002,22(6):74-75
巨刺法 ,是一种机体一侧有病 ,而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始见于《灵枢·官针篇》 :“巨刺者 ,左取右 ,右取左。”《素问·调经论》亦曰 :“病在于左 ,而右脉病者 ,巨刺之。”巨刺法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经脉阻滞、气血不通而引起的肢体疼痛与活动障碍。正如《针灸大成》指出 :“巨刺者 ,刺经脉也 ,痛在左而右脉病者 ,则巨刺之 ,左痛刺右 ,右痛刺左 ,刺经脉也。”巨刺法治病的机理 ,主要是调整机体两侧的经络平衡。如《素问·缪刺论》曰 :“邪客于经 ,左盛则右病 ,右盛则左病 ,亦有相易者 ,左病未见而右脉失常 ,如此者必巨刺之 ,必中其…  相似文献   

5.
正缪刺与巨刺均出自《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言巨刺,曰:"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一曰输刺……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缪刺则出自《灵枢·终始》,随后在《针灸甲乙经》中,也有缪刺法与巨刺法的专篇论述,而《甲乙经》之后,《针灸大成》与《类经》都有所发挥,比如张介宾在《类经》中说:"缪,异也。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刺异其处,故曰缪刺,治奇邪之在络脉者也。……缪刺之法,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巨刺亦然,……"  相似文献   

6.
"巨刺""缪刺"名义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巨刺、缪刺系针法名称,出<黄帝内经>,巨刺首出<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素问·调经论>补充日:"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而<素问·谬刺论>则进一步解释日:"邪客于经,左盛者右病,右盛者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己,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缪刺法是根据经脉有左右相交相会,左注右,右注左的理论依据,采用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上病下治,运用梅花针络刺面部腧穴与远端缪刺相结合的交错针刺方法,用于治疗面瘫,从而起到疏导经脉,祛瘀通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作用,使面部神经组织的缺血、水肿和受压现象得以消除,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胡中平  洪营东  王罡  张虹 《光明中医》2008,23(10):1469-1470
巨刺与缪刺为《黄帝内经》中的两种刺法,二者均为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交错而刺的刺法。但巨刺者刺其经,缪刺者刺其络。近年来,针灸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混用此两种刺法者相当普遍。本文旨在通过理论探讨以及病案举例的方式,说明脉诊在的巨刺与缪刺的合理选择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巨刺、缪剌为古代传统针刺方法,均为机体一侧有病,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即左病剌右,右病刺左,交错而刺的刺法,其中巨刺者刺其经,缪刺者刺其络,近年来,临床混用两种刺法者较为普遍。为此,笔者通过重温《内经》相关理论及针灸临证,加深了对以脉诊指导巨刺与缪刺方法的理解,现结合案例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 缪刺缪刺,是古代针刺治病方法之一,其专论在《素问·缪刺论第六十三》。一般认为:缪刺,即左病刺右,右病刺左是也。如张景岳注:“缪,异也,左病刺右,右病刺左,刺异其处,故曰缪刺。”《内经》缪刺之义是否就如此?《素问·缪刺论》说:“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歧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凡刺之数,先  相似文献   

11.
李茜  张静莎 《国医论坛》2019,34(5):41-43
以临证典型病例为出发点,回溯《内经》原文的相类病案,深入分析讨论,探讨缪刺概念内涵的变迁;总结巨刺与缪刺的区别:巨刺刺经、缪刺刺络;巨刺病患者对侧有脉象变化,缪刺脉象没有明显变化;巨刺调气,缪刺理血;巨刺用毫针,缪刺用刺血针在反应点刺络放血。最后总结了临证过程中缪刺的具体应用条件和治疗疾病应存在次第,需明确缪刺和巨刺是不同的疾病层次。  相似文献   

12.
略谈缪刺与巨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禾昌  叶明柱 《中国针灸》2002,22(10):42-50
1 缪刺与巨刺的由来缪刺与巨刺均为《内经》中的刺法 ,缪刺出自《灵枢·终始》 ,巨刺出现自《灵枢·官针》。《灵枢》虽提到了这两种刺法 ,然而具体的应用 ,只在“官针”篇中简单的提了一下 :“巨刺者 ,左取右 ,右取左。”至于缪刺 ,虽有一些病症应用范例 ,如“厥病”中“耳鸣 ,取耳前动脉……取手中指爪甲上 ,左取右 ,右取左” ,却没有点明这就是缪刺法。《素问》中将散在《灵枢》“热病”、“厥病”、“杂病”等篇中的缪刺内容 ,予以整理、归纳、充实 ,写成了《缪刺论》。这是一篇专门论述缪刺及巨刺的文献 ,后世的针灸专著 ,凡提及缪刺 …  相似文献   

13.
巨刺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神虎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12):532-532
巨刺法始见于《灵枢·官刺》篇 :“巨刺者左取右 ,右取左”,是一种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素问·调经论》:“病在于右 ,而右脉病者 ,巨刺之”。巨刺又名经刺 ,与其类似的还有一种“刺”,也出自《内经》,两者均为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交叉取穴 ,不同的在于巨刺刺经 ,而刺刺络。经为纵 ,络为横 ,总称经络。我们用巨刺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68例 ,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68例来源于江西省九江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和九江师范专科学校运动医学室的门诊病例。其中男 3 2例 ,女 3 6例 ;年龄均在 2 2~ 67岁之间 ,以 45~ 55岁居多 ,有 …  相似文献   

14.
答:巨刺与缪刺均为《内经》记载的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针刺方法。《灵枢·官针》说:“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也。”巨刺的方法是左病在右取穴,右病在左取穴,左右交叉取穴的一种刺法。而《素问·缪刺论》说:  相似文献   

15.
“交经缪刺”是针灸临床的一种取穴方法。缪与谬通,错也,有交错之义。就是一种左病治右,右病治左的交错健侧取穴法。“缪刺”的原始记载,见于《素问·缪刺论》。但是“交经缪刺”一词,则首见于金·窦汉卿所著的《标幽赋》一文,他说:“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也就是交叉取穴法。窦氏不分刺经刺络,凡是左病而刺右,右病而刺左,则称交经缪刺。《素问·缪刺论》也是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的交叉健侧取穴法。所不同者,  相似文献   

16.
试论巨刺法     
巨刺法为《内经》刺法之一,是以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上病刺下,下病刺上为特点的一种交叉刺法。临证运用得法,屡可收取捷效。兹就笔者管见,试述于下。一、巨刺立法当究经络学说巨刺与缪刺,法出一门,均源自经络学说,以经络病变为其主治,所不同者,巨刺为刺经,缪刺为刺络。  相似文献   

17.
《内经》中巨刺,缪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中巨刺、缪刺浅析130021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94级研究生朴元林《内经》首载巨刺、缪刺,均为机体一侧有病,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灵枢·官针》指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素问·缪刺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帝曰:愿闻缪刺,以左...  相似文献   

18.
曾上劼 《四川中医》2009,(10):122-123
通过《内经》有关缪刺和巨刺的论述,认为只以“左刺右、右刺左”定义缪刺刺法是不准确的。又通过《辞海》考证缪刺的“缪”字,发现“缪”通“摎”或“樛”,有绞结的意思。并且根据颜师古训“缪”为“绞”的观点。认为缪刺刺法是一种使人体肢体或指端血液回流受阻,令所刺激的部位充分出血的方法。而且根据《类经》、《痧胀玉衡》等书,以及民间常用的放血方法,认为这种具有谬刺含义的缪剌方法从古至今都在运用。并简要介绍笔者在临床使用具有掺刺含义的缪刺放血方法的状况,阐述明确缪刺刺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缪刺巨刺法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刺巨刺法源于《内经》。《素问·缪刺论》曰:“夫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经俞,命曰缪刺。”又曰:“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小指次指抓甲上……左取右,右取左”,“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左取右,右取左”。“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  相似文献   

20.
缪刺巨刺是针刺方法之一。从内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这三部经典对缪刺巨刺的原文论述以及后人解释来看,有些地方观点不一,注释不清。而且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均取义内经,并无创见。为此,略述窥见,以证原文。1缪刺《内经·缪刺论》曰:“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