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ECFA框架协议的签署,为闽台旅游业合作带来发展空间。文章通过分析闽台旅游业合作基础,指出闽台旅游业合作深受福建旅游环境和台湾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闽台旅游业合作机制:认为闽台两地应搭建旅游业合作平台,建立闽台两地旅游企业联盟,福建省加强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台湾地区应正确认识ECFA,放宽旅游业合作政策,从而促进闽台旅游业在ECFA时代的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2.
福建与台湾拥有共通的社会文化历史,闽台的金融合作基础良好。特别是ECFA的签署,对加强闽台资本市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为闽台金融合作的进一步升级、提高投资效率等提供了更有利的平台。但闽台资本市场也面临着台对闽投资下降、新台币兑换受限、缺乏健全的清算制度等现状,福建应深入推动两岸人民币业务,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不断促进闽台金融合作,促进两地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小梅 《科技和产业》2011,11(10):28-31
ECFA的签署为两岸金融界提供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与此同时,福建对台金融合作的先行先试获得中央的认可和支持。在此背景下,闽台金融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明确加强闽台金融合作的历史契机和现实挑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后ECFA时期深化闽台金融合作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推进闽台金融合作试点,深化两岸金融合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俏梅 《科技和产业》2009,9(12):19-21,60
在金融危机余波未消及两岸直接三通之际,从闽台两岸港口物流合作的必要性入手,分析闽台两地开展物流合作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闽台两地港口物流合作的基本思路与方案,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闽台两地专门化分工与合作的资源条件为线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闽台两地专门化分工与合作的特点,并提出了推进闽台区域经济专门化分工与产业合作的若干对策,以期能继续深化闽台两地经贸合作与交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闽台两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相似,因而在农业发展方面,闽台两地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文章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特点,剖析了引种、投资、人才、发展软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继续搞好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相关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两岸服务业合作相对制造业严重滞后,ECFA的签署以及台商全球经营战略的转变促进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国际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要求两岸服务业深入开展合作,生产性服务业是重点合作部门,首要任务是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两岸应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拓展完善合作方式和建立服务业产业联盟.  相似文献   

8.
<正>两岸ECFA已经生效,早期收获计划之货品降税及服务业市场开放均已开始实行,谈判也已陆续展开。在ECFA架构下所成立的经济合作委员会(经合会),为未来建构ECFA具体内容的重要平台。在"经合会"之下成立了货品贸  相似文献   

9.
入世后闽台产业的合作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研究了入世给闽台两地合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对提高闽台产业深层次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蔡而迅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6-19
自从海峡两岸关系缓和以来,在双向投资、产业合作等方面,闽台两地以其独特性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文从闽台产业合作的环境入手,分析当前台湾、福建所处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阶段、互补互利的闽台产业合作进入转型升级时期,提出建设两岸产业合作平台、增强先行区功能、拓宽闽台产业合作领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提升国际产业链分工地位等发展闽台产业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等方面入手,在剖析闽台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其协同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索,以促进两地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两岸加入WTO后,有关服务贸易的承诺,台湾开放力度比大陆更胜一筹。ECFA签订后,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有所推进,大陆比台湾更加积极。本文结合一些服务行业的指标评估了目前福建与台湾服务业合作现状和未来ECFA可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海峡西岸"和"两岸产业合作",海西建设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为深化闽台产业对接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对新形势下深化闽台产业对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闽台各自产业发展状况分析闽台产业对接的可能性,诠释当前闽台产业对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举措来深化闽台产业对接。  相似文献   

14.
ECFA时代福建制造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FA的签署是福建制造业发展历史性重要契机,关键在于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福建制造业发展离不开闽台产业合作和对接台湾制造业,尤其是要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5.
单玉丽 《亚太经济》2012,(4):124-129
ECFA和CEPA是两岸四地经济合作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对推动两岸四地经济发展与融合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然而,在世界经济前景日趋复杂的情势下,进一步推动两岸四地经济合作制度化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未来应在CEPA及ECFA制度框架下,针对重大问题协调机制、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产业分工以及人才流动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丰富合作内涵,从而推动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合作多赢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王庆  赵航  陈洪昭  林卿 《乡镇经济》2008,24(3):86-89
在推进闽台农业舍作纵深发展的过程当中,借鉴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福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构建闽台农业长效合作机制,提高福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闽台旅游产业化合作的前景是:大陆游客将占台湾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带动台湾经济的发展;台胞赴大陆旅游将为福建旅游的提升带来机遇。闽台旅游产业化合作的机制是建立闽台旅游产业合作联盟;重点在乡村旅游、旅游装备升级、旅游信息服务、旅游金融服务四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