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对调整高血压阴虚体质和降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根据纳入标准在社区选择轻中度高血压阴虚体质病人1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例;实验组采用中医食疗结合健康宣教,对照组仅给予健康宣教,干预时间4周。干预前后评价病人阴虚体质表现和血压变化。[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病人阴虚体质明显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其中舒张压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可调整高血压病人阴虚体质,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配合多潘立酮在口腔癌术后鼻饲病人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口腔癌术后鼻饲病人,按接受中医食疗与否区组随机化分为常规组、食疗组各25例,于术后第1日,常规组给予间断胃肠减压、管喂流质等基础护理,同时管喂多潘立酮;食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食欲、腹胀、胃潴留量以及首次大便时间。[结果]食疗组病人术后第2日~第7日食欲、腹胀程度以及胃潴留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首次大便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口腔癌术后鼻饲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应用中医食疗配合西医促胃动力药多潘立酮能更快更好地促进病人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阐述中医养生哲学是食疗养生的理论基础,探讨中医养生哲学指导下的食疗原则、传统中医食疗养生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海燕 《全科护理》2015,(10):956-957
阐述中医养生哲学是食疗养生的理论基础,探讨中医养生哲学指导下的食疗原则、传统中医食疗养生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刘梅  梁瑞梅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884-2884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运用中医食疗的理论,对住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食疗。44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经过10~20d住院治疗,均治愈出院。润肺食疗汤能增加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增强了呼吸道抵抗力。主题词:肺炎;病毒性;清热;润肺;食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对调整高血压阴虚体质和降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根据纳入标准在社区选择轻中度高血压阴虚体质病人1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例;实验组采用中医食疗结合健康宣教,对照组仅给予健康宣教.干预时间4周.干预前后评价病人阴虚体质表现和血压变化.[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病人阴虚体质明显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其中舒张压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可调整高血压病人阴虚体质,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7.
中医食疗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医食疗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及控制血压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按随机双盲对照设计,试验组48例采用中医食疗结合常规健康宣教;对照组37例为常规健康宣教,两组均干预前后12周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测量血压及记录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SF-36多个维度的均分增加(P(0.05或P<0.01),抗高血压药物减量人数多于对照组(P<0.001);但两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食疗在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早期治疗或延缓用药及改善生存质量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沈翠珍  周丹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07-1109,1112
目的观察中医食疗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社区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社区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食疗干预,干预时间8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呼吸功能。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各指标增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各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食疗干预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型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0-2010年中医食疗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0-2010年中医食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中医食疗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2000-2010年正式发表的中医食疗文献进行检索,并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所检索文献的年度变化、地区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及内容等指标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863篇,符合要求的共403篇,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论文主要来源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且以高等医学院校为主,发表期刊以中医药类期刊为主。中医食疗的基础实验是研究热点,但基金论文比较低(仅占7.2%)。结论亟须规范中医食疗的研究设计,提升论文质量;深化理论研究,重视基础实验;促进多学科合作研究,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以利于中医食疗学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917例血液病患中医食疗教育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根据患具体情况,将新入院、老年人、儿童和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进行个体式教育;将相同病种的患组成病组式教育;同一病区定期进行群体式教育。教育时,向患讲明食疗教育的目的、意义;在尊重患基础上因人而异;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为依据,按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寒热、虚实等原则,进行辨证施食。为了保证其实施和提高质量,要进行严格监控。结果:使患改变了以往单靠草药施治的模式;减少了药物用量和副作用,体现了整体护理模式的优越性,护士的知识价值有了新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食疗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7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1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常规饮食指导上辅以气阴两虚型食疗指导。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疾病维度和满意度维度方面。结论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在现代营养学饮食指导的基础上加入中医食疗思路,更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医食疗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另外高血压大多伴有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或并发症,这些疾病也都与饮食密切相关,而且这些疾病药物治疗时如不配合饮食治疗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中医食疗在高血压防治中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中医对食物的性能与属性的看法、中医食疗特色、饮食治疗原则、辨证施食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列举了一些中医食疗饮疗方与粥疗方,使食疗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饮食调护,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辨证施食、辨证施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倦现了药疗、食疗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干预对改善肾性水肿病人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对40例肾性水肿病人给予中医食疗干预3周,观察食疗干预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40例病人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及24 h尿蛋白食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疗方可以有效提高水肿病人的血清清蛋白水平,降低蛋白尿,改善病人的水肿症状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干预对改善肾性水肿病人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对40例肾性水肿病人给予中医食疗干预3周,观察食疗干预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40例病人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及24h尿蛋白食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疗方可以有效提高水肿病人的血清清蛋白水平,降低蛋白尿,改善病人的水肿症状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关食疗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家宰》。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的追求,食物疗法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均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结合中医食疗保健,做好冠心病患者的饮食保健对预防发病、延缓疾病进程、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1中医食疗保健基本原则1.1结合患者体质,辨证施食[1]中医食疗历来重视饮食的个体特异性,强调必须根据体质、年龄、性别等不同特点来配制膳食。人的体质有强弱,患病有寒、热、虚、实,食疗应遵循《内经》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运用中医食疗的理论,对住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食疗。44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经过10~20d住院治疗,均治愈出院。润肺食疗汤能增加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增强了呼吸道抵抗力。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药膳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骨伤科疾病,除了手法、药物、功能锻炼等外,饮食疗法如各种药膳、药酒及饮食 宜忌规定等在促进创伤病理过程的终止及生理功能的早日康复中也起重要作用。但对于如何 更好地继承并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骨伤食疗方法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笔者认为贯彻中医药学 理论与现代营养学观点的有机结合是继承并实施中医特色骨伤食疗的关键,以下略作探讨。1 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同中医其他疗法一样,中医骨伤科食疗必须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特别要遵循中医的阴 阳学说、藏象学说(皮肉筋骨学说)、三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辨证施食、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2年6月—2015年6月中医饮食干预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中医食疗、中医药膳以及中医饮食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12年6月—2015年6月正式发表的中医饮食、中医食疗、中医药膳类文献进行检索,并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所检索文献的年度、作者单位、地区分布、论文期刊、研究类型、基金支持等指标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511篇,符合纳入标准要求的共245篇,其中学位论文18篇,会议论文19篇,有基金支持的论文30篇;论文地区分布主要为经济较发达地区,且以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主,期刊分布较散,且以中医药类期刊为多。[结论]鼓励中医饮食干预,规范中医食疗药膳研究设计,注重科研投入支持,强化区域院校团队合作,深化理论研究,开展基础实验,积极提升论文质量,以促进中医食疗、中医药膳的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