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10月分娩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出血率的为8.0%(4/50)低于对照组的出血率22.0%(1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降低产妇心理压力,可减少产妇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具有有效改善对产后出血情况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血液透析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行动静脉内瘘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有78例动静脉内瘘功能良好,开放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良好患者数57例,开放率为6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透析期间出现内瘘闭塞9例(占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39例(占4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进行针对性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动静脉内瘘的开放率,预防动静脉内瘘因感染、动脉瘤等导致的阻塞,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1年8月住院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53例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预后及溃疡愈合情况,进而评价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为(5±1.8)天,对照组住院时间平均为(8±0.8)天,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预后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观察组溃疡愈合19例,愈合率70.37%,对照组溃疡愈合8例,愈合率30.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丛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与满意度的差异,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1)观察组剖宫率、产后出血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巨大儿率、妊高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2)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3)观察组各评分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糖尿病病人的治愈率和控制率,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用降糖药物,根据血糖情况增减药物剂量,不给予其他指导.干预组除按对照组方法用药外,还有计划地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在饮食、运动、药物疗法、血糖监测、健康教育等几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后血糖控制良好12例(60%),一般5例(25%),不良3例(15%),P<0.05.结论:单纯药物治疗,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患者必须结合多方面的干预知识进行预防和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分析在产科护理持续改进质量工作中对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和护患满意度产生的实际影响。方法:从2021年4月~2021年9月份前往本院产科待产初产妇中选定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自2021年7月份开始应用PDCA循环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2021年4月-6月)与干预后(2021年7月-9月)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士工作质量评分、初产妇负性情绪评分、ADL评分。数据分析:干预前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73.08%,干预后29.00%,干预后较干预前会阴侧切率有明显降低;干预前后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的压力评分(16.5±2.34)分、(22.79±2.01)分,综合素质(17.97±1.06)分、(22.67±2.24)分,助产技能(17.67±2.41)分、(21.73±1.00)分,自我成就感(17.07±1.62)分、(23.01±1.04)分;干预后评分更高;产妇SAS评分(52.68±2.68)分、(47.49±1.07)分,SDS评分(54.57±1.26)分、(48.57±0.83)分;干预后分数更低,ADL评分(76.68±2.74)分、(96.58...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中的作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56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28例)除常规护理方法外,由专人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和患者的服药依相比较,在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有效控制高血压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腹症的护理干预,以提高老年急腹症的治愈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08年6月一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腹症患者56例,根据护理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给予全方位护理,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焦虑、恐惧、等各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各因子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为88.57% (31/35),远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充分评估、分析和掌握老年人急腹症的特点,才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为其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护理要点及策略.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计194例肝移植病人,统计术后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104例(53.61%)病人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其中术后心功能不全48例(24.7%),心衰11例(5.7%),高血压39例(20.1%),心肌缺血性疾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塞)6例(3.1%).与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率为2.58%(5/194).对此104例病人进行严格监测,包括单位时间内液体平衡、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压、尿比重、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加强心血管系统体征的观察与护理,采取有效措施.结论:针对肝移植术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策略,可有效促进心血管并发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呼吸道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一2010年12月例我院择期全麻肺癌手术12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64例,干预组进行常规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及肺癌术后来护理,常规组在干预组的基础上采取呼吸道护理管理:术前心理护理及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胃肠减压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痰、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早期活动、术后气道管理、增强抵抗力、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室。结果:常规组肺部并发症25.00%、住院时间(17.45±3.23)天、护理满意87.50%;干预组分别为为10.94%、13.80±4.43天、97.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围术期实施呼吸道护理可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低、缩短住院时间短天、提高护理满意高(P〈0.05),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5月本院80例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下列护理干预:心理护理、饮食管理、行为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结果:两组患者干预随访时间3-6月,平均(4.78±1.78)月,干预前生活质量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近12年来56例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监测与护理经验的总结归纳。方法:对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转入ICU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初级复苏、高级生命支持、严密监测、精心护理,56例中存活25例(占44.64%),遗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7例(12.5%),自请出院8例(14.28%),死亡16例(占28.57%)。结论:及时有效的初级复苏、正规系统的高级生命支持、严密的监测、重视呼吸道的管理、遵循ICU患者心理护理原则、落实基础护理、注重安全管理等是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保证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方法,以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256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6例患者中,治愈172例(67.18%),好转43(16.79%)例,自动出院19(7.42%)例,植物状生存14(5.46%)例,病死8(3.12%)例.结论: 实施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及护理措施,可解除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呼吸道梗阻症状,改善脑缺氧及肺部感染,同时可进一步促进其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1月一2010年6月应用手术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80例,根据术前及术后是否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d和干预后7d,两组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降低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老年胆总管结石术后前后同时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住的50例老年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40例(占80.00%),好转8例(占16.00%),空腹血糖4.5 mmol/L~6.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3%~6.0%;行截肢手术2例,因严重感染死亡1例.结论:糖尿病足的预防关键是控制血糖、减少诱因、加强足部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加自我防护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代丽 《西部中医药》2012,25(11):99-100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调查整理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病历,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护理管理的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未进行管理,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部位分布情况比较,未经管理的患者呼吸道感染率显著高于护理管理患者(P〈0.05)。结论:实施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护理.方法:我院儿科2008年4月收治的1例KD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提出护理问题,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1例KD患儿痊愈.结论:对于KD患儿有效合理护理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孕妇个体化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前置胎盘孕妇98例,分为护理干预组(58例,24~33(26.3±3.1)岁)和对照组(40例,23~32(25.7±2.9)岁),护理干预组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利用利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相关参数异同.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疾病认知度、生活质量(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早产率、胎儿死亡率、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化护理干预是治疗前置胎盘孕妇较理想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