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阳能集热装置是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国内外学者对太阳能集热器的核心部件之一的真空管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工作原理并对部分影响集热器性能的性能指标、主要技术参数等进行探讨;其次分析了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再次讨论了热管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应用;最后从集热器结构、换热器内工质及性能参数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热管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CPC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肋片型、导热油犁两种CPC热管真宅管集热器的结构,并对集热器进行了传热分析,得出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方程.结果表明,导热油型CPC热管真李管集热器的效率明显高于肋片型CPC热管真空管集热器的效率,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热源的薄壁热管式真空管吸附集热器冷热联供系统,运用数值传热学的方法对真空管吸附集热器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计算,分析了在活性炭-甲醇工质对下,吸附剂导热系数、界面导热系数、密度、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等参数对该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与改进该系统的性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新型导热介质,主要介绍了集热装置的热性能实验方法,并着重对槽式跟踪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及分析,通过对槽式跟踪热管真空管集热器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导热油强化传热技术并结合热管技术,使得槽式跟踪太阳能集热器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可产压力2 MPa,温度达200℃以上的饱和蒸汽。  相似文献   

5.
针对川西红原地区的太阳能—水源热泵复合系统中的集热器倾斜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室外干球、太阳辐射量确定了红原地区的供暖期为10-4月,继而建立了太阳能—水源热泵系统的集热器侧的数学模型。结合系统模拟优化后得到适用于红原地区的最佳太阳能集热器倾角为55°,与当地纬度的差值为23°。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热泵是高效节能技术,两者有机结合应用既提高了太阳能集热器效率和热泵性能,又拓宽了应用范围,使其实用性大大增强。在介绍太阳能热泵系统的分类与工作原理基础上,概括了各类太阳能热泵的优缺点,总结了国内外该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非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集热器安装朝向和角度、热泵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拉林线车辆整备库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CO_2热泵复合采暖系统,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仿真平台,分析集热器面积、集热器聚光比、单位集热面积水箱容积与热泵设计容量等设计参数对复合采暖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综合评价指标CEI为目标优化设计参数,优化结果对高寒地区同类供暖工程参数的确定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传统的平板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集热工质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并转化为集热介质内能的新型集热器。从传热学角度,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因为减少了吸热表面到集热工质之间的传热损失而具有更高的集热性能。然而,传统的集热工质(如水、导热油、乙二醇等液体)对太阳光的吸收能力以及光热转换效率极其有限。近年来,纳米流体因其优异的传热性能和光学性能而被视为应用于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工质的最佳选择。本文介绍了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传热模型,列举了用于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各类具有代表性的纳米流体及其光热转换性能的相关研究,最后对纳米流体在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刘尧东  张燕平  万亮  高伟 《发电技术》2021,42(2):230-237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有限体积法,研究了Al2O3/Syltherm800导热油纳米流体作为传热介质时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集热器的性能,建立了真空管集热器的三维模型,进行了光学模拟和传热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在非均匀热流密度分布的情况下,研究了进口温度、进口流速等运行参数对采用纳米流体的槽式集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Al2O3体积分数的增加,槽式集热器的换热性能及热效率均有所提高;进口温度、进口流速等运行参数对集热器的传热性能影响很大,随着进口温度的上升和进口流速的减小,纳米流体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0.
毕月虹  陈林根 《制冷》1999,18(3):25-28
本文确定了“太阳能—土壤热源”热泵冬季供热交替运行方式下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和集热率, 由此为太阳能热泵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辅助热源应用的空气源热泵多能互补系统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有效途径,可以显著改善热泵系统的综合能效。本文编制专门的软件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多能互补系统进行分析,根据内置室外逐时干球温度、室外逐时水平地面太阳辐射量、建筑物逐时热负荷、热泵性能、出水温度和水箱、水泵等相关参数计算太阳能集热器表面最佳倾角、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多能互补系统的供暖季节逐时能耗、经济性及节能减排效益等,并对北京某居民建筑采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多能互补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本的热水器的使用和生产发展很快。目前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工厂约有20多家,其中有不少有名的大企业,如川崎重工、三菱、矢崎部品、日立化成、日本电气硝子公司。产品有平板式和玻璃真空管式两类。玻璃真空管集热器目前多用于集体单位的冷暖房。各工厂生产的真空集热管的尺寸不完全相同,一般长度为1400~2000毫米,最长的达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联合供暖装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能源开发与节能是解决能源短缺的两个关键途径,太阳能热泵(SAHP)系统因其突出的节能与环保特点而具有广泛和美好的前景.作者介绍了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联合供暖的实验装置,为了观察和测试系统和各部件的性能,对该装置进行了系统测试,获得了设计、安装和运行方面的资料,初步得出了若干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叙述真空管集热器用的太阳能高温选择性吸收膜氮氧化铝(AlN_xO_y)的制备及性能。采用金属铝单靶反应溅射,在铝基体上沉积吸收膜,其吸收率α_(HT)=0.94,热发射率ε_(310℃)=0.136。  相似文献   

15.
利用TRNEdit与宏编辑器,通过对TRNSYS软件空气源热泵模块蒸发器部件的数学模型优化,新建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模块,综合判断基于低温空气含湿量的太阳能蒸发集热器结霜除霜对于耦合热泵热水系统制热性能的影响。在太原地区典型气象年低温空气含湿量典型日工况下,相比同型号常规热泵热水系统,耦合热泵热水系统的平均COP_h提高7.7%,耗电量节省6.9%,具有较好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低温水源热泵辅助供暖系统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太阳能低温水源热泵辅助供暖系统可以在西藏地区充分发挥水源热泵和平板集热器的潜力,本文采用matlab的simulink仿真技术对该系统进行建模,通过模拟来预测该太阳能系统系统的运行情况,可以使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可以对该系统的动态特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最后利用本文建立的仿真程序对拉萨市某一实例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对于拉萨地区该系统运行的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17.
《现代材料动态》2010,(8):28-28,F0004
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中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和中温真空管集热器”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专家鉴定认为:这两项科技成果是我国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填补了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在150℃温区的技术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纳米科技》2011,(5):65-65
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可铺设在屋顶的太阳能制氢系统。该系统生产的氢气无明显杂质,在效率上也远高于传统技术,能让太阳能发挥更大的用途。新系统与传统太阳能集热器在外观上区别并不大,但实际上它主要由一系列镀有铝和氧化铝的真空管组成,一部分真空管中还填充有起催化剂作用的纳米颗粒。其反应物质主要为水和甲醇。与其他基于太阳能的系统一样,  相似文献   

19.
袁静珍 《硅谷》2013,(7):178-179
介绍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分类,阐述了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几种太阳能集热器的特点,有助于人们对太阳能集热器类型的选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常用生活热水系统形式的优缺点,针对济南市某宾馆使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制取生活热水,分析空气源热泵与太阳能系统承担热水负荷的比例。结果表明,在太阳能集热器承担60%负荷时该热水系统运行最经济。这对于宾馆热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