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提出一种多描述分层语音编码器. 该编码器基于正弦和等效矩形带宽(ERB)模型,将正弦和噪声模型参数根据能量大小进行适当分配以得到不同的描述和感知层,两个描述中任一描述内包含一个基本层和两个增强层. 该编码器结合了多描述编码(MDC)和分层编码的优点,能够提供稳定的传输质量和速率的自适应. 在有记忆和无记忆信道下对编码器性能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存在分组丢失的情况下,该编码器的性能优于相同速率下的其他编码器.  相似文献   

2.
智绪龙  张冬梅 《科技信息》2010,(35):J0064-J0065
由于受无线信道带宽的限制,现有编码技术不能很好的实现实时传输。在分析现有编码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小波变换分级编码算法。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测信道质量,采用小波变换的分级编码技术进行视频编码,在传输时自适应的改变视频传输编码层,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满足实时视频传输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多描述方法可将图像编码为多个独立的码流(描述),并通过不同的信道进行传输,因此能够解决不可靠信道传输时的丢包或差错问题.介绍了基于分块DCT的图像多描述编码,并在此基础上根据DCT系数的不同提出了2种多描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2种方法在单个描述和两个描述的重构图像中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并且所得到的2个描述之间具有...  相似文献   

4.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分级编码视频网络传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在丢包网络传输过程中,针对精细粒度分级编码(FGS)视频流存在的数据重要性差异,利用前向纠错编码(FEC)对视频流提供非均匀保护.考虑采用一致的信源信道联合统计率失真模型作为约束,根据信道的传输带宽和平均丢包率,联合优化信源编码码率和非均匀FEC编码码率的分配.该方法应用于丢包网络的视频传输,可以根据网络传输条件的变化,自适应地分配信道编码码率,提高信道带宽利用率,增强视频的传输质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的信道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视频传输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多描述正弦编码器(MDSC).该编码器基于正弦和等效矩形带宽(ERB)噪声模型,正弦参数按照奇数位和偶数位交织的方法分解到两个描述中, 而噪声参数经过分裂矢量量化后,索引分配到两个描述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编码器能够提供较高的传输稳定性和压缩效率.因为该编码器为无状态编码器,所以分组的丢失不会影响编码器状态的恢复,适合在互联网等不可靠且带宽受限的信道上传输语音信号.  相似文献   

6.
多描述编码是抗误码的一种技术,分层编码和速率控制结合起来可以根据信道情况来调节发送端的编码和发送速率,从而达到网络最优化,在一定带宽情况下得到具有最大清晰度的视频图像。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HEVC(high efficient video coding),提出一种改进的精细可分级编码方案.该方案的基本层采用HEVC的编码器,提高了基本层的编码效率;通过统计编码单元的分割方式,自适应找到图像中的细节区域;采用选择增强技术,提高细节区域的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编码方案能够精细匹配信道带宽的变化,且基本层与增强层相互独立,不会带来误差传递;利用HEVC编码单元的分割方式,可以自适应找到视频序列图像中的细节区域,对运动区域进行提升,视频图像的主观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航空通信中,传输控制技术直接影响网络的通信性能。基于优先级的传输控制机制能够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通信性能,但存在低优先级业务传输性能不佳以及带宽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结合绿色通信理论思想和可用带宽估计技术,提出"认知可用带宽"概念,设计基于认知可用带宽的传输控制机制,并采用多进制自适应调制技术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认知可用带宽的传输控制机制能够在保证高优先级业务时延的条件下改善低优先级业务的传输性能,并保证业务最大时延抖动小于0.02ms;同时,自适应调制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吞吐率提升3.26%。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衰落信道中存在的码间干扰和多径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低复杂度的自适应预编码方案.该方案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放置了预编码器和基于迫零算法的接收机,这样接收机在进行均衡译码的同时,将信道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发送端便可以随之选择发送子载波的数目以及预编码矩阵,完成自适应预编码.该方案可有效降低系统的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当误码率为10^-3时,在传输信道信息未知的情况下,该方案的信噪比比信道信息已知的基于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方案高1.3dB,且复杂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在无线视频传输环境端到端失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H.264视频流建立了一种新的端到端失真模型.在使用LDPC信道编码方式与该失真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到端失真优化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该方案根据当前无线信道的信噪比与信道带宽等状态信息,自适应地调节信源编码量化参数和信道编码码率,使端到端失真最小.实验结果表明,与固定码率编码相比,本文提出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可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显著提高视频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具有高容错能力的视频小波编码方法,把非平衡保护多描述技术引入提升小波视频编码.利用多描述编码的良好抗干扰性和差错掩盖能力,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运动估计3D提升小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以适应在不可靠网络中传输视频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在网络干扰严重以至于一个描述完全丢失时,本方法仍可获得较理想的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将MD-SPIHT方法推广应用于视频序列,提出了视频多描述编码与差错隐藏的联合抗误码算法,以提高视频传输的鲁棒性.该算法根据视频小波变换后的小波系数的时一空关系,先对小波系数进行分组,再分别对各组进行3D.SPIHT编码,即产生多个描述.多个描述通过多个独立的信道传输.每一描述的码流是完全嵌入式的,易于实现质量可分级编码.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描述较少时.首先根据接收到的若干描述重构低质量的视频,然后采用差错隐藏方法恢复丢失的子波树.对多个序列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实本文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视频传输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空时编码系统利用训练序列求解信道信息将导致频谱资源浪费和系统用户容量下降这一问题,提出了宏蜂窝体制下基站使用均匀线阵空时编码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上行空时信道盲估计算法.该算法构筑了蕴涵用户空时信道和波达方向的辅助矩阵,通过对该辅助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到了相应于每个用户的信号子空间,进而通过对该信号子空间进行奇异值分解实现了无需训练序列的空时信道的盲估计,节省了频带资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通过增加基站阵元数目使用户容量达到系统活动用户数的上限,并且信道估计的均方误差对用户数表现出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