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地信息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张福绥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著名的贝类养殖专家张福绥教授,为我国贝类分类、实验生物学、养殖及引种等方面研究作出卓越贡献,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值得水产界、海洋界祝贺。 (博闻)  相似文献   

2.
各地信息     
厦门大学海洋系李复雪教授最近(8月6日至13日)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参加“1997年太平洋海洋科学技术学术研讨会(简称‘PACON’)”、“海水养殖中生物技术的应用专题讨论会”和“1997年海岸海洋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暨天然产物与新药研究开发论坛(简称:SCORE’97)”等三个学术会议。李复雪教授在第三个会议上报告“中国近海头足类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1,(1)
<正>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坦利·科恩教授(Stanley N.Cohen)首次开发成功转基因技术。1983年,世界首例转基因植物--抗病毒转基因烟草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培育成功,标志着  相似文献   

4.
4月7-11日,“诺伟司水产研修班:水生动物饲料学”在泰国芭堤雅Pullman酒店开讲.作为筹办方,诺伟司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邀请了苏州大学教授叶元土,Naltech S.A.C.公司商务经理Dagoberto博士,泰国曼谷农业大学教授Orapint 博士,诺伟司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陶青燕博士四位讲师,为约30名来自中国国内饲料企业的配方师及负责人传授配方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的目的是对草鱼传统品系(长江原种)和改良品系(长江与珠江杂交)在生长和抗病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鱼改良品系较传统品系无论是在生长速度,还是成活率方面均有较大提高,经济效益也得以改善.现将该试验草鱼一龄鱼种养殖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据日本岩手县、福岛县、北海道等鲑鱼(俗称大马哈鱼)盛产区调查,在近10年里,鲑鱼体重逐渐减轻,产卵数逐渐减少,体重平均2公斤者占多数.北海道大学鱼类生态学教授井田先生对此作过详细调查.自  相似文献   

7.
6月2日,随着中山市泰山饲料有限公司(简称"泰山")新厂投产仪式的举行,广东粤海饲料集团(简称"粤海")终于在拥有约150万吨普通淡水鱼料的珠三角市场牢牢地开辟了一块根据地.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中山大学刘永坚教授与田丽霞教授等嘉宾、相关政府部门官员、多家饲料添加剂企业代表以及饲料客户等超500人见证了投产盛事.  相似文献   

8.
<正> 侯朝海教授(1895~1961)字宗卿,江苏无锡人.14岁到沪,就读于上海商务印书馆艺术学校3年.后考入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即吴淞水产学校),1917年毕业于第二届渔捞科.继而东渡日本留学,曾任日本中央气象台海洋  相似文献   

9.
<正>李桂峰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鱼类育种和鱼类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的科研工作。2017年4月,农业部公布了2016年的14个水产新品种,其中就有长珠杂交鳜(品种登记号:GS-02-003-2016)。据了解,该品种正是由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桂峰带领团队和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一起合作,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歺又鱼)属Hemiculter鱼类进行了核查,确认在苏联境内有两种:1)H.Leucisculus (Bas.),别尔格(1949)和尼科里斯基(1947、1956)认为,H.Leucisculus的同物异名之一是H.eigenmanni. 2)H.Lucidus (Dyb),别尔格和尼科里斯基认定H.Lucidus的同物异名之一是H.Leucisculus.依据这些种的同物异名,分布和主要特征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性状鉴别,推测H.Leucisculus  相似文献   

11.
正殷克东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2002年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生态学和生物海洋学,长期从事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环境及河口生态学研究,在浮游藻营养盐动力学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多项。担任国际科联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工作小组第一组长,联合国下属海洋污染科学(研究)专家组成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费鸿年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渔业科学家,被英国剑桥的国际传记中心(IBC)选入世界名人录,该书于1991年上半年出版。费鸿年教授被选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名人录和列入我国水产系统有特殊贡献的九位科学家之一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13.
(鱼旨)科鱼类的经济价值比较高,发展潜力比较大.目前(鱼旨)科鱼类(主要是石斑鱼)的商业养殖遍及整个亚洲地区,但是在过去比较长一段时期里一直依靠野生苗种和喂养杂鱼.近年来开发了一些(鱼旨)科鱼类苗种孵化技术,激发了人们从事(鱼旨)科鱼类养殖的兴趣.饲料在鱼类养殖成本中经常是最大的费用项目.虽然在(鱼旨)科鱼类食物方面杂鱼是养殖者的首选,但是其供应量有限并受季节变化的限制.目前对于(鱼旨)科鱼类营养需求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如果希望开发利用效能高和成本效益好的人工配合饲料,就必须抓紧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在现有(鱼旨)科鱼类营养需求信息的基础上,一些饲料公司生产了各种育苗和养成饲料.由于价格比较昂贵,适口性差,因此养殖者并没有很好地接受这些类型的饲料.为了加深对几种(鱼旨)科鱼类幼体营养需求的理解,开发更好的人工配合饲料,Gondol海水养殖研究所(GRIM)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各地信息     
我国著名海水鱼养殖专家雷霁霖教授呼吁工厂化养殖大菱鲆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自1992年引进我国以来,在黄海所以雷霁霖教授为主的课题组连续数年进行了引种、驯化、育苗和工厂化养成等全程试验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于1999年7月17日已通过了国家验收和鉴定,创造了利用地下井  相似文献   

15.
由中山大学、中国水产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简称世华会),于2004年9月5~9日在珠海召开。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教授,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上海水产大学校长潘迎捷教授,第三届世华会主席王道尊教授,著名鱼类营养学家、法国教育科学研究联合部水生生物学部鱼类营养学实验室主任S.J.Kaushik博士,美国农业部水产动物健康研究实验  相似文献   

16.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青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脂肪作为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来源是鱼类生长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鱼用配合饲料中不同种类脂肪及其含量多少对鱼类生长作用的研究开始较晚。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日趋增多。竹内(1978)米(1978、1985)分别阐述了脂肪和必需脂肪酸对淡水鱼和海水鱼的营养价值;渡道1(1976)等对鱼类的能量代谢进行了研究;T.C.Yu和O.Sinnhuber(1979)等研究了用牛油和鱼油作为银大麻哈鱼  相似文献   

17.
猪业信息     
《畜禽业》2006,(1)
技经会讯●2006年中国饲料生产成本与饲料安全控制技术研讨会2006年1月8日~10日将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2006年中国饲料生产成本与饲料安全控制技术研讨会”。会议由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学院)、饲料研究杂志社和饲料博览杂志社主办,中国农牧会展网承办.会议邀请江南大学金征宇教授、过世东教授、朱建平副教授、徐学明副教授、谢正军副教授,美国大豆协会程宗佳博士、刘焕龙博士以及国内知名设备生产企业技术专家曹康先生为主讲.会议主讲内容包括(1)挤压技术与饲料安全/(2)家禽饲料的安全生产技术/(3)饲料质量与成本控制技术/(4)饲料配方与饲…  相似文献   

18.
应国家水产总局邀请,美籍华裔鱼类生态学家王嘉生博士于十一月初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王嘉生先生1959年就学于国立台湾大学,获理学学士(水产生物学)。1968年在美国纽约州伊萨卡康奈尔大学,获哲学博士。他对浮游生物分类和鱼类早期生活史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王博士于10月22日抵达我国,先后参观了无锡亚太地区综合养鱼研究和培训中心、上海水产学院、国家水产总局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和有关水产养殖场,并拜会了上海水产学院院长朱元鼎教授和该  相似文献   

19.
不同加热条件下海螺足部质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鲜活和不同加热条件下(5、20、60 min)海螺足部的组织构造及其流变学特性的变化,并进行了质地剖面分析(TPA)和感官评定试验,为海螺深加工制品的开发及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组织构造变化采用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流变学特性参数和TPA通过质构仪测定,同时比较了TPA和感官评定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的加热处理对海螺足部的组织结构和流变学特征参数有明显影响.流变学特性与组织结构的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流变学特征参数表明鲜活海螺足部的肌肉具有硬度大、弹力和粘着性小的质地特点,而加热样品则是硬度小、弹力和粘着性大.海螺足部的热加工应以加热20 min为宜,时间太短或过长都无法给人以最佳的口感.TPA和感官评定在硬度(R=0.969 2)、弹性(R=0.927 2)和咀嚼性(R=0.854 2)方面呈显著相关性,在粘着性(R:0.794 5)方面也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水母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浮游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又称刺胞动物门(Cnidaria).水母可分为刺胞动物门(Cnidaria)的水螅水母(hydromedusae)、管水母(siphonophore)、钵水母(fscyphomedusae)、立方水母(cubomedusae)以及栉水母门(Ctenophora)的栉水母(ctenophore)五大类.水母兼有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我国水母产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目前已报道的水母大约有400种,在遗传、进化等方面有显著的研究价值.本文介绍了观赏水母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为今后水母和海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