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燕  王芳  高巧侠  余晓宇 《机械设计》2021,38(4):112-116
分析了变齿厚渐开线齿轮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啮合特性,设计制造了传动副减速器样机,搭建了传动精度试验台和电封闭传动性能试验台,进行了减速器样机的传动精度、传动效率及承载能力等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减速器样机传动精度的正反转传动误差分别为139.6"和257.2",样机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传动副减速器样机正反转的最大传动效率分别为66.84%和60.32%,均能达到油温平衡;传动副齿面接触斑点分布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平面内齿轮一次包络鼓形蜗杆传动是一种新型蜗杆传动,为了获得优良的啮合性能,其设计参数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微分几何和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建立传动副的啮合性能方程,提出一种在保证蜗杆强度和齿面不根切等的条件下,基于传动副宏微观啮合性能的多目标蜗杆参数优化设计方法。选用遗传算法进行计算求解并得出合理设计参数,与传统设计所得参数相比,由该组参数所形成的传动副具有更为优良啮合性能。以优化后设计参数制作样机并进行传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样机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较高的传动效率。研究工作为该传动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及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虚拟样机技术在液压传动设备设计上的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液压传动设备的功能需求、工作原理和结构框架,然后详细介绍了虚拟样机的模型建立、约束条件的设定方法等.最后对设计的液压传动装置进行强度和性能分析,并对运动过程进行仿真,为最终定型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东方红-120R履带式运输车静液压传动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东方红120R履带式运输车的结构特点、传动系的构成及控制原理,并以此为样机介绍了闭式静液压传动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形式。其中齿数少于10的少齿数齿轮是一种特殊齿轮,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设计理论和方法。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分析少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的方法除了物理样机试验外,在设计早期,虚拟样机技术是一种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方法。提出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设计的渐开线少齿数齿轮传动进行运动和动力性能分析,提高设计成功率的思想。通过建立精确的三维模型,设置仿真运行环境,仿真后分析,确保传动过程连续、平稳。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将优化理论引入到汽车传动系参数设计中,以汽车的燃料经济性为目标函数,以动力性能为约束条件,提出了汽车传动系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以实现汽车发动机与传动系的最佳匹配,达到充分发挥汽车整体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摆杆活齿传动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摆杆活齿传动的结构和传动原理,建立了以啮合效率为目标函数、主要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若干关键性能要求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数学模型,并对实际样机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对摆杆活齿传动的理论和实际应用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Pro/E的摆线钢球行星传动建模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Pro/E软件完成了摆线钢球行星传动数字样机的构建,并借助Pro/E软件的Mechanism模块,实现了该传动机构的动态仿真,提高了端面啮合摆线钢球行星传动的设计质量,为该精密传动物理样机设计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双导程精密蜗杆传动副的设计理论不完善及承载计算方法缺失等问题,基于空间啮合原理,建立双导程蜗杆传动副啮合几何学模型,提出了传动副几何参数设计及侧隙调整设计等方法;基于ISO/TS 14521并利用相对计算方法,建立了双导程蜗杆传动副的传动效率、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根断齿等承载计算模型;设计研制了双导程精密蜗杆传动副样机并开展了传动性能测试。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及样机性能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及承载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为双导程精密蜗杆传动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设计分析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建立混合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仿真模型的需要,研究了SolidWorks二次开发和接口的方法。利用尺寸驱动参数化建模的方式,对所选用的动力传动系各构件进行了实体建模,建立了其完整的仿真模型,为混合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的虚拟样机和仿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某型超宽、超重型工程车辆为研究对象,应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了该工程车辆前悬架及转向系统虚拟样机模型,以轮胎上下跳极限位时的主销转角为优化目标,对转向桥断开点进行DOE分析。通过计算实例,使转向车轮实际转角接近理论转角,转向梯形机构有较大的传动角,给出了求解双横臂式独立悬架转向梯形断开点以及转向梯形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据挖掘工具的机械产品概念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工具的产品概念设计模型 ,探讨了产品功能设计和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功能 结构映射。以机床传动系统为例 ,研究决策树算法的数据挖掘模型 ,并初步实现了产品概念设计过程的功能 结构映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重型矿用车自动换挡车速需要时刻适应不同环境路况的需求,提出了基于车辆负荷系数的换挡控制策略,对目前常用的以车速和油门开度为参数的动力性自动换挡控制策略进行了修正。以某32t矿用自卸车为研究对象,建立该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图解法求解出不同油门开度和车辆负荷系数下的最佳换挡车速点。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整车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换挡控制策略能自动适应车辆运行的多种工况,并可减少车辆自动挡位模式的设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粗糙集的数据挖掘技术在机械传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粗糙集理论应用到数据挖掘中来指导产品概念设计,并结合基于属性的概念爬升技术,设计了粗糙集理 论指导下参数简化的基本模型。最后将其应用到机械传动概念设计和智能解题系统中。机械传动设计中对设计参 数进行了化简,并对设计参数与传动方案实现了多层次的挖掘,获得了两者之间不同抽象层次的关系规则信息。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几年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现象,以及解决煤矿回采工作面实现自动开采的要求,就煤矿开采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以TMS320C6202 DSP为核心,结合无线传输系统通过对顶板破碎程度图像处理来控制采煤机动作的硬件设计,并且理论分析了顶板破碎图像处理的软件设计.同时,提出了图像处理的理论算法,Laplace二阶导数边缘检测算子很好的满足矿井下顶板破碎图像采集的环境,达到了通过顶板破碎程度的图像来控制采煤机及支架速度的目的,为地下操作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动力合成式混合传动系统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越的混合传动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开发的关键,直接决定整车各项性能的研究开发潜力。本文从动力合成系统自由度的角度分析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合成系统的合成方式与原理,分析当前几款经典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传动系统,并对各种动力合成方式各方面可表现出来的优略进行总结与对比分析,为车用混合传动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矿用防爆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制动频次高、制动力不足、车辆失速危险性高的安全隐患,从满足矿用车辆制动能量大、制动频次高,系统要求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单方便的工况出发,基于车速智能检测和自适应电液协调制动技术,设计了一套矿用车辆智能稳速联合制动电液系统,详细阐述了智能稳速联合制动电液系统的设计、选型,探讨了电液系统智能检测及协调控制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矿用车辆行驶速度的自适应智能控制,有效避免了车辆失速的发生,提高了矿用车辆驾驶员生命安全保障,降低车辆故障率,提升了煤矿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Automotive industry,as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has been rapidly developing in recent years.But proplems such as energy com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 posed at the same time.Electro-mechanical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 is considered one of avilable workarounds.It is brought forward a kind of design methods of dual-mode electro-mechanical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 rotational speed characteristics and dual-mode drive diagrams.With the motor operating behavior of running in four quadrants and the spe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mple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shing single planetary gear train,four kinds of dual-mode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scheme are designed.And the velocity,torque and power characteristics of one of the programs are analyzed.The magnitude of the electric split-flow pow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influences the system performance,so in the parameters matching design,it needs to reduce the power needs under the first mode of the motor.The motor,output rotational speed rang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mode switching point hav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design of the planetary gear set.The analysis method i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hybrid vehicles’ design.As the involved rotational speed and torque relationships are the natural contact of every part of transmission system,a theory basis of system program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9.
Optimization of hydro-mechanical power split transmissio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comfort, automation and drivability is pushing the driveline technology to ever complex solutions, such as power-shift 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Between these, the hydro-mechanical solution seems promising for heavy duty vehicle, due to the reliability and the capability of transferring high power. However, the double energy conversion occurring in the hydraulic branch of the transmission could lower excessively the total efficiency, highlighting the needs for a careful design of the whole system.In this work, the design of a 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s defin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which the objective function is the averag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while the design variables are the displacements of the two hydraulic machines and gear ratios of ordinary and planetary gears.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solved by a “direct search” algorithm based on the swarm method, which showed a good speed convergence and the ability to overcome local minima.The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will be applied to study the transmission of two vehicles: a 62 kW compact loader and a high power agricultural tractor.  相似文献   

20.
重点介绍了矿用车辆传动系统的Z、W布置型式,通过对振动过程中万向节安装角度的变化以及动力学特性分析计算,得到了传动系统的设计数据及安装条件,可作为具体研究工作的基础,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