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68例,其中常规肠道;住备组84例,不做肠道准备组84例,比较两组术前血糖、术中肠道培养加药敏、肠道清洁状况、术后第2日血糖、切口愈合状况等指标、结果两组肠道清洁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67例,乙级愈合10例,丙级愈合7例,对照组甲级愈合69例,乙级愈合9例,丙级愈合6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癌术前不做肠道准备不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胃肠道手术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实施预见性手术室护理措施,对比2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术中与术后情况、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甲级愈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8.18%(P0.05);研究组丙级愈合率为1.82%,低于对照组的14.55%(P0.05);2组乙级愈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手术室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保证手术切口愈合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速度,节省医疗费用,适于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肖代君 《妇幼护理》2024,4(5):1255-1257
【】目的 探析手术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胃肠道手术患者64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负性情绪评分等。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甲级愈合:23例;乙级愈合:8例;丙级愈合:1例,平均切口愈合时间:(8.69±0.79)d;对照组中,甲级愈合:12例,乙级愈合:15例,丙级愈合:5例,平均切口愈合时间:(11.62±1.45)d;观察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更好,愈合时间用时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共计出现1例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3%;对照组术后共计出现7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6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另外,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患者经手术室护理干预后,不仅会缩短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而且能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促进护理满意度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预防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胃肠道等腹部手术并符合肥胖标准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术后切口治疗组采用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外科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切口二次缝合率、切口愈合分级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率治疗组为3.3%,对照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切口二次缝合病例,对照组切口二次缝合3例(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分级治疗组甲级96.7%、乙级3.3%,对照组甲级83.3%、乙级6.7%、丙级10.0%,两组甲级、丙级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级切口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为(8.0±1.4)d,对照组为(12.0 ±1.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可减少肥胖患者腹部Ⅱ类切口术后感染率及二次缝合率,且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种备皮方法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探讨改良备皮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73例住院择期手术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术前晚2组患者术野皮肤均进行常规剃毛,肥皂液清洗,更换清洁病员服;术晨实验组用肥皂液清洗术野皮肤至水清,更换手术衣;对照组用5%碘伏消毒,灭菌棉垫包扎再更换手术衣.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术野皮肤常规消毒前后由专人在术野中心皮肤采样、送检培养.术后观察2组创口感染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术野皮肤常规消毒前的细菌培养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常规消毒后的细菌培养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创口均甲级愈合.结论 改良后的备皮方法与传统备皮方法相比会增加手术消毒前细菌数,但不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改良后的备皮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手术野不剃毛备皮与剃毛备皮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术日只清洁手术部位皮肤不剃毛备皮,对照组术日用一次性备皮刀剃除手术部位所有毛发备皮,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皮肤细菌培养结果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皮肤细菌培养结果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手术部位剃毛备皮不能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且不剃毛备皮法既能减轻患者不适和痛苦,还具有省时、省力、简便、快捷、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49例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对照组25例在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不放置引流管引流,观察组24例在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于脂肪层下方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7. 2±1. 2)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 5±2. 1) d (P 0. 05)。观察组愈合评级为甲级20例,乙级4例,丙级0例;对照组愈合评级为甲级14例,乙级7例,丙级4例。观察组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皮下脂肪层放置负压引流管能有效降低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愈合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赵琦  董菊  曲亚明 《护理学报》2014,(15):51-52
目的探讨不同备皮方法对耳科手术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的耳周备皮法满足患者需求。方法选择耳科行手术女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患侧耳周剃除头发备皮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备皮方法,即患侧耳周不剃除头发,按切口设计编发辫,消毒头发及头皮。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皮肤细菌培养结果;备皮时头皮损伤程度;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及术腔感染发生率;患者自我形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皮肤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两组头皮损伤、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我形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腔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耳科术前备皮方法,对耳科手术患者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不影响术前皮肤准备的质量,可降低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好,无头皮损伤且不剃除头发能满足患者的爱美需求,提高患者自我形象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女性患者开颅手术术中局部备皮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6例神经外科女性患者开颅手术进行局部备皮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后切口的观察和头部护理。结果患者备皮时间为3~6 min,术后均未放置引流管及未发生颅内感染,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神经外科女性患者开颅手术术中局部备皮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切口的观察和头部护理,能提高患者术后形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湿润皮簇内置术治疗Ⅲ度烧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Ⅲ度烧伤患者136个创面采用湿润皮簇内置术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指导;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湿润皮簇内置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结果:创面甲级愈合128个(94.1%),乙级愈合8个(5.9%),无丙级及丁级愈合.68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对湿润皮簇内置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术前备皮方法结合使用不同的手术膜对降低颅脑择期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颅脑择期开颅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9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试验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备皮方法,普通洗发水及皂液清洁头部后剃光头,手术切口粘贴普通手术膜;试验组改良其备皮方法,术前2日采用普通洗发水及含1.8%~2.2%葡萄糖酸氯已定皮肤消毒液每日清洁头部1次,行发型设计后局部去发,手术切口粘贴抗菌手术膜。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颅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医生、护士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备皮方法结合抗菌手术膜的应用可明显降低颅脑择期手术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减少术后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护理质量且不增加住院费用,简单安全、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洁悠神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行普外科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切口消毒和切口换药;观察组在切皮前、缝皮前和常规切口换药消毒后,均在距切口15cm处均匀喷洒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范围为切口周围5cm。对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和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切口丙级愈合率和甲、乙级愈合率分别为4.0%、2.0%和98.0%,对照组分别为18.0%、14.0%和86.0%,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丙级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甲、乙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洁悠神是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控制外科手术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是影响外科手术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会导致病程延长,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躯体痛苦和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死亡。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控制切口感染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1.临床资料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0月手术380例次,其中Ⅰ类切口220例,Ⅱ类切口156例,Ⅲ类切口4例,Ⅰ、Ⅱ类切口甲级愈合208例、乙级愈合12例,Ⅲ类切口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1例。以Ⅰ、Ⅱ类切口乙级愈合及Ⅲ类切口丙级愈合为感染判断标准,总感染率为3.4%。2.预防管理措施2.1.术前准备工作2.1.1.入院后护士要发挥与病人接触时间长的优势,详细了解病情,注意病人全身情…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69-347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及预防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髌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感染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率93.33%(56例)、感染率3.33%(2例)、护理满意度98.33%(59例),对照组分别为80.00%(48例)、、13.33%(8例和86.67%,两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甲级愈合率,减少感染,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普外科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1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愈合率、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丙级愈合率、乙级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非常满意度及总满意度分别为80.4%、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2%、81.5%(P0.01)。结论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术前护理、手术室管理、切口护理等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肠切口愈合效果以及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43例(愈合率71.66%),优于对照组切合甲级愈合22例(愈合率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率为3.34%,优于对照组的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恢复和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胃肠道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恢复和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观察组术后切口甲级和乙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丙级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24、48、72 h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腹痛时间、进食、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降低疼痛程度,促进早期恢复和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心脏介入性治疗术前备皮是否剃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脏介入性治疗术前备皮剃毛与不剃毛对术后穿刺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仅剪去可能影响手术操作的阴毛,术前2小时用1/2000的洗必泰溶液冲洗会阴部.对照组则常规剃去所有的阴毛及汗毛,术前用清水清洗会阴部.分别于手术消毒前及术后12小时在穿刺口处取样做细菌培养,并观察穿刺口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12小时细菌培养和术后穿刺口感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手术消毒前细菌培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脏介入性治疗术前备皮不剃毛不会增加穿刺口感染的机会,也不是影响穿刺口愈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手术在术前麻醉后局部小范围内进行备皮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神经内窥镜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术前麻醉后剃除切口周围直径约8cm范围的头发,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的备皮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体温变化、切口感染、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备皮方法病人术后体温升高、切口感染率、颅内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20)。结论 术前麻醉后进行局部小范围备皮可作为神经内窥 镜手术的常规备皮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手术后切除切缘皮下组织对开腹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进行开腹手术患者共489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5例,对照组244例,实验组开腹手术后进行切除切缘皮下组织操作,对照组开腹手术后采用负压吸引法缝合切口。观察两组切口感染的人数及比例,根据患者切口愈合情况计算并比较各自所占比率,计算两组拆线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两组的平均年龄、性别、病程、患病种类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的感染率和愈合率进行对比,实验组感染病例数为30例,感染率为12.24%,低于对照组感染病例数(76例)和感染率(31.15%);实验组的甲级愈合病例数为186例,甲级愈合率为75.92%,远高于对照组甲级愈合病例数(32例)和甲级愈合率(13.11%);实验组的乙级愈合病例数为29例,乙级愈合率为11.84%,低于对照组乙级愈合病例数(136例)和乙级愈合率(55.74%)。对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拆线时间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拆线时间为(6.9±1.2)d,短于对照组的拆线时间[(11.0±1.4)d];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11.4±1.7)d,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4.9±3.1)d]。结论切缘皮下组织切除能有效减少开腹手术患者感染概率,促进切口愈合,促进患者切口愈合程度,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