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都科技事业在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首都科技水平整体跃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人才集聚优势突出,已经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之一.文章回顾了北京科技事业的光辉历程,客观反映北京科技发展的特点,展望首都科技事业的未来,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科技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下,不断推进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投入效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必将推动首都科技事业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2.
孔村光 《今日科技》2010,(12):37-42
<正>科技创新先导区概念和内涵概念:科技创新先导区是指拥有领先的创新主体要素(创新机构、组织和人才)、非主体要素(环境、制度、政策、服务等)以及协调各要素间关系的特定经济区域。该区域同时应该成为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区、技术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2011,(8):56-56
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出台之后,各区县园区都在制定相关办法,石景山区率先推出了落实办法。分别是:设立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资金,从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科技金融发展、创意人才特区建设四个方面给予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支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一般支持总额不超过200万元;对区域产业转型提供支撑的重大项目,最高支持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相似文献   

4.
《太原科技》2012,(7):112-112
近日.太原市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先行先试推进会召开,会议下发《关于开展市级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工作的通知》,采取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制度先试、园区先行等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14,(3):9
<正>2014年宁波市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工作要点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宁波市情,着力推进八个重点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一、推进重大刨新大平台建设机制创新,加快建立高端刨新要素引进、集聚机制按照"创新驱动先行区、高端人才集聚区、新兴产业引领区、生态智慧新城区和全球领先、国内一流的新材料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全面启动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理顺新材料科技城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共享成果"的建  相似文献   

6.
郭霞 《华东科技》2011,(5):32-34
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说:"浦东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创新,是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为深入实施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率先研究、建设形成了科技企业信用互助担保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以创新的融资机制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仅2009年,就有飞凯光电等23家企业分别受惠于浦东科技企业信用互助、浦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和浦东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委托贷款,共计获得1亿元以上的融资支持。  相似文献   

7.
《科学管理研究》2022,(2):22-30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示范引领区,浦东新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主战场。浦东科技创新之路是上海科技创新之路的典型代表和微观缩影。开发开放30多年,浦东科技创新事业历经基础建设期(1990-1998年)、转型发展期(1999-2004年)、自主创新发展期(2005-2013年)和科创中心建设期(2014年至今)四个阶段,在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主体培育、创新氛围营造等方面构建起符合地区实际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框架基本形成,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新路子。浦东科技创新之路总体表现为以政府为先导、以企业为主体、不同创新主体广泛参与的外向型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呈现出开放性、外向性、政府先导型、渐进式跨越、高端化引领等特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次伟大实践,为后发地区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一批现成的、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未来浦东科技创新之路仍需持续发力,在提升科技创新的自主性、引领性和协同性方面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8.
吴锐 《安徽科技》2011,(12):43-45
区域创新以区域为整体、以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目的.通过依托区域科技创新实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协调区域间科技竞争与合作。实现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以及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经济发展现状的区域.由于在创新要素成熟度、  相似文献   

9.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城市科技功能国际化并形成全球影响力的过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般具有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前沿的聚集发生地、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战略性地位、适宜于创新创业的包容性文化等三大典型特征。东京、硅谷、纽约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政府引导、市场自发、都市复兴与全球网络4种发展模式。新时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着力点需要进一步聚焦于高质量创新要素与主体的集聚和城市创新生态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当前,中国面临严峻的"创新困境",主要表现为创新质量不高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首先指出从模仿过渡到创新是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随后从科技研发投入增长困境、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缺乏有效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困境、创新环境优化尚需时日、路径依赖难以突破等方面指出突破"创新困境"的主要障碍表现,进而从以强化区域创新活力为目标,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要素;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具有创新优势的产业集群;不断的提高创新效率,建设高水平的创新科技园区等方面分析了实现创新驱动的跨区域协同,最后从创新资金投入机制、集聚人才的培育机制、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等方面探究了优化创新驱动的四大机制。  相似文献   

11.
《科学管理研究》2017,(3):67-70
区域创新集聚对新兴产业成长具有较大的催生效应。研究了科技创新区域集聚三种类型知识集聚、服务中介集聚和创新成果产业化集聚及其对新兴产业的催化机制。实证检验支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人才是区域创新最重要的载体,对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有助于制定更好的政策以吸引人才,以及合理利用人才促进经济增长。在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建立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动因及经济后果模型,并运用中国2007~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薪酬水平对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作用不显著,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主要受创新活动和科研投入等创新环境的影响;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在两者关系中,创新绩效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杭州科技》2012,(1):57-58
2011年,临安市科技局实施“产学研合作年”和“成果转化年”活动,整合、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努力构筑临安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曾乐民 《广东科技》2014,(17):38-41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试验田,广东在科技体制改革上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率先建立科技工业园区,率先提出党政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率先建立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模式,制定全国第一个地方性技术市场条例、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和自主创新促进条例,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大量鲜活经验。  相似文献   

15.
2014年,浙江省新昌县被确立为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该县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昌路径"。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新昌县科技体制改革的路径,既是对先前经验进行的一次提炼,也是对之后实践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展望,旨在使创新体制机制更富活力,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驱动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背景下,苏州科技服务业面临重要转折,市政府提出以科技服务业聚集区——苏州科技广场开放式、枢纽型、综合性服务平台形成创新要素统筹整合、政府部门一站式服务、承接高端服务机构集聚三位一体功能。本文在分析苏州科技服务业现状及需求基础上,探讨以科技广场为核心、健全和优化科技服务网络、形成区县推进服务实体建设、市级加强统筹引导的功能层次错位、两级联通互动的体系格局。  相似文献   

17.
<正>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在一定区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在政府的参与调控下共同构成的一种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平台集聚区内优秀的科技创新资源,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构建完善的区域平台体系、提升平台创新能力,是实现区域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平台建设亦是政府实现科技创新服务职能转变的战略选择。平台作为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在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平台体系实现了政府通过"短、平、快"方式支持项目技术研究开发,与通过持续、稳定方式支持区域科技创新条件改善的有效结合,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特约主编:临安市科技局局长项永忠主编观点:近年来,临安市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积极打造科技智慧临安,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年"、"成果转化年"、"科技与产业融合年"等活动,突出抓好科技创新要素的整合、集聚工作,通过产学研活动、加速器建设、重视知识产权成果的确立等方式,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市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张蕊 《华东科技》2014,(1):70-72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需要金融的支持,同时也为金融体系健康发展拓展了空间。就全球产业革命而言,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从探索到创新自1993年成立时起,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就积极投身于浦东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中,建立了以资本为核心,包含资本、科技、人才和知识信息的四大功能服务平台。经过十几年的耕耘和探索,浦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已经在浦东科技投融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债权融资体系构建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离不开  相似文献   

20.
高文  吴达  毛涛 《天津科技》2011,38(2):78-79
"十一五"以来,天津滨海新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速聚集科技资源,努力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投入跃上新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R&D投入强度偏低、经费来源单一、科技产出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加大政府R&D投入力度,从源头保证R&D活动开展;建立健全新区科技统计制度,加强科技统计队伍建设;准确表述政府支持内容,规范科技项目统计;发挥新区先行先试的作用,改革科技统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