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用于心血管医疗的生物材料在血液接触性条件下必须具有抗血栓性、对抗生物降解性与抗感染性。目的:研制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新型植(介)入型聚合物材料(表面),从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的凝血及抗凝血涂层改性方面考察各种相应改性表面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方法:检索1983至2014年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biocompatibility,blood compatibility,biomedical materials,biomedical polymer materials",中文检索词为"生物相容性材料;血液相容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排除与研究目的相关性差及内容陈旧、重复的文献,保留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血液与植入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材料表面的抗凝血涂层改性两个方面的归纳分析,从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的凝血及抗凝血涂层改性方面考察了各种相应改性表面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研制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新型植(介)入型聚合物材料(表面)关键在于对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的凝血及抗凝血涂层改性以及对其相应生物相容性与内皮细胞相容性的研究。通过对心血管医疗用聚合物生物材料的种类与应用及其心血管医疗器件和可植入性软组织替代物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表面与本体的差别则将体现在从表面向本体延伸的很多层分子上,而2种主要因素决定了其包括本体/表面差异及表面相分离在内的本体/表面行为,即表面能和分子运动性。如果考虑到对本体-表面的组成差异的理解,则还必须追加另以附加决定因素,即各组分的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2.
背景:用于心血管医疗的生物材料在血液接触性条件下必须具有抗血栓性、对抗生物降解性与抗感染性。 目的:研制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新型植(介)入型聚合物材料(表面),从聚合物生物材料的表面构建与生物反应行为方面考察各种相应改性表面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 方法:检索1984至2013年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Biocompatibility, Blood compatibility, Biomedical Materials, Biomedical polymer materials”,中文检索词为“生物相容性材料;血液相容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 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蛋白质吸附、细胞黏附中的生物识别、凝血与纤溶过程中的酶催化作用“瀑布模型”,以及生物材料表面构建与蛋白质表面吸附行为4个方面的归纳分析,研制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新型植(介)入型聚合物材料(表面)关键在于对聚合物生物材料生物功能性表面的构建,以及对其相应生物相容性与内皮细胞相容性的研究。通过对聚合物生物材料种类与应用及其心血管医疗器件和可植入性软组织替代物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表面与本体的差别将体现在从表面向本体延伸的很多层分子上,而两种主要因素决定了其包括本体/表面差异及表面相分离在内的本体/表面行为,即表面能和分子运动性。如果考虑到对本体-表面组成差异的理解,还必须追加附加决定因素,即各组分的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3.
王向春 《中国临床康复》2011,(12):2233-2236
背景:骨软骨支架是用于承载细胞,供细胞黏附、生长、增殖、分化的载体。目的:总结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支架材料的应用进展及其生物替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关节软骨,生物材料,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neering,articular cartilage,scaffold material"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生物材料、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等相关的文章。以20篇文献为重点对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用的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讨论。结果与结论:天然软骨支架材料因其具有细胞识别信号,故生物相容性好,细胞黏附率高,但力学性能较差。有些人工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不理想、亲水性差、对细胞吸附不足,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支架利用不同生物材料的优点克制材料的局限性制备理想的复合支架,其混合比例、混合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尚无一种材料完全满足组织工程的要,通过材料制备技术的改进或将几种不同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会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软骨支架是用于承载细胞,供细胞黏附、生长、增殖、分化的载体.目的:总结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支架材料的应用进展及其生物替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关节软骨,生物材料,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 tissue enginneering,articular cartilage,scaffold material"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生物材料、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等相关的文章.以20篇文献为重点对运动性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用的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讨论.结果与结论:天然软骨支架材料因其具有细胞识别信号,故生物相容性好,细胞黏附率高,但力学性能较差.有些人工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不理想、亲水性差、对细胞吸附不足,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支架利用不同生物材料的优点克制材料的局限性制备理想的复合支架,其混合比例、混合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尚无一种材料完全满足组织工程的要,通过材料制备技术的改进或将几种不同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会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硅橡胶与聚氨酯医用材料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聚氨酯和硅橡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力学性能、易成型加工、性能可控等优点.因此,研究聚氨酯和硅橡胶在医疗器械和人体器官设计有重要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国外"EI,SCI,CA,Science Direct(Elsevier)"等数据库的文章,检索词"Silicon rubber,polyurethane,medical material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995-01/2006-05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硅橡胶、聚氨酯,医用材料",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硅橡胶和聚氨酯方面的研究.②有关医用橡胶器械和人体器官设计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22篇有关医用橡胶材料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6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硅橡胶及聚氨酯的结构性能硅橡胶是以高分子量的线型聚有机硅氧烷为基础,添加特定组分,加工后,制成具有一定强度和伸长率的橡胶态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是由软链段和硬链段交替镶嵌组成的、含有许多-NHCOO-基团的极性高聚物,可以合成具有血液相溶性和生物相溶性的医用高分子材料.②医用胶塞、胶管及其他橡胶制品研究综合了医疗药剂密封包装胶塞的弹性、耐水、耐油、耐寒性、耐药物及耐消毒灭菌处理研究;对针刺后仍能保持原有的密闭性和气密性的研究等.③国外用于人体器官研究包括骨折修复材料,颅骨、脑膜、鼻梁、耳廓、下颌、气管、泪道栓、肺薄膜、心瓣、胃肠、腹膜、阴茎、指关节、肌腱、膝盖膜、皮肤和乳房等研究及设计.结论硅橡胶、聚氨酯医用材料研究,使人们能够设计和制造出价格低廉的人造器官和医疗器械,使更多的医用材料投入临床应用,以满足广?沣大患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的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1990-01/2006-12有关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方面的文章,检索词“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ElsevierScienceE-journals1990-01/2006-12有关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方面的文章,检索词“nerve,tissueengineering,biomaterial,biocompatibility”,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方面的相关文献,开始查找全文。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文献。对剩余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内容。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献168篇,72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0篇有关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方面的文献用于综述。资料综合: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可分为体外和体内两个方面。体外评价即利用生物材料与细胞共培养,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测定细胞的活力和凋亡等反映细胞的细胞毒性。体内评价最常用大鼠坐骨神经模型,通过普通和免疫组化染色、血液指标检测、器官病理切片等反映生物材料体内局部和整体的相容性。目前,生物相容性评价以短期为主,而其长期评价也是必须的。结论:在常用方法的基础上,一些新的方法逐渐被运用到周围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上。对于各种评价方法的“性价比”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以建立一套基本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临床康复》2010,(8):1458-1458
1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改进和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以及生物材料分子相容性评价新方法研究。今后对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①生物医用材料对组织、器官的全面生理影响;②降解材料在体内的代谢过程;③生物医用材料对细胞、组织、器官间的信息传递、基因调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支架种类及材料学特点与支架置入后的补体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血管支架材料学特点及补体反应与支架置入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以"脑血管支架,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再狭窄,补体反应"为中文检索词;以"rebrovascular disease,stent,therapy,complement"为英文检索词,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2000-01/2008-12有关脑血管支架材料学特点与支架置入后补体反应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及Meta分析类文章.以24篇文献为主重点探讨了脑血管支架材料学特点及补体反应与支架置入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金属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较差,聚合物支架、涂层支架和药物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较好.脑血管支架作为治疗颅内外血管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可降低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但支架置入后的并发症如再狭窄等问题严重阻碍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免疫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生物材料对补体系统也有明显的影响.结论:选用合适的生物医用材料,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可明显降低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但要注意脑血管支架置入过程中以及置入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给予积极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研制新的生物医用材料,同时检测补体系统相关指标,将会提高脑血管支架置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中国临床康复》2011,(8):1498-1498
1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改进和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以及生物材料分子相容性评价新方法研究。2组织工程材料:研究具有全面生理功能的人工器官、组织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镁合金支架的涂层可改善支架的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目的:综述镁合金心血管支架表面高分子涂层材料的特点及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至2010年Elsevier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有关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镁合金表面改性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镁合金常用的涂覆高分子材料有胶原蛋白、壳聚糖、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有机化合物转化膜、聚氨酯。这些高分子材料均具有好的生物性能,作为镁合金的涂层可以改善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延缓镁合金的降解时间。但有机物与镁合金之间的结合强度主要依靠物理机械力和化学键合,物理机械力不能够满足要求,必须要对镁合金表面和有机物进行处理,应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使镁合金与有机物之间产生化学键合,从而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1.
背景:壳聚糖与胶原联合可更有效地止血。目的:评价胶原/壳聚糖止血敷料的材料学性能及应用于外科伤口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生物材料,止血敷料,纱布,胶原/壳聚糖,生物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biomaterial;hemostatic material;bioresorbable material;hemostasis effect;hemostatic mechanism"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06与生物敷料、胶原/壳聚糖止血材料在伤口或创面止血过程中应用相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壳聚糖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广谱抑菌、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及止血,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与组织相容性,可用于指端损伤和肉芽创面的治疗,如制成伤口敷料、可吸收缝线、止血材料、防粘连剂、药物缓释及组织工程支架,用于平战时伤口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背景: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具有可吸收、细胞毒性小及硬度可调性的特点,符合作为人工硬脊膜材料的基本条件。但由于PLGA的表面缺乏功能性基团,生物相容性难以达到满意的要求。目的:通过加入Ⅰ型胶原和壳聚糖对PLGA进行表面改性,观察其作为人工硬脊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5/12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多孔PLGA膜由济南岱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Ⅰ型胶原蛋白由美国Sigma公司提供,壳聚糖由上海其胜生物制剂医疗器械公司提供,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细胞所提供。方法:制作多孔PLGA膜、PLGA/Ⅰ型胶原复合膜(简称PG膜)、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9∶1)复合膜(简称PGC9∶1膜)、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5∶5)复合膜(简称PGC5∶5膜)。主要观察指标:各膜接触角、吸水率测定。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1,3,7d后纤维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毒性。结果:接触角分别为:PG膜0.05)。第3,7天,多孔PLGA膜与PG膜、PGC9∶1膜各组间,PGC9∶1膜与PGC5∶5膜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GC9∶1膜可进一步改善复合膜的细胞黏附及增殖,PGC5∶5膜可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结论:PLGA膜的表面复合Ⅰ型胶原和壳聚糖可提高复合膜的生物相容性;PLGA/Ⅰ型胶原/壳聚糖(9∶1)复合膜在生物相容性方面基本符合人工硬脊膜的材料要求。  相似文献   

13.
余丕军  陈炜 《中国临床康复》2011,(42):7897-7901
背景: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组织细胞相容性而成为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热点。目的:总结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进展。方法:以"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collagen/chitosan、compound Nanofiber membrane、collagen/chitosan compound nanofiber membrane、development of research" 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3-01/2010-05关于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的相关文章,对53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将胶原蛋白/壳聚糖共混,在不同条件下交联,其共混复合物在力学性能方面较单一的胶原蛋白有一定的改善,其共混膜可以作为较小软骨缺损的修复的支架材料。研究证实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很好的组织细胞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文章从胶原蛋白和壳聚糖单一生物材料的缺陷性、复合纤维膜的优势及其在生物医药工程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一种壳聚糖抗菌喷膜剂的毒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毒性试验方法,对该制剂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该壳聚糖制剂为一种抗菌喷膜制剂,其有效成分为含质量分数1%壳聚糖。该抗菌喷膜对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细胞毒性均为0级。在新西兰家兔的阴道使用该抗菌喷膜黏膜后发现黏膜有轻微充血,组织病理学观察到血管充血程度较强,刺激指数为1.44,属极轻刺激性。该抗菌喷膜对豚鼠完整皮肤无致红斑和水肿反应,属不致敏级。结论该抗菌喷膜无体外细胞毒作用,对试验动物完整皮肤无致敏性,但对动物阴道黏膜有极轻度刺激性,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赵广建  赵耀 《中国临床康复》2011,(25):4679-4682
背景:组织工程支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不同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特点各异,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感染、再狭窄是临床上面临的难点与重要研究课题。目的:文章综述了不同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特点和生物相容性等的研究进展,以便寻找临床最佳的生物材料支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2-01/2010-12关于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相容性,感染,再狭窄"或"Tissue engineering,stents,compatibility,infection,restenosi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血管支架的特点和生物相容性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天然材料包含有生物信息(如特殊的氨基酸序列),可促进细胞吸附或使细胞保留分化功能,人工合成材料的优点是它们的强度、降解速度、微结构和渗透性均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控制;若生物材料和高分子可降解材料相结合,将两者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构建成一种复合基质,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便能更好地满足血管组织工程的要求,构建出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化血管。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壳聚糖是惟一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碱性、带有正电荷的天然多糖,其生物相容性是决定这些应用价值的关键。目的:综述了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包括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11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壳聚糖作为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与人体组织相匹配所需要的力学相容性,被逐渐应用于人工皮肤、手术缝合线、眼科修复、人工骨骼、牙齿修复、肿瘤治疗等方面。但壳聚糖的促凝血作用使其血液相容性很差,目前很多研究关注于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改善其血液相容性,扩展其在生物医学工程上的应用领域,使其更加安全有效地与人体心血管系统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17.
背景:组织工程支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不同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特点各异,植入后的生物相容性、感染、再狭窄是临床上面临的难点与重要研究课题.目的:文章综述了不同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特点和生物相容性等的研究进展,以便寻找临床最佳的生物材料支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2-01/2010-12关于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相容性,感染,再狭窄"或"Tissue engineering,stents,compatibility,infection,restenosi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血管支架的特点和生物相容性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天然材料包含有生物信息(如特殊的氨基酸序列),可促进细胞吸附或使细胞保留分化功能,人工合成材料的优点是它们的强度、降解速度、微结构和渗透性均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控制;若生物材料和高分子可降解材料相结合,将两者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构建成一种复合基质,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便能更好地满足血管组织工程的要求,构建出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化血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所提取的猪软骨II型胶原进行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评价其作为医用生物材料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溶血性试验及体外软骨细胞相容性等试验进行检测。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和溶血性试验的结果均呈阴性。体外软骨细胞相容性试验:软骨细胞能增殖及传代,且前6代的细胞基本都能呈原代的形态特点,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代数的增加,成纤维状细胞才出现并逐渐增多。而且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有大量糖胺多糖合成,传代的代数越多,软骨细胞合成糖胺多糖的能力也愈弱。结论猪软骨Ⅱ型胶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可以安全使用的医用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支架:特点与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前景.方法:以"组织工程,组织工程血管,干细胞,细胞因子,支架材料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tissue engineering blood vessel,intravascular stent"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血管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0篇文献为主重点讨论了组织工程血管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结果:血管脱细胞基质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支架材料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基于纤维蛋白制成的支架,不但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较高的亲和性,而且能促进血管生成、组织修复.明胶无抗原性,生物相容性好,可完全生物降解,可以实现支架自身的"血管化".天然生物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都存在一定不足,将两者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构建成一种复合基质,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构建出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纳米修饰技术有望被应用于下一代组织工程化血管移植.结论:组织工程血管近年来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很理想的血管支架材料.虽然现在天然生物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物理机械性能并不能很好地符合支架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新材料的出现,来更好的满足组织化血管支架的要求,达到修复和重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表明,戴用金属烤瓷冠后,牙龈和牙周出现的局部组织不良反应与口腔烤瓷合金修复体的金属元素释放有关。目的:总结分析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及贵金属烤瓷合金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细胞代谢及其在分子水平的研究机制。方法:检索1990-01/2012-01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与金属烤瓷合金材料对细胞正常生理代谢及细胞免疫学影响的相关研究。英文检索词为"dental casting alloys,biocompatibility,cytotoxicity,cytokines",中文检索词为"烤瓷合金,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细胞因子"。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本文无关及内容重复的研究,共保留其中的39篇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临床5种常用的烤瓷合金的细胞毒性大小依次为:镍铬合金、钛合金、钴铬合金、钯基合金、金合金。贵金属烤瓷合金除了拥有优越的机械性能、抗变色和耐腐蚀性能以及优良的加工应用性还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金合金的遗传毒性性能优于镍铬合金、钛合金和钴铬合金,是具有良好生物学性能的牙科烤瓷合金材料。非贵金属烤瓷合金中Co-Cr-Mo生物安全性最高,Ni-Cr-Be生物安全性最低,而Ni-Cr介于两者之间。贵金属烤瓷合金的金瓷结合力比非贵金属烤瓷合金的金瓷结合力高,不易出现崩瓷现象。金层可利用自身的弹性屈服来缓解界面应力的破坏从而分散聚集的内应力相应地增强金瓷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