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3月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慢性骨髓炎37例,男31例,女6例,年龄21~65(42.7±6.2)岁。清创前后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指导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及相应类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待感染控制后,取出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局部植骨治疗及更换内固定,直接缝合创口或行皮瓣移植。结果本组31例患者获得随访,6例患者失访,随访时间为9~24(17.2±2.3)个月。所有患者均应用2次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植骨愈合良好,其中27例重新植入内固定,29例行皮瓣移植覆盖创口,8例直接缝合创口。所有创口均愈合良好,局部无明显炎症复发迹象。结论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3年以来采用灌注引流法治疗骨髓炎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4~62岁。急性骨髓炎21例,慢性骨髓炎33例,病程4个月~9年。术前X线检查均有死骨,细菌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者36例,占67%。灌注引流治疗时间19~50d,平均28.4d。本组手术均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急性骨髓炎采用切开脓肿,骨质钻孔、开窗充分减压引流。慢性骨  相似文献   

3.
四肢创伤早期处理不当可造成肌腱、骨外露 ,继发性骨髓炎 ,久之出现局部瘢痕、窦道、死骨和脓腔等 ,临床处理比较棘手。笔者自 1990年以来采用轴型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四肢感染创面82例 ,取得良好效果。临 床 资 料本组男 6 8例 ,女 14例 ;年龄 19~ 71岁。早期软组织缺损伴感染 5例 ,晚期慢性溃疡、瘢痕、肌腱及骨外露 6 9例 ,继发性骨髓炎 8例。创面部位 :前臂及手部皮肤缺损 12例 ;膝部及小腿皮肤缺损5 4例 ;足踝部及足跟部皮肤缺损 16例。组织瓣类型 :胸壁皮瓣 2例 ,髂腹股沟部皮瓣 10例 ,前臂逆行岛状皮瓣 5例 ,示指背侧皮瓣 4例 ,…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抗感染活性骨(ARBX)Ⅰ期植骨治疗尺桡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11月~2007年9月ARBXⅠ期植骨并获得16个月以上系统随访的尺桡骨慢性骨髓炎8例(10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6~63个月,平均31个月。8例10处ARBX植骨中除1例残留骨不连,其余7例(9处)骨髓炎完全治愈:感染彻底控制无复发,骨不连、骨缺损获得骨修复。结论 ARBX具有高效诱导成骨活性和强效抗感染能力,在病灶彻底清除的基础上,能Ⅰ期植骨有效治疗尺桡骨慢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5.
作者介绍了使用高分辨率US对临床疑及骨髓炎、软组织脓肿或蜂窝织炎的10例患者作的US探查,年龄16~67岁。使用5Hz探头,对最大压痛区及正常侧作纵横扫查。5例US有异常发现,其中3例紧靠骨处有异常液体积聚,骨与液体间无软组织,经骨扫描(2例)及X线随访(1例)证实为骨髓炎;另2例US异常表现为骨外液体积聚者,在液体与骨之间有不等量软组织分隔,US导向抽吸1例为单纯浆液,1例为软组织脓肿,骨扫描均无骨髓炎。5例US所见正常,4/5骨扫描阴性,出院诊断为蜂窝织炎;另一例为镰状细胞病伴骨梗死。作者指出,软组织或骨周围有液体积聚均为异常表现,如US显示液体紧靠骨(即无软组织分开),便提示为骨源性异常液体积聚,是急性骨髓炎的佐证,也符合其病理改变。由于持续性渗出反应及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多种腓肠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伴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选择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8年6月,对16例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骨外露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骨质缺损较多行Ⅰ期或Ⅱ期植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分别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腓肠肌内外侧头联合肌皮瓣、腓肠肌内或外侧头肌瓣加植皮,术后常规滴注引流进行治疗。男14例,女2例,年龄17~59岁。皮瓣面积6 cm×4 cm~18 cm×9 cm。结果随访6~24月,全部转移皮瓣一期存活。Ⅰ期植骨2例,Ⅱ期植骨4例1,例慢性骨髓炎复发,植骨失败,经3次清创后感染治愈;其余病例感染均未复发,植骨愈合好,植骨愈合时间3.4~6.7月,平均4.6个月。结论腓肠肌肌皮瓣具有血供丰富、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重要血管等特点。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并骨与软组织缺损,既可以改善病灶局部血液循环、又可以进行创面覆盖,同时还可以进行滴注引流,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费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开放植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慢性跟骨骨髓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伤口感染甚至并发慢性跟骨骨髓炎已不少见,治疗非常困难。1996—2006年我科收治跟骨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伴溃疡瘘管或皮肤缺损患者11例,采用病灶清除,Ⅰ期或Ⅱ期自体髂骨开放植骨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77例松毛虫病骨关节损害。年龄自7岁至60岁。男性22例,女性55例。主要X线表现: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膜反应,关节面破坏,关节腔变窄。本组病例未见死骨。本病应与骨关节结核及慢性骨髓炎鉴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曾以不同名称发表了骨膜性及硬化性反应为特征的锁骨病变。例如,致密性骨炎、亚急性及慢性对称性骨髓炎、锁骨复发性骨增生及胸骨锁骨骨增生。文内7例致密性骨炎皆为7—15岁的女孩,初发症状都是锁骨内侧部疼痛性肿胀,血沉都快。3例具多发骨病灶者中2例白血球增高,骨骼及血液的细菌培养阴性。组织学检查为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最突出的X 线表现是锁骨胸骨端增大,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验证抗感染活性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Ⅰ期同步植骨治疗成人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在获得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军内临床试用研究许可的基础上,将ARBX用于临床Ⅰ期同步植骨治疗成人创伤性骨髓炎40例,对其中获得12个月以上系统随访的27例患者(ARBX植骨部位29处)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 随访时间12~63个月,平均26个月.27例患者(29处骨髓炎)有22例(24处)骨髓炎完全治愈:感染彻底控制无复发,骨不连、骨缺损获得骨修复;有2例骨髓炎治愈无复发,但残留骨不连;有3例骨髓炎未治愈或复发.本组29处创伤性骨髓炎有26处感染控制且无复发,其感染治愈率为89.7%;有24处既感染控制无复发又完成骨修复,其完全治愈率为82.8%.结论 ARBX具有高效诱导成骨活性和强效抗感染能力,是Ⅰ期植骨治疗成人创伤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战伤慢性骨髓炎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肢伤占战伤的 6 0 %~ 70 % ,其中骨折为 5 0 % ,骨折在战后晚期发生慢性骨髓炎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统计为2 9 .1% ,抗美援朝战争为 2 7.8%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为 15 .1% [1 ,2 ] 。故战伤后并发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病 ,过去对其治疗比较困难。然而 ,笔者于 1979年对 86例慢性骨髓炎的伤员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后 ,经 5~ 10年随访 ,无一例复发。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情况 :86例皆为男性 ,年龄18~ 36岁 ,平均 19岁。枪伤 2 5例 ,炸伤6 1例 ,病程为伤后 3个月~ 1年半 ,平均4个月。术前X线片皆诊断为慢性骨髓炎 ,有死骨或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期持续闭合灌洗、二期万古霉素硫酸钙植入(和)皮瓣移植治疗创伤性骨髓炎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7月—2016年1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骨髓炎有完整资料的141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性121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3.7岁(27~73岁);病程4周~19个月,平均9.3个月。其中胫骨95例(合并腓骨9例),股骨19例,跟骨15例,肱骨6例,尺骨、桡骨及髂骨各2例。创面细菌培养阳性126例,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占57.1%(72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占35.7%(45例),混合感染占7.2%(9例)。合并软组织缺损需行皮瓣移植61例(胫骨57,跟骨3例,尺骨1例)。结果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8.7个月,持续闭合灌洗治疗时间2~4周,平均2.8周;其中5例术后由于引流不畅更换1次VSD。硫酸钙人工骨4周开始吸收,8周完全吸收。术后3周拆线时,甲类愈合107例(75.9%),乙类愈合34例(24.1%),甲类+乙类愈合100%。结论彻底清创、消灭死腔、持续有效的灌洗结合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髓炎骨感染,方法简单,效果良好,避免了全身给药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但其治疗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3.
开放性跟骨骨折的早期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性跟骨骨折的早期规范化治疗,以期降低骨髓炎、下肢截肢的发生率.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开放性跟骨骨折16例17处,其男12例13处,女4例4处;平均年龄31岁.应用规范化治疗:伤后急诊手术清创,大量等渗盐水、过氧化氢、碘伏冲洗.根据全身情况及骨折类型分别进行Ⅰ期手法整复石膏托外固定和Ⅰ期多克氏针经皮固定.待软组织消肿后,经外侧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本组患者未截肢;伤口浅表感染、深部感染及骨髓炎各1例;伤口延迟愈合及足底皮肤坏死各1例.结论 早期规范化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伤口感染率,从而预防骨髓炎的发生,并为Ⅱ期手术处理骨折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发型先天性梅毒的骨骼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较完整的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5例,均经血清学诊断并摄四肢长骨X线片。结果:5例均有骨骼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四肢长骨干骺端炎、骨膜炎及骨髓炎。4例有干骺端炎征象,主要表现为临时钙化带下方出现透亮影及临时钙化带增宽;3例干骺端骨质破坏、碎裂、局部骨质缺损形成"猫咬征";骨膜炎3例,主要表现为葱皮样骨膜反应增厚,呈层状或平行线状,与骨的长轴平行,以骨干两端较为显著;骨干、骨髓炎3例,表现为斑点状、虫蚀状破坏,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2例软组织肿胀。结论:X线检查能明确诊断并确定骨梅毒的范围及程度。干骺端炎、骨膜炎、骨髓炎为骨梅毒的特征X线征象。  相似文献   

15.
化脓性骨髓炎9例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土兴 《放射学实践》2003,18(5):334-334
病例资料 搜集 9例化脓性骨髓炎(急性 4例 ,慢性 5例 )的CT扫描资料 ,旨在评价CT在化脓性骨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而确诊 ,其中胫骨上端 2例 ,胫骨中段 1例 ,股骨上端 1例。分别在起病后第 1 0、1 2、1 5、1 6天作CT扫描 ,表现为周围软组织肿胀、骨髓腔内密度增高和骨膜反应 (图1 )。 5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均有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史 ,其中 2例经手术进一步证实。发病部位 :腓骨中段 1例 ,胫骨上端 2例 ,胫骨下端 1例 ,股骨中段 1例。CT表现为骨外形增粗、骨皮质增厚、骨髓…  相似文献   

16.
在中医学中慢性骨髓炎被称为"附骨疽",其病程长,反复发作,是骨科的疑难病之一。我院自1997年起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分别采用滋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托里排脓、扶正补虚,给予中药口服和外敷,结合手术清创、死骨摘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足量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77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对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778例中,男602例,女176例;年龄8~68岁,平均32.6岁;患病部位:胫腓骨328例,股骨244例,足骨90例,尺桡骨36例,胸骨16例,肱骨14例,手骨12例,颅骨10例,脊柱10例,其他18例。患病时间在1年以内者248例,2~5年者334例,6~10年者154例,11~15年者  相似文献   

17.
严重的胫腓骨骨折,多因高能量暴力 (如交通事故、机器意外伤等 )造成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且伴有软组织严重挫伤,污染。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发生率高,采用骨折内固定治疗,容易发生感染甚至骨髓炎,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我院自 2000—2004年采用腓骨内固定加开窗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11例,通过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本组 11例均为软组织损伤的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男 7例,女 4例,年龄 16 ~65岁,平均 36. 5岁。交通事故伤 6例,机器碾压伤 3例,重物砸伤 2例。骨折位置:上段 2例,中段 3例;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脉式冲洗结合局部应用万古霉素磷酸钙骨水泥(CPC)链珠治疗长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8年8月,病灶清除碘复原液浸泡后盐水脉式反复冲洗,然后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局部应用治疗慢性骨髓炎30例(股骨19例,胫骨11例),随访其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24月,平均11.5月。除1例随访11个月因车祸死亡,27例效果优良,2例复发,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碘复浸泡盐水脉式冲洗结合局部应用万古霉素磷酸钙骨水泥链珠治疗长骨慢性骨髓炎治疗长骨慢性骨髓炎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髓腔超扩Ⅰ期植骨封闭治疗全骨干骨髓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全骨干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3例患者股骨(8例)或胫骨(5例)全骨干骨髓炎采用髓腔超扩Ⅰ期植骨封闭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2例治疗成功。1例失败。结论 髓腔超扩植骨封闭方法治疗全骨干骨髓炎是可行的,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清创后Ⅰ期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清创后Ⅰ期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远期效果.方法 1999年3月-2003年5月,79例(28例骨不连)慢性骨髓炎患者接受清创后Ⅰ期自体、同种异体或混合骨移植治疗.随访时间60~111个月,平均77个月.结果 79例患者中,6例(8%)患者感染复发,其中自体骨移植2例,异体骨移植3例,混合骨移植1例.三种植骨方法感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骨不连患者,27例(96%)感染治愈并获得骨愈合,其中自体骨移植(23例)和异体骨移植(2例)均获得骨愈合,无感染复发;混合骨移植3例,2例骨愈合,1例感染复发伴骨不连.结论 清创后Ⅰ期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以获得90%以上的感染治愈率及骨愈合率,感染复发多在术后1年内,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