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55例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术后随访3月~8年.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尿道损伤135例,膀胱颈部损伤18例.腺体残留1例,轻度尿失禁10例.术后IPSS平均4.5分,生活质量评分0~2分,最大尿流率15.5~22.5ml/s.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治疗BPH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1瓜P)与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Madigan)的护理,提高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方法将264例前列腺体积大于80mI。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62例,采用TuRP。B组102例采用Madigan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痉挛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尿流率、残余尿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术后最大尿流率及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住院时间、IPSS评分、残余尿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adigan是理想的开放手术方法,术后患者易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前列腺摘除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6例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患者按不同术式分成3组;传统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组。在传统术式基础上加盲扎前列腺动脉组和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组,并比较3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Madigan前列腺术式组在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在3种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式中,Madigan前列腺术式的临床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对手术操作要点及适应症进行讨论。方法 术前留置尿管后作CT检查,了解尿道走向。术中通过改变前列腺包膜切口,扩大术野,以利于手术操作完全、简单、准确。结果 12例尿道保留完整,术中出血平均210mL,均未输血,手术时间平均92min,术后随访1-3mo,IPSS由术前平均24分降至术后平均4分。结论 改良Madigan术能同时处理膀胱内的病变,中叶增生的患同样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adigan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12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Madigan术;术后随访5个月~5年。结果本组126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结论Madigan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保留尿道的前列腺除术,术后出血少.无尿道狭窄等并发症,1990年Dixo氏等首次行Madigan前列腺除术。我院1992年4月至1997年8月采用Madigan木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7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毕海波  徐彪  毕海霞 《新医学》2006,37(3):183-184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尿道的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Madigan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plasia,肿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BPH患者采用以保留尿道的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madigan术)为基础,在膀胱、前列腺间沟远侧交锁缝合两排横线结扎前列腺静脉丛,紧靠膀眈颈部切除前列腺的改良术式.结果:手术时间70~16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60~200 mL,平均100 mL,未输血.术后住院8~14日,平均10日.术后随诊1~2.5年,疗效优22例(42%),良30例(58%).无发生远期并发症.结论:改良Madigan术治疗BPH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从1999年6月-2002年1月我院对61例Ⅲ、Ⅵ度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其中对伴中叶增生、膀胱经石≤3.0cm者采用膀胱颈“T”形切开,以切除过多的膀胱颈后唇粘膜及取石。结果:61例手术腺体切除彻底,术后恢复快。随访6个月-3年,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该术式对Ⅲ、Ⅳ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较为理想的开放性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手术方法在农村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本组采用改良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258例。结果:258例手术患者术后引流均通畅,无前列腺窝再出血,拨管后无尿失禁及排尿困难症状。结论:开放性改良术式在预防术后再出血、尿失禁和尿道狭窄方面均取得了满意效果,而且在农村基层医院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19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其中14例为增生腺体残留(均发生于TURP术后),5例为膀胱颈挛缩(2例发生于TURP术后,3例发生于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无复发性前列腺增生症。所有患者经尿道膀胱镜检初诊及术后病检确诊。分析原因,认为腺体残留及膀胱颈挛缩是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与技术及经验有关,并就预防、诊治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2年12月对13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改良millin前列腺切除手术.其手术要点为前列腺摘除后将膀胱颈部粘膜拉下覆盖缝合于前列腺窝内壁。结果:手术时间50~135min.平均81.5min.术中出血50~750mL平均失血量为150mL.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70.5g。平均6.5d,全部病例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108例获术后随防3~25月,IPSS自术前平均26.8分下降至4.5分.QOL自平均4.5分降至1.2分.平均最大尿流率自术前6.8mL/s升至18.6mL/s.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 该改良术式尽量保留了尿道粘膜的完整、止血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Madigan切除与经尿道电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adigan切除术(MPC)与经尿道电气化术(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BPH患者16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MPC(61例)和TUVP(105例)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IMPC组较TUVP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长(105±15VS51±16min,P〈0.05),术中出血量多(118±32vs85±45mL,P〈0.05),两组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住院期间)发生率分别为39.3%、13.3%。差异显著(P〈0.05)。[结论]MPC和TUVP疗效相似,TUVP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良性前列腺增生癌患者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术后尿失禁的影响因素、预防措施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将415例患者分为2组:197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21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术前行相关尿流动力学检查,术后2组患者行1个月,6个月,12个月追踪随访。结果:80%以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合并膀胱功能改变,术后尿失禁患者均发生于失代偿的患者。结论: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因素是多方面,膀胱功能障碍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术前评估患者的膀胱和括约肌功能,合理把握手术时机,争取在膀胱代偿期解决梗阻,可以减少术后尿失禁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原因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5年2月-2007年10月对114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实施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观察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情况,并分析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52例发生膀胱痉挛(占45.6%),其中由膀胱自身因素或神经系统因素所致26例(占50.O%),血块梗阻引流管所致19例(占36.5%),冷刺激所致4例(占7.7%),气囊过大压迫所致2例(占3.8%),手术中损伤膀胱黏膜所致1例(占1.9%)。结论对患者做好术前后心理护理,减轻焦虑因素引起的膀胱痉挛;术后保持膀胱引流通畅,做好管道引流护理,并配合中医技术护理,可预防、减轻、缓解和控制膀胱痉挛发作,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4种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对性功能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4种不同术式治疗患前列腺增生症(BPH)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61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58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除术(SPPC)42例及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PC)39例的BPH患进行9个月的追踪观察,总结其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及逆行射精发生率。结果:TURP与TVP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是12%(5/42)和8%(3/40),逆行射精发生率分别是54%和51%;SPPC与MPC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是10%(3/30)和7%(2/29),逆行射精发生率分别是48%和11%。结论:治疗BPH患的4种术式在勃起功能方面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而在逆行射精方面,MPC术式要明显优于TURP、TVP及SPPC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45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58~76岁,前列腺重量为24~72.4 g,采用开放手术治疗20例,前列腺汽化电切(TURP)治疗25例,20例患者术前口服抗生素1~2周,31例术前口服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均排尿通畅,15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术前口服抗生素和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术中行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以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预防膀胱痉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和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现象的现状。方法对258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1月内患者进行尿失禁发生情况调查,对发生尿失禁患者用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调查漏尿量、漏尿频率、对日常生活影响,同时调查漏尿持续时间及术后发生尿失禁时间。结果 35例术后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3.57%;35例患者在术后2~21d发生尿失禁,漏尿持续时间1~28d,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4~11分,平均(7.25±3.26)分,65.71%患者为少量漏尿,54.28%患者每天漏尿1次,65.71%患者未能到达厕所就会有尿液漏出。结论尿失禁是前列腺增生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尿失禁以漏尿持续时间1周内、漏尿量少、漏尿频率1次/d为主,日常生活影响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