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北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南、北五味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对南、北五味子进行系统提取,观察各组分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及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结果:南、北五味子的醚提物和醇提物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结论:南、北五味子镇静、催眠有效成分主要分布于醚提物和醇提物中;南、北五味子相比,北五味子的镇静作用稍好,而催眠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金线莲多糖提取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影响.方法 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直接睡眠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上和阈下剂量睡眠实验,观察金线莲多糖提取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金线莲多糖提取物能够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及缩短其睡眠潜伏期、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小鼠入睡只数及睡眠发生率,且无直接睡眠作用.结论 金线莲多糖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五味子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制备五味子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不同工艺提取物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观察不同提取物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致小鼠入睡只数和阈上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北五味子醇提取物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分别为151.29 mg·g~(-1)、41.61 mg·g~(-1)、142.20 mg·g~(-1);水提取物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分别为57.27 mg·g~(-1)、11.09 mg·g~(-1)、39.29 mg·g~(-1)。五味子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均可以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镇静催眠作用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醇提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只数(P0.05),水提高剂量组和醇提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可以明显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P0.05)。结论:五味子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镇静催眠作用,且醇提取物的效果优于水提取物。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与镇静催眠作用有正相关性,是北五味子具备镇静催眠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无花果叶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无花果叶提取物的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进行研究。方法:灌胃给予无花果叶提取物,观察其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作用以及对抗尼可刹米所致的小鼠惊厥反应的影响。结果:无花果叶提取物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的只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减少惊厥小鼠的死亡只数。结论:无花果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和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安神宁胶囊对小鼠镇静、催眠和失血性贫血的影响。方法:观察安神宁胶囊对小鼠自主活动情况、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对小鼠失血前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安神宁胶囊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缩短阈上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潜伏期及延长睡眠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入睡动物只数,升高失血性贫血小鼠外周血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论:安神宁胶囊具有镇静、催眠和补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对肝郁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30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酸枣仁汤大中小剂量组、安定组6组,每组50只。①小鼠自发活动实验:记录给药30min后小鼠2min内的自发活动次数;②闽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采用30mg/kg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记录戊巴比妥钠注射后15min内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达1min以上的鼠数;③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采用50mg,/kg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记录小鼠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结果:加味酸枣仁汤能明显减少肝郁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阁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肝郁小鼠睡眠只数,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肝郁小鼠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结论:加味酸枣仁汤对肝郁小鼠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桑椹补脑膏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片1.25 mg·kg-1组、桑椹补脑膏组(1.3、2.6、3.9 g·kg-1),连续灌胃给药14 d,通过小鼠自主活动试验、增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试验和协同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试验,观察桑椹补脑膏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桑椹补脑膏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率,缩短戊巴比妥钠小鼠的入睡潜伏期,延长其睡眠时间。结论:桑椹补脑膏对小鼠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益脑胶囊的镇静催眠药理作用进行初探。方法:采用小鼠自主活动仪观察并记录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及小鼠站立次数;采用腹腔注射阈剂量戊巴比妥钠,观察小鼠入睡潜伏期(从注射戊巴比妥钠到入睡的时间),睡眠时间(从入睡到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采用腹腔注射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观察各组小鼠入睡动物数,并计算入睡率。结果:大剂量益脑胶囊可显著减少正常小鼠10min内自主活动次数,中剂量益脑胶囊可明显减少活动次数;中、小剂量益脑胶囊组和抗脑衰胶囊组可显著减少小鼠10min内站立次数。大、中剂量益脑胶囊对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潜伏期有明显协同作用;大剂量益脑胶囊对小鼠睡眠时间与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有显著协同作用,中、小剂量益脑胶囊对睡眠时间有明显协同作用。大剂量益脑胶囊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有显著协同作用,中剂量益脑胶囊与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明显协同作用,小剂量益脑胶囊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仅有相同趋势。结论:益脑胶囊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缬草西番莲水提物的镇静催眠作用并确定其活性部位及分析其有效剂量。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缬草西番莲水提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直接镇静催眠作用、及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缬草西番莲水提物能显著增加小鼠睡眠率,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缩短入睡潜伏期,显著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率。结论:缬草西番莲水提物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是其镇静催眠活性的有效组分。  相似文献   

10.
天麻止眩颗粒的镇静催眠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桂梅  陈宝田  胡琼力 《广东医学》2007,28(10):1599-1600
目的 研究天麻止眩颗粒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 采用天麻止眩颗粒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潜伏期和时间的影响及对网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作用的影响,研究受试药的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天麻止眩颗粒可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引起的小鼠入睡率.结论 天麻止眩颗粒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1.
酸枣仁总生物碱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考察酸枣仁总生物碱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镇静催眠观察对小鼠自主活动,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睡眠作用的影响。结果:酸枣仁总生物碱(25~100mg/kg)灌胃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显著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动物数。结论:提示生物碱为酸枣仁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2.
王键  陈婧 《医学教育探索》2012,27(4):360-362
目的 研究无糖型宁心安神糖浆(SNAS)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 采用自主活动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上催眠剂量试验、睡眠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试验,每个试验均选择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安神补脑液组,蔗糖型宁心安神糖浆组,SNAS高、中、低剂量(100、50、25 mL/kg)组,观察SNAS对小鼠的镇静和催眠作用。结果 SNAS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数量,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缩短入睡潜伏期。结论 无糖型宁心安神糖浆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精舒眠颗粒对小鼠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作用以及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对小鼠自助活动的影响利用光电计数法观察;对催眠作用利用戊巴比妥钠阈上(下)剂量睡眠诱导实验观察;抗惊厥效果利用尼可刹米诱导小鼠阵挛性,强直性惊厥观察;急性毒理采用灌胃最大耐受量法,观察并记录14天,本实验用天麻灵芝合剂进行了平行对照实验。结果黄精舒眠颗粒具有协同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产生睡眠效果,诱导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小鼠睡眠并延长小鼠的睡眠,降低睡眠潜伏期;黄精舒眠颗粒可明显延长尼可刹米导致的惊厥潜伏期并降低其致死率。结论黄精舒眠颗粒具有一定的催眠,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麦冬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自主活动记录法、协同阈剂量及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法。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麦冬大剂量组、艾司唑仑组和复方组均能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并能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协同阈剂量的睡眠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麦冬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猫豆中的非左旋多巴组分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为猫豆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小鼠自主活动法、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法、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法和抗硝酸士的宁致惊厥实验法,观察猫豆中非左旋多巴组分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结果猫豆非左旋多巴组分在750mg/kg和1 000mg/kg剂量能减少小鼠活动路程(P<0.01或P<0.05);1 000mg/kg和1 250mg/kg能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小鼠只数(P<0.05),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P<0.05或P<0.01);1 250mg/kg能延长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和死亡时间(P<0.05)。结论猫豆中非左旋多巴组分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出酸枣仁汤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17组,每组10只,每日1次灌胃给药7d,观察酸枣仁汤及其挥发油、脂肪油、多糖、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其它部位对小鼠自主活动和对阈下、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睡眠动物数和睡眠时间的影响,并考察各供试物对小鼠血清NO、NOS含量及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以地西泮进行平行对照实验。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脂肪油、挥发油、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酸枣仁汤组能使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均明显减少;挥发油、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酸枣仁汤组能显著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入睡小鼠只数;脂肪油、挥发油、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能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酸枣仁汤组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阈剂量小鼠的睡眠时间。结论酸枣仁汤中脂肪油、挥发油、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均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氯仿部位仅具有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石仙桃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石仙桃的镇静和催眠作用。方法:观察石仙桃提取液对小鼠自发活动、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影响及其对小鼠电惊厥的影响。结果:石仙桃提取液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增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且呈剂量依耐性。结论:石仙桃提取液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复方五味子安睡胶囊对改善小鼠睡眠的效果。方法以0. 225 g/(kg·BW)、0. 450 g/(kg·BW)和1. 350 g/(kg·BW)给予小鼠连续灌胃复方五味子安睡胶囊水溶液30 d后,采用直接睡眠试验、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期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诱导催眠试验、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试验,观察复方五味子安睡胶囊对小鼠睡眠的影响。结果复方五味子安睡胶囊能够缩短巴比妥钠催眠小鼠的入睡潜伏期(F=2. 988,P <0. 05)、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小鼠的睡眠时间(F=3. 737,P <0. 05)。结论复方五味子安睡胶囊具有改善小鼠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石仙桃的镇静和催眠作用。方法 观察石仙桃提取液对小鼠自发活动,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阈下催眼剂量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及对小鼠电惊厥的影响。结果 石仙桃提液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时间,增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且呈剂理依耐性。结论 石仙桃提取液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丝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eniculaceum Bunge)的镇静催眠活性,探讨其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丝叶唐松草制成粉末、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分别灌胃给药,观察记录对小鼠自主活动及协同戊巴比妥钠小鼠入睡率、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丝叶唐松草粉末、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均显示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其中乙醇提取物使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粉末及水提物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叶唐松草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但其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尚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