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4月—2009年3月内科老年患者90例,分析和总结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尿路感染率为27.8%,例次感染率为30%.高龄、导尿、医源性操作不当、长期卧床、小便失禁、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诸多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对策有助于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为尿路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宁波市康宁医院2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对发生尿路感染患者危险因素病及原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有41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19.52%,分别取清洁中段尿培养后分离出5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23%;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每日饮水量<2000ml、每日户外活动<1h、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留置导尿管、长期卧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抑郁症状控制差是导致老年抑郁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每日饮水量<2000ml、抑郁症状控制差、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留置导尿管、长期卧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是导致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老年抑郁症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与患者生活习惯、长期卧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抑郁症状控制差、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针对老年抑郁症尿路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做好相关防治工作,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尿毒症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28例DN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尿路感染与非尿路感染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被调查的128例DN尿毒症患者中,有35例(27.3%)患者合并尿路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血红蛋白、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应用抗菌药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55岁、性别女与留置导尿管。结论:DN尿毒症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对高危人群需加强监控,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9月医院收治的1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并发尿路感染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导尿操作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尿路感染发病率与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血糖水平、病程、导尿操作显著相关。结论:针对高危人群及发生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率,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更有效的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方法选择2010~2012年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87例,根据年龄是否大于或等于60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以及致病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症状不典型,血糖水平和慢性并发症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的致病菌均以大肠杆菌为主。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血糖水平高、有慢性并发症、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比非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应积极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同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48例(观察组)和非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48例(对照组)的病历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尿检转阴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尿检转阴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是影响尿路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应对其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尿毒症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方法。力法研究对象是本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DN尿毒症患者,一共收治患者80例。分析尿路感染和非尿路感染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并对研究数据实施单因素与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找到导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收治的80例DN尿毒症患者中,有20例患者合并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概率为25.00%,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血红蛋白、住院时间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超过55岁、女性患者和留置导尿管。结论DN尿毒症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且很复杂,对于具有发生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患者要加强重视,并积极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处理。  相似文献   

8.
陈国芳 《吉林医学》2010,31(18):2866-2866
目的:总结引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原因,并对感染症状进行统计分类,为今后的治疗工作记录资料和积累经验。方法:收集9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并分析引发尿路感染的病菌种类以及感染途径,归纳出感染后患者的身体症状。结果:绝大多数老年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大肠埃希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能够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细菌种类较多,其感染途径也是多样的,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症状及早展开治疗。  相似文献   

9.
潘召英 《吉林医学》2012,(34):7470-7471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简称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从而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31例和非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31例的临床表现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无尿路感染的31例与并发尿路感染的31例的临床生化等实验室结果的比较。结果:并发尿路感染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无尿路感染患者(P<0.0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和同期非糖尿病患者并发尿感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程明显长(P<0.05)、无(膀胱刺激)症状性尿感发生率高(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根据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探讨临床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临床治疗中发生尿路感染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尿路感染常见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留置导尿管、肾炎等。结论:临床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主要是肾炎、糖尿病。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易容易引起感染,临床只有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对减少尿路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科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6例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坠床/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的原因。结果:6例患者坠床/跌倒与患者年龄、自我认知缺乏、家庭支持因素、环境因素、服用药物和护士责任心不强等因素相关。结论:应提高护士对患者跌倒的预测能力,提供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从而降低老年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糖尿病(DM)患者尿路感染的状况和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措施.方法 对老年女性DM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老年DM并发尿路感染与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侵入性操作呈正相关;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占60.60%.结论 老年女性DM患者尿路感染率高,应予以重视.应积极控制原发病,加强泌尿系统的保护,特别注意具有侵入性插管的护理,是预防老年女性DM尿路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36例,调查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36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发生尿路感染53例,占38.9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间歇导尿次数多、尿管留置时间长、膀胱冲洗频率高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针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品管圈法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我们对近年来我科收治的100例在住院期间有跌倒风险的老年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对于该类风险的认知情况、18名我科护理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的认知情况和2012年在我科发生跌倒的5例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找到了导致我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同时,我们在我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了品管圈法,以预防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结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导致我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包括年轻护士观察病情不到位、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不到位、对跌倒的相关知识宣教不够和老年人爱穿易致滑倒的泡沫底鞋等。通过在我科的护理工作中使用品管圈法,我科2013年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率仅为2%,远远低于以往的水平。结论:用品管圈法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效果好,操作简单。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致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生尿路感染及无感染患者在性别、年龄、患者及家属留置导尿知识、膀胱冲洗、预防应用抗生素、留置导尿管时间等的差异。结果80例患者发生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20例(25.00%),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尿路感染因素包括:女性、年龄≥60岁、留置导尿知识认知度差、预防应用抗生素、留置导尿管时间≥10 d (OR值分别3.78,3.34,2.97,2.67,4.12)(P〈0.05),与是否进行膀胱冲洗无统计学差异(P&gt;0.05)。结论影响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因素复杂,管理好老年患者,加强女性患者尿管护理,尽可能缩短留置时间,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强化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可以有效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0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留置导尿管时间、卧床时间、低蛋白血症和是否使用抗生素是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导尿管留置时间是主要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和护理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9):134-137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宁波市康宁医院2015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住院的670 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感染率,观察发生尿路感染患者的尿路临床特征,分析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56 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23.28%;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共分离出132 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89 株占67.42%;患者年龄、住院天数、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生活自理能力、合并基础疾病、留置导尿管是发生阿尔茨海默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与患者高龄、病程长、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生活自理能力、留置导尿管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阿尔茨海默病尿路感染的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查找留置导尿中尿路感染发生的原因,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3月~2002年2月在我科住院并行留置导尿的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措施,152例患者中有57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37.5%,低于我科既往的发生率46.6%(P<0.05)。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适应症,严格无菌操作,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预防留置导尿感染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老年糖尿病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1例老年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80例痊愈,21例好转,后者出院后继续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1周后,尿常规检查恢复正常。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蛋白质和糖代谢紊乱,降低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所以出现尿路感染的几率较高,临床上在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在纠正营养不良和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再给予抗生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王桂双  袁鸿羽 《吉林医学》2010,(35):6590-6591
目的:总结老年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方法:100例老年男性患者,经尿道外口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g,施行尿道黏膜表面麻醉后行留置导尿。结果:一次留置导尿成功96例,4例插管困难。4例尿道机械性损伤,3例尿路感染。结论:掌握正确的导尿方法,可以提高导尿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