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目的:探讨γδ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检测17例正常人群和4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及亚群的表达情况。以TCRγδ单克隆抗体固相法体外选择性扩增获得17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10例正常人群外周血TCRγδ细胞系。测定γδT细胞毒活性。用正常人群γδT细胞系与异体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以1:5、1:10比例共同培养48小时,活动期SLE患者PMBC作对照孔,观察γδT细胞系对活动期SLE患者PMBC活化和凋亡、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SLE患者的γδT细胞及亚群数量明显减少(P〈0.05)。IL-2可显著增强γδ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正常人γδT细胞系与异体SLE活动期患者PMBC细胞共同培养,共同培养二组SLE患者PMBC的CD69表达和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共同培养二组培养上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γδT细胞数及亚群较正常人群明显下降,γδT细胞对SLE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和活化具有抑制性作用,并使IL-10分泌水平升高,表明γδT细胞在SLE发病中具有保护性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血T细胞抗原受体γδT细胞Vδ1与Vδ2亚群在HIV/AIDS疾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55例HIV/AIDS患者、20例结核病患者以及21例正常健康对照的γδT细胞及其亚群Vδ1与Vδ2细胞的数量进行检测。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HIV/AIDS组的外周血TCR γδ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HIV感染组、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以及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γδT细胞中Vδ1亚群细胞均显著增多(P〈0.001),而Vδ2亚群细胞均显著减少(P〈0.001),均出现Vδ1亚群细胞与啦亚群细胞比例倒置的关系;同时以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组的γδT细胞亚群变化幅度最大,该组Vδ1细胞与Vδ2细胞分别明显高于(P〈0.001)和低于(P〈0.001)HIV感染组和单纯肺结核组。结论 机体在HIV-1或结核菌感染后,其外周血γδT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发生明显变化,且出现Vδ1/Vδ2细胞比值倒置,在合并结核病时其变化加剧。造成这种改变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健康人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 Treg细胞)( CD4+CD25+Foxp3+)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率以及IL-17、IL-23、IL-6、TGF-β血清水平和患者胸水中的IL-17、IL-23、IL-6、TGF-β水平,研究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以及IL-17、IL-23、IL-6、TGF-β在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ELSIA方法定量检测血清以及胸水中IL-17、IL-23、IL-6、TGF-β水平,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健康人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率(1.02%±0.20%)明显高于健康人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率(0.89%±0.13%,P=0.002<0.0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4.64%±0.77%)明显低于健康人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5.10%±0.90%,P=0.000<0.0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Th17/Treg细胞的比率(0.25±0.07)明显高于健康人(0.17±0.05,P=0.000<0.0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IL-17(17.49 ng/L±3.94 ng/L)和IL-23(90.42 ng/L±23.06 ng/L)水平和胸水中IL-17(26.13 ng/L±5.98 ng/L)和IL-23(122.26 ng/L±31.71 n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IL-17(14.45 ng/L±3.81 ng/L)和IL-23(77.55 ng/L±20.26 ng/L)的水平,P值分别为0.022、0.039、0.000、0.000;患者胸水中IL-17和IL-23浓度也显著高于本人血液中的IL-17和IL-23浓度,P值为0.000和0.000;患者胸水中IL-6的浓度(5.31 ng/L±0.74 ng/L)显著高于患者血液中IL-6的浓度(4.54 ng/L±1.02 ng/L)和对照组血液中IL-6的浓度(4.26 ng/L±0.91 ng/L),P值分别为0.003和0.000,患者血液与对照组血液中IL-6的浓度没有显著差别(P=0.274);对照组外周血液TGF-β浓度(3.95 ng/L±0.79 ng/L)显著高于患者外周血液TGF-β浓度(3.32 ng/L±0.80 ng/L)及胸水中TGF-β浓度(3.12±0.77),P值分别为0.005和0.000,患者血液及胸水中TGF-β水平之间没有显著差别(P=0.36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率与其Treg细胞在外周血的表达率呈显著负相关(r=-0.684, P=0.000<0.0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率与其外周血中的IL-17、IL-23、IL-6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479,0.441,0.326,P=0.013,0.015,0.017);患者血液中TGF-β水平与Treg细胞在外周血的表达率呈明显的正相关(r=0.297,P=0.024),与Th17细胞表达率没有明显相关性(r=0.091,P=0.659)。结论 Th17和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结核性胸膜炎的免疫病理机制,有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参与了Th17和Treg细胞变化的调控以及炎症反应, Th17和Treg细胞以及有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是结核性胸膜炎重要的免疫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国HIV/AIDS患者外周血中类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绝对值的变化,分析其与HIV感染及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集56例未经治疗的H1VIMDS患者及34例健康人抗凝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单平台检测技术,分析计算三色荧光抗体标记的全血中pDC(Lin1^+/HLA-DR^+/CD123^+)绝对值。结果MDS组pDC绝对值为3.31个/μl(0.31~6.46个/μ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HIV慢性感染组及HIV感染疾病长期不进展(long term non-progressors,LTNP)组(P〈0.01)。HIV慢性感染组pDC绝对值为5.27个/μl(2.25~9.80个/μ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及LTNP组(P〈0.01)。LTNP组pDC绝对值为9.95个/μl(6.16~20.88个/μ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84个/μl,3.45~13.97个/μl,P〈0.01)。56例HIV/AIDS患者pDC绝对值与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r=0.422,P〈0.01;r=0.488,P〈0.01),与病毒载量呈显著负相关(r=-0.444,P〈0.05)。结论HIV/AIDS患者pDC数量减少,并且随疾病进展逐渐下降;HIV感染LTNP的血pDC数量显著高于HIV慢悱感染者及MDS患者,甚至高于正常对照。提示外周血pDC在控制HIV感染方面有重要作用,与艾滋病疾病进展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体外增殖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到含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和IL-2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γδT细胞.不同浓度的DHA作用于γδT细胞4δ h后,MTT法检测各药物浓度组γδT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γδ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γδT细胞对SW1990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培养8d时各组γδT细胞纯度达到了75.46% ±5.32%.浓度为50~100μmol/ml的DHA能显著促进γδT细胞的增殖.DHA处理后γδT细胞杀伤胰腺癌SW1990细胞能力及其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DHA可增强γδT细胞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γδT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结核杆菌抗原(Mtb-Ag)再刺激活化的人γδT细胞凋亡模型;应用信号分子阻断剂观察p38及PI3K信号传导途径在Mtb-Ag再刺激诱导γδ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3种浓度Mtb-Ag分别再刺激培养15~25天的Mtb-Ag激活的人T细胞(MtbAT)24小时后,应用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γδT细胞凋亡;用Mtb-Ag(10.0μg/ml)分别再刺激MtbAT3、6、12和24小时后,观察γδT细胞凋亡情况;预先用SB203580(p38途径抑制剂)及LY294002(PI3K途径抑制剂)分别处理MtbAT60分钟,观察Mtb-Ag(10.0μg/m1)再刺激3小时后γδT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和20.0μg/ml MtbAg均显著诱导γδT细胞凋亡(P〈0.01),凋亡细胞比例分别增加35.63%及38.83%,且此二种浓度MtbAg在诱导γδT细胞凋亡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μg/ml Mtb-Ag再刺激MtbAT3、6、12和24小时均可显著诱导γδT细胞凋亡(P〈0.01),凋亡细胞比例在44.21%~51.76%之间;且Mtb-Ag再刺激MtbAT3小时实验组与再刺激MtbAT 24小时实验组相比,在诱导γδT细胞凋亡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者的凋亡细胞比例仅比前者增加7.55%;Mtb-Ag再刺激诱导γδT细胞凋亡可被SB203580(80.0μmol/L)及LY294002(10.0μmol/L)抑制,凋亡抑制率分别为91.6%及43.1%。结论:采用Mtb-Ag(10.0μg/m1)再刺激活化的γδT细胞3小时的方法,可建立Mtb-Ag再刺激活化的人γδT细胞凋亡模型;信号分子阻断剂的实验证明,p38途径及PI3K途径均参与了Mtb-Ag再刺激已活化γδT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HIV/AIDS感染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亚群的特点以及体外诱导后γδT细胞的增殖情况和Vδ1、Vδ2亚群的变化,为γδT细胞体外扩增方法的建立打下基础。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25例HIV/AIDS感染者(HIV组)和31例健康对照者(HC组)外周血中的γδT细胞、Vδ1亚群、Vδ2亚群的频率和绝对值;选择两组中各1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anti-γδTCR单克隆抗体(mAb)和IL-2在体外诱导培养14 d,在0 d、7 d、14 d分别进行细胞计数和FCM检测,分析比较γδT细胞亚群的比例和培养情况。结果:HIV组外周血中γδT细胞、Vδ2亚群百分比和绝对值都显著低于HC组,而Vδ1亚群百分比和绝对值显著高于HC组;体外诱导培养14 d时,HC组总细胞数量增加3倍,HIV组总细胞数量稍有增加;HC组的γδT细胞比例可达到80%以上,其中Vδ2亚群可以增加到65%左右,而HIV组的γδT细胞比例达35%左右,Vδ2亚群比例仅增加到17%左右。结论:HIV/AIDS感染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Vδ1/Vδ2比值倒置;用anti-γδTCR mAb和IL-2在体外诱导HIV/AIDS感染者的Vδ2亚群扩增效果不佳,不能逆转Vδ1/Vδ2倒置现象。应进一步寻找更加有效的诱导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对人γδT细胞杀伤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影响。方法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复方苦参诱导γδT细胞SGC-7901细胞株24h,用MTT法检测复方苦参对这两种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和LDH法检测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前后的18T细胞和SGC-7901的凋亡率。结果γδT细胞培养10d时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CD44达94.0%。不同浓度的复方苦参对SGC-7901细胞株的抑制率(22.3%)均明显高于γδT细胞(-22.4%),且γδT细胞的抑制率呈负的趋势,当复方苦参的浓度在1/50~1/400时γδT细胞负抑制率呈剂量依赖关系,且经复方苦参诱导24h的γδT细胞杀伤活性(83.6%)明显高于先诱导SGC-7901组(71.2%),同时经复方苦参诱导24h的18T细胞凋亡率(4.64%)明显低于SGC-7901(49.23%)。结论复方苦参在临床常规使用浓度下,能够促进78T细胞的增殖,同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且能够增强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这一结果将有助于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及为复方苦参应用于肿瘤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种体外扩增人γδT细胞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方法, 以便进一步对γδT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100 mL, 分离单个核细胞, 置于含100 mL/L小牛血清, 50 mL/L人AB血清, 异戊烯焦磷酸(2 μg/L)和IL-2(100 IU/mL)RPMI1640 培养液中培养, 进行细胞毒杀伤活性测定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细胞培养10 d时γδT细胞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 增殖倍数可达80倍, 悬浮生长γδT细胞CD44表达为86.39%、贴壁生长γδT细胞为94.0%.效靶细胞比为40: 1时, 对K562细胞和SGC-7901胃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75%和61%.结论:用一种简单、快速和特异性的体外扩增人外周血中γδT细胞新方法, 培养的γδT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NK细胞和γδT淋巴细胞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腹腔液中NK细胞和γδ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杀伤功能。方法:取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外周血和腹腔液,用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术和酶标法等测定NK和γδT细胞的数量和杀伤功能。取10例非内异症者外周血和腹腔液作为对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外周血和腹腔液中的NK细胞数量无明显改变,γδT细胞数量在外周血中无明显差异,但在腹腔液中明显增加(P<0.05)。病例组中外周血和腹腔液之间NK和γδT细胞数量均有差异,表现为腹腔液中两种细胞所占的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2.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除外周血的γδT细胞外,外周血的NK细胞及腹腔液的NK和γδT细胞的功能均明显下降(P<0.05)。同一个体中,病例组腹腔液中的NK和γδT细胞的功能比外周血中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内异症患者NK和γδT细胞杀伤功能的下降可导致机体清除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功能下降,其改变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研究糖原合酶激酶-3β抑制剂TWS119联合细胞因子IL-7、IL-15和IL-21对CD45RA~+CD62L~+γδT细胞分化、凋亡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帕米磷酸二钠和IL-2体外扩增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γδT细胞或联合加入IL-7、IL-15、IL-21和TWS119进行诱导培养。采用细胞计数仪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培养组中γδT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细胞因子分泌及其杀伤肿瘤活性。结果 IL-7、IL-15和IL-21联合TWS119可以促进γδT细胞分化、增殖和抗凋亡能力,尤其在TWS119+IL-7/15/21联合组中,CD45RA~+CD62L~+γδT细胞的比例与数量最高,且该群细胞在体外具有持续的增殖、IFN-γ分泌和杀伤人肝癌HepG2细胞活性。结论在帕米磷酸二钠和IL-2的培养条件下,TWS119体外联合细胞因子IL-7、IL-15和IL-21可以有效扩增CD45RA~+CD62L~+γδT细胞,为后期该群细胞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选择性抑制剂AR-A014418对体外扩增的γδT细胞的细胞活性包括增殖、凋亡和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在γδT细胞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获得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R-A014418诱导培养γδT细胞72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诱导处理组γδT细胞的增殖、凋亡和杀伤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γδT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AR-A014418浓度在0. 3~10μmol/L时能促进γδT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同时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Bax表达逐渐减弱,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逐渐增强。尤其是在3μmol/L时,γδT细胞增殖活性最强,而且体外杀伤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活性也显著提高。结论:GSK-3β抑制剂AR-A014418在3μmol/L浓度时,可以抑制体外扩增γδT细胞的凋亡,并能增强其体外增殖和杀伤肿瘤活性,提示AR-A014418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为今后用于体外扩增γδT细胞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PKC在结核杆菌抗原诱导入γδ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分别观察Mtb—Ag(10.0μg/ml)刺激特异性激活的人γδT细胞不同时间凋亡情况,并研究Rottlerin(PKC抑制剂)预处理对Mtb-Ag诱导γδ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Mtb-Ag刺激3h、6h、12h、24h均可显著诱导γδT细胞凋亡(P〈0.01),凋亡细胞比例在44.21%-51.76%之间;Mtb-Ag诱导γδT细胞凋亡可被Rotflerin(40.0μmol/L)抑制,凋亡抑制率为98.6%。提示PKC途径参与Mtb-Ag激发活化的γδT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4.
HSP70多肽刺激PBMCs体外扩增γδT细胞及其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分离提纯所获的肿瘤膜蛋白HSP70-多肽在体外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成功地建立了γδT细胞的扩增培养系统。扩增培养后γδT细胞从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3.5%±2.8%(健康人样本)、11.5%±10.8%(急性白血病样本)相应地升高至52.8%±7.9%和60.4%±5.9%,并以表达TCRVγ9-Vδ2亚型为主。运用51Cr细胞毒试验探讨了γδT细胞的杀伤效应,发现:HSP70-多肽激活的γδT细胞对一系列肿瘤细胞包括NK敏感的K562、LAK敏感的Daudi以及自体或异体新鲜肿瘤细胞等都具有高效的细胞毒活性,另外,在γδT细胞上清中可检出高水平的IFN-γ、IL-2、TNF、IL-8等细胞因子。以上结果提示:γδT细胞作为一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具有高效、特异的杀伤效应,在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检测自身免疫性脑病(AE)患儿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36例AE患儿和23例健康儿童外周血中γδT细胞、CD3+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值进行检测;同时分析AE患儿治疗前后的上述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AE患儿外周血γδT细胞和CD3+淋巴细胞分别为17.54%±2.65%、66.57%±5.0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47%±2.39%,P<0.01,61.49%±3.87%,P<0.05);而CD4+/CD8+比值为1.05±0.27,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43±0.28,P<0.05).AE患儿治疗后γδT细胞为9.12%±3.24%,较治疗前17.54%±2.6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7,P<0.01).结论 AE患儿外周血γδT细胞比例变化与病情有关,γδT细胞检测可作为AE治疗的一项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探讨辣椒素对人γδT细胞体外增殖及杀伤骨肉瘤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离健康人PBMC,加入到含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和IL-2的DMEM-F12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γδT细胞。不同浓度的辣椒素作用于γδT细胞48h后,CCK-8法检测各药物浓度组γδT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γδ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及IFN-γ的表达,用LDH释放法检测各组γδT细胞对骨肉瘤HOS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显示,培养7d时各组γδT细胞纯度达到了(85.33±6.07)%。浓度为3.2~50μmol/L的辣椒素能显著促进γδT细胞的增殖,在浓度为25μmol/L时其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及IFN-γ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人骨肉瘤HOS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显著增强。以上结果提示辣椒素在体外能通过促进γδ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IFN-γ的表达上调显著增强其抗骨肉瘤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在人外周血γδT细胞体外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体外培养3 d,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γδT细胞,并检测纯度,用白细胞介素2及唑来膦酸刺激γδT细胞扩增;不同浓度黄芪多糖(终浓度分别为40、80、160 mg/L)作用于γδT细胞,用ELISA法测定γδT细胞分泌的IL-12、IFN-γ、TNF-α含量,获得最佳黄芪多糖浓度;黄芪多糖(80 mg/L)、γδT细胞及黄芪多糖(80 mg/L)+γδT细胞分别与人肺癌A549细胞联合培养;采用MTT法测定人肺癌A549细胞抑制率。结果:黄芪多糖浓度为80 mg/L时,γδT细胞分泌的IL-12、IFN-γ、TNF-α量较高;黄芪多糖、γδT细胞及黄芪多糖+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8.13%、13.35%及45.67%,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与γδT细胞分泌IL-12、IFN-γ及TNF-α呈量效关系;黄芪多糖及γδT细胞均有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但黄芪多糖可增强γδT细胞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IV-1早期感染者γδT细胞是否具有清除HIV-1储藏库的能力。方法入组HIV-1早期感染者16例,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采用唑来膦酸(5μmol/L)加IL-2(1 000 IU/m L)扩增γδT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γδT细胞对储藏库细胞(J-Lat Full Length Clone10.6)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扩增前后γδT细胞的表型和储藏库细胞中GFP的荧光强度。结果唑来膦酸加IL-2在体外刺激γδT细胞快速且大量扩增(P0.001)。γδT细胞对储藏库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储藏库细胞中GFP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减弱(P0.05)。扩增后γδT细胞表现出细胞毒性NK细胞样表型,HIV-1感染者CD56+Vδ2T细胞的比例较健康对照显著增加(P0.05)。结论γδT细胞具有清除HIV-1储藏库的能力,基于γδT细胞的自体或异体过继免疫治疗有望成为清除储藏库,治愈HIV-1感染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ζ链相关蛋白-70 (ZAP-70)的表达.方法 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常规分离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Ag)刺激PBMC增殖培养,10d后收集细胞,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法分离获取高纯度的γδT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γδT细胞内的ZAP-70分子.结果 新鲜分离的PBMC中γδT细胞的比例仅为4.9%,Mtb-Ag刺激培养10d后升为69.2%,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后达99.3%.免疫印迹显示检测到γδT细胞内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的ZAP-70分子的表达.结论 ZAP-70分子在活化增殖的人外周血γδT细胞内高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异戊烯焦磷酸(IPP)与帕米磷酸钠(PAM)体外扩增成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效率及条件优化。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加入(1.0、5.0、10.0、15.0)μg/mL IPP或(2.0、5.0、8.0、12.0)μg/mL PAM及(100.0、200.0、500.0)IU/mL IL-2,置于100 mL/L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体系培养,观察并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刺激后CD3+TCRδ2+的γδT细胞数量以及比例,并计算其扩增效率。结果经过14 d扩增培养后,IPP组的γδT细胞数量在淋巴细胞中比例可上升为81.3%,PAM组的γδT细胞数量在淋巴细胞中比例上升为78.5%,表明IPP和PAM均能有效刺激扩增γδT细胞,2组的扩增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AM具有与IPP相似的体外扩增γδT细胞的能力,PAM扩增法可能成为扩增γδT细胞更为经济实用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