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滇西地区地层间软弱破碎带的物质组成、水理特性、工程特性千差万别,规律性差。为确保安全施工,进一步综合分析地质资料,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针对不同特性围岩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隧道的实际工程地质状况,采用隧道监控量测及超前钻孔等方法,及时准确地反馈施工信息,调整施工方案,有效地指导施工,从而使施工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该隧道采用信息化施工方法成功地穿越长达322m的软弱破碎带。这证明了信息化施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在复杂的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下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时,确定适宜的施工技术措施是关键与必要的。结合敦格铁路当金山隧道的具体情况,对断层破碎带及富水带、隧道出口洪积扇细角砾土地段、隧道大变形处理及预防隧道发生失稳等施工关键措施进行研究。其中,针对断层破碎带及富水带的施工采取径向注浆、帷幕注浆、局部注浆方法,并介绍突涌水等情况的应对措施。对关键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论证,研究成果为同类隧道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断层条件下的隧道预支护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岳山隧道穿越F11断层.此断层规模宏大,断层带导水,核心带岩体破碎,富含高压水,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岩溶富水、突水突泥,高压裂隙水等,施工难度极大.其中,进口处为反坡施工,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尤为突出.为确保顺利通过,采取隧道超前预支护综合措施,即通过实践更新注浆设计理念,确定了断层条件下的注浆设计及注浆参数,优化了超...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孤峰平原区岩溶隧道在勘察、设计和施工中常见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通过马判桥隧道施工地质与勘察成果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孤峰平原区岩溶隧道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1)孤峰岩层平缓,卸荷严重,一般发育两组陡倾或垂直节理,张开度大,岩体被切割成码砌大块状,隧道顶板稳定性极差,易坍顶;(2)孤峰的形成过程,是水平岩溶长期发育的结果,因此峰体内岩溶问题突出;(3)孤峰平原区的围岩分级,数十米埋深的隧道,应以Ⅳ、Ⅴ级为主,埋深小于50 m的隧道,则以Ⅴ级为主。  相似文献   

6.
棋盘石隧道地处岩溶及断层强烈发育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极为复杂,存在暗河、断层、软岩大变形、岩爆等多种不良地质,隧道在掘进中随时都可能遭遇突水、突泥等多种高风险,被定为向莆铁路I级风险隧道,因此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对棋盘石隧道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不整合接触带由于形成原因受复杂的地质作用控制,接触带岩层软弱、破碎,工程地质条件差。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不整合接触带的工程地质特征并根据其对工程的影响进行分类。结合隧道实际开挖揭示的不整合接触带的工程地质特征和接触面变化规律,分析某隧道的支护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8.
人工挖孔桩结合高压旋喷桩在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工挖孔桩和高压旋喷桩是各具特点的基础施工方法,各有施工针对性和适用性.当高层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遇到复杂工程地质,如岩溶地质、地下水丰富状况,单一桩基形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通过将人工挖孔桩和高压旋喷桩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成功完成了复杂工程地质下的基础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杜家山特长隧道隧址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等进行调查,利用物探、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和岩体物理力学试验等勘察成果,分析评价隧道的地质复杂程度及工程地质条件,指出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相关施工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以大理至丽江铁路禾洛山隧道为例,针对玄武岩差异风化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对综合地质勘探技术,特别是综合物探技术进行研究,目的是评价该隧道的整体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地质风险并指导隧道施工。研究结论:(1)根据物探资料,综合异常形态、视电阻率值及其梯度值大小,可以对低阻异常进行分类。(2)Ⅴ、Ⅳ和Ⅲ类物探异常分别对应Ⅴ级围岩、Ⅳ级围岩和Ⅲ级围岩;但是,开挖资料表明,仅依据物探资料难以区分Ⅳ级和Ⅴ级围岩,存在混判两种围岩级别的问题。(3)由于玄武岩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必须进行综合地质勘探,特别是进行物探,才能比较客观地评价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正确地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