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莪术醇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莪术醇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莪术醇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莪术醇处理后HepG2细胞的周期分布,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莪术醇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2.5~10mg·L-1)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莪术醇诱导HepG2细胞发生G1期阻滞,伴随cyclin D1,CDK2,CDK8,pRB1,p27KIPl mRNA表达水平增高,而cyclin A1的水平则下调,cyclin E1和CDK4的表达不受影响,p53及其下游调控蛋白p21WAF1和Wip1表达水平增高.结论:莪术醇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G1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可能通过激活p53与pRB通路,抑制cyclin A1基因的表达和上调p21 WAF1,p27KIP1以及CDK8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鲍刚  吴沁航  高芙蓉  潘扬  王小龙 《中草药》2019,50(6):1419-1423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蓝萼甲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cyclin B1、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2(CDK2)、CDK4、p53、p21、p27、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二甲基化(H3K4me2)、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二甲基化(H3K9me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蓝萼甲素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提高G2/M期细胞比例;上调p53、p21、p27、H3K4me2、H3K9me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cyclin B1、cyclin D1、CDK2、CDK4、LSD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蓝萼甲素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阻滞MDA-MB-231细胞周期于G2/M期,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53的表达及调控组蛋白的甲基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0,(1)
目的:观察芒果苷对白血病HL-60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周期素B1(CyclinB1)、细胞周期分裂基因2(CDC2)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芒果苷抗白血病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芒果苷对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芒果苷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用RT-PCR技术检测CyclinB1及CDC2 mRNA表达水平。结果:芒果苷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作用24 h后,G2/M期细胞增多,出现G2/M期阻滞;CyclinB1 mRNA和CDC2 mRNA的表达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在芒果苷质量浓度80μmol/L时表达达到峰值。结论:芒果苷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显著上调HL-60细胞CyclinB1 mRNA和CDC2 mRNA的表达水平。芒果苷诱导HL-60细胞G2/M期阻滞可能是其抗白血病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物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液氮快速冻融法制备水蛭提取物,将0.7~2.8g/L浓度提取物作用HL-60细胞48h,采用MTT、FCM法分别观察提取物对HL60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E与CDK2蛋白表达。结果:0.7~2.8g/L浓度范围内的水蛭提取物以剂量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水蛭提取物能阻滞HL60细胞于细胞分裂周期的G1期、阻止进入S期;提取物能显著降低HL60细胞的Cyclin E、CDK2的表达,且剂量越高,其抑制效果越明显。结论:水蛭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制HL60细胞增殖作用,其机理之一与细胞周期G1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5.
18β-甘草次酸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18 -甘草次酸(18 -glycyrrhetinic acid,GA)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从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表达丰度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GA作用结肠癌HT29细胞后,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变化.结果 GA作用HT29细胞后,增殖受到明显抑制.GA处理组细胞阻滞于G1/S期,并出现p16,p21,p27蛋白水平上调.结论 GA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上调p16,p21,p27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阻滞H460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方法 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miR221-3p及p27~(Ki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27~(Kip1)、Cyclin D1、Cyclin E、CDK2和CDK4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21-3p是否与p27~(Kip1)3’UTR结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 0.01),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P 0.05),Cyclin D1、Cyclin E、CDK2和CDK4蛋白表达降低(P 0.05),p27~(Kip1)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 0.05),miR221-3p表达降低(P 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221-3p mimics组p27~(Kip1)mRNA表达降低(P 0.01);与nc-inhibitor组比较,miR221-3p mimics组p27~(Kip1) mRNA表达增加(P 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p27~(Kip1)野生型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 0.01)。结论扶正抗癌方下调miR221-3p表达,上调p27~(Kip1)表达,调控Cyclin D1、Cyclin E、CDK2和CDK4表达,阻滞细胞周期在G0/G1期抑制增殖。  相似文献   

7.
李娟  胡永华 《中草药》2008,39(10):1535-1537
目的观察葛根素诱导人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葛根素对H446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后H446细胞周期分布和周期蛋白cyclinD1、CDK4和P27表达水平。结果MTT法表明葛根素对H446细胞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量效关系良好,并检测到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DK4表达减弱,P27表达增强。结论葛根素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而发挥体外抗肺癌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和P27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氧化苦参碱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p16/cyclinD1/CDK4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绪慧  郑堰心  张丽  邓虹珠  梁磊 《中草药》2014,45(15):2201-2205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诱导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620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氧化苦参碱对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氧化苦参碱对SW620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氧化苦参碱对SW620细胞周期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p16、cyclinD1及CDK4基因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p16、CyclinD1及CDK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氧化苦参碱抑制SW620细胞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24 h的IC50为4.02μmol/L;与对照组相比,苦参碱处理后的SW620细胞G1期比例明显增高,G2期细胞比例下降(P<0.05);氧化苦参碱作用后SW620细胞p16基因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cyclinD1及CDK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在体外能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在G1期阻滞,其诱导作用与其调控p16、cyclinD1及CDK4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川芎嗪(TMP)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HL-60增殖的影响及其治疗APL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L-60和脐带内皮细胞系ECV-304两种细胞株,分为空白组、TMP组、As2O3组、TMP+ As2O3组,每组设4个复孔,经TMP单独或联合As2O3作用后,应用噻唑蓝(MTT)实验测定HL-60细胞增殖变化;检测HL-60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台盼蓝染色计数绘制ECV-304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ECV-304细胞早期凋亡率;倒置显微镜观察ECV-304细胞贴壁情况.结果 TMP能明显抑制HL-60、ECV-304细胞增殖,且能加强As2O3抑制增殖的作用;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在TMP与As2O3联合处理后明显减少;TMP与As2O3均能诱导ECV-304细胞早期凋亡,降低细胞贴壁能力,联合作用后效果均明显增强.结论 TMP联合As2O3抑制APL HL-60细胞增殖作用增强,抗血管新生是其治疗APL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绒毛膜癌JAR细胞增殖抑制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cyclin A及CDK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于JAR细胞,采用MTT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cyclin A、CDK2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JAR细胞增殖,且具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一定浓度药物作用细胞,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Westernblot检测发现药物能下调cyclin A及CDK2蛋白的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JAR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A及CDK2蛋白表达水平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TMP对U937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bcl-2,P27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2,caspase-3,cyclin E1,CDK2,P27的表达。 结果:川芎嗪呈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作用48 h的IC50为160 mg·L-1;并且诱导U937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川芎嗪使U937细胞中凋亡相关分子bcl-2表达下调,caspase-3上调,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E1,CDK2表达下调,P27上调。 结论:川芎嗪对白血病U937细胞呈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分布,下调bcl-2的表达,最终激活caspase-3,启动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桔梗皂苷D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分别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观察桔梗皂苷D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桔梗皂苷D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桔梗皂苷D对细胞周期蛋白和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桔梗皂苷D呈剂量依赖地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的生长;15、20 μmol·L-1桔梗皂苷D作用细胞24 h后,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2.83±5.26)%和(76.82±5.83)%(P<0.05,空白对照组(56.78±4.92)%,周期蛋白cyclinD1、c-myc、CDK6表达明显下调;10、15、20 μmol·L-1桔梗皂苷D作用细胞48 h后,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5±5.1)%、(35.8±5.3)%和(43.8±4.0)%(P<0.05,空白对照组(8.93±5.72)%,相关蛋白pro-caspase3、PARP表达下降。结论 桔梗皂苷D通过调控周期蛋白cyclinD1、c-myc、CDK6的表达,将细胞阻滞于G1期,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人结肠癌细胞SW620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氧化苦参碱对结肠癌LoVo细胞c-myc,PSMD9,CDK4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 oxymatrine,OM)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LoVo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分布;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0.25,0.5 g·L-1 OM对LoVo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 -myc,蛋白酶调解因子9(PSMD9),CDK4的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0.5 g·L-1以下浓度的OM作用结肠癌LoVo细胞48 h,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0.25 g·L-1 OM作用48 h时可明显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c-myc基因表达(P<0.05).0.5g·L-1 OM作用48 h时可明显抑制LoVo细胞c-myc,CDK4的基因表达(P <0.01,P<0.01,).药物作用时间为96 h时,0.5g·L-1 OM可明显抑制c-myc,PSM D9,CDK4基因表达(P<0.05,或P<0.01).结论:较低剂量OM显著抑制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LoVo细胞c-myc,PSM D9,CDK4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人参皂苷Rg3诱导膀胱癌细胞系EJ的凋亡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Rg3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一定质量浓度的Rg3 处理膀胱癌细胞系EJ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和抑制率50%的时候药物的浓度(IC50);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观察caspase-3的表达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梯状带。结果:Rg3抑制EJ细胞生长,呈浓度依赖关系,Rg3处理细胞48 h的IC50为125.5 mg·L-1;经150 mg·L-1Rg3处理细胞24 h和48 h后,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即染色质凝集、核片段化、凋亡小体、核内致密的颗粒状荧光及caspase-3的表达增加;并呈时效依赖关系;用75 mg·L-1Rg3处理细胞24,48,150 mg·L-1的Rg3处理细胞48 h后,Rg3诱导了细胞凋亡和调节细胞周期,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率增加,G0/G1的细胞比率下降;凋亡率从对照组的(1.05±0.17)%分别上升到(8.41±0.98)%,(18.57±2.20)% 和(33.98±1.64)%,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出典型的DNA梯形条带,其效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Rg3可通过诱导EJ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冬青  汪德清  于勇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4):3502-3505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i Radix,TFA)和毛蕊异黄酮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K562细胞为实验对象,运用MTT方法测定不同浓度TFA和毛蕊异黄酮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法检测药物对K562细胞周期的作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药物对K562胞诱导凋亡的影响,并且应用RT-PCR技术检测药物作用下K562细胞中Cyclin D1 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TFA及毛蕊异黄酮处理24h后,TFA和毛蕊异黄酮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o分别为98.63,130.32 mg·L-1;TFA在100 mg·L-1的剂量下,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仅为7.8%,毛蕊异黄酮在130 mg·L-1的剂量下,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仅为5.8%;药物对K562细胞持续作用24h后,可以使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经IC50剂量的药物处理后,K562细胞内的Cyclin D1 mRNA水平明显降低.结论:TFA和毛蕊异黄酮具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作用;将细胞生长周期阻滞在G0/G1期以及降低细胞内Cyclin D1 mRNA水平可能是它们抑制K562细胞生长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DADAG)对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的影响及其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酶促反应法测定DADAG对PC-3M细胞中ODC活性的影响,用SRB法观察DADAG对PC-3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ADAG对PC-3M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ADAG对PC-3M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c2,CyclinB1,p-Cdc2(Tyr15),Cdc25C和Wee1表达的影响。结果5和10mg·L-1 DADAG作用PC-3M细胞24h后,ODC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9.3%和31.1%。SRB结果显示,40mg·L-1DADAG作用PC-3M细胞48和72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6%和47.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周期分析表明,5,10和20mg·L-1DADAG作用48h后,G2/M期细胞百分数为47.4%,62.9%和69.1%。DADAG作用细胞后,Cdc25C的表达下调,而Cyclin B1,p-Cdc2(Tyr15)和Wee1表达上调,Cdc2变化不明显。结论DADAG可降低PC-3M细胞中ODC的活性,并抑制细胞的增殖,使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DADAG的抗肿瘤机制与降低ODC活性,改变p-Cdc2(Tyr15),Cdc25C和Wee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桦酸(BA)对人胰腺癌细胞(BxPC-3)增殖、迁移、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磺酰罗丹明B(SRB)方法测定BA对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通过显微镜观察BxPC-3形态变化,用划痕法检测BxPC-3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BA对BxPC-3细胞周期的影响,Hoechst33342-PI双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印迹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BA在体外明显抑制BxPC-3细胞的增殖,IC50为16.54 mg.L-1,BA在5 mg.L-1时即能抑制细胞的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BA可将BxPC-3细胞阻滞于G0期;Hoechst33342-PI双染显示,当BA质量浓度提高到20 mg.L-1以上,可见明显的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Western blot的结果说明,随着BA浓度的递增,Bax表达逐渐增加,Bcl-2表达逐渐减少,Bcl-2/Bax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BA具有明显抑制BxPC-3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治疗人胰腺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内皮祖细胞(EP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利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纯化方法培养EPCs。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MP对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结果200mg·L–1 TMP抑制内皮祖细胞增殖功能;但是25mg·L-1 TMP显著减少H2O2致细胞凋亡和细胞生长停滞在G0/G1期,而L-单甲基精氨酸(L-NMMA)抵消TMP的保护作用。结论TMP对氧化应激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和生长停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eNOS受体拮抗剂L-NMMA能抵消TMP这种保护作用,说明TMP对EPCs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eNOS途径。  相似文献   

19.
纳米雄黄混悬液诱导Siha细胞凋亡及对HPV16E6/E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混悬液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HPV16E6和E7致瘤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纳米雄黄混悬液,应用不同质量浓度(6.25,12.5,25,50 mg.L-1)的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于Siha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 h),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雄黄混悬液处理组)和对照组(不加药物的细胞)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DNA Ladder形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改变;RT-PCR方法检测HPV16E6和E7的表达。结果:纳米雄黄混悬液25~50 mg.L-1处理Siha细胞48,72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增加,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电镜显示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凋亡细胞DNA Ladder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细胞凋亡率与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浓度呈明显相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细胞呈G0-G1期阻滞。RT-PCR检测显示随着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浓度的增加,HPV16E6和E7的表达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结论:纳米雄黄混悬液对于Siha细胞具有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PV16E6和E7致瘤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