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降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海英 《财会通讯》2004,(12):59-59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本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单位的贷款所提供的直接或间接担保。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归纳起来有以下5种:(1)对担保公司自身的风险。对外担保对上市公司的风险是非常直接的,一旦被担保公司没有按期履行还款协议,则担保公司就成了还款的责任人。(2)对流通股股东的风险。不论是对外提供担保的公司本身出了问题,还是公司高管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2.
日前我们在审计中发现一些国有企业对外提供贷款担保金数额较大、担保期限较长、没有要求被担保人提供其资产担保或反担保等问题。鉴于贷款担保最容易承担连带偿付责任.给企业带来潜在损失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特提出如下审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Bster(e1985)、Besanko&Thakor(1987)的结论,给定贷款规模,抵押担保和贷款利率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即高风险的借款人倾向于不提供抵押担保的高利率信用贷款合同,而低风险的借款人倾向于提供担保品的低利率合同。在本中,笔试图研究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下,银行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担保时,抵押担保是如何影响企业的贷款规模的,进而分析抵押担保赌金融市场上实现资金最优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乡镇企业缺乏专门的担保机构 目前,乡镇企业出现贷款难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担保难是其中突出的一个.有资料显示,在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的诸多因素中,有42%的企业选择了"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认同率最高.信誉度较好的企业为了避免资产风险,大多不愿意给乡镇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从调查结果看,有近30%的乡镇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合格的抵押资产.我国乡镇企业贷款难重要原因是我国缺乏为乡镇企业贷款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社会化的企业资信评估机构.目前我国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而乡镇企业尤其是流通行业的乡镇企业多为租赁经营,因而无产抵押,或者乡镇企业家的房产多在县和县以下购买或兴建,房产证大都不全,银行不认,难以获得贷款担保.乡镇企业普遍反映担保手续繁杂、担保费用高、期限短、担保难.一笔100万元的贷款,担保机构要收取30%的保证金,银行再扣下5%的保证金,企业只实得贷款65万元.  相似文献   

5.
抵债资产是指借款人不能按照合同规定归还贷款时,由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协商,或仲裁,或经法院判决和裁定,由商业银行行使债权、担保物权而取得所有权或处分权的实物和权利。近年来,随着抵押、质押等担保贷款的日益增加,商业银行收取的抵债资产也越来越多。在实务中,多数抵债资产所对应的贷款属于“可疑”、“损失”类贷款,实际已经成为有损失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6.
一、上市公司债务担保产生的原因 同一地区上市公司共筑担保圈并不罕见,资本市场上的“上海担保圈”、“福建担保圈”、“深圳捐保圈”早已闻名多时,但与前述三个担保圈相比,“新疆担保圈”无论在金额和上市公司数量上都毫不逊色,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7.
试析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及涉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群 《财会月刊》2006,(1):66-67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特殊关系的存在,因此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会互相提供担保或关联担保,且其范围不断扩大,性质也发生了异化。有的甚至进行恶意担保,即将担保作为一种掠夺资金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通过其控股地位,利用上市公司对大股东和关联企业进行巨额贷款担保,将上市公司变为“提款机”。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原来是很正常的市场行为,但近年来由于运作不规范,引起监管部门及各方人士的关注和忧虑。不断产生的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现象表明,部分上市公司变相地把对外担保作为融资的手段,某些忽略企业正常需求或脱离市场实际的监管政策在执行中必定要成为被监管者规避的主要对象。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问题、风险及其成因进行深层次解析。  相似文献   

9.
丁燕 《公司》2004,(3):79-79
一场董事会以公司资产为股东贷款提供担保的官司,却以董事会无权担保而告终。那么企业在此类操作中应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商品房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所有或者享有处分权的商品房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商品房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商品房抵押的表现形式目前主要有两种,即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抵押和预购商品房贷款抵押(即楼花按揭)。其法律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抵押是物权担保行为,  相似文献   

11.
陈崇钰 《中外管理》2013,(11):66-66
未来的民营银行应当是以民间资本为主发起设立的区域性的、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类似于部分国家的社区银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曾笑称,银行现在都把自己开成了“当铺”——目前市场上所有商业银行开展贷款采用的都是抵押贷款或担保贷款的方式,而担保贷款归根到底还是抵押贷款。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不容乐观,缺少或没有抵押物仍是一大阻碍。适合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资源绝大多数都被大企业垄断,造成“饿的饿死,撑的撑死”的怪相。  相似文献   

12.
国资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对于不属于中央企业所有但由企业代管的各项特殊资金(资产)加强管理。这也是国资委首次对这类央企特殊资金的管理提出规范要求。国资委称,严禁将特殊资金用于对外拆借、担保或抵押、质押。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服务手段分析 1、内地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获取金融机构贷款,采用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融资方式。所谓房地产抵押贷款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者以其所有或经营管理的房地产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当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贷款人有权从抵押的房地产价值中优先受偿。  相似文献   

14.
所谓“保费”即保险费或担保费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定,为保证住房贷款的安全,借款人必须提供贷款担保。目前贷款担保方式主要有四种:①财产抵押加连带责任保证担保;②财产抵押加购房综合险;③财产质押担保;④连带责任担保。上述第③④种担保方式不再需要购买保险;而第①②种方式则必须购买保险。具体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从偿债能力、资产结构与周转情况、现金来源和还贷可能性、贷款方对外债务担保以及担保人情况等几方面 ,较全面地分析、评价了贷款企业的还贷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付忠 《财会月刊》2005,(6):35-36
担保作为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是商业银行分散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抵押、质押和保证。这三种担保形式的贷款依次被称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其中,保证作为商业银行贷款担保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商业银行与保证人约定,当第一债务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因而,对保证人的选择是商业银行保证贷款风险防范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高旸 《财会通讯》2009,(2):21-22
当前加快“三农”发展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其中融资难是突出问题之一,而融资难的主要症结又在于抵押担保难。我国正在进行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了农户或林业企业,从而为破解“三农”融资担保难提供了契机。作为森林资源丰富的辽宁省丹东市,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于2005年率先在全省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到2008年5月末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6亿元,贷款规模居全省首位,支持林农和林业企业1300余户。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然是老生常谈了。究其原因,大都集中在中小企业经营效益相对低下,资信普遍不高,以及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等问题上。《贷款通则》总则第一条就规定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同样是经营企业,所有的企业经营者都知道规避市场风险,银行也不例外,他也会将贷款资金的效益性和安全性放在首位。如果您不能给所贷金额提供有效的安全保证,银行自然不会考虑您的贷款要求。当您的贷款要求被拒绝时,你先别急着抱怨银行不通情  相似文献   

19.
唐松 《企业研究》2008,(4):57-58
自1999年4月“棱光事件”爆发后,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开始日益凸显。近年来,不规范的担保行为成为了困扰上市公司的一大陷阱。在相继被曝光的猴王股份、PT粤金曼、新疆啤酒花、托普系和德隆系等恶性担保事件中,上市公司担保数额达数亿元乃至数十亿元之巨,令人触目惊心。恶性担保不仅影响了上市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一、担保余值、未担保余值的定义及其与租赁双方的关系(一)担保余值《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简称《准则》)规定:“担保余值,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担保余值加上独立于承租人或出租人、但在财务上有能力担保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这样规定说明:1.担保余值既可由承租人自己担保,也可应出租人的要求再加与承租人有关的第三方(简称第三方)的担保:(1)由承租人自己担保,不同于《担保法》中“保证”、“抵押”等担保形式,这种担保实际是承租人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