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用微波加热一二氧化碳活化法再生乙酸乙烯合成用触媒载体废活性炭工艺。采用条件实验法研究了活化时间、二氧化碳流量和微波功率对活性炭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再生得率的影响,得到微波辐射加热二氧化碳活化再生乙酸乙烯用触媒载体废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25min,二氧化碳流量0.2L/min,微波功率700w。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1158.02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40mv,/g、得率为74.19%。并对活性炭进行了比表面积的测定和孔结构的分析,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308.13m^2/g,总孔容为0.76mL/g。  相似文献   

2.
从长期施用阿特拉津的寒地黑土耕层(0~10cm)土壤中筛选到一株能以除草剂阿特拉津为氮源生长的降解菌株,结合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将该菌株命名为Arthrobacter sp.DNSl0。在接种量为10。CFU/mL的条件下,菌株DNSl0在24h内对100mg/L阿特拉津的降解率为99.41%。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菌株DNSl0适宜生长和降解的条件范围是:温度25~35'12,pH值5.0~8.0,培养液盐度0.1%~2%,对阿特拉津最大耐受浓度可达1200mg/L。正交实验法进一步表明,该菌株保持较好生长及降解能力的最优方案是温度30℃,pH值7.5,培养液盐度0.5%。影响其降解能力的环境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是:温度〉盐度〉pH值。  相似文献   

3.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的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以微波消解一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痕量汞的方法,汞浓度在1.00~50.00ug/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f=973.8196c-3.2842,相关系数r=0.9998,汞的检出限为0.027ug/L。汞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7%,加标回收率为90.8%~95.3%。环境标准样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吻合。所测样品中,汞含量均在国标限值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太湖梅粱湾水体中阿特拉津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固相萃取(SPE)技术结合毛细管气相色谱(GC-μECD),测定了饮用水源地太湖梅粱湾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的含量,并用GC-MS进一步验证了分析结果。检测下限为10ng/L,方法回收率为75.58%~97.79%,RSD为0.38%~4.50%,在10ng/L-3640μg/L保持线性,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太湖梅梁湾水体中阿特拉津质量浓度在21.3~613.9ng/L,污染来源可能为太湖周围的农作区。  相似文献   

5.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底泥中的总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硝酸-高氯酸混合试剂热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底泥中的总砷。方法的检出限为0.016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2%,加标回收率在92.8%-108%之间。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捷、便于推广,适用于底泥中的总砷测定。  相似文献   

6.
以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TX-100)为洗脱剂,某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pesticides,OCPs)污染场地土壤为对象,七氯、氯丹和灭蚁灵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微米Cu/Fe双金属对污染土壤洗脱液中OCPs的降解效果。考察了洗脱液中OCPs初始浓度、洗脱液pH值、微米零价铁加入量和cu负载量对Cu/Fe去除OCPs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米Cu/Fe可以有效的去除土壤洗脱液中目标污染物。当微米零价铁加入量为1.0g(25g/L),cu负载量为1.0%,洗脱液pH值为6.89时,Cu/Fe对2号土壤洗脱液中七氯、γ-氯丹、α-氯丹和灭蚁灵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100.0%、99.3%、80.8%和71.1%。洗脱液中OCPs初始浓度越低,微米零价铁加入量越大,Cu/Fe对OCPs去除率越高;偏酸性条件有利于Cu/Fe对γ-氯丹和灭蚁灵的去除,而α-氯丹在中性条件下去除效果最好;1号土壤和2号土壤洗脱液的最佳铜负载量分别为2.O%和1.0%。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的正己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正己烷的方法。空气和废气中正己烷用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直接进样分析,其回收率为93.4%-101.3%,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5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0.4%-2.1%;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速度快,干扰少,灵敏度高,可用于空气和废气中正己烷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在NaNO3-NaHC(pH为6.2)缓冲介质中,加入DTP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ate),铬于-1.10--1.20V,峰电流达到一个稳定的最大值。通过对电解质选择、仪器参数优化,建立脉冲伏安法测定海水中总铬(Total)、铬(Ⅵ)、铬(Ⅲ)的分析方法。铬(Ⅵ)最低检出质量浓度是0.10汕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102%,1.00μg/L标准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6%。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准确、简便的特点,适用于海水、饮用水和清洁地表水中微量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黄姜废水的铁炭微电解-混凝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高浓度黄姜废水的铁炭微电解-混凝工艺,结果表明,在进水pH4.0、停留时间为40min且有曝气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64.70%,色度去除率为72.22%,废水的BOD/COD值可由0.29提高到0.56,有利于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1,2-二氯乙烷的方法。空气中1,2-二氯乙烷用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析,直接进样分析。其回收率为97.6%~100.8%,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0.7%-2.4%;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速度快、干扰少、灵敏度高等特点,可用于空气中1,2-二氯乙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在NO=120~480mL/Nm^3低浓度和含氧量5.5%、6.0%和20%体积浓度及常压与≤36℃条件下,以纯水净化难溶有害污染成分NO构成的模拟烟气。在相同的NO配气体积浓度10%,NO被净化吸收量随其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吸收率η^LENO却下降了。常压大气中吸收率值为5.6%~20.6%;5.5% O2时的吸收率值为1.3%~4.6%;添加少量氧化剂使O2达6.0%时的吸收率值为1.3%~16.7%。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吸附处理电镀废水中的EDT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颗粒活性炭对模拟废水中EDTA进行批式吸附实验,在实验中考察了恒温振荡器的振荡速度、温度、pH值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25%时活性炭对EDTA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0h。在pH值为5.0、温度为25℃、振荡器振荡速度为200r/min、活性炭粒径为1~2mm、活性炭加入量为10g/L的情况下,EDTA的浓度在48h内由368.8mg/L降低至76.34mg/L,对应的COD值从305.9mg/L降低为67.21mg/L,去除率达到了79.3%。活性炭对EDTA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其吸附行为可以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来描述。  相似文献   

13.
高碘酸钾氧化中性红测定间苯二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酸性和75℃条件下,微量的间苯二酚对高碘酸钾氧化中性红褪色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间苯二酚的新的动力学光度法。该方法灵敏、快速、操作简便,此法的线性范围为0.1~3.0μg/mL,检出限为0.082μg/mL,对1.0μg/mL的间苯二酚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6%。  相似文献   

14.
采用脉冲电絮凝技术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出水添加混凝剂,比较了不同混凝沉淀的效果,同时考察了出水加入Fenton试剂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絮凝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是:进水pH值为5,停留时间为30min,电流为6A;出水采用吸附剂吸附,色度的总去除率可达99.9%以上。Fenton反应可有效去除色度和COD,当双氧水的加入量为5%时,总去除率分别为99.9%和47.6%。电絮凝可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OD,/COD值由0.26提高到0.47,提高了80.8%;该设计方案的基本运行处理费用为8.44元/t废水。  相似文献   

15.
Pd/Fe催化脱氯水中PCE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GC-MS为分析方法,采用Pd/Fe双金属对水溶液中四氯乙烯(PCE)进行了催化还原脱氯处理,考察了PCE初始浓度、钯含量、Pd/Fe用量和溶液初始pH值等各因素对脱氯效果影响及还原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Pd/Fe双金属对PCE有较好的还原脱氯效率,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以反应物PCE浓度为参照的反应速率常数K变化范围为0.019min^-1~0.16min^-1,对应的PCE半衰期从6min到36min,揭示反应有可能是在过量的Pd/Fe双金属表面进行。当PCE溶液初始浓度为1mmol/L,投加1.2g钯含量为0.03%的Pd/Fe双金属,在25℃下反应60min,PCE的脱氯率达到95%以上。增大钯含量和Pd/Fe用量可有效提高脱氯率,在初始pH值为弱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还原脱氯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16.
DO和pH值在短程硝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SBR反应器中对DO和pH值在短程硝化和半亚硝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控制低DO和适宜的pH值在短程硝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当DO为0.5~1.0mg/L、pH值为7.5—8.0时。在SBR反应器中很容易实现短程硝化;当DO〉0.3mg/L时,DO越低,出水NO2^-N积累率越高;当pH值〉6.8时,不会影响系统NO2^-N积累的稳定性。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控制DO和pH值可以实现半亚硝化。本试验条件下,当进水氨氮浓度为120mg/L时,控制DO为0.3—0.4mg/L可实现出水半亚硝化;当进水氨氮浓度为200mg/L时,控制DO为0.5—0.6mg/L或pH值为6.8也可以实现出水半亚硝化。  相似文献   

17.
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的各参数,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获得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运行的最佳条件:DO浓度控制在0.5~2mg/L,COD浓度为600~800mg/L,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为5000mg/L,pH值在8.0左右,反应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氨氮及COD的去除率都较高,分别达85%和95%,总氮去除率为68.5%。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的辛硫磷、毒死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HPLC法测定废水中辛硫磷及毒死蜱的方法,优化了检测波长、溶剂、流动相等试验条件。辛硫磷、毒死蜱在0.050—1.00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33~0.0045mg/L,RSD为2.2%-4.1%,加标回收率为97.4%~105%。  相似文献   

19.
根据邻菲啰啉活化痕量铜(Ⅱ)催化溴酸钾氧化甲基紫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讨论了介质、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活化剂和共存离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25mL溶液中,72℃恒温反应15min,加铜(Ⅱ)和不加铜(Ⅱ)的吸光度差值与铜(Ⅱ)质量浓度间的关系在铜(Ⅱ)质量浓度为2.40×10^-3~5.12×10^-2mg/L时呈线性关系,符合比尔定律;该新方法的测定波长为578nm,铜(Ⅱ)检出限为2.40×10^-3mg/L,用于环境水体中痕量铜(Ⅱ)的测定,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3.14%,加标回收率为96.0%~105.0%,对比《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GB/T7474—1987)相对误差低于6.00%。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间歇处理和连续处理实验,探讨微波技术对沼液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激素喹乙醇去除的效果。结果表明,沼液在微波间歇处理中,最优反应时间为40min。此条件下沼液中喹乙醇、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6%、49%、48%和70%;微波可显著提高可生化性,BOD5/COD值达到0.37。微波一好氧处理系统中COD与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93%,明显优于单独好氧处理。沼液微波连续处理中,最优HRT为90min,此时喹乙醇、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4%、45%、50%和74%;BOD5/COD值达到0.34。微波.好氧处理系统中COD与氨氮的去除率均为90%,优于单独好氧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