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优化不同外电场下CH3Cl分子的基态稳定构型、电偶极矩和分子的总能量,并分析CH3Cl分子从HOMO-2到LUMO+2轨道的能量变化,利用杂化CIS-DFT方法在同样的基组下计算外电场下CH3Cl分子的前9个激发态的激发能、波长和振子强度.结果表明,在没有外电场的条件下,CH3Cl分子从基态跃迁到前9个激发态的激发能是不断增大的,在有外电场的作用下,总能量随外电场的增加呈没有规律的变化,偶极矩随外电场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其前线轨道的能量随外电场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另外,外电场对CH3Cl分子的激发波长也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优化了不同外电场下CH3F分子的基态稳定构型、电偶极矩和分子的总能量,并分析了CH3F分子从HOMO-2到LUMO+2轨道的能量变化,然后利用杂化CIS-DFT方法在同样的基组下计算了外电场下CH3F分子的前9个激发态的激发能、波长和振子强度,结果表明,在没有外电场的条件下,CH3F分子只有一个激发态不能够激发,从基态跃迁到第5激发态.在有外电场的作用下,总能量随外电场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偶极矩随外电场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其前线轨道的能量随外电场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另外,外电场对CH3F分子的激发波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Sn原子采用SDB-cc-pVTZ基组,O原子采用 6-311++G基组,利用密度泛函中的 B3P86方法对 SnO分子的基态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并研究了外场对 SnO基态分子的键长、总能、电荷布居分布、能级分布、电偶极矩、谐振频率和红外谱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CIS DFT)方法研究了外电场对 SnO分子由基态到前 6个单重激发态跃迁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加电场范围内,随着正向电场 F的逐渐增大,基态分子的键长 Re先减小后增大,在 F=004a.u.时取得最小值 01796nm;总能先增大后减小,其在 F=003a.u.时取得最大值 -21448396eV;电偶极矩则先减小后增大,在 F=003a.u.时取得最小值 02124Debye;SnO基态分子的最高已占据轨道(HOMO)能量 EH和谐振频率逐渐增大;红外光谱强度、分子的最低未占空轨道(LUMO)能量EL和能隙 Eg则逐渐减小。外电场的大小与方向对跃迁电偶极矩、跃迁波长、激发能和振子强度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AIF分子外场效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和6—311++g(d,P)基组对AlF分子在不同外电场(-0.015~0.015 a.u.)及没有外场下分子基态的稳定电子结构进行计算,研究了外电场对AlF分子基态总能量、键长、偶极矩、能隙、电荷分布及红外光谱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F方向外电场的增加,分子键长和偶极矩递减,原子电荷也递减,总能量升高,能隙增大,频率随Al→F方向外电场的增加而增加,其红外强度则递减;在外电场作用下,AlF基态分子势能曲线升高,离解能增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在分子轴方向加不同电场时(TiO2)3团簇分子的基态稳定构型、电偶极矩μ、分子的总能量等,研究了不同外电场下(TiO2)3团簇分子前9个激发态的激发能、跃迁波长等激发特性.分析发现:在有外电场的作用下,分子总能量随着外电场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偶极矩随外电场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其前线轨道的能量也随着外电场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此外,(TiO2)3团簇分子的激发能、激发波长和振子强度也受到了外电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B3PLP方法在6-311++G(2d,2p)基组上优化了不同外电场作用下四氟乙烯分子的基态几何结构、电偶极矩和分子的总能量,然后利用杂化CIS-DFT方法(CIS-B3PLP)在相同基组下探讨了无电场时四氟乙烯分子前6个激发态的激发能、波长和振子强度和外电场对四氟乙烯分子激发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子的几何构型与外电场大小有着较强的依赖关系.随着外电场的增大,分子总能量逐渐减小,电偶极矩μ逐渐增大,激发能随电场增加快速减小,表明在外电场作用下,四氟乙烯分子易于激发和离解,激发态波长随电场的增大而不断增大,且其电子跃迁光谱涵盖紫外区到可见光区.  相似文献   

7.
对S原子采用6-311+G*基组,Pb原子采用aug-cc-pVTZ-PP基组,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研究不同强度外电场(-0.04~0.04a.u.)下PbS分子基态的几何结构、能级、电荷布居、谐振频率和红外光谱强度及前6个激发态的激发能、吸收谱和振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正向电场的逐渐增大,PbS基态分子的键长和红外光谱强度先减小后增大;谐振频率、分子总能量、HOMO能量E_H和LUMO能量E_L先增大后减小;能隙E_g和分子的电偶极矩则减小.随着正向电场强度的增大,由基态至~1Σ态、前2个~1Π态和前3个~1Δ态跃迁的激发能减小,波长增大;电场的引入还将改变激发态出现的顺序.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以DGDZVP为基组,采用wB97XD方法研究了不同外电场(0~0.05 a.u.)对SrH2分子基态几何结构、电荷布局、偶极矩、总能量、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及能隙(Eg)、红外和拉曼光谱及电子激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键长和偶极矩随外电场的增大而增大,键角、总能量、HOMO能级、LUMO能级和能隙随外电场的增大而减小,Sr原子正电性随外电场的增大而减弱,H原子负电性也随外电场的增大而减弱,红外和拉曼光谱在外电场的作用下都出现了红移,其强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26个激发态激发能、振子波长和振子强度都随外电场变化而发生了比较复杂的变化,说明SrH2分子光谱和激发特性均易受外电场的影响,这对材料的光学特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B3P86方法在aug—cc—pvqz基组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在不同外电场(-0.06-0.05a.u.)作用下,水分子的基态电子状态、几何结构、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在优化构型下利用杂化CIS-DFT方法(CIS-B3P86)研究了同样外电场条件下对水分子的激发能和振子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基态分子几何构型与电场大小呈现强烈的依赖关系,分子偶极矩m随电场的增加而减小。分子总能量随着电场增加而降低。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外电场作用下,激发能随电场增加而减小,表明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易于激发和离解。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方法和基组,对MgH分子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最终选取MP2方法和6-311++G(2d,2p)基组,获得不同强度外电场对MgH分子基态键长、电荷布局、能量、偶极矩、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和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及能隙(Eg)、振动频率和红外光谱强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gH分子性质及光谱对外电场的大小和方向有明显依赖关系.随着正向外电场的增大,分子键长逐渐减小; Mg原子和H原子周围电荷布居数减小;总能量先升高后降低,在F=0.01a. u.时能量达到最大为-5 446.275 1 e V,偶极距先减小后又增大,HOMO能减小,LUMO能和能隙先增后减,谐振频率出现红移而强度减弱,其结果对研究双原子分子的光谱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度泛函B3LYP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6-31+G(d,p)基组水平上,得到了不同外电场(-0.015~0.005)作用下的α-丙氨酸分子基态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并研究外电场作用对α-丙氨酸分子的激发能ΔE及振子强度f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子偶极矩随电场强度的增加先减小后急剧增大;当电场强度为0时,分子总能量为-323.773 9,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分子总能量升高,当F=0.005时达到最大值-323.771 5;激发能ΔE随电场强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即电场作用下的α-丙氨酸分子易形成激发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P86方法,在6-311++G(2df)基组水平上,计算得到C8H14O分子沿x轴方向加非对称电场(-0.008 0~0.002 5)时的基态几何构型、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计算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大小影响分子的几何构型;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分子偶极矩先减小再增大;当电场强度F=0时,分子总能量为-389.881 8,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分子总能量升高,当F=0.002 5时达到最大值-389.879 9;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系统总能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3.
以6-311++G(2D)为基函数,采用密度泛函的B3LYP方法优化了不同外电场下MgS分子的稳定几何构型,分析了电偶极矩、电荷分布、HOMO能级、LUMO能级、能隙、红外光谱和谐振频率等随电场的变化情况,利用杂化CIS-DFT( B3 LYP)方法在相同基组下研究了外电场下MgS分子激发态.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与外...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P86/6-311++G(d,p)方法,计算得到环戊酮(椅型)分子沿x轴方向在不同对称电场(-0.006~0.006)作用时的基态几何结构、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计算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大小影响分子的几何构型;分子偶极矩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电场强度F=0时,分子总能量为-271.481 6,分子总能量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当F=-0.006时达到最大值-271.475 2,系统总能量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MPW1PW91/Aug-cc-pvtz方法和基组,优化了OH自由基分子在不同电场强度下的几何结构,并对该分子的能量,振动频率,偶极矩,红外光谱与电子激发,势能函数等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能量随着外电场的增加出现减小趋势,频率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偶极矩一直增加;电场从-0.02a.u.数值增大致-0.05a.u.与0.00a.u.增大到0.05a.u.,红外光谱发生红移,在0.00a.u.到-0.02a.u.红外谱发生蓝移;无电场时激发波长均处于紫外区域,激发态中未见有能量简并现象出现;有电场时,振子强度受电场影响很大,一些禁阻跃迁的谱线被激发出来,且电场对UV-Vis吸收光谱影响甚大;进行单点势能函数Morse势函数拟合,拟合得到的势参数与实验值、文献值基本符合.电场导致OH分子的势能深度逐渐减小,降低了OH解离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B3LYP/aug-cc-pVTZ方法研究了不同外电场对S2Cl2分子基态结构参数键长、键角、二面角、偶极矩及分子振动光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外电场电场强度增大,相应SS键长逐渐变长,SCl键长逐渐变短,分子极性增强.外电场对分子不同振动模式的振动频率数值、强度影响存在差异.因而可利用外电场影响分子的特定振动模式以获得特定的振动光谱.  相似文献   

17.
以6-311++g**(3df,3pd)为基组,采用B3P86方法研究了SiF2分子在y、z轴方向的外电场(-0.05~0.05 a.u.)下的几何参数、能量、电子结构和能级;在此基础上,采用CIS-B3P86方法研究了外电场下分子的激发特性.结果表明:分子基态参数随电场变化明显.如z方向电场使键长和偶极矩不断减小,总能量先减少后增加,能隙不断减少.激发态的激发能和激发波长随外电场大小和方向变化明显,振子强度受电场方向的影响从而改变了分子的跃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