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紧站市场办学、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与尝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效,为今后进一步建设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的思路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深化工作机制改革,加快机电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鲁班工坊是目前职业教育“走出去”的一个有效形式,是新时代产教融合下的校企协同,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技术和标准“走出去”的重要载体。通过乌干达机械行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确定乌干达项目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思路,通过采用“政—行—企—校”调研模式通过“专业—课程—实训基地”三方面,把我校能体现有国内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技术传播到乌干达,更好地服务国内外师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与难点。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遵循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探索和实践了机电类专业"三层递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机电工程》2012,(9):F0002-F0002
光阴荏苒,岁月倥偬,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走过了六十年的征程,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机电传统",催生代代桃李芬芳。经过60年的院校建设,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社会的融入度进一步深化,已经形成与政府、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社会服务机制,已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教育部53所"国家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院校之一。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传统职业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就业方向,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在项目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对智能制造基础核心技术-机电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基于产业发展,对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多课程协同融合、学赛创循环系统的构建进行分析,找到精准培育新型机电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视角,对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PLC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并探讨了PLC技术在煤矿机电中的应用,包括PLC技术在提升机改造中、在煤矿机电系统集控室中以及在煤矿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旨在优化煤矿机电控制系统,提升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分析了目前工科院校机电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选题以机电类为主同时兼顾多样性、组织形式以课题小组为宜、重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建议和措施,克服传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的若干弊端。  相似文献   

1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4,(2):F0004-F0004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系2006年4月1,经省、市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公司举办的一所市属公办高等专科学校。学院依托机电行业和机电产业集团,与一百多家企业在人才培养、产学合作等方面深度融合。以“人才共育”为基点共同探索“工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专业。形成了一个以“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网络系统管理为品牌特色专业。以机械、电子、自动化、信息技术、人文艺术为支撑的专业人才培养集群。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中外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问题,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电类各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生活化教学视角,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应更多地贯彻"关注学生体验"、"回归生活"等,从而为践行新课程理念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存在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实践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新思路,包括重新提炼人才培养目标,更新部分陈旧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法,将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融为一体,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工科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吴玲虹  廖毅洲 《广西机械》2013,(11):233-235
针对高职高专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对《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研究,根据两门课程特点进行改革,探讨关于《普通机床电气系统连接与检查》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原因,提出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思路。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专业对接产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按对接岗位构建创客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产教融合,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创新培养机制,共建双师队伍;校企共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面向数字化工业“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集信息技术及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创新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沿海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发展,国家海洋产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对海洋类人才需求提出了新要求。海洋技术专业承担培养高级专门涉海人才的重要任务,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和完善。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专业在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从修订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实施大类招生等六个方面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为把我国由海洋大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贡献盐工力量。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的双重属性必须通过课程来体现。在设置高职课程目标时,应先厘清科学、技术、人文三者在课程中的关系,然后按照高职教育的双重属性,构建多元整合型课程,将科学、技术、人文三者衔接沟通,恰当地融合在高职课程体系中,培养集真善美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高职课程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三者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目的,探讨了在淮海工学院进行“3+4”衔接培养机械专业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必要性。从项目的组织机构设置、分段考核方式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课程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赵凯 《机械管理开发》2012,(4):200+202-200,202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难度大的特点。从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框架,探讨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并对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出了建议,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沈伟  沈超  钱炜 《液压与气动》2021,(6):135-141
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发展对专业课程教学就德才兼备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探索流体传动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促进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以《流体力学及液压气动技术》课程为代表,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尝试与经验,提出“1+5”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机制,助力提升流体传动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场工程师特质类型的人才,加强大学生创新训练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论文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角度,提出了项目群训练法,并把它应用于作业、实验、课程设计和创新活动课题,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