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CRNDE (colorectal neoplasia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成都军区总医院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的NSCLC患者137例,以相应癌旁组织和29例肺外伤非肺癌患者的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CRNDE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lncRNA CRNDE在肺癌癌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为5.283±0.245,与非肿瘤组织(1.098±0.0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9,P<0.01).lncRNA CRNDE 在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增高.lncRNA CRNDE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无关(均P>0.05);与疾病分期、远处转移、病理类型及生存状态明显相关(均P<0.05).lncRNA CRNDE高表达水平与NSCLC中的病理类型相关(P<0.05),在腺癌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鳞癌及其他类型组的表达水平;此外,高表达lncRNACRNDE的患者的PFS为(20.00±1.72)个月,较低表达者(34.07±1.97)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40,P<0.01);低表达lncRNA CRNDE的患者的OS为(47.50±2.31)个月,较高表达者(32.15±2.19)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0,P<0.01).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lncRNA CRNDE的表达、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是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lncRNA CRNDE参与调节NSCLC的发生发展,可作为潜在的NSCLC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复发及耐药等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探讨LncRNA RP11-164P12.4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01-01-2015-12-30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临床资料完整的125例NSCLC组织、90例癌旁组织(距癌组织>2 cm)及35例正常肺组织标本,通过QRT-PCR法检测LncRNA RP11-164P12.4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LncRNA RP11-164P12.4的表达量为6.850±1.3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225±0.750)和正常肺组织(1.09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19,P<0.001.LncRNA RP11-164P12.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疾病分期、远处转移、病理类型及生存状态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ncRNA RP11-164P12.4高表达水平与NSCLC中的腺癌类型相关,P<0.05;LncRNA RP11-164P12.4高表达组中腺癌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鳞癌及其他,P<0.001;LncRNA RP11-164P12.4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44.89±3.64)个月,较高表达组(21.83±3.74)个月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9.210,P<0.001.LncRNARP11-164P12.4高表达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为(13.55±2.84)个月,较低表达组(24.00±2.75)个月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0.18,P<0.001;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提示,LncRNA RP11-164P12.4的表达、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是N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LncRNA RP11-164P12.4参与调节NSCLC的发生发展,可作为潜在的NSCLC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ncRNA NCRNA00173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 NCRNA00173在54例骨肉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收集自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lncRNA NCRNA00173在骨肉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明显降低(1.793±0.158 vs 5.368±0.285,t=10.96,P<0.01).lncRNA NCRNA00173的表达与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化及生存状态明显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均P>0.05);此外,高表达lncRNA NCRNA00173患者的OS及PFS均较低表达者明显延长(P<0.01).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提示,lncRNA NCRNA00173的表达、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是骨肉瘤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lncRNA NCRNA00173参与调节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潜在的骨肉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ncRNA RP5-1185K9.1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lncRNA RP5-1185K9.17的表达;使用Chi-Square检验、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分析lncRNA RP5-1185K9.1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时间及预后的关系和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结果:lncRNA RP5-1185K9.1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较癌旁正常组织增高[(结肠癌:6.850±0.420;直肠癌:7.180±0.380) vs(癌旁组织:1.080±0.220;正常组织:0.980±0.140),P<0.01],lncRNA RP5-1185K9.17的表达与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化和血清CEA水平及生存状态显著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显著关系(均P>0.05);lncRNA RP5-1185K9.17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OS)时间及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均较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OS:(25.45±4.28)月vs (42.69±3.72)月;PFS:(13.88±2.97)月vs (26.65±5.33)个月均P<0.01];lncRNA RP5-1185K9.17的表达、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和血清CEA水平是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lncRNA RP5-1185K9.17可能参与调节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潜在的结直肠诊断和预后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拟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外泌体复合物7(Long non-coding RNA Exocyst complex component 7,LncRNA EXOC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ncer,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01-01-2016-12-30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及妇产科行手术及穿刺活检的98例SCC患者组织标本,其中癌旁组织(距癌组织>2 cm)58例;同期收集该院40例正常宫颈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S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Ln-cRNA EXOC7的表达,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ncRNA EXOC7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生存曲线分析LncRNA EXOC7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 SCC组织中lncRNA EXOC7的平均表达量为(6.805±1.47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510±0.860)及正常宫颈组织(1.476±0.33)的平均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43,P<0.001.LncRNA EXOC7高表达与患者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表达组LncRNA EXOC7患者PFS为(12.00±1.55)个月,较低表达组(27.35±2.25)个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50,P<0.001;高表达组LncRNA EXOC7患者OS为(25.08±3.32)个月,较低表达组(44.80±2.92)个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23,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LncRNA EXOC7的表达是S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3.750,95%CI为1.530~7.97,P<0.001.结论 高表达LncRNA EXOC7 SCC患者的预后差,LncRNA EXOC7可能作为潜在的SCC治疗靶点及新预后评估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AK093987(lncRNA AK093987)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四川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和15例先天性巨结肠和各种原因结肠破裂穿孔、肠扭转、嵌顿疝患者的正常结肠组织.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lncRNA AK093987在65例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检测转染siRNAAK093987下调lncRNA AK093987表达的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采用Chi-Square检验和Kaplan-Meier法分别分析lncRNA AK093987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生存时间和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DFS和OS的因素.结果:lncRNA AK093987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7.125±1.398 vs 1.058±0.070、1.092±0.049,均P<0.01).下调lncRNAAK093987表达的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lncRNAAK093987的表达与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化、血清CEA水平和生存状态明显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无显著相关(均P>0.05);高表达lncRNA AK093987患者的中位DFS和OS均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DFS:(13.00±1.49) vs (27.01±1.87)个月;OS:(27.00±3.32) vs (43.72±3.08)个月,均P<0.01];lncRNAAK093987的表达、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是结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此外,下调lncRNAAK093987的表达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结论:ln-cRNAAK093987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lncRNAAK093987的表达与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化、血清CEA水平和患者生存状态有关,可作为潜在的结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ncRNA AC010145.4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化疗敏感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7例SCLC、27例癌旁及40例正常肺组织中LncRNA AC010145.4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LncRNA AC010145.4表达与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AC010145.4表达与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SCLC预后的因素。结果 SCLC组织中LncRNA AC010145.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均P<0.001)。LncRNA AC010145.4在化疗耐药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化疗敏感者(P<0.05);LncRNA AC010145.4表达与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而与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化疗耐药相关(均P<0.05)。高表达LncRNA AC010145.4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均短于低表达者(均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LncRNA AC010145.4表达、疾病分期、远处转移是SCLC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 LncRNA AC010145.4参与调节SCLC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是潜在的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15%,由于较早发生血行及淋巴转移,SCLC患者的预后差,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LncRNA(noncoding RNA,n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AK09398在SCL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qRT-PCR法检测LncRNA AK09398在11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SCLC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LncRNA AK09398在肺癌癌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为(7.813±0.373),与癌旁组织(1.782±0.116)及正常肺组织(1.209±0.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41,P<0.001).LncRNA AK09398在SCL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增高.LncRNAAK09398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化疗敏感性及生存状态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表达LncRNA AK09398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均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提示,LncRNA AK09398的表达、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是SCLC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LncRNA AK09398参与调节SCLC的发生发展,可能作为潜在的SCLC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受体亚家族2F组成员1-反义RNA 1(NR2F1-AS1)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07月至2017年02月诊治的93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LncRNA NR2F1-AS1表达水平;分析癌组织LncRNA NR2F1-AS1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分析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NR2F1-AS1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结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肠癌组织LncRNA NR2F1-AS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肠癌患者癌组织LncRNA NR2F1-AS1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结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位置无关(P>0.05);结肠癌患者LncRNA NR2F1-AS1低表达组术后36个月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明显低于LncRNA NR2F1-AS1高表达组OS、DFS(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ncRNA NR2F1-AS1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LncRNA NR2F1-AS1在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低水平LncRNA NR2F1-AS1与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有利于判定结肠癌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CF7(LncRNA TCF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为胃癌组,另选取其癌旁组织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TCF7的相对表达量,根据检测结果中位值将其分为高表达组(57例)与低表达组(29例),观察LncRNA TCF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TCF7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将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胃癌组LncRNA TCF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LncRNA TCF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LncRNA TCF7高表达组患者PFS与OS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LncRNA TCF7表达水平均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LncRNA TCF7表达水平高低均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cRNA TCF7在胃癌中高表达,并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同时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lncRNA HOTAI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91例NSCLC患者,取其经手术切除癌组织91例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6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以上标本的HOTAIR水平,分析NSCLC HOTAI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CEA水平)的关系,并分析不同HOTAIR水平的预后情况。结果 NSCLC组织的HOTAIR相对表达量为6.271±0.884,高于癌旁组织的1.027±0.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HOTAIR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CEA异常均无关,而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Ⅱ+Ⅲ期、肿瘤大小>3 cm及有淋巴结转移者的HOTAIR表达均高于对应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1例N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36.4个月,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CEA水平无关,但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HOTAIR表达有关,其中HOTAIR高表达者中位OS为27.8个月,低于低表达者的36.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HOTAIR表达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HOTAIR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有关,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EG3(lncRNA MEG3)在小细胞肺癌(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SCLC组织标本9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lncRNA MEG3在92例SCLC组织、40例癌旁组织及5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4.082±0.86)和正常肺组织(4.209±0.82)比较,lncRNA MEG3在92例SCLC组织中的表达(2.071±0.9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ncRNA MEG3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与分期、远处转移及生存状态有关。lncRNA MEG3低表达者(<2.071)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个月,较高表达者(≥2.071)的21个月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2个月,较低表达组的21个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lncRNA MEG3表达、远处转移和分期均为影响SCLC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lncRNA MEG3参与调节SCLC的发生、发展,可作为潜在的评估SCL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FUND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线粒体受体(DRP1、BNIP3、FUNDC1、NIX、RHEB、LC3、OPA1、MFN1)在正常组织与NSCLC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NSCLC以及正常组织中FU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含培美曲塞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74例晚期NSCLC患者,均接受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治疗;收集其外周血样本(NSCLC组)并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K1水平,分析血清TK1水平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吸烟史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选取88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样本作对照。采用RECIST1.1版标准评价化疗后的近期疗效并随访预后,分析血清TK1水平与NSCLC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的TK1水平为(3.677±0.172)pmol/L(中位数:3.665 pmol/L;四分位数:2.618~4.423 pmol/L),对照组的TK1水平为(1.510±0.072)pmol/L(中位数:1.530 pmol/L;四分位数:0.950~2.010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1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史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大小、分化类型及TNM分期有关,其中肿瘤大小>3 cm的血清TK1水平为(4.362±0.210)pmol/L,高于≤3 cm的(2.914±0.217)pmol/L,低分化者的血清TK1水平为(4.865±0.196)pmol/L,高于高中分化者的(2.867±0.171)pmol/L,Ⅳ期的血清TK1水平为(4.550±0.187)pmol/L,高于Ⅲ期的(3.012±0.218)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敏感者的TK1水平为(1.991±0.199) pmol/L(中位数:2.360 pmol/L;四分位数:1.360~2.560 pmol/L),抵抗组的TK1水平为(4.259±0.158) pmol/L(中位数:4.250 pmol/L;四分位数:3.570~4.870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1高水平(>3.665 pmol/L)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6个月,低于低水平(≤3.665 pmol/L)组的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1在NSCL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大小、分化类型及临床分期均有关,TK1较高者的总有效率较低且PFS较短,可能在NSCLC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小RNA-138-5p(miR-138-5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102例NSCLC组织和98例癌旁组织中miRNA-138-5p表达, 分析miRNA-138-5p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Kaplan-Miere法绘制生存曲线,差异行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总生存(OS)的因素。结果 QPCR检测结果显示,NSCLC组织中miR-138-5p表达水平为0.42±0.11,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1.03±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miR-138-5p表达与TNM分期、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miR-138-5p高表达者的中位OS>36个月,显著高于低表达者的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分析显示除miR-138-5p表达外,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和TNM分期也与OS有关(P<0.05)。结论 miR-138-5p在NSCLC中表达下调,其表达与NSCLC发生发展、预后有关, miR-138-5p可作为NSCLC诊断和预后预测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