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房室平面位移,观察该类患者是否存在心室长轴方向收缩功能异常.方法 收集住院心衰患者96例,LVEF正常心衰组和LVEF降低心衰组各48例,50例健康体检者入选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在NYHA心功能分级、基础病因、房室平面位移、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浓度的差异.结果 LVEF正常心衰组和LVEF降低心衰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正常心衰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对照组、LVEF正常心衰组、LVEF降低心衰组的房室平面位移依次下降.房室平面位移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负相关(r=-0.35,P<0.05).结论 通过传统方法测定的LVEF正常心衰组患者存在心室长轴方向上的收缩功能异常,而非单纯的舒张性心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房室平面位移,观察该类患者是否存在心室长轴方向收缩功能异常.方法 收集住院心衰患者96例,LVEF正常心衰组和LVEF降低心衰组各48例,50例健康体检者入选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在NYHA心功能分级、基础病因、房室平面位移、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浓度的差异.结果 LVEF正常心衰组和LVEF降低心衰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F正常心衰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对照组、LVEF正常心衰组、LVEF降低心衰组的房室平面位移依次下降.房室平面位移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负相关(r=-0.35,P<0.05).结论 通过传统方法测定的LVEF正常心衰组患者存在心室长轴方向上的收缩功能异常,而非单纯的舒张性心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分层应变技术对高血压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7例作为病例组,以年龄±5、性别1:1配对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37例作为对照组.以常规超声心动图采集相关参数,参照《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专家共识》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病变程度与超声心动图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61例已确诊的ARVC患者,根据心脏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将其按病变侵犯部位分为右心室局部病变组(A组)、右心室弥漫病变组(B组)、累及左心室的双心室病变组(C组),分析比较3组间的超声心动图.结果 心脏MRI结果示,A组患者19例(31%),B组28例(46%),C组14例(23%).共15例(25%)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正常(A组13例,B组2例).A组患者中均无右心房增大、右心室室壁变薄、右心室室壁运动减弱.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心室增大,右心室流出道增宽、右心室室壁变薄及室壁运动减弱均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而左心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无症状或局部轻度病变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容易漏诊,应当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并进行心脏MRI检查.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中右心参数可以判断病变进展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终末期肾病( ESRD)及长期接受通过动-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ESRD患者接受通过动-静脉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组66例,ESRD患者无透析组42例,应用连续多普勒测量收缩期三尖瓣反流速度,并由峰速推算出收缩期三尖瓣口的跨瓣压差,进而推算出右室收缩压及肺动脉压力.透析组患者在完成透析后1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ESRD长期血液透析组肺动脉高压发病率、平均肺动脉压及心输出量明显增加,两组间肺动脉压及肺动脉高压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客观、无刨评价ESRD患者及经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肺动脉压力,早期诊断ESRD相关肺动脉高压,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ESRD相关肺动脉高压,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赵瑞平  孙凯  李永明 《心脏杂志》2010,22(5):727-72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及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并观察缬沙坦对其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缬沙坦组,正常体检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AMI患者于入选时检测MMP-9,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服药1周、4周、12周后再测定MMP-9、超声心动图指标,正常对照组病例入选后测定MMP-9。比较各组病例MMP-9值;比较两治疗组患者用药1周及4周后MMP-9值、用药4周及12周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其变化。结果: AMI患者与正常对照组MMP-9值、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周时B组较A组MMP-9值减小(P<0.05);用药4周时A、B两组MMP-9值均减小,而超声心动图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后A、B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发生变化(P<0.05);用药1周后、4周后两组MMP-9值均较用药前减小(P<0.05)。结论: 缬沙坦能降低AMI患者MMP-9的表达,降低心室重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压水平左室构型及功能的改变.方法 105例入选者分为DM组、DM合并高血压组(DM+HT)及健康对照(NC)组,对3组相关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之间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质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LVEF)及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M+HT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DM组及DM+HT组LVEF低于NC组(P<0.05),且DM+HT组较DM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存在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受损, 这些改变随血压升高更为明显,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更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最小化心室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因病窦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112例,随机、单盲分为最小化心室起搏组56例(A组),和传统双心腔起搏组56例(B组),分别于3、6个月进行随访,以后每年1次,每次随访内容包括病史询问、起搏器程控、超声心动图.主要观察指标为房颤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超声心动图(包括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33.7±17.1)个月,与B组相比,A组的心室起搏平均比例显著减少(10.1%vs92.3%,P<0.001),但两组的心房起搏平均比例相近(73.6%vs72.8%,P=0.98).B组累计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RR=0.65,95%可信区间0.59~0.93,P=0.015).与植入前相比,A组各阶段超声心动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左心房内径逐渐增大.术后2年起,B组左心房内径与植入前相比,或与同期的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使病窦综合征患者房颤发生率增加,左心房内径增大.因此,对房室传导正常的病窦综合征患者,建议最小化心室起搏,鼓励心室自身传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外周血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观察组),另选同期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30例(对照组)。观察组根据临床症状按NYHA分级进行分组:Ⅰ级+Ⅱ级组20例,Ⅲ级组16例,Ⅳ级组20例,共3组。比较分析BNP变化与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组研究对象BNP浓度、LVEDD、LAD、LVEF及F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LAD、LVEDD分别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P〈0.05),LVEF和FS随心功能的升高而降低,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心室结构的重塑。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指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与慢性心衰(CHF)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154例CHF患者为CHF组(NYHAⅡ~Ⅳ级),抽取154例同期在我院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直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分析血清NT-pro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F组患者血清NT-proBNP、LAD、LVEDd、HFEI均显著增加,LVEF均显著降低,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清NT-proBNP、LAD、LVEDd、HFEI显著增加,LVEF显著降低(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gNT-proBNP与NYHA分级、LAD、LVEDd、HFEI呈显著正相关(r=0.814~0.877,P均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807,P=0.009)。结论:NT-proBNP检测结合超声心电图检查是CHF诊断和危险分层的常用方式,且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1.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室重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左室容量和形状变化与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LVEF)之间的关系。方法 :2 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分为轻症 (9例 )和重症 (19例 )两亚组 ,所有患者病程初期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组第 3、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复查 ,分别测定左室长轴长度、中间腔直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及LVEF。球腔的严重程度用中间腔直径与长轴长度比来表示。并与 2 0例正常人 (对照组 )对照。结果 :病程初期在重症病毒心肌炎组中间腔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均P <0 .0 1)。左心室球腔的程度大于对照组 (P <0 .0 1)。LVEF为 (5 3.9± 1.9)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程 3个月和 6个月中间腔直径与病程初期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小于病程初期 (P <0 .0 1) ,心室球腔的程度均低于病程初期 (均P <0 .0 1)。LVEF均高于病程初期 (均P <0 .0 1)。轻症病毒心肌炎组左室心腔大小的变化与对照组相似 ,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初期心室发生了球形变化和心室重构。这些变化与心室扩大和LVEF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肌能量消耗(MEE)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06-2018-06入我院诊断为HFpEF的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MEE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ELISA法检测血清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随访6.0个月,将患者分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组和无MACEs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MACEs的因素。结果:观察组ME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MEE与LVEF呈负相关(r=-0.568),与pro-BNP呈正相关(r=0.623)。观察组共10例发生MACEs(12.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MEE、LVEF和pro-BNP均是影响MAC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测量MEE无创伤、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在HFpEF患者中与LVEF和pro-BNP有较好的相关性,对预测MACEs发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对老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于该院心内科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年龄≥60岁,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入院24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共232例,根据心脏超声结果中的LVEF分为HFNEF组158例(LVEF≥45%)和LVEF降低的心衰(HFREF)组74例(LVEF≤40%),并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100例。对入选对象进一步搜集超声心动图中收缩末期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血液常规检查,在常规超声心动图的基础上计算出LVMI。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LVEDd、IVST和LVPWT均升高(P0.05);与HFREF组相比,HFNEF组IVST和LVPWT增大(P0.05);LVEDd、E/A较HFREF组减小(P0.05);2以LVMI122 g/m~2(女性),LVMI149 g/m~2(男性)为临界值,诊断HFNEF的灵敏度(男性18.7%,女性47.9%)、特异度(男性96%,女性99%);HFNEF患者中,LVMI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恶化而升高,在各级心功能分级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LVMI检测可作为诊断心衰的方法之一,可提高对老年HFNEF患者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于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检查的61例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6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两组受试者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的超声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显示,两组患者的心房和心室结构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房舒张末期面积(LAA)、右心房舒张末期面积(RAA)、二尖瓣反流(MR)、三尖瓣反流(T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右心室舒张末期最大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最小容积(R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最大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最小容积(LVESV)均大于对照组,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的测量和评估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左心室功能。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痛患者28例(冠心病组)和同期住院的其他疾病患者18例(对照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2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LVEF、左心室最大射血速率(LVPER)、左心室最大充盈速率(LVPFR)等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术前LVESV、LVEDV明显升高,LVEF、LVPER、LVPFR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冠心病组患者术后LVESV、LVEDV明显降低,LVEF、LVPER、LVPFR明显升高(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测量左心室容积、LVEF,并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后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108例,按照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另选取健康老年人4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降低(F=105.018,P0.001),室间隔Tei指数、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Tei指数均升高(F=5097.979,1075.706,P均0.05),其中以Ⅲ组的TAPSE为最低,室间隔Tei指数、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Tei指数均为最高;正常对照组、Ⅰ组、Ⅱ组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量(RVSV)两两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Ⅲ组的RVEDV、RVESV与其余3组相比显著增大(P均0.05);Ⅲ组的RVSV与其余3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4组的右室射血分数(RVEF)两两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以Ⅲ组的RVEF为最低;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RVEF与LVEF呈正相关关系(r=0.852,P0.05)。结论 M型超声心动图、TDI、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3种检测方法都可以发现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受损,但是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右心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协助评价冠心病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心室功能逆转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2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飞利浦IE33型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两组受检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显示两组患者FS、s EF、LVED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前Tmsv16-SD%、Tmsv16-Dif%、LVEDV、LVESV较对照组更高,LVEF、PER/EDV及PFR/ED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后7d和3个月LVEDV、LVESV、Tmsv16-SD%、Tmsv16-Dif%明显低于术前,LVEF、PER/EDV、PFR/EDV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可发生左心室重构,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实施PCI手术,可有效逆转心室重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准确反映出PCI术后左心室功能的逆转,对评价PCI术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LVEF与认知损害的关系,明确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否为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250例,超声心动图检测LVEF,患者根据LVEF分为4组:LVEF≤60%组53例、61%~65%组62例、66%~70%组75例、≥71%组60例。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又分为认知损害组50例和认知正常组200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LVEF与认知损害的关系。结果LVEF≤60%组,61%~65%组,66%~70%组和≥71%组认知损害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45.3%vs 24.2%vs 12.0%vs3.3%,P=0.000);线性趋势相关检验显示,认知损害患病率与LVEF存在显著线性关系(χ2=33.630,P<0.01)。MMSE得分与LVEF呈正相关(r=0.372,P<0.01)。与认知损害相关的因素有高血压(OR=13.649,95%CI:3.379~55.132,P=0.000);受教育年限(OR=0.855,95%CI:0.786~0.930,P=0.000)以及LVEF(OR=0.929,95%CI:0.899~0.959,P=0.000)。结论 LVEF降低是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冠状窦(CS)心室起搏与传统右室起搏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5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常规心脏起博治疗适应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传统右室起搏和经CS心室起搏,最终32例患者行传统右室起搏,18例经CS心室起搏。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3月、6月、1年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指标包括心脏左、右房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反映左室内收缩同步性指标左室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TS-12-SD)、三尖瓣反流面积(TRA)。结果 32例患者行右室起搏,其中男性16例,平均(64.47±11.40)岁,18例患者行CS心室起搏,其中男性11例,平均(62.22±12.95)岁,两组患者术前所有基线指标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构成及伴随疾病、起搏器植入类型及用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所有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TS-12-SD均高于正常值;术后3月、6月及1年随访CS心室起搏组LVEF及LVFS高于右室起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CS心室起搏组TS-12-SD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右室起搏相比,经CS起搏可提高左室收缩功能,改善左室内同步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例已诊断或疑似冠心病住院病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以CAG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室壁的节段性运动异常、瓣膜钙化、室壁增厚及左室顺应性降低的发生率.及与CAG结果的关系。结果:超声心动图指标心肌的节段性运动异常和瓣膜钙化与CAG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P分别<0.01,<0.05).而心室肥厚和左室顺应性下降与CAG结果没有相关性。结论:超声心动图的心肌的节段性运动异常和瓣膜钙化可作为冠心病诊断依据,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